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中外交流
七 年级 历史 导学案
第13课 汉朝的中外交流
目标
1、掌握西域的地理概念。
2、掌握丝绸之路的概念,认识其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3、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
【自学指导】认真阅读68页到72页课文,第一遍略读时间为3分钟,圈出重要的大标题,人物,时间,事件。( 用8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自主预习】
一、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两次)
背景:西域概念:两汉时期,人们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称为西域。
(一)第一次出使
1、时间:
2、目的:3、结果:
(二)第二次出使
1、时间:
2、结果:3、西域都护府:的 在位期间,设立西域都护。作用:进一步 。
(三)、班超经营西域:
东汉时,
年,派 出使西域, 年,重建西域都护。作用:
二、丝绸之路(参照书本70页):
(1)西汉和西域沟通以后,中国和西方的贸易开始发展起来。因 ,故称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2)路线: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从西亚转运到欧洲,这就是横穿欧亚陆上通道的“丝绸之路”。
三、佛教东传 (参照书本72页)
1、背景: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与亚欧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也是 传入中国的'通道。
2、佛教传入的作用
【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材料二:“大丈夫应立大志,像傅介子(西汉昭帝时出使楼兰)、张骞那样为国立功,怎么老是埋头于笔砚之间呢?”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骞”指的是谁?为什么“行时百余人”,“唯二人得还”?
材料二出自谁之口?你知道这段话反映了一个什么成语?
【当堂训练】
1、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 )
A 发展同西域的友好关系 B 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
C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D 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2、如果从西安出发,做一次丝绸之路之旅,沿途可顺便探访下列哪一个名胜古迹:( ) A八达岭长城B洛阳龙门石窟C敦煌莫高窟D大同云冈石窟
4、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形成了丝绸之路,造福当时,泽及后人。这里的“他”指的是: ( ) A张骞 B玄奘 C马克.波罗 D戚继光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