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鸦雀无声”是一种悲哀

时间:2015-01-09 08:27:1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追求“鸦雀无声”是一种悲哀

  阅读纪念陈云同志的文章,其中多处提到他注重调查研究、善于倾听不同意见的民主作风。他的子女在一篇文章中专门讲到:“父亲常说,能听到不同声音不是坏事,这与中央保持一致并不矛盾,如果鸦雀无声,反而大事不妙。……一个人有时免不了说错话,一点错话不说是做不到的。不怕讲错话,就怕别人不说话”。(见《求是》杂志2005年第11期)陈云同志的这种执政风格令人敬仰。

  不怕讲错话,就怕别人不说话,认为“鸦雀无声”会大事不妙,实质就是倡导要形成一种民主氛围,鼓励干部群众敢讲

真话;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要养成民主作风,要有听得进不同意见尤其是批评意见的胸襟与度量,倡导“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搞“一言堂”,不搞个人说了算。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并践行这些观点,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领导干部的自身修养,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和现代化建设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同志似乎不懂得这一点。一些同志一朝主政,就自我感觉良好,似乎能力和水平在一夜之间上升了许多倍,成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通的“通才”,以至于喜欢自己说了算,什么事都要亲自拍板,容不得对立面,听不得不同意见;一些同志喜欢“百分之百的赞成”,对相反意见要么不屑一顾,要么大加挞伐,或者采取各种手法予以掩饰或“引导”。这些做法,实际上表现出了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希望在政治领域谋取“百分之百”的一致,是一个危险的追求,它所掩盖的不单单是一些不同意见,而很可能是实情、是真理、是民心。兴“一言堂”,企图使所有人的认识“完全一致”,得到的往往不是真正的共识。一味追求“百分之百”的统一,不允许“杂音”存在,容不得反面意见,追求政治上“鸦雀无声”的结局,很可能是一种悲哀。

  一般说来,各个地方或单位,以及每开展的一项工作,都会出现一些不同的乃至反对的意见,这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关键在于领导同志怎样看待和处理这些意见。高明的领导者都很注意在采纳正面意见的同时,虚心倾听反面意见,因为其中可以寻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了解自己尚未察觉的盲点及破绽,便于及时克服和解决存在问题。就领导干部个人而言,不同的乃至反面的意见是一面镜子。常照这面镜子,可以使你警醒、让你清醒、促你自省,可以帮你克服懒惰、抗拒诱惑、少犯错误,可以提醒你工作中小心谨慎、周密思考、科学决策。就领导集体而言,尊重不同的乃至反面的意见,既有利于班子集体做出正确决策,也有利于促进团结、提高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尊重反面意见,有利于在决策中集思广益,全面分析和掌握各种情况,使决策更细致、更全面、更科学,避免盲目冒进、仓促上阵;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民主氛围,使大家心情舒畅、团结和谐、合作共事、齐心协力干事业;还有利于提高领导者及领导集体对所领导群体的驾驭水平,增强领导权威和形象魅力。

  倡导“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追求“鸦雀无声”,关键在于领导干部。为什么有些人慨叹说假话容易、讲实话难?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领导干部喜欢听赞成的话,不喜欢反对意见;喜欢“报喜”,不喜欢“报忧”;听到政绩脸上就“阳光灿烂”,听到问题就大发雷霆。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善待逆耳之言是为政之德,坚持群众路线乃行政之要。特别是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制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任务十分繁重,新情况新问题大量涌现,情况错综复杂,工作任务艰巨,尤其需要谦虚谨慎的执政风格和虚怀若谷的精神境界。领导者一定要立党为公,戒骄戒躁,坦荡大度,以宽广的襟怀,博大的心胸,通过正确对待和善于汲取不同的乃至反对的意见,团结所有力量,调动群体积极性,齐心协力干事业。这样做了,于他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有益,于自己同样益莫大焉。

追求“鸦雀无声”是一种悲哀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