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语文的语文课
语文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对绝大部分处在教学一线的语文老师来说,理论界言之凿凿的高论都不过是“有此一说”的边缘话语,“考试指挥棒”才是他们河流道上的唯一“航标”。其实1987年以后至上世纪末,语文届就呼吁要突出语文的文学或人文因素,因此我们不得不开始语文味的思考。7一、教出语文课独特的美感"1I.
语文课“串味”太常见了。当今的语文教学,存在着大量不属于语文的东西。没有语文的语文课意味着真情与个性的消逝,文学与文化的流失,想象与创造的衰退,语文综合素养的整体滑坡。一个本应是最艺术化最富有情趣的教学领域,变成了枯燥、乏味甚至讨厌的代名词。 AV
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是学术的天敌。语文课几乎时刻都能遭遇这一“天敌”。一个学科的名字就足以让专家们一个劲地咬文嚼字:语文,语言文字乎?语言文学乎?语言文化乎?公理婆理,各执一词。笔者在想,如果当初语文这门课不叫语文,而叫母语之类,不知该如何去“顾名思义”?语文学科的性质也是个争得面红耳赤的话题,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文学性,众说纷纭,莫衷一是。k'j R
我们能不能更多地从学习者个人的生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去考虑语文教学的实际意义?SHXl
语文教学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要让学生学会感伤,学会有魅力的流泪。我们读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吸收的往往是无形的精神滋养。你可以从名人传记中读到不同的奋斗轨迹,从而对人生的选择生出诸多感慨;你可以从描给高科技发展的文字中读到雄视天下的胸怀与气度,由此领悟到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崇高;你可以穿越时空隧道,与古今中外的智者进行思想的对话,借他们的智慧之光照亮生命的征程;你可以从飘逸着古典情韵的诗句中,遥想个人的悲欢和时代的兴衰。@S
然而,我们又不能不看到: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和思维的影响,由于对《语文课程标准》要义理解上的误差,也由于语文教师个体素质和理论修养上的差异,我们的语文课,仍然存在大量的异化变味现象——“语文味”依然远离我们的语文课堂。教材文本中就还有不少歌颂领袖,矫情滥情的文章,小学六年级教材中的《一夜的工作》就是其中的一篇。作为共和国的总理夜晚批阅文件,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就好像教师晚上批改学生作业一样,有何功德可歌颂?有何精神可赞美?编者昏昏,教者昭昭,在一堂公开课上,教师却充满深情地(实是矫情)让学生捕捉文章的中心句“多么辛劳,多么简朴”,然后让学生朗读这两句,男生读了再女生读,单个读了再齐读,最后教师深化中心句:“我们的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多么的伟大啊。”整堂课仿佛是一堂政治课,宣扬个人崇拜。语文教学不可能完全排斥政治因素,我们也应该重视语文的教化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但也应以丰富人文内涵去熏陶感染学生,在“教出感情、美感和语感的同时,积淀传统文化、丰富生存智慧、提升人生境界。”而绝不是让政治主宰语文课堂,使语文再度成为政治的传声筒和附庸。'p#F
二、还阅读本来的美感ZrfZ
阅读,是与我们相伴一生的精神家园。这个“家园”,直接影响着到我们的眼界、思想、学识和综合素养。中小学阅读教学正是建设这一家园的奠基工程。阅读教学最质朴的要求就是要让孩子们“好读书”,能从阅读中体验快乐与充实,并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获得基本的鉴赏能力,增强对生活的感悟能力。<$7YQ
然而,学生的语文课堂阅读却近乎“戴着镣铐跳舞”,少有真正的心灵自由。很多时候,孩子们不是在阅读,而是在做一门莫测高深的“学问”。摆在他们面前的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往往前有“阅读提示”,后有“思考练习”,它们像“伏敌”和“追兵”一样,把他们的阅读“逼”向编者根据所谓的知识系统与能力层级而设定的的“训练目标”。在这种前后夹击的阅读处境中,鲜活的文本大多成了诠释与印证某个知识点或某项读写技能的“例子”。一般的课外阅读显然缺乏这种“学
术含量”,问题是,如果要孩子们从轻松随意的课外阅读走向“正襟危坐”的研[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