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2016-07-03 08:15:3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关于数学教学计划7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又有了新的学习内容,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以使教学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教学计划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教学计划 篇1

  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初步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量。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积极参与小组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认真研究探索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众数的意义及特点。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情境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有参加兴趣小组吗,喜欢参加什么兴趣小组?

  师(播放课件):瞧,这是我们学校的王老师在教同学们跳舞的场景,每年的4月底各校要选送一个节目参加县艺术节舞蹈比赛。今年的集体舞,决定选10名队员,大家说选什么条件的合适呢?

  生:选舞姿比较优美的,跳的比较好的。

  生:选个头比较均匀的,能够代表学校的水平的。

  师:说的好,下面我们来看看王老师是怎么选的?

  王老师(课件播放):我先选出了20名舞姿比较好的同学。从中要挑出10名,唉!真不知道该挑谁?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20名候选队员的身高情况(课件出示):

  二、提出问题 探索新知

  1、挑选舞蹈队员

  师: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请同学们分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1)分组讨论,分析处理数据。

  (2)交流汇报

  师:这么快就讨论好了,我请小组代表来汇报。

  生1:我们组用求平均数的方法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475米,所以我认为身高接近1.475米的比较合适。

  生2:我们组用求中位数的方法,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485米,所以我认为身高接近1.485米的比较合适。

  生3:我们组认为应该选身高1.52米左右的队员比较合适,因为身高1.52米的人最多。

  师:三位代表发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说出了三个不同的数据,根据选择跳集体舞的要求,请大家再仔细观察这组数据,就这三种方案再次进行讨论,你赞成哪种方案,请说明理由。

  生4:我认为第三种方案比较合适,因为在这组数据中,身高是1.52米的队员最多,有7个,和他接近的数有1.51、1.50、1.49.这10个队员的身高比较均匀,最低的和最高的相差是0.03米,所以我赞成第三种方案。

  生5:我比较了这三个数据,如果用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或中位数来选,这10名队员的身高最低和最高的相差都是0.06米,都没有第三种方案合适,所以我们也赞成第三种方案。

  师:其他的同学有什么意见?

  生:我们也赞成第三种方案。

  师:都赞成第三种方案,看来大家的意见达成共识。的确,集体舞一般要求队员身高差不多,所以1.52为标准选出来的队员身高会很匀称,组成的舞蹈队形也会很整齐很美观。

  (3)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为什么以1.52为标准选出来的队员身高会很匀称呢,仔细观察这组数据,它有什么特点?(1.52出现的次数最多)

  师:的确,1.52在这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我们能不能像平均数、中位数那样给它取一个数学名字?(学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有自己的想法,真不错!想知道数学家给它取的名字吗?

  师:在这组数据中,1.52出现的次数最多,我们就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这节课我们研究的就是有关众数的知识。(板书课题:众数)

  师:根据你们的理解,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众数?(学生自由说:师归纳板书: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师:根据众数的定义,判断一组数据中有没有众数该怎样判断?

  生:

  师:比如,在这组数据中,1.52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1.52是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它在我们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瞧,他们在干什么呢?

  2、1分钟跳绳比赛

  师:学校举行1分钟跳绳比赛,三(1)班、三(2)班、三(3)班6名参赛选手的成绩如下:

  三(1):120 105 150 150 186 150

  三(2):108 183 183 196 216 216

  三(3):126 157 169 198 224 215

  (1)请求出这三组数据的众数。

  生: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在找三组数据的众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2)请求出这三组数据的中位数。

  学校举行1分钟跳绳比赛,三(1)班、三(2)班、三(3)班6名参赛选手的成绩如下: 众数 中位数

  三(1):120 105 150 150 186 150 ( 150 ) ( )

  三(2):108 183 183 196 216 216 (183和216)( )

  三(3):126 157 169 198 224 215 ( 无 ) ( )

  ●通过找三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一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可能是同一个数据,也可能不同。

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学情分析:

  全班共42人,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好,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都不强,需要在老老师的督促下才能认真听讲,完成作业;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起来有些吃力,并且不能按时完成作业,需要老师多加指导。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3、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五、课时安排:

  位置与方向……………………………………3课时左右

  笔算除法……………………………………10课时左右

  统计……………………………………………4课时左右

  年、月、日……………………………………6课时左右

  两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左右

  面积……………………………………………7课时左右

  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

  总复习…………………………………………4课时左右

数学教学计划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相应的书写格式。

  3、进一步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相应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学会分析思考的方法,思维更加富有条理性。

  教学准备:主题图、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投影出示主题图。

  春光明媚的星期天,很多小朋友来到公园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在玩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公园游玩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的问题与生活实际更加贴近。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依次出示两幅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观察第一幅图。得到他们在划船。每条船上有4人,一共有6条船。还有5条船空着。岸边有2个人。

  (2)观察第二幅图。得出碰碰车每辆可以坐3个人。问题是这么多人要坐几辆碰碰车?

  2、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尝试解答。

  (2)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小结算法,板书算法。

  从刚才大家的讨论中我们知道要解决图上的问题必须要先算出一共有多少人?板书:64=24

  然后用243=8(板书)

  (4)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

  你们能将这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算式吗?自己试一试。

  (5)讲解综合算式的递等格式。讲清书写过程与完整的格式。

  【设计意图】:1、明确问题和条件为正确地解答问题做好准备。2、通过交流解答,掌握该类题目的结构特征。

  三、巩固练习

  1、引导学生完成书本第60页率1、2、题。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纠正错误。

  2、引导学生完成第3、4、5题。

  【设计意图】:尽可能让学生独立解答,要引导学生说出其中的'思考过程。

  四、课堂总结

数学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教育学生掌握初中数学学习常规,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成绩来看,比较理想。两个班的优生只有二十个,仅占百分之十,而学困生接近百分之四十,。大部分同学的数学成绩不理想,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差,底子薄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今年的教学任务较重。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面对全体,因材施教,对于学习较差的同学今年进行小组辅导,对特别差的学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

  二、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发挥集体智慧,认真进行集体备课。

  新的学期,初中数学课课节较少,怎么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学习效率是所有数学老师面对的问题?在这里,学校给我们明确了方向。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认真研究教材及课程标准,争取每节课前,与同组同仁们讨论、研究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教法、学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甚至例题的选用,作业的布置等等,让每一节课上出实效,让每位学生愉悦的获得新知。

  2、学习和强化“自主学习”与分层教学实践

  新的学期,我校所有学科都主张自主学习与集体备课,争取每节课前,与同组同仁们讨论、研究确定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教法、学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甚至例题的选用,作业的布置等等通过学案的使用,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了解教学目标,对于课堂教学省时高效,取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3、抓住课堂45分钟。。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进行教学,在备好课的基础上,上好每一个45分钟,提高45分钟的效率,让每一位同学都听的懂,对部分基础较差者要循序渐进,以选用的例题的难易程度不同,争取每节课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大课堂容量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能“吃”饱、“吃”好。

  4、多读书,读好书和积极开展我的三分钟,我展示活动

  多读几本对自己有帮助的书,既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又丰富了自己的视野,使自己不被时代所抛弃。“我的三分钟我展示活动”对于教学起了推动促进的作用。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提高了同学们的讲解能力。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5、积极投身到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去。

  今年,我们数学组课题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需要教师的督促,学生的坚持,才能成功。

  6、注重课后反思,课后反溃及时的将一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总结好下一次应注意的细节。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对症下药。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益,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今天的任务不推托到明日,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7、重视单元检测,认真做好教学质量分析。使用学科组教师共同研讨、筛选的同一份试题,测验试题的批改不过夜。测试后必须进行质量分析,评价必须使用等级。按时检验学习成果,做到课标达成的有效、及时,考核后对典型错误利用学生想马上知道答案的心理立即点评。

  三、不断钻研业务,提高业务能力及水平。

  切实重视听评课,确保每周听课至少1节。积极参加业务学习,看书、看报,参加各级教研组织的培训和系列课达标,使之更好的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努力,掌握新的技能、技巧,不断努力,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努力使教学更务实,方法更灵活,手段更先进。通过听课、评课、说课等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四、需要注意的方面:

  1、在课堂上改进教学方法,多采用探索、启发式教学。

  2、注意教科书的系统性和学科知识的整合,使学生牢固掌握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明确新旧知识的联系。

  3、注意发展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加强开放性问题、探究性问题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能力。

  5、鼓励合作学习,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差生成绩。

  6、注意解题方法和解题策略的学习。

  7、因材施教,宽容爱护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数学教学计划 篇5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学生的学习参与面,减小差距。努力作好教学工作,在这一学期中,下文将准备了初三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坚持先练后教的原则

  具体步骤是:课前备课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精选一定量的、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例题,课堂教学中,根据例题的数量和难度,规定时间让学生先练习,在学生练习时,教师特别要关注差生,与差生一起练习。学生在练习中就能发现自己还没有掌握的问题,当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学的不足与缺陷时,自然会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抓住这个时机,激发学生求知欲,促进学生产生知难而进、通于攻破难题的信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按照中考说明确定的重点、难点渗入教材的知识点,激发学生重新认识教材知识点的兴趣。

  二、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复习课的色彩,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

  复习课往往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要想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复习氛围是很重要的。目前,中考数学的命题,新增了开放性、探索性等实际应用题。而数学教学融入有意义的生活是数学教学的根本。为了缓解学生复习时的紧张情绪,在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现实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现数学生活化,这是提高数学趣味性的有效途径。

  三、狠抓双基,全面巩固基础知识

  中考试题是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的全面考察,知识点覆盖率达75%以上,中考试题依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一般不会有难题、怪题、偏题,难易度的比例通常控制在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为5:3:2,基础知识的巩固,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复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学生只有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识记理解公式、定理,运用公式、定理分析、解决问题,才能对数学问题进一步深化与提高。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扎实的基础,万丈高楼从何谈起。夯实基础是灵活运用的前提。复习教学中,切忌好高骛远,使学生如坠雾中,如悬空中。

  四、广泛收集资料,精心选制题目

  对于每一份资料,每一张试卷,教师要先全面通读,吸其精华,剔其糟粕,筛选典型的,有价值的题目给学生做,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或大纲不要求学生掌握的,以及重复训练的题目,教师要考虑将其删去,对于涉及教材重点知识又有必要重复训练的,教师也要注意题量。

数学教学计划 篇6

  一、 学生情况分析: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两位数除以一位的除法,并能够利用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初步认识了长度、质量单位,能比较正确地利用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和质量。另外已经能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能按照左西右东的顺序观察方位图和地图。能进行简单的统计,并制作成方块统计图,对“一定”、“可能”、“不可能”等有一定的认识。

  2、数学思考方面:

  学生已经基本能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已经能在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进行思考,所不同的是不同学生的思考层次和水平。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不断提高,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地发展,同样,少数学生的思考离要求还有一段距离,需要不断地加强训练。

  3、解决问题方面:

  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不断增强,能根据一个场景和若干个条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能逐步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方法(算法)解答同一问题。少数学生由于数学思考发展的滞后,也影响了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4、情感和态度方面。

  学生们已经能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学解决生活实实际问题的积极性得到加强。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我们也发现少数学生由于自身或家庭的原因,学习态度还不够端正,对学生投入不足,情感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数与代数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活整十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商中间、末尾有0的情况)、两位数乘两位数(包括列比较简单的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能说出估计的过程与方法。

  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

  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能判断平年、闰年,能计算一个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数。

  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认识千米、吨。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空间与图形能指出由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搭成的几何的三视图,能比较两个形状相近的几何体的三视图有那些相同、哪些不同。能根据比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几何体。

  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常见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平移,能动手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能区别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和平方分米,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能在1平方厘米的方格纸上数出图形的面积。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统计与概率结合实例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限结果是整数)会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状况。

  会用平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数学思考经历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分数、小数的过程,学习用数描述、表达西安市世界中的现象,发展数感。

  经历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与估算方法,以及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与推理的能力。

  在应用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发展抽象思维。

  经历探索简单的搭配规律、寻求各种搭配方案的过程,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有条理地思考并发展符号感。

  在简单的几何体及其三视图的相互转化活动中,在研究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的数学活动中,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形状特征及平面图形的变换,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探索厂方、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在研究求一组数学的平均数的方法以及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初步具有清晰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

  3、解决问题能应用在本册教科书里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步或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能在理解面积含义及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

  初步学会根据要解决的日常问题到现实生活中收集和整理数据,能解决一些与平均数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据的重要性,增强统计观念。

  增强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能主动与同学共同进行学习活动,积极与同学交流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与所选用的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能利用估计,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4、情感与态度在现实的情景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教科书里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体会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逐渐形成的方法、理论,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

  在教师的具体指导和组织下,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

  三、教学措施。

  1、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教具、学具、教学挂图、教学投影片、实物,加强直观教学。

  2、根据教材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研究。

  3、加强课题“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情景创设”的研究,以课题指导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加强课程改革理念学习和课改实践,不断改变观念,提高认识,实践教法和学法的变革,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5、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交流,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6、教学中注意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发掘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7、注意培优、补差。

数学教学计划 篇7

  以“展示·交流·提升”为主题,立足于课堂,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培养研究型教师队伍为目标,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师生们共同成长。在为期三个月的时间里,我们数学组可以说是收获多多:

  一、有一支积极向上的教师队伍,为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奠定基础

  由于学校工作的需要。我们数学组有很多老师都是从其它学科转行的。他们年轻,好学、有钻劲。能够很快的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来。

  他们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在学校一次数学参赛活动中,我们看到了这些年轻教师的工作作风:二年级的何链链老师的孩子才几个月,每天下班后还是把孩子扔给家里人照顾,自己精心准备数学参赛课。向嶔柳老师干脆把孩子的奶都隔了,一心一意的来准备参赛课,为了课件更完美,到处请师修改。胡周老师由于感冒,嗓子哑了,上午上完课去打针,下午试教,晚上还要帮助老师们制作课件。她们三位老师在同一个年级,她们共同的目标是让课堂更精彩。她们组的所有老师在一起选教学内容,一起讨论教学设计,互相听课,互相指导。四年级廖荣、马承顺老师准备的“同课异构”由于学校活动的冲突准备了两次课,她们每次都乐意的接受,没有一点怨言。每次都精心设计,反复试教,讲求完美。罗庆玲老师带的毕业班,学校里考虑到她的教学任务重,因此就没有安排她参加这次活动,她主动要求参加。在这次竞赛活动中让我们领略到她在课堂教学这一舞台上充满魅力的教学风采。那清新中带着质朴,无华中渗透着醇香的课堂让我们钦佩无比。并且在参加市数学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一年级周园老师从医院出来的第二天本应该是在家休息的时间,她却来到学校准备着家长开放日的数学课,这节课得了各位家长的好评。王娟老师在本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中也展示了她的教学风采。当然这几位老师都直接参与了课堂教学竞赛活动。而还有更多的老师是在她们身后默默支持着。各年级的数学组长和老师们每次听课以后都毫不保留的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把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好的经验、方法传授给她们。使每一节课更完美。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指引方向

  在这三个月期间,我们数学组开展了六次大型的活动:

  4月1日,罗庆玲、马承顺、胡周、何链链、向嶔柳。参加本校的数学优质课竞赛活动,

  4月2日,学校邀请了实验小学名师唐清碧、施州民族小学教师田艳,以及本校教师刘敏分别上了一节示范课,课后教师们开展了以“构建学生自主参与的有效课堂”为主题开展了教学研讨。教研室副主任、数学教研员柳兴平主任参加了本次活动并对数学学科的教学作了指导。

  4月中旬,胡周老师代表学校参加六角中心学校组织的优质课竞赛活动。

  4月23—24日,罗庆玲老师参加恩施市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并获得了一等奖。

  5月8日,我校和盛家坝小学联合开展数学“同课异构”。胡周老师承担了一节数学课。市教研室数学教研员聂本桃老师应邀参加了本次活动。

  6月10日,一年级教学开放活动。一年级的王娟和周园老师分别承担了一节数学课。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本着“学习与交流结合、教研与观摩结合、反思与实践结合”原则,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形成了“研讨——上课——说课、评课——再次修改教案”的教研流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教研活动主题化。“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课堂既是一种研究的趋势,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所在。我们根据学校实际,确定每次活动主题。如:城区联片教研活动以“如何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主题,同课异构以“低年级如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展开研讨……从而使每次活动都能真正组织引导老师有效地、集中精力地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让教师们在相互交流切磋中资源共享、彼此支持、共同提高,形成互助团队,避免独自为阵、孤军奋战的局面。

  其次互评活动多向化。教学互评可以为教师教学提供信息反馈,评议和交流教学,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我们每次活动后

  先让点评教师向执教教师询问某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和执行感受,再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思考,然后让其他参评教师谈想法。这样,在自评、他评等多向交流、评价中,实现评价多方教师的共同发展。

  最后,反思活动延续化。“听听感

动、想想激动、回去一动不动”这是目前教研观摩活动的通玻针对这一弊端,我们在每次活动后,不但要求执教教师再次修改教案,作好教学反思。而且还让其他参加活动的教师写写教学随笔。让每次主题式的活动提出或解决的问题能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扎根发芽。

  “共话、共享、共进”的小学数学教研带动了各校的教研活动,形成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和谐氛围。教师在教研中学会了反思,在相互尊重中学会了交流,在虚心中学会吸纳,在领悟中学会调整,在合作中获得成长。胡周老师本学期参加了多次活动,最后她的感受是:过程是辛苦,有时真有放弃的想法,每一次试教后都有新的问题出现,然后跟老师们一起针对问题想办法解决。如果不经历这个“磨”的过程,还真不知道自己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够,再次回想起这段过程觉得还是很值的,起码我有了收获。马承顺老师说:“感谢学校给了我这么多好的机会。说实在的学校先安排我上数学我心里一点底也没有。而是在这一次次活动中给了我信心,我想我也会努力使我的课堂更精彩。”

  通过活动让我也感受到:参与就是学习,就是提高,就是进步。在我校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中,一定会造就一批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一定会培养出一批批个性张扬的学生。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

  回顾本学期数学组的教科研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充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提供信息交流的场所,使教科研工作稳步前进。

数学教学计划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