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100余天,一直是看客,发现这个网站有2个鲜明特点:一是内容专业且丰富,二是网友都很认真好学。另外,还发现有些网友正在为考证而积极奋战中。作为的一位粉丝以及已通过考试的过来人,觉得有必要写点什么,一是想和各位网友交个朋友、相互交流,二是想以受益者的身份对一个回馈,三是希望教学相长,巩固和提升自我吧。
本人目前就职于某国企人力资源部培训规划岗位,是众多HR的普通一份子。本科学的是经济,研究生学的是法律,之前从事金融,现在做的是HR。变换了多次角色,目前算是定位于HR了。一路走来,也算是久经“考”验了。高考之前的那些考不用说了,大学到工作,先后经历且拿了N个考试的证书------英语四六级、法律职业资格证书、银行业从业资格证书、基金销售从业资格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中级经济师(金融)、AFP(金融理财师)、ICBRR(银行风险与监管国际证书)、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等,也有失败经历(报考了中级口译、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等,但没有参加考试~)。讲这些,不是为了说明我有多牛(牛人一般有英语八级、高级口译、CFA、CFP、FRM、CPA等),而是为了说明我们都经历过林林总总的考试,都会有些经验体会,而且很多是相通的。言归正传,下面就谈谈我是如何通过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吧。我觉得考任何一个证,只要掌握了五点,通过一般是不会有大问题的:
一、明确目的
我相信,任何一个人做事情肯定都会有自己的目的。考驾照肯定是为了开车,高考肯定是为了考大学,考证也是如此!一般来讲,动机越强烈,成功通过的概率越大!比如,我考司法考试,当时的想法就是我一定要通过它,因为只有通过考试拿到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我才可以从事法律职业(律师、法官、检察官),所以我就非常努力,一鼓作气就通过了。AFP、人力资源管理师等,也是如此,因为和同事一起参加考试,觉得不通过就会落后,就强烈驱使自己去学习,最终成功。反之,我考英语中级口译、注册会计师,只是抱着多拿个证书的目的,动力不太强,最终书都看不下去,考试都没有参加,何谈通过?大家也可以对照着检查下自己考证的目的,如果仅仅是抱着试试看、玩一玩、“增长知识”的目的,建议不妨修正下目的,“欺骗”下自己-----我不通过就无法混了!尤其是对待那些本来和你工作不是很相关的考试。如此,我相信你一定会动力十足!
二、端正态度
明确了目的之后,就要端正态度。比如,上课就要认真听讲,有空就坚持复习知识点。心中要
始终有个念头,“要么不做,要做就要成功”!有这样的念头,你就不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见过这样的朋友:报了名、交了费,但上课不去听,或者经常迟到、漏听了大部分课程;或者一拿起书本,就不想看,总想干点别的什么事情。这样的朋友能通过考试,那就是只能说是天才了!三、主动学习
明确了目的,端正了态度,学习才会主动。我这里讲的“主动”有两层意思:
1、考证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没有人逼迫我们。强扭的瓜不甜,自己炒的菜再难吃也会觉得美味。自己喜欢、选择做的事情,一定觉得很有味道。
2、主动学习,强调的是多思考、抓精髓,而非死记硬背。从大学读书时的历年考试经验来看,凡是自己有过思考、和同学老师有过交流的内容,到现在还能记起;凡是死记硬背应付期末考试的,虽能过关但往往考完即忘,到现在已没有半点印象了。我考人力资源管理师也是如此,因为和工作关联度较高,所以上课时能跟的上老师的节奏,而且喜欢互动和主动思考,比如我对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管理感兴趣,我会仔细思考我工作中的难点,并试图从所学的理论中找到答案(如公司也使用了平衡计分卡、KPI考核,优劣势在哪里;内训和外训优劣势在哪里;我曾经参与的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招聘工作是否还可以优化;我们公司的薪酬战略是怎样的等),这样无形中就将书本的知识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了。最近流行一个读书组织,叫“拆书帮”,他们宣传的就是践行“把图书的知识转化为你自己的能力”,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
四、必要的投入
任何考证都需要进行必要的投入,哪怕是看似简单的考试(有些是“裸考”就可以通过的如银行业从业资格考试等),至少也需要你投入时间参加考试,对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首先,书肯定是要买的;其次,如果你不是人力资源专业的,建议还是报个培训班(虽然得花点银子,但还是值得的)。我们是单位统一组织的培训,听课的都是同事,大家有机会还可以互相讨论下,氛围比较好。最后,下课后,还是要看看书,做做练习比较好,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说实话,我的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是第2次考试才通过的(补考了1门理论知识)。因为在上海,所以总共考4门,理论知识(上机考客观题)、技能操作(笔试,考简答、分析)、英语(笔试,考词汇、选择、写作等)、面试(面试前要提交论文)。我就是因为只是上课听听(掌握了理念、知道了框架),但下课后没有做练习,所以考“理论知识”这1门时,很多较细的知识点,比如“胜任力模型具体包括...”、“绩效考评的偏差包括..."这些细节,如果不看书,不做练习,你看到选项后可能会比较懵的。结果第一次这门没有过,到第2次补考时才稍微做练习,平时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技能鉴定辅导练习》,考前强烈建议到网上找下近两年的真题做做(最好是周末自己“来真格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套试卷,做完后再对答案,对自己做错的题要复习巩固),这样非常有帮助,因为到你考试时,你会发现至少有40%的题目都是一模一样的,这样既能保证准确率,也能节省时间,保证你能够在规定时间里答好题,而且基本上也保证了你的通过成功率。
五、必要的技巧
掌握一定的技巧,则可以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前不久,看到江苏台有档答题有奖的电视节目,叫“一站到底”。我发现有个选手很搞笑,尽管他的知识量不一定比别人强,但是他却能够长时间“一站到底”,原因就在于他掌握了技巧,抓住节目规则的漏洞-----在一定时间里可以多次答题,直到正确为止。如“世界杯几年举办一次?”别人可能回答4年,不知道的人可能回答3或者6等,然后主持人让他们再猜。而他不假思索地回答“1、2、3、4、5、6、7、8、9、10“,结果肯定是正确啦,虽然他比知道的人回答的慢,但肯定比不知道的普通人要回答的快而且准确:)。考试也是这样。我觉得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也是有一定技巧可以寻找的:
(1)调整心态。
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如果你始终觉得考试是枯燥无味的,那么你平时看书、学习什么的,肯定很痛苦!如果你把它当做你持续学习、提升“可雇佣力”、提升素质、开阔视野、开拓“圈子”的机会,那么你看书时一定会津津有味!
(2)全而专。
全,指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薪酬福利、绩效管理、劳动关系”,这些你都要了解,一些粗的框架你要了然于胸!一些常见、经典的理论或者术语,你要能张口即来,比如企业战略、人力资源战略、马儿可夫分析方法、德尔菲法、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培训组织实施、培训效果评估、五项修炼、职业生涯发展、360考核、KPI考核、平衡计分卡、能力素质模型、STAR原则、SMART原则、强制分配法、薪酬的“领先政策、追随政策、低靠政策”、工伤、劳动争议仲裁等。
专,非常有必要!六大模块中,你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复习,在“全”的基础上,你可以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和兴趣,选择1-3项进行深入研究,比如我学过法律(涉及劳动关系),我的岗位是培训,我对绩效管理感兴趣,我就对这三项进行了深入研究、思考,并对我的考试顺利通过有很大帮助。比如,在考“技能操作”时,答题有必答和选答,必答中正好有1道培训,选答中正好有1道劳动关系,我对自己做的2道题非常满意;另外,在面试时,我抽的必答题正好是绩效管理,我也很自信。所以在全班大多数人在这2门没有1次性通过时,我这2门顺利通过了。各位考友不妨现在开始,打造自己的1-3项强项!
(3 )加强练习。
关于加强练习,前面已经提到过。这里想再次强调下,对于你感兴趣的,要深入研究;对于你没有把握的,更要加强练习!就拿英语和面试来说,我都是1次性通过,主要得益于练习(虽然不多)。英语有词汇的中翻英、英翻中,单选、还有应用文写作。关于词汇,我平时没事时就一点点看,所以考试时没有什么难度;关于应用文,考前找了几个模拟题,先自己大致写写,然后对照答案,找出差距,再抄写1遍,就稍微有了印象。考试时就没有任何怯意,自然毫无疑问顺利通过。
关于面试,比较复杂,先要交1篇论文(大概1000字左右),然后抽取1道必答题,进门先3分钟自我介绍、回答必答题,答完后面试官开始针对我的简历和论文,天马行空、狂轰滥炸式的“考察”我了。这就得益于我前面讲的“全而专”和考前的练习了。在考前,我们培训班的老师专门组织了1次仿真面试,由于有过练习,我就比较适应真实的面试了。对于考官的问题,我基本上不会冷场,在面上多少都能基本应付过去,对于自己“擅长”的,我还可以深入地“点到为止”,所以这门也毫无困难地通过了。归根结底,“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多多练习吧!
以上就是我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的个人考证经验,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欢迎交流,也欢迎“拍砖”!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考试顺利通过!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证经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