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的趣事 -资料
每年农历的腊月初八是腊八节, “腊”即“腊月”的意思,为什么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呢?史学研究者指出,在我国古代,“腊”本是一种祭礼,称“大腊”,
腊八粥的趣事
。在商代,人们每年用猎获的禽兽举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其中的冬祀的规模最大,也最隆重。后来将冬祀称为“腊祭”。因此人们便把十二月称为“腊月”,将举行冬祭这一天称为“腊日”。腊日当时并不固定哪一天。到了汉代,才明确了从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戍日为“腊日”,并不吃腊八粥,只是祭祀诸神的.日子。直到南北朝时,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资料
《腊八粥的趣事》(https://)。人们借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并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当年岳家军讨伐金虏在开封的朱仙镇节节胜利,却被朝廷的十二道金牌追逼回来,在回师路上,将士们又饥又饿,沿途的河南百姓纷纷把各家送来的饭菜倒在大锅里,熬煮成粥分给将士们充饥御寒,这天正好是腊月初八。随后岳王遇害风波亭,为了怀念这位民族英雄,河南民众每逢腊八这天,家家都吃“大家饭”,以示怀念。
腊八粥
据传,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地主家放牛。一天放牛
归来时过一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地主气急败坏,把他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