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整体教学方案(通用5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程整体教学方案(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程整体教学方案1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xx]6号)和《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我校实际,试拟我校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如下:
一、课程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20xx)中设置的、必修的、独立的课程领域,由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方面内容构成,同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领域一起构成高中新课程的八大领域。研究性学习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
二、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获得参与研究学习的体验,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研究技能,学会合作与分享、尊重与欣赏,学会人际沟通,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形成具有关注人生、社会和未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技能;培养严谨求实、不断追求、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对自然、社会与人类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开设方案
学校开设独立的研究性学习课,按每周至少两节课排入正式课表中(第三学时可与其他学
科整合或纳入假日、假期),以保证高中三年不低于216学时。主要用于集体讲座、课题设计、资料收集与分析、问题讨论、结果报告等。还须由学生自己安排课余时间进行。学校在每学年安排一个研究课题,也可在高中三年前五个学期每学期安排一个研究课题。学生每年都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三年累计不少于3个研究课题。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是:从亲历经验切入,以切实适己的问题探究为线索,训练逻辑能力,培养思维品质。整合学生自我的日记、语文学科的周记,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灵感悟等文本作业形式,由学生以自我为主积累成长之旅中的发现文集。
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组织管理
为了保证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从年级段剥离出来,由教研处统一聘任教师组成研究性学习指导小组,负责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培训、学生分组、课题管理、课题鉴定和学分认定等。
指导教师:曾小巍、王恩波、梅联珍、林王源、吕智勇、尤永安、史辉跃、蔡丽丽、江伟亮、陶爱芬
五、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方式
高中三年共15学分,属计划内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采用集中学习和分组研究的方式开展。高一(上)为准备阶段;高一(下)、高二每个学期各安排1个课题;高三(上)为反思、提高和完善阶段。具体如下:
1、组织形式:
①小组合作研究(4--10人);
②个人独立研究;
③个人研究与班级集体讨论相结合,其中小组合作研究是主要的。
2、时间安排:高中阶段每个学生完成3个研究课题。每周安排一个下午,采用集中学习和分组研究的方式开展。高一,一般每生每学期完成一个小课题研究,每个小课题5个学分,三年必须完成3个课题研究。
3、课题研究:可以学生自行申报课题,组成1-6名学生的课题研究小组,实行分工合作制,填写申报表,由指导小组负责协调,组成研究课题小组。也允许个人独立承担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确定课题——制订方案——搜集材料——整理分析——总结报告——交流评价。每一步骤工作情况必须记录,以备学分认定。
4、学分认定:由研究性学习指导小组认定。
具备五个条件,可得3个学分:
①有符合要求的课题方案;
②研究过程记录完整;
③有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④有三级(自评、组评、师评)合格评估结论。
5、奖励机制:设立校长资助课题奖,每年评选出10个希望课题,予以资助奖,并选出优秀课题参加送省、市级评比。
课程整体教学方案2
地理学习犹如西游记一般,老师为唐僧,习题九九八十一难和妖魔鬼怪,西天取经犹如奔赴高考,志愿填报犹如老龟驮僧过河。老师授道解惑,学生信其师悟其道,接受武功秘诀,练就一身魔法,斩妖除魔,西天取经,金榜题名,梦想成真。在取经路上,徒弟们需要不断学习,积累,练习,请教。
一、端正学习态度
老师解救同学们于水深火热之中,同学们应抱有感恩与尊重之心对待老师,态度要端正、谦逊(做事高调,做人低调)。学生在课堂上虽多是老师传道解惑,但那是老师将毕生所学和武功秘诀倾囊相送,同学们应认真听讲,专心求教,详细记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后作业要认真完成,用心思考,不论是非对错,至少态度摆正,才能收到更多方法和经验。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不是一蹴而就,取得经书、拿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也不是一步就能登天。需要每天:
1、上课尽量克制自己,专心听讲,不开小差,不走神等。(可以自己站起来听课提神)
2、课堂上尽力积极回答问题,努力思考问题,动手练习,紧跟老师节奏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课后劳逸结合(学习为主,玩耍为次;有利于大脑发育),只要谁把时间用得紧凑、用到位、用到实处,谁就能登上梦想之巅三!(付出多少收获就有多少)
4、课后要首先复习再做作业;要反复翻看、反复背记课堂笔记;一定要以教材、基础为主,多翻看教材(例题重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一定要多收集错题、高考经典错题,并且要写好错因、规范解答、解题方法和技巧、解题思路、细节问题等。每周至少翻看一次。(特别重要)
6、只要遇到疑惑、有问题的地方要及时找小伙伴、老师解决,不能拖延和堆积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7、要大胆创新、勇于挑战,多与小伙伴研究讨论,集思广益,学习他人长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定期(一般一周)对自身反思、总结,记录下来,以后可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和美好的回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熟记学习方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你在平日的学习中做到课前预习找出重难疑问;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思考问题注意归纳,主动发言收集激励因子,那么你学习兴趣就会更浓,你一定会更加喜欢文化课程的学习的。首先对基础知识熟记于心,基础题要熟能生巧,切忌好高骛远,自高自大。然后通过老师搭桥牵线将知识与题挂钩,学生要详细记录老师如何牵连的(思路),课后要反复理解、领悟、动手练习,方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学生在背记基础知识时可以自己编口诀记忆、画图形记忆等易懂的快速记忆方法。对考试题型一定要熟记解题思路、方法,切忌不要东捞西抓,盲目慌乱做题哟!(这就需要自己平时做好归纳总结罗)。
同学们只要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学会坚持,吃得苦中苦,那你将逐渐靠近如来佛去得真经(金榜题名)。
课程整体教学方案3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落实《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发布的任务,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和《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意见(试行)》,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特制定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以规范教师的指导行为和学生的`研究活动,推进我校新课程实验的开展。
二、“研究性学习”课程目标
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是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等多方面方法、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追求真理的科学道德;使学生养成乐于与他人分享研究的信息和善于于他人交往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知识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的形成。
三、“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组织管理
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学校课程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具体由学校教研室和教务处负责实施,指导老师对研究性学习全过程负责。
1、教研室——主要负责制定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负责教师的研究性学习的校本培训及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组织与指导。
2、教务处——主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管理及课时的安排。
3、德育处——主要负责指导和协调年级、班级的活动管理
4、技术处、总务处、图书馆——主要负责设备、仪器、资料、场地等方面,为师生提供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条件。
5、年级组、教研组——落实研究性课程计划。年级组长、教研组长要协调好年级之间、班级之间、学科之间的关系。
6、班主任和各科教师——以行政班为单位,由班主任和指导教师组成研究性学习指导和综合评价组,班主任任组长。负责审定课题计划,对学生进行指导,对学生的学习研究性成果进行评定。
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
1、课程设置
新课程方案规定,高中三年中,要保证有270个学时用于研究性学习,每个学生至少研究完成三个课题,完成每一个完整的课题最多可获得5个学分。根据我校的实际,我校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安排在高一、高二两个学年,高一上至高一下完成第一个课题的研究,高一下至高二上完成第二个课题的研究,高二上至高二下完成第三个课题的研究,完成每一个完整的课题可获得5个学分。研究性学习课时安排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办法,每周安排两课时进课表,教师集中对学生进行培训、指导、组织学生交流、听取学生汇报或者由学校统一安排专题讲座;充分利用社会的课程资源,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和假期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每学期期中和期末集中进行结题汇报、综合评价、学分认定;新学年的开始,举办研究成果展示和对高一新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宣传、培训。
2、课程内容
研究性学习主要分为课题研究和项目设计两大类。课题研究是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有调查、实验和文献研究等方式;项目设计是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包括社会性活动设计、科技项目设计等。
课题(项目)的主要来源是:来自教师提供的选题背景,来自生活和学习活动的实践,来自学生观察中的机遇、灵感。可以是教师出主题,学生选课题;也可以是学生自主选择课题,教师给予帮助。高一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来源主要是教师提供选题背景,学生从中选择课题。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内容可以从自然环境、科学发展、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选择。
3、实施的基本步骤
⑴、成立研究小组。班主任在班级布置、动员,学生自由结合成立研究小组,每组人数一般在6—8人,推举组长1人。班主任要关注小组成员的个性、特点、能力及男女比例等,需要时与学生协商做适当调整。
⑵、开题阶段。研究小组选择指导教师并报到班主任处,由班主任和指导教师组成研究性学习指导和综合评价组,班主任任组长,指导教师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指导学生确定研究课题、审定课题研究计划,帮助学生掌握研究方法,鼓励学生开展研究。
⑶、研究过程。学生根据研究计划和分工开展研究,组内每个学生都要承担一部分相对独立自主的课题工作,确保真正参与课题研究。指导教师负责方法的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督促学生开展研究。
⑷、结题阶段。学生完成研究报告并向指导教师和班级同学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及在研究过程中的表现,指导教师对课题的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指导教师和课题组对组员的表现进行评价。课题研究报告和评价的结果汇总到班主任处。
4、“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分评定
⑴、评定原则
①参与性。学生只有参与研究性活动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如发现学生并没有参与研究性课题的研究,不能得规定学分。
②过程性。学生只要参与就能获得相应学分,研究性课题的质量高低不影响学生获得学分。
③真实性。研究性课题必须是学生自己进行的,可请求指导与帮助,但不能由家长或教师代替完成,如发现虚假现象,学校将扣除相应分学。
④规范性。学分的认定由学生互评,指导教师考核,学校教研室审核组成,并建立公示、抽查制度。如对学分认定持有异议,可提交学校学分认定小组复议。
⑵、评定依据
认定每个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学分主要依据四个方面的材料:
①开题报告;
②活动过程记录;
③课题研究学习成果;
④三级(自我评价、课题组评价、指导教师评价)合格评估的结论。
具备以上4个条件,则给予相应的学分。
⑶、评定过程
①课题展示。学生以班组为单位进行论文展示或答辩、模型展示和介绍。
②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组内互评。
③指导教师考核,并组织,引导学生再一次反思自己的研究历程,综合评价学生的研究活动。
④指导教师提出意见,教研室审核,学校领导审批,教务处记入学分并存档。
5、研究性学习中指导教师的规范要求
⑴、教育观念要更新。指导教师应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研究性学习课程和学习培训活动,更新观念,确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
⑵、明确老师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角色。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担当的角色主要有:组织者、指导者、学习者、研究者参与者等,教师需要参与学生课题组的活动,了解学生开展研究的进展情况,与学生一起平等的探讨问题。
⑶、教师必须要帮助学生选好课题,提出扎实的资料和背景线索。指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计划、调查方法和实验设计。及时点拨学生在研究活动中产生的困惑,要注意循着学生的思路,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意见供学生参考选择,并填写好每次活动记录中的导师意见。
⑷、根据学生课题研究的需要,按规定程序与电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部门联系,落实使用的时间,人员和要求。如果发生冲突,需进行协调。学生需要做实验时,指导教师要事先审核学生的实验方案,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操作规程及安全,及时了解学生实验的进展情况。
⑸、教师必须指导课题组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对学生所写的论文报告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并提供有关的参考资料,引导学生对实践中的体验、感悟或调查、试验所得的数据进行多角度、发散性的思考分析和总结。
⑹、学生研究活动成果的汇报交流是教师指导的重点,教师必须根据汇报答辩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价,并填写清楚表综合评价。
⑺、指导教师要写好研究性学习课题指导教案,不断总结典型案例,推进研究性学习的水平不断提高。
⑻、每个教师都应承担不少于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指导任务,按规范要求主动做好指导工作。学校将指导研究性学习作为教师的一项常规要求列入教师年度考核的要求之中。
课程整体教学方案4
为切实落实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意见,积极稳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推动学校研究性学习活动取得更大的成效,特制定《浙江省江浦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实施办法》。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定义
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文献研究、社会调查、科学实验、数据分析、撰写报告等形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习得科学研究的方法。
二、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目标
研究性学习活动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因此,在课程实施中需要注重以下几项具体目标。
1、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取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和积极情感,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活动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在开放性学习的环境下,围绕研究主题,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主动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处理,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加工处理信息,恰当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学会分享与合作。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5、培养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在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要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得出结论,尊重他人的创意和成果,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练不怕吃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了解科学对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习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内容
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容来源于自然、社会、自我三大领域。人与自然。如环境保护研究、生态建设研究、能源利用研究、农作物改良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自然资源保护与开放利用研究、天文地理研究等。人与社会。如社会关系研究、企业发展研究、社会管理研究、人群心理研究、人口研究、城市规划研究、交通建设研究、法制建设研究、政治制度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研究、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乡土文化与民俗文化研究、历史遗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与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大众传媒研究等。人与自我。
如中学生生理与心理问题研究、中学生行为方式研究、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关系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研究、班级制度与文化研究、社会适应研究等。
课程整体教学方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己制作成长册,总结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激励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经历体验过程,启发引领学生及时交流并记录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促进活动更好地完成。
3、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整合材料的能力。锻炼实践能力,激发创造潜能。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激发创造潜能。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经历过程,“做”中体验,“学”“做合一,共同发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激发兴趣。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了。大家想不想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足迹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一本“我的成长册”。
二、帮助学生规划自己想做的成长册。
1、讲清要求:
成长册要对自己六年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总结性,要比较全面,能展示自己的个性,会给成长册取个个性化名字。
2、分组讨论:
制作一本怎样的成长册呢?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考虑?
3、全班交流,互相借鉴。
4、小结。
“我的成长册”可分成一些板块,如“成长记录”“我的照片”“我的爱好”“优秀作业”“作品展示”“献爱心”“我读过的好书”“老师寄语”“同学赠言”“家长留言”等。
三、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并学习对资料分类、挑选。
1、过渡:
为了让成长册丰满起来,我们需要哪些资料?
2、帮助学生设计表格,根据表格按图索骥,完成搜集程序。
我的成长册名称
所需资料
搜集渠道
处理方式
备注
3、小结,提出希望。
希望大家能按照设想,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地去搜集资料,为精心制作“成长册”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一、揭示本节课活动内容。
经过长期的准备,同学们已经制作成了“我的成长册”。这节课我们就来展示大家的作品,推选出精美的作品,并在学习他人的基础上修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让自己的成长册更丰满精美!
二、评议、展示大家作品。
1、讲清评议方法:
从内容的充实、选材的恰当、图文并茂等方面评议。
2、小组评议。
3、各小组推选出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评议。
师生指出各作品的优缺点。
三、针对刚才评议的情况,自由修改、加工和充实自己的成长册。
四、总结。
1、通过这次“学和做”的实践活动,你有哪些收益?
指名说说。
2、师总结。
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养成随时记录自己的感悟和体验的好习惯,培养自己搜集材料、整合材料的能力,不仅会“学”,还要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