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共勉 伪理想主义者的考研三战教训

时间:2012-06-06 03:34:1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与君共勉 伪理想主义者的考研三战教训

看过太多成功的帖子,我觉得成功的途径有很多种,失败的原因只有一个,你没认清自己。如题,写下这些文字,只想给做着大梦幻想自己不用努力的人一个警钟,考研真不是开玩笑的。

13年考研刚考完没多久,我每天都沉溺于游戏和电影的声色之间,觉得还是写一篇,以作为这整个人生阶段的休止符,虽然成绩还没出来,但是这已经无关宏旨。

我本科毕业于一所工科还算不错的二本院校的工程类专业,在校时成绩还算好。放弃了保研的机会,想考一所985来赌一把,未果;不甘心,毕业后专心准备了半年,还是没考上;心灰意冷,找工作四处碰壁,无奈又参加了这次的考试,不过已经换了一个学校了。然后就是现在了。

一开始,无法料到考研竟最终变成了我的一个人生阶段。其间痛苦挣扎,四处辗转流徙,愧对亲故,亦不敢言于人前。我是一个自认为很有理想很有抱负的人,但是这三年来的经历已经把我变得不那么理想化了;变得不那么自信、不那么坚定、不那么爱与人交流谈笑、不喜欢被人直视和问询……但是我是知道的,自己真正坚持的东西没有变过。

考研是一个异常艰巨的工程。社会上的普通人其实不太理解考研是怎么一回事,更别提花更多的时间去全力准备二战三战了。曾经有一个人当面跟我说:考研的人脑子都有问题的。其实他说的是有道理的,大学毕业如果尽早去工作,其实从近期的收益来讲是最划算的。而像我这样考了两次三次的家伙算钱的话肯定是亏本的。

人的价值,难道是仅用钱来衡量的么?

二战后的那一个月的四处求职的经历对我影响很大,接触了很多人,托了一些关系,见到了很多社会上林林总总的丑态,也听到了很多在这一行工作的人的心声。真正让我明白本行业从业的一些必备的素质,还有自己必须要考到的证书什么的。

与很多人说的相反,一个本行业成功人士跟我说:其实人第一份职业是最重要的,男怕入错行。大多数人其实不像有的人说的那样先随随便便做一个工作,然后找更好的机会跳槽这样。大多数人是一辈子就做那个工作了。

人是有惰性的。

越是好的东西越是有很多人竞争,中国人口基数太大了。撇开公务员不谈,现在的研究生学历已经更多的出现在招聘的要求中。

有的人说,自己考研是为了搞学术;有的人说,自己考研是为了找到好的工作。其实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更何况人这种动物其实普遍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想那么清楚其实没必要。考上之后,那么多日日夜夜呢。

因为结果只有两个,考上or考不上。想考的人只要想想自己如何考上就可以了,如果想打酱油或者随大流碰运气的你还是趁早算了。因为这样的人大部分都会中途放弃。

于我来说,三战考研的意义,是合理想性和利益性的统一体。拥有一个可预期的更好的生活,考研算是目前比较稳妥的可靠的手段,这么想,我还能坚持下来。

所以14年想考研的同学,自己问问自己考研的理由是不是充分呢?自己能坚持到底么?自己能承受考不上所引起的一系列后果么?

如果能,那么就去考,不要打酱油,要考就抱一定考上的信念,这是最重要的。人就这一辈子,拼一下至少换一个老了不后悔。

以下是我的考研准备的一些经验:

一、数一

一在于基础知识的理解,二在于持续投入的练习和总结,三在于合理的自我评测。

刚开始准备的同学可能会自己先立下一个目标,比如考100分、过线就行了……之类的。其实过线说容易容易,说难也难。以过线为目标的好像很多都过不了线。所以最初自己就不要给自己划线。就按满分准备,扎扎实实一点一点的碾过去,成功只为勤勉者准备。想在考研数学里押题押知识点或者是以为考研数学能跟期末考试一样准备的人应提前做好失败的准备。

(一)考研数学,市面上的材料貌似有一大堆,我恰恰认为课本是最重要的。考研试题

的难度确实比课后题难度大多了,但是基点还是对课本理念的理解。我一共前后把同济版的高数看了六遍,以三战而言不算多,但每次都有一些新的理解,修正一些之前的错误的认识。看一章做一章的课后题,课后题虽然简单,却是基本功。你能把基本的积分、极限、求导法都掌握了而且基本不错的话,那么你高数部分的总体成绩必不会很差。最后按照考试大纲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回想相关内容,大纲上一般写着“掌握”“理解”“会算”的都是核心知识点。

(二)数学的全书或者是指南选一本即可,过三遍:第一遍应该基本不会做,边看边总结思路边翻书;第二遍把解法蒙住自己试着做,不会解的连题目一起抄在本子上;第三遍应达到自己熟练会解的地步。一定要动笔算到最后的结果,光看是看不出高分的。线性代数的话,那本《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是神书。

(三)全书使用完毕就用真题自我检测,我是从98年开始往后做的。必须掐时间完成。真题作为套题形式只做一遍,但是要慢慢消化。做一份就分析一份,把错的题连题抄在本子里,注明自己是怎么错的,该怎么改进算法以避免错误再生之类。一定要注意细节,你会在这一阶段发现很多细节方面的问题。如果在做题期间碰到明显的知识体系漏洞,应及时弥补。真题做两遍以上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答案都记住了,有浪费时间之嫌。把错过的题反复研究,找近似的题适量练习。这样全部做下来一般就接近考试的日期了。

(四)最后的几天里,应复习大纲,查漏补缺,把自己经常错的地方和一些需要记忆的'东西列一张表,每天查记。

学有余力,可以做做一些模拟题,用来开阔思路是好的,当真就不必。

数学一能考120 的靠勤奋,能考140以上的要靠天赋和发挥。数学的准备是一个自我完善自我更新的过程,在整个备考过程中数学复习一天也不能间断,切记。

二、英语一

本人英语本来就不好,六级考了N次才过……所以啊,渣渣们,你刚开始看考研阅读文章的时候你会读不懂,然后流冷汗,然后很想骂人,然后垂头丧气,最后可能就放弃英语了。

你只要记住一点就好了,你把考试大纲要求的5500个单词每种意思全部背会,你肯定能过线。如果你不满足于此,你可以试着把每一篇阅读文章连同选项的文字都手工翻译一遍,你可能就50+了。你如果此刻升级成过河的兵兵了,你可以试着练习20-30篇大作文,自己总结一个自己的模板,达到无论什么题材都能套用的境界(当然不是无脑套用)。同志们,60分是可以期待的。

我就是这么搞的。以上这些任务说起来很轻巧,但是要全部实打实的完成是需要毅力的。

英语每天都要看,但是难以用进度来衡量自己的水平。往往看了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会觉得自己什么都没看过一样。这是英语和数学在准备期间的差异。

关于记单词,市面上有很多记忆的方法,其实我感觉记忆法用一个词可以概括:重复。所谓“大道至简”,重复是达成深刻记忆唯一的路径。当然在“记”之前一定要理解,记起来更快更难忘记。 三、政治

一战看了一星期55,二战时看了半个月70.这门课,你太认真不必。我看有人准备了四个月,我自认做不到。文科生可以无视,一般工科生想考60+的,你每天看大纲解析两小时,看一个月,就看马哲史纲毛中特(就按这个顺序)部分。一般就差不多了,我不用提醒你哪些该划线哪些该做总结,细心的你到时候自动就会该划划该记记。另外每天早上练习半小时的硬笔书写。“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中国特色”“gcd”之类的字一定要练好,切记。

我每年考试买的政治书花的是最多的,但是真的好好看过的也就某一年的大纲解析和真题,最多肖的模拟题。别的书都是随买随扔……想想真浪费,不买又心里各应。

四、专业课(工科类)

考普通学校或者一般211的同学一定要注重历年真题,因为题目往往会复现而且比例还不小,一定要把近几年考过的试题搞到手。专业课试题动辄一道题十几二十分,要在数英里面多搞一分两分比登天还难。而在专业课上多注意分析信息,就可以轻松拿到比较高的分数。如果是考985的,那你光有历年的试题是不够的,有可能要付出比准备数学更多的时间。

准备挑战985院校的同学,我只说一句:准备越早越好。我接触过的考上985的非牛人,都是提前一年复习的。

最后,祝大家都能圆梦!

与君共勉 伪理想主义者的考研三战教训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