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解读”思辩
“多元解读”思辩福建省莆田华侨中学 林玉富
长期以来,在许多课堂上,提出问题后学生能异口同声回答,老师便面带赞许之色,甚是满意。教师事先准备好标准答案,提出问题后便步步引导,实际上是设好陷阱,引诱学生往里跳,直至最后“异口同声”才肯“鸣金收兵”。正是鉴于以往的课堂教学漠视学生的主
体性和个性差异,本次新课程将实现学生充分的、有个性化的发展放到了突出的地位,强调注重个体差异,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来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以实现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中曾多次提到多元的问题,如“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多元理念的提出可以说是对于我国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盛行“标准化”的强大的冲击和反拨,从历史角度来说,这无疑是一大进步。我们可喜地看到,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在语文教材理解的“多元性”上出现了新景观:对课文的理解不再定于一尊,允许有多种答案;对课文的评价不再定于一尊,允许有个人偏爱;让学生从课文的理解和评价引申开来,观察讨论社会现象。课堂教学由“群言堂”取代“一言堂”,给课堂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学生的个性意识在觉醒,个性能力在增强。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矫枉过正的现象:因为过于注重多元,学生对文本有很多种的理解,有的甚至多到十几种。各执一词,众说纷纭。其中有的切中主旨、视角独特,而有的却是牵强附会、浅尝輒止,甚至有的是误读错解。而教师在此要么是“听其不语”,要么说些不着边际的赞赏之语。一堂课下来,使人莫衷一是,无所适从,满头雾水,最终是无果而终,课堂教学往往滑向失控的边缘。这种情况的出现,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理解不到位,以至于产生了认识上的模糊和困惑,以为教师只要引发学生“多元解读”,只要有学生“别样的声音”,就万事大吉了;或者顾虑此时如果站出来“给以引导”会有悖于“平等对话”的理念。这是对“多元解读”的误解,这是盲目追求教学理论的时髦而出现的形式化、片面化、绝对化的做法。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教师自身的不足所致,那就是因为教师面对学生的“多元解读”的内在品质的把握心中无数,没有能力以某种建设性、激励性的方式给予学生快速准确的反馈。后者当属个案问题,另当别论。对于前者,亟待我们去关注、去澄清。
首先,平等对话的教学观,既要尊重多元解读,又要做到“多元有界”。
阅读鉴赏是读者通过与文本的交流获得美感、作出价值判断的,是与客体的作品共同完成审美认识的过程。由于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空白”和“不确定性”,因而读者阅读鉴赏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能动性,存在着自由发发挥的极大空间;又由于读者的个体差异,如因时代、阅历、生活环境、知识结构、心理素质等等的不同,其面对文本所使用的方法和表现出的兴趣与深度等也都因人而异,其鉴赏过程和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西方谚语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国古人也有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诗无达诂”的说法,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从这一角度看,“多元解读”才是真实的阅读,才是可能孕育创造性品质的阅读,理应受到格外的重视和尊重。但是,无论怎么“多元”总有一个界限。作为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