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
wanbaoyu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2.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2.掌握“绝、强、假、望、闻”五个多义词的义项,积累四个通假字,三个文言虚词。
情感目标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解题。熟读课文,把握文意。掌握文言字词。
[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
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学习”的名言?
比如: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名言。这都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应有的方法、态度,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佳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文题)
二、荀子简介
学生读注释①,教师补充(多媒体显示):
荀子,名况,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到齐国、秦国、楚国游学,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他对儒家的复古保守倾向有所扬弃,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这些都比前人的想法合理、进步。
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
三、解题
《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四、熟读课文,把握文意
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诵读的准备
先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学生试读。
学/不可以已 輮/使之然也 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蚓/无爪牙之利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师生一起处理课文词句中的疑难问题。学生可以先自学,后提问。
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容易写错读错的字。
讨论分析下列词语的一词多义。(闻,绝,假,强,望)
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特殊句式
四.布置作业
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检查字词及翻译。
三.课文分析
1.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
度展开论述: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