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读勤思勤写
学,贵在严,贵在勤,勤能补拙。上初中时,读过一位日本著名学者的话:“人称我为才子者,是不知我者也;人称我为勤学者,是知我者也。”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促使我铭记勤奋二字。人的天赋确有差异,可粗分为天才、人才、庸才。但天才很少,多数是人才。不管什么才,都会成于勤而毁于惰。勤,包括勤读、勤思、勤写。
勤读,是获取知识和学问的重要途径。学问源于三方面:读书阅文、调查研究和消化创新。好的书本(包括报刊)知识,是前人与他
人研究和智慧的结晶,需尽可能地勤读多读。限于时间和精力,有的精读,有的粗读,有的选读,依书与文的内容和个人的需要而定。勤读,不止眼勤,还需手勤。对需保留的文献资料,或归类保存,或剪贴成册,或摘写卡片,以备研究和写作之用。勤读,会使人不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启发思维、提高水平。勤思,是做学问的关键。优秀的论著中蕴藏着智慧的结晶,闪烁着真理的火花,需要经过深入的思考与捕捉,才能挖掘和汲取,使其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同样读一本书,有人收获大,有人收获小,有人无收获,其关键就在于是否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也就是看开动脑筋的状况如何。
勤思,就要有鉴别。论著良莠不齐,发光最亮的未必是真金,喊得最响的未必是真货,流传最广的未必是真理,炒作最热的未必是真经。“尽信书不如无书”。要警惕学术界的假冒伪劣货色。当前,经济理论和实践大大发展了,但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甚至更为复杂了,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举例来说,我国已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什么是市场经济,学术界的界定并不一致。曾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有人还解释说,商品经济要经过市场,所以就是市场经济。但在改革前的传统体制下,也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但那时市场机制的功能难以有效发挥,市场起不到调节经济和配置资源的作用,因而这种商品经济不是市场经济。只有市场能发挥调节功能、起资源配置作用的商品经济,才是市场经济。
勤思,不仅要求善于思考,还要求勇于思考,真正做到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不唯众。世界上没有“句句是真理”的人或书。并不是地位越高、权势越大,掌握真理就越多。不是上了书的,就是对的;也不是“风向”所指处,就是真理所在处;更不是众人所讲和肯定的,就一定是正确的。重大理论和学术上的突破与发展,离不开理论和学术勇气。伟大的思想家,都是大智大勇者。
勤思,既寓于研读中,也寓于实践中。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提倡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统一。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者,不应常年封闭在书斋和教室里,要找机会出去看看,搞点调查研究,因为有些知识是在书斋中学不到或难以透彻掌握的。
勤写,是勤读、勤思的结果。高校的教师和研究生,应源源不断地出研究成果。成果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是衡量其学术水平的外在尺度。特别是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应能在勤读、勤思中,不断消化创新,提出新见解、新思路、新成果。“情感于内而付诸言”,理感于内而付诸文。高校教师应教学与科研并重,相互促进。长期没有新科研成果,没有新论著,提不出新思路、新见解的教师,难有教学内容上的创新。即使教学效果尚好,也只能做一个多年一贯制的教书匠。当然,勤写作,不意味着可以放松教学。科研有服从于教学任务的一面,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需要通过科研来回答和解决。搞好教学,有利于科研的拓展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