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刀泉

时间:2011-02-06 05:12:2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卓刀泉

卓刀泉

卓刀泉(卓刀泉)

卓刀泉北临湖北武汉东湖风景区,东倚伏虎山。东汉末年公元208年(建安13年),蜀将关羽驻兵于武昌伏虎山,因缺水,羽以刀卓地,水涌成泉,故名卓刀泉。宋代因泉建寺庙,名“御泉寺”,曾是香火鼎盛、游人如织的地方。寺庙大部分建筑毁于战火,现存建筑大致为1916年重修。山门上刻有"卓刀泉"三字,进山门,为一四合院落。院落中央,为泉井;左侧为桃园阁,供刘备、关羽、张飞三位塑像;左右两厢为禅堂。再进为正殿,供关羽塑像。庙前泉水淙淙,庙周古木森森,宁静幽闲,别具山野情趣。

目录 基本介绍 名字由来 历史传说 地理位置 收缩展开 基本介绍

卓刀泉(又名御泉寺、玉泉寺、泉寺、关庙),位于伏虎山麓。明景泰六年(1455年)《寰宇通志》记载:“在府城东十里,汉昭烈郊坛上。世传关羽曾卓刀于此,有庙在泉上。”清康熙时杜毓秀纂《武昌府志》载:“卓刀泉,县东十五里,为汉昭烈郊坛,寿亭候关羽行军卓刀坛下,有泉出焉。”又据清光绪九年(1883年)所存之“卓刀泉记”载:“城东十五里有卓刀泉者,吾楚胜迹也。昔汉寿亭侯关羽治兵江陵时,卓刀于此,故名。”据此人们传说:在东汉末年,关羽曾驻兵于此,因天旱无水,兵干马渴,关羽一急之下,卓刀于地,顿时水涌成泉,后来人们便把此泉取名为“卓刀泉”。为纪念关羽,宋时在此泉建寺,名曰“御泉寺”,曾是香火鼎盛、游人如织的地方。

名字由来

卓刀泉井深约三丈,据碑文记述,泉水“冬温而夏冽,其色淡碧,味甘如醴,饮之可疗疾。”明初,楚昭王朱帧游览至此,饮泉水,赞其甘甜可口,于是为此泉筑井台,修石栏,建造井亭,并亲书“卓刀泉”三字,刻于石栏之上。 相传,1800多年以前东汉末年公元208年(建安13年),蜀将关羽曾驻兵此地。时缺水,羽乃以刀卓地,水涌成泉,故名卓刀泉。当然这只是传说,我们虽无法考证这个传说是否真实,但它至少可以说明关羽与武汉的关联。传说中的这口泉井仍在,泉深10米。据碑文记载:“斯泉冬温夏冽,其色淡碧,味甘如醴,饮之可疗疾。”因泉而名,宋代在此修筑为道场。明洪武五年,朱元璋第6子朱桢分封武昌为楚昭王,游历于此,尝饮泉水,赞叹不已,便筑台建

亭,在泉井的石栏上,题刻“卓刀泉”三字。寺虽小但是里边的景观可是不少,如“大雄宝殿”、“桃园阁”、“三圣殿”、“九龙岩”、“汉昭烈郊坛”、“百福照壁”,憨山大师“醒世歌”等。

历史传说

多年以前关羽曾驻兵此地因缺水,乃以刀卓地水涌成泉,故名卓刀泉。这口泉井至今仍在。据碑文记载:“斯泉冬温夏冽,其色淡碧,味甘如醴,饮之可疗疾。”因泉甘景美,故宋代便在此修为道场。明洪武五年朱元璋第6子楚昭王朱桢游于此,尝饮泉水后赞叹不已,便筑台建亭,命人取整块青石琢成泉井的.围栏,并亲笔题写“卓刀泉”三字刻于其上。卓刀泉乃关羽在汉活动的见证物、“活化石”。全国关帝庙寺遍布城乡,据有人统计,全球约有关帝庙4万余座。而羽以刀卓泉,仅此一处。 古卓刀泉寺因泉而名,自宋以来先后名为御泉寺、玉泉寺、泉寺等。可惜,历尽沧桑屡建屡毁,一时曾被人们淡忘。经过几年恢复和建设,现在的卓刀泉寺已融庙、寺、陵、园林于一体,独具特色,魅力无限,往来游客与信徒日渐增多。寺庙后山便是伏虎山,传说因关羽降伏危害一方的白虎精而得名。山林风景壮丽,松涛阵阵,在山峰之间埋葬着近代革命先烈的忠骨:有党的一大代表李汉俊、爱国将领郝梦龄、辛亥革命志士蔡济民等。先烈们贡献一生的浩然正气,与武圣关公一脉相承,为世人所敬仰。 卓刀泉历来为武昌之胜景,据寺内石碑载:卓刀泉“四周松柏缭绕,拔地参天,每当烟开日出,天朗气清,则百鸟腾声,欢如乐作。及微风披拂,而云飞涛涌,谷应山鸣。其澎湃之声,恍如万马奔驰,杂沓而至。往往呼吸之顷,百灵变幻,莫测其端,词客骚人,靡不以得睹斯泉为快。”其美丽壮观之景致,令人神往,“故游其间者,恒累宿不能去”。

地理位置

卓刀泉又是一处险要之地。它西接桂子山,东倚伏虎山,处九岭十八凹之间,是武昌城东古驿道隘口,为兵家必争之地。清咸丰初,太平天国起义军与清军在此激战,使御泉寺建筑大部毁于战火。咸丰八年(1858年),中丞胡林翼捐资重建,呈“神字复新,而登高周历,四顾童童”,于是邑人廷梁在光绪二年(1876年),禀请邑侯钟公捐资补种松树13000株,间以梅竹桐柏桃李等树。

卓刀泉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