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海底世界更奇妙
让海底世界更奇妙
——《海底世界》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
浙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八课
建议思考的问题
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以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案例描述
片断一
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我是这样展开教学的:
1、你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海底世界景色奇异?学生读到了第二自然段。 (放课件):电视屏幕上出现水中听音器,海洋工作者正在倾听海底的动静。 说明:这就是水中听音器。
2、现在请你们也来当海洋工作者,戴上耳机(两手掩耳,模拟情境),老师模拟深水鱼发出的响声(轻轻地):嗡嗡、啾啾、汪汪、呼噜。并问:听到了吗? (学生笑着说听到了。) 老师为什么不大声点?(结合解“释窃窃私语”)那你听到了什么?(学生发言踊跃:我听到了嗡嗡嗡的声音;我听到了汪汪??)于是,我顺势出示了下面这句话:
海底的动物常常会发出各种声音,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嗡嗡、啾啾、汪汪、呼噜。(指名读,有学生悄声说和书上不一样了。)
那课文中是怎么写的?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
体会体会哪一种好?
(课文上把海底的动物比作人一样,而且有许多悄悄话要说,写得挺神秘的。)
(用了“??像??一样”,又仿佛使我们真的听到了一样,更觉海底世界的奇妙。)
3、你仿佛还听到了什么声音?能不能也学着书上的样子来说一说?(这时学生情绪高涨,纷纷举手,有的说,有的像小猫一样喵喵;有的说,有的像小鸭一样嘎嘎??)那你能不能用上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还好像??来连起来说一说呢?(学生在下面轻声说了一会儿,便有学生自信地站了起来: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小鸟一样唧唧,有的像小猫一样喵喵,有的像小羊一样咩咩,有的饿还好像在唱歌。??)通过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描述,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海底世界动物的多么奇妙!
片段二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仿佛看到漆黑的海底星光闪烁,仿佛听到各种奇妙的声音,这种奇异的景象,都是因为海底有许许多多的动物。学到这里,你们又应该思考什么问题?
(海底有哪些动物?除了动物还有哪些有生命的物体?)
1、自学讨论《海底世界》4、5、6自然段,每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④动物⑤植物③矿物)
2、海底的动物有3万种之多,还有那么多植物、矿物,怎么来写,再自学。指点:写动物,写动物的活动,以”各有各的活动方法“一句引出,列举四种,
选最典型的。写植物,又选什么来写?自学,划出中心词。
动物:
① 最慢的
② 最快的
③ 倒退的
④ 靠外力的
结合回答板书:
慢
快
退
巴
(并随即将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壳的剪纸,一一贴在“海洋”的画面上)并相机进行说明方法的教学。。
植物:
① 最小的
② 最大的
矿物:略写,不再列举。
3、补充阅读《人类的秘密仓库》第四自然段。
刚才你们阅读这两篇文章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有矛盾的地方?(一个说海底有三万种动物;一个说海底有十五万种动物。)我们平时阅读也会发现这样的问题,两份资料说的同种事物却数据不一样,我们就得琢磨,究竟哪个正确?(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而后有同学说:过去发现三万种,后发现有十五万种不是矛盾,而是说明人们正在逐渐认识海洋,这个秘密仓库正在被人们一步步打开。)
《人类的秘密仓库》是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物产的多?(无穷无尽)》是不是也选取了典型材料?
①最重的
②最小的。
指点:写文章不可能把要说明的事物一一列举,包罗万象是行不通的。把最典型的举出来,一般的就可想而知了。这是最经济的最能说明问题的`办法。
4、海底世界的景色这么奇异,物产这么丰富,学到这儿,我们真想亲自去一趟,亲眼看一下就好了。巳经有不少探险家,研究海洋的专家,都到过海底了,还把奇异的景象拍了电影、电视,现在大家来看看。
放课件:海底世界奇异景象片断(谁来当解说员?自由准备——指名说)
5、小结:海底的景象这么光怪陆离,这么千奇百怪,但是文章写得分门别类有条有理。
结合上面的板书,提示
阅读时注意:注意中心,明确全篇。
分节分层,抓住重点。
搞清数字,掌握全貌。
选出典型,了解一般。
6、推荐阅读名著《海底两万里》或相关网页
太平洋海底世界(http://.cn/)
多彩的热带鱼世界(http://fish18.topcool.net/)等
简析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性质。那么,如何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呢?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一直在摸索。
《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的文章。它以生动有趣的笔法,从光和声两方面描述海底的景象,从动物、植物、矿物等三方面介绍海底的物产,从而让人们认识到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我在教学时,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体会文本所蕴含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掌握有关语言文字的知识和运用方法,在实践这学会应用,形成能力。下面就上面的案例进行简单的分析。
1、在语言训练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片段一中通过阅读理解,体会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妙处,再通过想象和模仿,让学生既感受了海底世界的奇妙,又学会了通过拟人、排比等表达方式。在片段二中着重于理清篇章结构,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介绍一种事物时可以根据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写,在介绍某一方面时又可以抓住典型来写,为本单元的习作奠定了基础。在学生充分学习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我们又设计了让学生做一回海底世界的“解说员”,这其实就是将课内所学延伸到课外,是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再创造。从以上教学片段,我们看出,学生是有意识的学习课文的语句来表达,如“海胆靠调整刺来慢慢移动。”学生也基本掌握了课文的说明方法,能灵活运用。例:一名学生说:“海胆行动起来真比蜗牛爬得还要慢”。这不是运用了比较的说明方法吗?我们都知道,说话练习在平时,学生很难胜任,但在层层提高的教学背景下,我们看到,循序渐进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学起来也比较轻松。
2、在阅读活动中,激发学生热爱、探索自然的兴趣。我们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因为兴趣是儿童认知活动的动力,最好的学习是学生对所学有内在兴趣。在阅读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学生已经感受感受到了海底世界的精彩,并且熟知了各种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后,教师又提出新的学习任务,要学生学习课文,做一回海底世界的解说员。这种活动性的学习又是学生所感兴趣的。学生们都精心准备,全身心地投入,主
体性参与极高。为了能当好解说员,学生一方面认真读课文,学习课文的语句和写法;另一方面,认真看有关的课件,找出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大大激发了他们对阅读、对自然的兴趣。又如通过补充《人类的秘密仓库》让学生惊讶于海底世界的丰富,从中也使他们认识到海底还有许多秘密,大自然还有许多秘密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课后的拓展阅读,把学生带入一个更奇妙的世界,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自然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