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unjs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欢迎借鉴与阅读!
周国平散文精选赏析
成熟了,却不世故,依然一颗童心。成功了,却不虚荣,依然一颗平常心。兼此二心者,我称之为慧心。
童心和成熟并不相互排斥。一个人在精神上足够成熟,能够正视和承受人生的苦难,同时心灵依然单纯,对世界依然怀着儿童般的兴致,这完全是可能的。我不认为麻木、僵化、世故是成熟,真正的成熟应该具有生长能力,因而毋宁说在本质上始终是包含着童心的。
儿童的可贵在于单纯,因为单纯而不以无知为耻,因为单纯而又无所忌讳,这两点正是智慧的重要特征。相反,偏见和利欲是智慧的大敌。偏见使人满足于一知半解,在自满自足中过日子,看不到自己的无知。利欲使人顾虑重重,盲从社会上流行的意见,看不到事物的真相。这正是许多大人的可悲之处。不过,一个人如果能保持住一颗童心,同时善于思考,就能避免这种可悲的结局,在成长过程中把单纯的慧心转变为一种成熟的智慧。由此可见,智慧与童心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实际上是一种达于成熟因而不会轻易失去的童心。《圣经》里说:“你们如果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子,就一定不得进天国。”帕斯卡尔说:“智慧把我们带回到童年。”孟子也说:“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童年是灵魂生长的源头。我甚至要说,灵魂无非就是一颗成熟了的童心,因为成熟而不会再失去。圣埃克絮佩里创作的童话中的小王子说得好:“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一口水井。”始终携带着童年走人生之路的人是幸福的,由于心中藏着永不枯竭的爱的源泉,最荒凉的沙漠也化作了美丽的风景。
问:什么原因能使一个人显得年轻呢?譬如说,许多人都觉得你看起来很年轻。
答:我想最主要的也许是一个人的头脑不要太复杂。我在社会处世方面还是比较简单
的,弄不懂的事情就不去弄它。我相信,一个人简单就会显得年轻,一世故就会显老。在孩子眼中,世界是不变的。在世界眼中,孩子一眨眼就老了。
电视镜头:妈妈告诉小男孩怎么放刀叉,小男孩问:“可是吃的放哪里呢?”
当大人们在枝节问题上纠缠不清的时候,孩子往往一下子进入了实质问题。
鉴赏:
文章题目为《童心》,实际上论述的是一个人如何永远保持一颗不泯的童心。童心是什么?第二段中有明确的答案:心灵单纯,对世界怀着儿童般的兴致。所谓的慧心无非就是童心加上平常心而已。弄清楚了这两个概念以后,作者就进一步论述童心对于人生的重要作用:由于有了童心,人才能善思考,有智慧,丢掉偏见和利欲;由于有了童心,人才会“心中藏着永不枯竭的爱的源泉”,幸福年轻地走完人生旅程。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童心或曾经有过童心,能够始终保持的,却并不是太多,正如文章中所说,随着生活阅历的增长,随着困难和挫折的屡屡出现,我们可能就会变得“麻木、僵化、世故”,久而久之,也就失却了一颗本不该失去的童心。按照大多数人的说法,可能是一种“成熟”。但是,这种成熟却使我们永远不会对生活产生新鲜感,不会对生活中的美好或丑陋的事物表现出明显的好恶。更可怕的是也对自己从事的事业缺少了创造、探究和智慧。说到底,这不是真正的成熟,因为成熟的人不仅能够“正视和承受人生的苦难,同时心灵依然单纯”。也就是说,他们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信心,对人生始终赋予了希望和憧憬。即使遭遇到很多的不幸和挫折,也不气馁、不自卑,仿佛生活中永远都是“美丽的风景”,让人总能产生新鲜和美好的感受。正如孩子走入琳琅满目的百货商场,或踏入优美多姿令人心旷神怡的大自然之中。因此,作者认为“智慧和童心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种达于成熟因而不会轻易失去的童心”。如果我们要具有智慧,必须要具有真正的童心。
文章还谈到一个人年轻的原因,认为主要是“头脑不要太复杂”。这儿的复杂不同于上文所说的具有创新和探究的智慧,指的是“社会处事方面”,要“简单”,“弄不懂的事情就不去弄它”。说得明白点就是要将自己的智慧用在发现世界、探究世界方面,对于生活中与人交往则应该越单纯越好,不要存有过多的想法,显得很世故,把本来很简单的问题搞得复杂化,不仅消耗了时间和精力,影响了干事业的智慧,还会使自己变得比实际年龄要老。
最后两段文字具有比较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用童心看世界,世界是简单的、不变的,没有像成人那样,也可以说像失却了童心的成人那样,将世界看得那样复杂而多变。但是童心又是很容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失去的,没有了童心的人也就老了。末一段的“电视镜头”实际上是文章运用的例证法,用以说明由于童心的可贵。
我们读完文章,大概都会有一种体会,究竟它是一篇议论文呢?还是一篇散文?我想,文体不是主要的,关键是它能够给我们以启示,引起我们的思考,使我们明白保持童心的重要意义,这就够了。至于文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随它好了。
[周国平散文精选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