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绩效

时间:2012-04-07 02:44:3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事业单位绩效

事业单位绩效

对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

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

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公益服务的需求

事业单位改革主要包括机构编制、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财政政策等5个方面。其中,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负责的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涉及3000多万“事业人”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是事业单位改革中的重要内容。

近期,《瞭望》新闻周刊独家对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在他看来,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一场广泛

而深刻的变革,是体制机制的重大变革、思想观念的重大转换、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任务复杂而艰巨。而深化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正是保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顺利实施的必然要求。

“人事制度改革启动最早、进展最快”

《瞭望》:目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展如何?

王晓初: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各项改革中启动最早、进展最快的。自1995年启动改革试点以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聘用制度推行面不断扩大。截至去年底,全国签订聘用合同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达90%。二是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施工作全面推开,各地区和部门正在加快制度入轨。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都已经开始实施。三是公开招聘制度稳步实施。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有1850多万人次,实际聘用184万人。四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法规建设步伐加快。目前,国务院法制办已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有望今年出台。通过改革的不断深化,逐步改变了按照管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办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做法,淡化了身份,强化了岗位,初步转换了用人机制。

《瞭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还存在哪些问题?

王晓初:改革进程中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一是进展不平衡。少数地区和单位认识不到位,推动改革力度不够大,措施不够得力,工作进展缓慢。二是新的.用人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聘用的形式有了,但用人机制转换不到位,岗位聘用的基础性作用有待进一步确立和强化。三是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还需要在深化改革中研究解决。例如,与机构分类、养老保险、财政投入的配套改革问题,编外人员管理问题等都有待进一步探索解决。四是规范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法规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快,对事业单位用人行为、收入分配、职工权益保障等方面的监管力度还不够。这些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事业单位的科学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壮大,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加以解决。

《瞭望》:分类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路是什么?

王晓初:总体来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根据事业单位分类实行不同的人事管理制度,同时注意做好分类推进改革时人员过渡和政策衔接工作。

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转为行政机构的,实行公务员制度。但必须根据公务员法有关规定,严格按照任职条件和规定程序录用、转任和调任人员,做好过渡工作。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转为企业的,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要做好聘用合同与劳动合同的转换工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做好转企改制单位职工社会保险关系建立或接续工作,办理档案接转手续。保证转制前已经离退休人员的原国家规定的离退休费待遇标准不变,支付方式和待遇调整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转制前参加工作、转制后退休的人员,其待遇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执行。

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实行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在审批编制内设岗,规范人事管理,搞活内部用人机制;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备案编制内设岗,赋予单位灵活的人事管理权。要积极探索完善不同类型公益类事业单位在聘用合同、岗位设置、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等方面的不同管理办法。

《瞭望》:对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在人事政策方面有哪些鼓励措施?

王晓初: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在人事政策上公平享受政府在人才培养、吸引、评价、使用等方面的各项政策,公平参与政府开展的人才宣传、表彰、奖励等方面活动,政府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资金、项目、信息等公共资源向其公平开放。同时,制定灵活多样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鼓励人才有序流动。

社会力量举办的公益服务机构与其工作人员应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相应的劳动关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公职人员,国家要对其人事管理、收入分配、考核奖惩等作出统一规定。社会力量举办的公益服务机构不能再纳入政府体制内,应根据劳动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调节其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这有利于社会力量举办公益服务机构的健康发展。

《瞭望》:当前,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着力抓好哪些重点工作?

王晓初:我们考虑要以转换用人机制为核心,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着力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建立起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用人机制。二是全面实施岗位管理制度,加快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三是全面实行公开招聘制度,扩大选人用人视野,匡正选人用人风气,严把人员进口关,提高新进人员素质。四是大力推行竞聘上岗制度,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逐步实现能上能下。五是健全考核奖惩制度。六是完善人员退出机制。其中重点工作是,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依法解除聘用合同,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社会保险关系建立或接续工作,办理档案接转手续。七是完善权益保障机制,建立健全调解、仲裁制度和申诉办法。八是健全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制度。结合事业单位特点,探索实行领导人员聘任制,进一步完善委任、选任等多种任用方式。九是加快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法规建设步伐。尽快出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并按照急需先建的原则,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单项法规建设。比如研究制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竞聘上岗、考核、奖励、申诉等配套规定,争取在人事管理条例出台后,用2~3年的时间,基本形成以条例为核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法规体系。

“绩效工资不是简单地涨工资,

而是建立新机制”

《瞭望》:目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展如何?

王晓初: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6年7月起改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将工作人员收入分为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由于事业单位种类多,情况复杂,分类等配套制度改革还在逐步推进中,在改革步骤上采劝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的办法,先进行基本工资制度改革,绩效工资等政策逐步到位。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基本工资入轨平稳运行,结合清理规范津贴实施绩效工资正在稳步推进,初步建立了与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工作业绩相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但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分配关系不尽合理,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健全,分配秩序有待规范,宏观调控缺乏有效手段。为进一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需要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瞭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总体考虑是什么?

王晓初:总体考虑是将实施绩效工资与规范津贴补贴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完善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搞活单位内部分配。一是合理确定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这是实施绩效工资的关键。实施绩效工资不是简单地涨工资,而是建立新机制。二是规范绩效工资的分配,形成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一般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由单位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和办法。三是加强财务管理,严肃分配纪律。四是统筹考虑退休人员,使退休人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顺利实施绩效工资的重要保证。

《瞭望》:绩效工资“三步走”的情况如何?

王晓初:按照国务院部署,事业单位结合清理规范津贴补贴实施绩效工资分三步走:第一步,落实“义务教育法”规定,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第二步,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第三步,在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目前,前两步已基本兑现到位。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慎推进”的原则正在有序推进。

今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地方巩固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成果,对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进行总结,争取基本完成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

事业单位绩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