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方案

时间:2012-09-04 07:33:4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方案(通用12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方案 篇1

  一、培训对象与目的

  1、培训对象:0—1年教龄的教师:于翊、郭琳莎、王晓璐、高雪楠。

  2、培训目的:使新任教师热爱教师职业,形成专业发展的自我目标,熟悉有关教育法规,初步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常规,熟悉教学内容,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二、培训方式

  坚持校本研训为主、集中培训为辅的原则,采取集中与分散、指导与自学、岗位培训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学校为每名新任教师确定2名教育教学水平和师德水平较高的教师为指导教师,主要采取“传、帮、带”的方式,具体指导新任教师完成各项培训任务。

  姓名学科年级指导教师

  于翊语文三年级赵晓昀、刘小爽

  郭琳莎语文一年级王瑛、张彦

  王晓璐英语一二年级秦波、李惠

  高雪楠体育二五年级步宇军、李纯陟

  三、培训内容及学时学分

  说明:

  1、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应按规定接受不少于120学时的培训,

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30学时。

  2、集中培训30学时的`具体分解。

  ⑴、学习理解掌握课程标准(8学时)。

  ⑵、听教学常规讲座(8学时)。

  ⑶、教学观摩研讨(8学时)。

  ⑷、备课、上达标课(6学时)。

  四、培训具体内容

  1、师德教育

  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本地有关师德的具体范例为主要学习内容,促进新任教师巩固专业思想,提高教育教学热情,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2、教育政策法规

  学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任职资格条例》等法律内容。新任教师必须熟悉以上教育政策法规的基本内容,树立依法执教的思想观念,初步具备依法执教的实践能力。

  3、本地教育改革与发展

  了解本地区的自然概况、人文概况、教育现状和发展规划及教育改革状况等。通过了解自身所处的教育环境,掌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所需的关于本地区的基本知识,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开展工作,促进本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4、教育教学管理

  学习有关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集体管理的基本理论,并运用学习过的理论了解和研究学生,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5、教材教法研究与实践

  学习任教学学科的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研究教法,重点是指导新任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掌握教学常规,了解课程计划,熟悉课程标准,学会分析教材、设计教案、备好课、上好达标课。

  五、培训的考核

  集中培训累计缺席4学时以上者,考核即为不合格。每位教师除了完成各门课程规定的学时外,具体考核如下:

  1、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政策法规、本地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三门课程,有学习计划、学习笔记、学习心得或论文。达到要求并在试用期内无违规违纪行为者,为考核合格。

  2、教材教法研究与实践

  应以考核实践能力为主。要求有较规范的全学年任教学科备课笔记;20节听课记录;3篇评课记录;单元试题1份并有质量分析;学期或学年教学总结1份;在任职学校说课2课;上1节达标课。达到要求,为考核合格。达标课的标准,由教师任职学校制定。

  3、教育教学管理

  有理论学习笔记;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计划1份;教育教学管理总结1篇;组织1次学生集体活动并有记录。达到要求,为考核合格。

  六、培训的管理

  学校制定“新任教师”校本研训计划、确定指导教师、建立培训档案、安排新任教师担任班主任或副班主任、组织新任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培训的考核以及提供必备条件并确保培训时间。新任教师培训实行学年制管理。新任教师完成规定培训内容,经考试、考查、考核后,成绩合格者由大连教育学院或教师进修学校发给《新任教师培训合格证书》,作为转正和定职的必备条件之一,培训周期为一年。

  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方案 篇2

  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骨干教师的质量和数量不仅体现教师的整体素质,而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作用和辐射效应,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骨干教师培训计划。

  一、骨干教师基本要求

  1、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良好的师德修养

  2、具有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

  3、能正确理解新课改理念,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4、能熟练运用现代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能自制课件,能独立承担公开课、研究课等教学任务。

  5、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对其他教师起指导答疑作用

  6、治学严谨、工作认真,为其他教师的表率

  二、培训目标

  1、进一步强化专业思想,掌握学科的教材教法

  2、提高教育教学的实际操作能力

  3、提升教育教学理念

  4、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

  三、培训内容

  1、师德修养

  学习中外教育家、中国特级教师教学思想、职业道德理论,现代教育家的理论艺术。

  2、教育教学方法

  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灵活运用,提高授课艺术和课堂效率

  3、组织骨干教师说课、上课、评课,做到理论和教学实例相结合。

  四、培训措施

  1、强化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观念的更新比行为更重要。要加强教育教学理念及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把握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因此,要求青年骨干教师多读书、精读书,每月要写一份读书心得体会,每学期要精读1-2本教育专著,积极参加各类专家讲座,广泛地学习、吸收等。

  2、以课堂为载体,切实提高专业水平

  要求做到课前要深入分析教材,分析学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课后认真反思。每学期组织两节公开课,适时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地、市级教育教学培训,不断提升骨干教师的业务水平。

  3、学校领导深入教研教改第一线,帮助骨干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究对策及采取措施。

  4、骨干教师应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主持或参与校级科研课题并承担任务。

  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骨干教师的培养直接制约和影响着学校的长远发展,本学期,我们要坚持以骨干教师的培养为龙头,扎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方案 篇3

  为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师,使他们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带头人,并能起到工作中的龙头作用,带动全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发展,特制定我校骨干教师培训计划:

  一、现状分析: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26人,区学科带头人1人,区骨干教师9人。教职工队伍稳定,人心思进。但同时,存在着学科结构不合理,青年骨干教师支撑点少,尤其是教改科研意识较弱等问题。

  二、培养目标:

  通过2-3年的努力,培养一支由区学科带头人为龙头,区骨干教师、及各类优秀骨干教师组成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三、主要举措:

  1、强化学习,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人的意识、观念的更新比行为更重要。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着重学习,尤其是教育、教学理念,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时把握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从而增强教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要求青年骨干教师每月交一份读书心得体会,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专著,积极参加各类专家讲座、学习,多角度吸收营养。

  2、加强校内“传、帮、带”活动,以课堂为载体,切实提高青年教师专业水平。

  骨干教师不能等、靠、要,教师的成长主阵地在校内。为此,在校内坚持“一帮一”“一帮二”的“结对子”活动,从思想交流、课前的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到教学过程设计、课后反思均进行随时对话、“跟踪听课”、重点强化“示范课”“随堂课”“诊断课”,让青年教师先定格,再入格,直至跳出“模式”逐步形成自身教学特色和风格。为集体体现校内“帮扶”成果,每学年举行一次青年教师赛课活动,提供更多展示平台。

  3、“压担子”促使青年教师更稳定、持续发展。

  青年教师的稳定、持续发展,自我成长的需要是内因,是主要动力,外部环境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此,在学校工作中,对青年教师适时加压工作担子,如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教科室主任、团总支书记等,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成长的体验和赏识的愉悦,进一步激发青年教师自我成长的需要。并进一步适时提出新的工作要求,促使其沿着优秀青年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的轨迹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直接制约和影响着学校的长远发展,我校将坚持以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为龙头,扎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争创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学生满意的教师,让光福的孩子快乐成长起来。

  四、骨干教师培养:

  1、凡被评为本年度的'骨干教师,实行公开。

  2、学校、个人制定本年度培养计划,并认真落实。

  3、学校创造条件为骨干教师提供教育教学服务。

  4、要求骨干教师每人自订一份报刊杂志。

  5、每学期学校提出骨干教师到校外先进校学习、交流2-3天。

  6、每学年骨干教师组织公开课一节,每学年骨干教师撰写有价值的论文一篇,并在区级以上获奖。

  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方案 篇4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管理

  远程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集专业性与业务性于一体的工作,集成度高,综合性强。为加强此项工作的管理,确保我校远程教育师资培训工作的正规化、规范化,成立了保沙中学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采取必要的措施,建立完善、有效的培训检查、考核、评定制度,保证培训质量。

  二、培训模式:

  1、全体集中培训;

  2、按教研组分组培训;

  3、小组相互合作,相互帮扶。

  三、培训目标

  通过不同层面的培训,学校领导和教师,应了解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的目的意义,骨干教师能在学校承担示范、公开教学的任务。全体教师必须掌握计算机和Internet的基础知识,能熟练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资源的二次开发。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素质,具有研究探索与远程教育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教育资源的建设应用能力。

  四、培训内容

  培训工作分“基础知识”和“综合利用”两个阶段进行,“基础知识”部分配合中小学继教《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利用光盘及课件在全体教师中开展。

  培训Windows系统基础知识、Office系列软件含word、excel及powerpoint,常规电教媒体的使用技术。“综合利用”的培训是在“基础知识”培训的基础上展开,主要学习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制作与应用。根据培训对象,灵活变动,如一般任课教师可以不对excel知识进行要求,而对班主任则要有一定的要求;对50岁以上教师不要求制作开发、制作课件,只需能利用我校农远资源网及网台的资源或使用其他教师优秀课件。

  五、培训时间及任务

  利用周三下午第七节课例会期间、周六及周日灵活安排。

  六、培训、考核方式

  学校组织校级培训,分项目进行,培训结束后,进行评价并登记建档。

  七、培训对象

  保沙中学全体在职教师

  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精神,为进一步传承祖国优秀文化,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发挥书法艺术特有的翰墨育人作用,配合我市“书香校园”建设工程,提升中小学书法专业师资水平,现举办朱涂小学教师书法培训学习。

  二、培训目标:

  提高教师书法对于常用书体的临习技能和创作实践能力,掌握书法理论基础知识和历代经典书法作品赏析方法,增强小学写字教学实施能力和辅导水平。

  三、培训对象:

  朱涂小学全体教师

  四、培训时间:

  每周三下午12:00——1:00

  五、培训内容和形式:

  1、书法基础理论知识和历代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2、常用书体的临习技能:分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硬笔书法等几个常用书体进行,拟聘请本地书法家进行技法讲解和临习实践辅导。

  3、进行教师三笔书法比赛。

  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方案 篇6

  为全面实施远程教育工程,推动我校教育教学的信息化进程,现就我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师培训工作如下安排:

  一、目的意义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走入课堂,但目前我校教师的计算机水平极不平衡,不能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影响着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更新的步伐,为此我校在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组织培训的基础上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以计算机应用为内容的培训工作,使广大教师尽快掌握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以此更加深入的开展我校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二、培训目的

  今年的培训根据学校的工作需要,结合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对所有教师分层次分阶段进行,使每一位参训者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并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

  1、总体目标:

  到20xx年9月,在我校全体教师中开展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使全体教师中能够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教育教学。

  2、分类目标

  ①网络管理人员:

  了解并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类及应用;国内国际网,的接入,发送电子邮件,查询信息、获取网上资源及维护。

  ② 卫星资源接收管理员: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多媒体技术,的接入、资源下载、信息查询、获取网上资源等。

  ③信息技术专任教师(骨干教师):

  能掌握基本的操作技术;能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进行教学;能指导学生用计算机处理信息和学习,能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查询、交流和学习。

  ④其他教师:

  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计算机辅助教育理论;能选择与评估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能编写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脚本,能制作一般的课件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能顺利通过省继教办组织的统一考试。

  三、实施步骤和方法

  1、 培训内容、时间及形式

  ①网络管理人员、卫星资源接收管理人员、信息技术专任教师由市教育局组织培训,具体内容、时间形式按市教育局安排进行,参训人员根据培训的内容临时通知。

  ②校内教师的培训工作主要以省继教办下发的《信息技术基础》为主要内容,学校每天定时开放计算机教室一小时以上,每周的星期二四安排辅导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面授辅导,其余时间自学自练,辅导教师到堂指导。

  2.培训要求

  ①参加市级以上的教师要自始至终参加上级主观部门的培训,回校以后负责校内计算机及其网络的管理,维护和教师的培训的工作,因培训学习中不认真而不能胜任工作的,除了不能报销一切差旅费外,并追究相关责任。

  ②负责校内培训的辅导教师要提前写好培训讲稿,培训完后交学校继教办统一存档。

  ③校内培训期间,严格培训考勤制度,每一次培训均按一节课计算。因学习不认真而影响其《信息技术》考试成绩的,后果自负。

  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方案 篇7

  1.项目背景:

  根据江苏省体育局、江苏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实施第二期江苏省万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工程的通知》(苏教体艺〔XX〕7号)文件精神和《XX年江苏省中学体育教师培训指南》,以及《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做好XX年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省级国内培训工作的通知》(苏教师〔XX〕3 号)的要求,作为省指定培训基地,淮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负责承担淮安市、宿迁市普通初中体育教师303人的培训任务,特制定《XX年江苏省中学体育教师培训工作方案》。

  2.培训主题:

  提升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中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课余训练与竞赛方面的指导能力。

  3.培训目标:

  培训总目标:拓宽视野、创新思维、更新观念是本次培训的主题。拓宽学校体育工作的视野,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效实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的同时,融入课余训练的新领域;创新学校体育工作的思维,在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体育教育价值、目的与任务的同时,关注有运动天赋的后备人才的发掘、培养与指导;更新学校体育工作的观念,在坚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的同时,建立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体育人才观”。

  具体目标:

  (1)学习的新变化与新要求;了解我省针对加强学习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等方面出台的一系列法规、政策与措施;为持续推进学习体育工作的改革实施和“教体融合”的转型,奠定认识基矗

  (2)介绍运动生理学(心理学)、运动训练学、体育教育学等基础理论学科研究的新成果,为准确把握青少年身心发展特征、有效实施体育教育学、科学指导课余训练、奠定理论基矗

  (3)总结十年新课程教学改革和“体教结合”的实践经验,研讨“阳光体育”和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措施,为有效实施体育教育学,有效推进阳光体育、有效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效处理学习与训练的关系并形成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奠定基矗。

  (4)针对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强化参培教师在运动选材、课余训练、竞赛组织、器材使用保养、场馆管理等方面的业务能力。以实践性、操作性为主,重点加强训练方法与手段的研修。为体育后备人才得培养,奠定基础阶段教练人才基矗。

  4.培训对象:

  淮安市、宿迁市中学体育教研组长或中学骨干教师和县区教研室体育学科教研员。本次培训分两批共计303名。

  5.培训内容:

  培训的课程模块、课程名称、主要内容等。

  按照《XX年江苏省中学体育教师培训指南》的内容执行。同时,适当增加具有我院特色,适合初中体育教师的培训内容。具体参见附件材料。

  6.培训模式、方式:

  培训管理模式、教学模式及具体的教学方式。

  (1)集中授课:

  由“江苏省万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专家组成员、省内知名专家、县市区体育教研员,以及淮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学、训练方面的教授组成讲师团,完成培训计划通识理论课程、专题教育课程的培训。讲授采用大班教学为主(每班75人左右)

  (2)观摩学习:

  采用大班到淮安市中学进行规定内容的观摩,观摩讨论采用分组形式(分成2-3组,相关讲师团成员参加各组讨论)。

  7.培训师资:

  根据相关要求,聘请了相关专家。具体见附件材料。

  8.教学计划:

  详见附件2-3。培训分两批次进行,每期培训时间为5天,计40学时。第一批6月1-5日,159人;第二批6月6-10日,144人。

  9.考核评价:

  以制定初中校体育教案和运动项目训练计划(或大课间活动计划)为主,结合讨论发言、考勤情况及培训小结评定。

  10.项目组织与管理:

  (1)成立培训组织管理机构。由体育学院院长李雷教授任组长,体育学院书记杨洪辉、副院长周卫东、成教教务秘书何宾任组员。

  (2)选派专人担任教学班主任,负责组织管理,广泛吸收课改信息,加强与学员之间的互动。

  (3)选派专人担任生活班主任,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11.培训资源情况:

  本次培训后形成的培训课程资源、网络资源、案例资源以及实践基地资源等。

  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将部分授课资料上传共享,观摩课的视频资料共享,为学员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12.保障条件:

  由淮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领导负责,落实、安排培训学员的通知、报到、教学场馆、器材设备准备的后勤保障工作。食宿接待由淮阴师范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负责。

  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方案 篇8

  一、培训目标

  针对深化课改中全省中小学一线教师遇到的教学设计能力不强、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教学科研能力不足、自我成长和发展遇到困惑等问题,面向全省各学段、各学科和班主任教师开展专题远程培训。通过线上学习、网络交流、自主学习、专家在线、任务驱动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帮助一线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我省一线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培训对象及培训时间

  (一)培训对象

  各市根据当年省教育厅下达的网络培训专题任务,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学段学科和班主任老师参加培训。培训对象必须基本掌握信息技术的常用操作与网络的应用技能。各地在完成省级网络培训计划的同时,可以申请适当增加参加网络培训的人数。

  (二)培训时间

  培训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6月初至12月底,具体时间以系统里项目开展时间为准,由各地按照当地需要在规定时间段内选定;学员网络学习时间为15天;学时数为30学时。

  三、培训形式

  主要采取线上学习与线下交流相结合的模式。

  1、以网络自主学习为主,登录站自主学习,并借助网络环境与网络培训辅导人员及其他学员进行交流互动,完成培训课程;

  2、结合线上学习,线下自主拓展学习其他相关内容;

  3、各市有计划地组织线下集中交流讨论,提高学习成效。

  四、培训考核

  根据各项目要求,主要考核学员学时数、完成作业合格率、参与讨论率、参与专家在线率和现场考核情况(现场考核方式另行通知),具体按照系统内设定参数进行。

  (一)组织方法

  1、由省教师培训中心对“省—市—班级”的学习数据进行实时监控;

  2、将参训率、在线学习时数、作业完成率、参与讨论率、作业质量等作为定量监控的重要指标;

  3、定期召开学情通报会;

  4、市项目办参照省项目办发布的学情数据协调管理本市工作;

  5、辅导人员引导学员深度学习,有效学习,避免和克服形式化、表面化;

  (二)考核内容(非实验操作类)

  学员考核办法,对学员网络学习情况进行三项考核(见下表),系统结合学习数据照此评定学员成绩,80分及其以上者为合格。

  五、纪律要求:

  这次培训是由学校统一布置安排的大规模、全员参与的学习、培训活动,既是信息技术培训,同时也是本学期校本培训内容(要算继续教育学时的),学校非常重视,为了使本次培训活动能够落到实处,让大家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学到教多的、有用的知识,特别提出以下纪律要求:

  1、按时到达规定地点,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要请假

  2、学习时要签到,不代签

  3、上课过程中不随意走动,不大声交谈

  4、由于电脑房内禁止吸烟,并且里面有许多女教师,请各位男同胞多多给予照顾,学习期间不吸烟。

  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方案 篇9

  为提高我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的能力,建设一支能够满足我校教育发展的教师队伍,根据教育局的具体要求,结合我校教师队伍的实际状况和课程实施的需要。现制定我校20xx校本培训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市教育局和市教师发展中心的统一要求,坚持“面向全体、学研结合、共同提高”的校本培训策略,进一步完善校本培训工作机制,着力提升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充分发挥本校的培训功能和优势,营造有利于全体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生命活力,努力营造教师的终身教育。

  二、培训目标

  1.加强师德建设,加强行风建设,培养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2.努力打造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优秀教师群体。

  3.完善教师业务学习的机制,提高教师教育活动的实效性,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更新教师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4.提高教学能力,促进学习和研究相结合。努力建设一支师德好、水平高、能力强,能够胜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开发的骨干教师队伍,能够适应小学跨越性发展需要的学习型、科研型教师队伍,为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培训内容

  我校根据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及队伍建设目标,设想将集中培训、学研结合和个人自学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把教研工作与校本培训有机融合,培训计划围绕六大类,研制了41个课程项目。力求让不是青年教师、不是班主任、没有课题的教师满额达到68学时。

  1.专题培训

  本年度,我们将着手准备申报新课题,并以新课题的研究为载体开展教育科研基本理论及方法的培训,指导教师有效地开展教育科研,将教育科研工作融入新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同时将教师发展中心的新型培训形式——菜单式培训纳入该板块。如果“点菜”、“配菜”成功,我们将有幸邀请到教师发展中心和实验小学专家来校讲座

  2.教学研究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开展校“十节好课”评比、骨干教师示范课、师徒结对汇报课等活动,紧紧围绕“课堂”,以“课”为载体。每次活动时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共同探讨教法与学法,不断丰富认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们还借着配菜式培训的春风,计划邀请本土的重量级专家来我校参与同课异构,切实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

  3.读书活动

  倡导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博览群书,并通过写读书笔记、组织读书沙龙等,营造学习气氛,激发教师投身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求每位教师将教师发展中心推荐的优秀电子杂志《燃荻》和学校根据新一轮课题选定的教育专著作为必读书目,并撰写读书笔记不少于6篇(每学期3篇),全年可获10学时。开展优秀读书小组、读书先进个人评选活动,获奖老师还能再加2学时,鼓励教师读书。

  4.师德培训

  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学习师德规范,以先进促奋进,努力激发教师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

  5.技能培训

  本学期我校录播室投入使用,我们将结合“优课名师”活动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和课堂教学整合课活动。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技能、现代教育技术和课堂教学整合的能力,引导教师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育教学行为,并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实践、分析、反思、总结,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和专业化成长。

  6.专项培训

  对班主任老师和党员老师,开展有针对性地培训,并且辐射扩大,带领全体老师共同提高。

  四、重点突出

  我们设想在本年度的校本培训中重点突出以下工作:

  1.落实读书活动要求。向老师推荐优秀教育类专著、杂志,鼓励老师加强常规阅读,不断积累自己的实践智慧。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充分挖掘优质培训资源。利用教师发展中心“菜单式培训”项目,提高校本培训的层次,让培训效益有质的飞越。

  3.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行为的培养。开展第五届校“十节好课”活动。指导4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重新修订自己的五年发展规划,在个人完成年度任务的自评的基础上,学校再进行复评。

  4.加大有实践经验的骨干教师的指点和引领力度。我校还将一如既往地进行 “两周一课——骨干教师展示课”活动,加大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

  5.以“名师优课”活动为契机,让教师理念破冰,加快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五、组织与保障

  学校对全年的校级研训工作统一规划。召开行政会,成立校本培训工作小组,组长:杨浩中;副组长:范建林、何丹红;组员:杨亮、张子健、王秋红、姚燕芳、肖赞红。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培训采用一条龙负责制,即相应培训项目负责人设计课程、设定内容、安排签到、实施培训、报道相关新闻简讯、统计学时,上报教科室。保证校本培训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年初,教科室梳理、组装,形成本方案及《校本培训一览表》,年末,收集整理培训资料统计出全年教师个人校本培训学时数报送人事秘书登录,并做好总结。

  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方案 篇10

  培养一大批“双师型”的教师,是职业中学专业建设中的一项重大任务。为确保我系教师队伍能适应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和专业建设的需要,建立一支教学能力强、学识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过硬的“多用途”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快速发展,现结合我系师资实际,经系部研究,特制定本规划。

  一、培养数量

  按照我系发展规划,在未来的2-3年内,“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专业教师队伍的60%以上。

  二、培养目标

  应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

  1、基本素质:

  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对所任教的科目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2、职业素质:

  具有较强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并能应用于各种教学环节。

  3、创新能力:

  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掌握创新的一般原理和技能,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

  三、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途径与方法

  1、宣传教育。

  利用各种机会,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宣传教育,告诫老师们要成为“双师型”教师贵在自我奋斗,要求教师一定要忠于事业、牢记使命,要乐于育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要勤于学习、提升自我,勇于反思,锐意创新。同时我们教师的职称与技能证书与评职称、结构工资制紧密挂钩,加强教师教学成果和技能竞赛的评选、奖励工作,大力表彰优秀教师。

  2、教学实践。

  根据专业教师普遍年轻化的现象,推出了青年教师培训计划,除了参加青年教师培训之外,还建立了青年教师“拜师结对”的活动,拜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师,在导师的指导下,按照岗位的要求,认真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的培养提高,熟悉教学过程及各个教学环节,在实践中学习教育教学的经验。

  3、社会实践。

  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学改革的意见》指出“学校要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医学进行顶岗工作或实习锻炼,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为了更好地与企业接轨,培养“双师型”教师,学校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专业教师经常深入企业第一线,熟悉企业的生产环节和操作工艺,了解最新的技术信息。

  一是不定期地组织全体专业教师到企业参观学习,了解企业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增加感性知识;

  二是在暑假或教学任务不很重的情况下,抽调部分专业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接受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技能培训与考核。

  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多项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鼓励专业教师参加技能培训和考核。具体方法有:

  一是定期分批选派素质好的专业教师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班学习并参加技能等级考核;

  二是在教学和生产实习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参加训练,与学生一起参加技能等级考核。

  选派有专长的教师担任培训教学工作,新老教师相互学习。

  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方案 篇11

  一、培训目标

  20xx年暑期普通高中新课程全员培训,通过远程研修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在学科课程专家和指导教师引领下,以教师为主体开展学科教学案例分析和问题研讨,帮助广大教师整体把握、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和有效实施高中新课程,促进我省高中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培训对象与条件

  培训对象为全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师,以学校为单位集体组织报名,全员培训,原则上不得缺额。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中“落实课程标准,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活动,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的要求,对学校尚未开设的课程,也要选派教师参加培训。

  高中学校要提供教师上网学习条件,教师要具有上网学习交流的能力,能够坚持全过程的远程学习。培训期间平均每天学习视频课程2学时,每天参与学校及区域组织的面对面研讨和在线交流研讨时间不少于4小时。

  三、培训时间

  全省高中教师按市地分两批培训。

  第一批:x月x日—x日(xx)

  x月x日,完成公共课程的学习,x学时;

  x月x日—x日:完成各学科x个专题的研修。

  第二批:x月x日—x月x日(x)

  x月x日,完成公共课程的学习,x学时;

  x月x日—x月x日:完成各学科x个专题的研修;

  高中政治学科课程学习时间为10天,每天x学时,共计x0学时。其他学科课程学习时间为12天,每门学科课程分为六个研修专题,每个专题2天,每天学x小时(其中观看视频2小时,其余时间为教师面对面研讨、提交作业和参与网上研讨时间),共计x2学时。

  每个专题第一天学习通过高中新课程的视频案例分析,引导学员进入情景,直面问题和不同观点,各抒已见,互动交流,并以作业或讨论等形式,发表看法,分享智慧。第二天学习,通过视频讲课、专家文稿、相关文章、评论、课程简报,学员提交作业及互动交流,获得相关理论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各学科研修进度以课程团队制定的课程表为准。

  培训期间,研修平台24小时开放;集中培训结束后,所有参训教师仍可凭个人账号和密码登陆研修平台参与讨论。

  四、培训方式

  采取远程网络研修和校本培训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网络远程培训的优势,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管理与互动研讨。充分发挥行政和学校管理优势,推动远程网络为平台的校本培训的深入开展。

  ——学员学习:包括学习视频课程、参与面对面研讨、参与在线研讨和专题讨论,按要求完成并提交作业,与指导教师及课程专家互动答疑;

  ——指导教师:组织、督促学员学习,进行学习指导,评判作业,点评学员观点,组织并引领学员进行研讨;

  ——专家团队:对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定期在线与学员进行交流,编辑课程简报,对典型问题进行集中互动答疑。

  ——网络平台系统:提供学习资源、交流平台,记录学员网上学习时间、作业完成情况、参与互动研讨点评情况、讨论记录和作业成绩等,并根据相关标准进行综合成绩评定。

  五、培训工作流程

  1、管理系统数据审核(x月x日—x日,各高中学校)

  各高中学校利用已经注册的“山东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管理员账号和密码登陆管理系统,补充、修订、审核确认参加培训的教师名单及个人信息。

  2、综合管理培训(x月x日,各市教育局)

  各市教育局选派相关人员参加省项目办组织的集中培训,熟悉“山东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了解数据审核、报名、编班以及指导教师配置等工作要求与流程。

  3、报名、编班和配置指导教师(x月x日—x日,各高中学校、各市教育局)

  各高中学校利用“山东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填报参加培训的教师名单,本工作于x月10日—13日完成。各市教育局按照区域就近原则(以县区为单位,对于教师人数少的学科,各市可根据实际情况跨区域,或以市为单位组班),每学科、每100人左右编为一个学科虚拟班级;各市教育局根据相关标准(附件)选拔成立本市的指导教师团队,根据本市各学科班级数,为每个学科班配备指导教师1-2人。此项工作于x月14日—15日进行。

  4、指导教师团队及技术人员培训(x月x日,省项目办及各市教育局)

  x月19日,省项目办通过山东省教师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对各市指导教师及各级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各学校领取课程资源,并下发至参加培训的教师手中。

  5、熟悉学台(x月x日—x月x日,各市教育局、各高中学校)

  指导教师、各级技术人员熟悉学台,下载整理各类手册,对参训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检查各校培训场所、设备是否正常,为正式培训做好准备。

  6、试点培训

  x月x日—x月初,拟组织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培训。试点培训方案另行通知。

  7、培训实施(x月x日—x月x号):

  (1)各学校根据统一要求,根据课程表的安排播放已经准备的课程资源,组织各学科教师观看;

  (2)学校在区域教科研部门指导下组织本校学科教师开展面对面的互动研讨;

  (3)各市指导教师在学科课程专家团队指导下对研讨内容和学员作业根据相关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点评和互动研讨。

  对于培训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及账号密码错误等问题,由各校技术人员在本校依托“山东教师继续管理系统”予以解决。

  六、考核评价

  为保证培训工作顺利进行,省项目办将制定、下发课程专家团队、指导教师团队、技术人员工作手册和学员学习手册;制定优秀、合格组织单位(市和学校)、指导教师、学员评价标准,明确工作职责,量化学习标准,作为培训考核的重要指标。高中教师达到合格标准,在本人《继续教育证书》记A类学分10分。对达不到合格标准的指导教师、参训学员由所在市和任职学校进行通报。

  研修过程中,研修主页每天公布各市、各学校参与研修情况的实时数据。研修工作结束后,各高中学校向本市教育局提交研修总结报告,各市教育局向省厅提交总结报告;两批研修任务完成后,依据研修平台后台管理数据和各市总结报告形成培训工作的总结评价。

  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方案 篇12

  一、 指导思想和培训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教师职业道德、新课程理念、信息技术教育为培训重点,面向全体,全面开展培训。坚持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并重,突出教育科研,树立教师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新理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二、 培训对象

  持有第二周期(1999—XX年)《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手册》或XX年及以后取得《小学新教师试用期培训合格证》的小学教师(新任教师培训对象除外)。截止到XX年8月31日,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上者,可自愿参加。

  三、 培训内容与进度

  小学教师岗位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新课程理念、学科专业知识、信息技术、教育技术能力、教育科研、教育教学实践等。 第三周期岗位培训自XX年9月开始到2010年8月结束,五年一周期,一周期办二期培训班,每期培训时间为二年,其余时间查漏补缺。第一期培训班从XX年9月开始,第二期培训从XX年年2月开始。

  四、培训形式

  教师岗位培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要坚持业余、自学、短期培训为主,要把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有机地结合起来。

  区教师进修学校承担集中培训任务。集中培训可根据教学内容,采取专题讲授、示范课例、辅导答疑、研讨等多种方式进行。要选派了解小学教学实际的教师担任培训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注重训练,学以致用,做到理论知识学习和教育教学时间、专题研究相结合。

  要落实市、区关于校本研修工作要求,重视发挥乡、校两级在岗位培训中的作用,通过评估、指导等措施,保证校本研修落到实处。

  要实行科研课题制,注重教育科研,要使教育科研活动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之中,使每位参培教师都能够成为科研课题的承担者。

  要发挥远程教育等现代教育手段在培训中的作用,要利用计算机网络、卫星接收系统、电视机、dvd播放机、教学光盘等教学设施,开展培训。

  五、考核与登记

  (一)考核

  实行结业考核制度,市教育局负责考核科目的考核,市教育局预先公布考核科目,考核于每学年12月份、7月份举行两次。考核科目包括公共课和专业课,公共课为学员必修,专业课可供学员根据需要选择。考核合格,每科记6学分。区教师进修学校负责考查科目的考核,具体考核办法、细则由区教师进修学校制定。

  考核工作要坚持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查相结合,结业考核与平时考查相结合。

  考核办法包括闭卷考试、开卷考试、专题测验、撰写论文、上观摩课等多种方式。

  (二)登记和审验

  经考核符合规定要求的,按照《河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实施办法》进行登记和审验。

  在一个周期内,小学各级职务教师须参加不少于280学时70学分的集中培训。其中公共必修课160学时40学分,专业选修课120学时30学分。在集中培训之外,各单位要按照区有关开展校本研修工作的要求,组织开展校本研修工作,时间不少于280学时。

  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的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本周期小学教师岗位培训的必修内容,教师需参加由市教育局、人事局统一组织的计算机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考核,并凭《计算机培训中级合格证书》、《教师教育技术初级合格证书》参加继续教育结业登记,分别记16学分、12.5学分。本周期岗位培训,教师须全部取得《计算机培训中级合格证书》和《教师教育技术初级合格证书》。

  (三)本周期内教师参加高层次学历进修并毕业,可免于专业课学习,公共课、校本研修不免,教师凭高层次毕业证书、公修课和校本研修考核合格结果,参加继续教育登记。

  (四)新课程培训中的通识培训和教材、课标培训是本周期继续教育结业登记的必备条件。

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方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