河螃蟹养殖方法
河蟹的成长环境,哪里适宜养殖螃蟹?什么地方养殖螃蟹好?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河螃蟹养殖方法吧。
河螃蟹养殖方法1
河成蟹养殖池塘的条件:
交通方便,环境安静;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方便;池底平整,池埂坡比1:2.5—3。
防逃设施:
主要有水泥砖墙、钙塑板围栏、聚乙烯网片围栏三种形式。目前普遍采用钙塑围栏,将钙塑板沿埂四周埋入土中20厘米压实,间隔1米用木桩固定。
杀菌消毒清塘:
清除过多的淤泥,只留淤泥10厘米左右,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每亩用量200—250公斤,达到彻底的清塘消毒,除杂除野,杀灭病菌,改善底质,药后7天,即过水1次,以排除污物,然后晒塘3—5天后加水。
蟹池里宜种的水草:
养殖一塘蟹,首先要种好一塘草,水草是河蟹喜爱吃的天然饵料之一,又能起到良好的净化水质的作用,而且是河蟹栖息、躲避敌害的场所。种水草的面积应占池塘面积的70%以上,主要品种有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等,轮叶黑藻、伊乐藻以移栽、扦插为主,苦草以播种方式种植。
蟹池里宜投放螺丝:
螺丝是河蟹喜食的天然饵料之一,又能净化水质。在蟹种放养前和市场和和,每亩投放鲜活螺丝300—500公斤,以培育河蟹的基础饵料。
蟹种的选择:
选择规格整齐、附肢完整、无病无伤、行动敏捷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蟹种为宜。
蟹池合理放养:
一般蟹种放养要做到“三适”“一暂养”,即适当密度,适时放养,适中规格与先暂养后放养。蟹种放养密度,一般每亩为500—600只左右,这样使河蟹有一个充足的生活、生长空间,蟹种放养时间一般在每年的2月底至3月份为宜,若放种过早,则越冬伤亡较重,过迟水温上升,部份河蟹蜕壳,将影响下塘成活率。蟹种放养规格以每公斤100—200只为宜,规格过大,每第一次蜕壳困难,损伤较重;规格过小,则生长基数不大,影响上市规格。蟹种“暂养”,是蟹种放养前必须的过渡阶段,需先在池中设置一块“暂养区”,其暂养时间长短,应视水温和池中水草生长情况而定,暂养面积是放养面积的1/5左右。
科学合理投饵料:
河蟹是偏食动物性饵料的杂食性动物。在饵料投喂上,严格实行“四定四看”的科学投饵方法,掌握“前期精、中间青、荤素搭配”的原则。早晚各投喂1次,日投喂量一般占河蟹体重的3—4%,并以1—2小时内吃完为宜。在放养初期,以动物性饵料为主,主要品种是新鲜活小鱼、螺蚌肉等,以后逐步增加投喂植物性的精饲料量,如小麦、玉米、豆粕等,高温季节,不投动物性饵料,少投植物性精饵,多投青粗饲料,如水草、南瓜、马铃薯等,进入养殖后期,为河蟹促膘增重阶段,则应增加植物性精饲料和动物性饵料,保证河蟹吃饱吃好。
蟹池水质的控制:
一般水深保持在0.6—0.8米,高温季节调节到1—1.2米。水质调节侧重于三个方面:一是勤换新水,一般7—10天换一次水,高温时每天注水10—20厘米,3天换一次水。二是调节水体的酸碱度,一般掌握在PH值为7.5—8.5之间。主要采用生石灰调节,7—10天全池泼浇1次,每亩每米水深用量在10—15公斤左右。三是用光合细菌来调节水质,每亩用量3—5公斤,全池泼浇,以转化水体中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控制有害细菌的滋生和繁殖。
螃蟹的捕捞:
一般进入10月份,根据气温和市场行情,适时捕捞上市,主要工具是地笼。
河螃蟹养殖方法2
一、科学投放蟹苗
1. 蟹苗选择
宜选择本地优质蟹苗,因为在当地就近培育的蟹种,已适应本地气候、水质等环境,成活率较高。而经长途运输的蟹种应激反应大,运输成本高,易损伤。
2. 苗种消毒
坚持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蟹苗在下塘前用 2% ~ 4% 浓度的食盐水浸洗5 ~ 10 分钟,或用高锰酸钾等消毒剂对苗种消毒后再放入池塘,以免将寄生虫和细菌等病害带入池塘,增加后期的治疗成本和难度。
3. 放苗天气
选择在天气晴朗、气候稳定、温度变化不大的天气放苗,以防放苗当天出现大量上岸外逃现象,影响成活率
。4. 放苗水位
3 ~ 5月投苗时期,昼夜温差大,蟹苗容易受到刺激。所以,放苗时蟹塘水位应保持在 80 厘米左右,以减少温差对河蟹的刺激。
5. 放苗水质
放苗时的水质以“老水”为好。因为老水的藻相、菌相稳定,变化较小,产氧丰富,有利于蟹苗下塘后尽快适应环境,提高成活率。
6. 放养方法
蟹苗下塘时,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放养方法,俗称“消毒吐水”法,即先把蟹苗放入有一定高锰酸钾或者食盐浓度和抗应激反应药物的水溶液容器1~2分钟后取出,3 ~ 5 分钟后再次放入,依此方法连续 3 次,每次间隔时间增加2分钟。
二、做好种草降温
1. 品种选择
水草不仅可以净化水质,为河蟹提供栖息、蜕壳场所 ;同时能吸附水体中的多余有机质及悬浮物,降低底层水体温度,增加水体的`透明度和溶氧量 ;同时,能降低水中氨氮、亚硝基态氮等有害物质,还能吸收水体中的氮、磷,避免水体富营养化,还可作为河蟹的饲料。水草种植面积以占池塘面积的 40% ~ 60% 为好,可选用苦草、伊乐藻、篙草、水花生和浮萍等水生植物。
2. 种植方法
在中间平滩上每隔 1.5 米间隔栽种苦草、伊乐藻等水草,因为不同的水草对水温有不同的要求。苦草在高温季节生长旺盛,伊乐藻在低温时生长快速 ;四周环沟处可在蓄水放苗后移栽水花生、浮萍,并用竹竿固定在水面 ;池边可间隔栽种篙草等挺水植物。高温季节池塘平均水深一般保持在 1.1 ~ 1.3 米即可。
三、合理投放螺蛳
螺蛳不仅可作为河蟹生长过程中的活饵料,而且对水质有较明显的净化作用。实践证明,鲜活螺蛳投放量应该在 450 千克 / 亩左右,考虑到密度,分为 2 次投放,一般 3 月投放 70%、9 月投放 30%。
四、控制好青泥苔
蟹池在水草种植和蟹苗放养前干塘暴晒 30 天以上,以降低青苔的发生概率。在清塘时用1.5 千克 / 亩硫酸铜溶于水后遍浇池底及池坡,3 ~ 5 天后再用100 ~ 150 千克 / 亩的生石灰化水后全池泼洒,以中和硫酸铜。水草种植后施用尿素 3 ~ 5 克 / 立方米(10 厘米水深时,施用尿素0.2 ~ 0.4 千克 / 亩),一是促进水草生长,二是适度肥水,防止青苔的发生。施用发酵的有机肥有利于提高肥效和防止青苔的发生,用量30 ~ 60 千克 / 亩(水剂)。若青苔已经大量发生,除人工捞除外,在青苔集中区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泼洒在青泥苔上杀灭,3 ~ 5 天后再用 5 千克 / 亩的生石灰泼洒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