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文化名人
在那段战火纷飞的日子里,老舍、鲁迅、梅兰芳……他们在国难当头之际,毅然决然地奔向了残酷的前线,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民族气节勾画出一个个爱国文人的高尚情操。而他们那抗战时期的动人故事,从此就流传于世……
老舍:满腔热血 赴汤蹈火
老舍(1899——1966),满族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一生创作文学作品多达九百万字,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1月15日济南沦陷的前夕,当时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的老舍告别妻子儿女离开了济南,挤上南去的最后一趟火车,只身前往武汉参加抗战。冯玉祥将军曾经作打油诗一首这样形容老舍先生参加抗战的热忱:
“老舍先生到武汉,提只提箱赴国难;
妻子儿女全不顾,蹈汤赴火为抗战!
老舍先生不顾家,提个小箱子撵中华;
满腔热血
有如此,全民团结笔生花!” >>查看全部蔡元培:爱和平,御强敌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中国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和思想家,是现代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前驱。他一生致力于民族革命,争取民主自由。在中华民族的危亡时刻,他和大批爱国志士一起,为抗日救国竭尽全力。 >>查看全部
鲁迅: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英勇旗手
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作品、思想和人格,在唤起中国人民的觉醒,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鼓舞人民反日反帝反封建的斗志等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近代中国任何别的作家所无法比拟的。鲁迅精神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结晶。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以他的赤子之心挚爱着祖国和人民,受到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崇敬和爱戴。 >>查看全部
郭沫若在抗战洪波中
正如周恩来所称赞的那样,郭沫若在抗战中的确是“带着大家一道前进的向导”。在此后的不到两年的时间中,郭沫若一连修改和写出了6部历史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像一把把匕首,极大地鼓舞了人民抗战胜利的决心和信心。 >>查看全部
宋庆龄: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在抗日战争中,宋庆龄为了促进全民族的团结抗日及国际反法西斯的斗争,发起组织了“保卫中国同盟”,倡导组织了“工业合作协会”,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争取了大量的国际援助。在国内国际以“保盟”、“工合”等组织的名义,广泛开展了募捐、战时救济和组织生产自救,有力地支持了长期抗战,在这条特殊的战线上,为中国的抗战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查看全部
梅兰芳的`民族气节
梅兰芳先生的成就,不仅在中国戏曲艺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显著位置,成为中国戏曲艺术体系的代表和标志,而且他品德高尚,心美艺真,一生谦虚平和,从善如流,爱憎分明,刚正不阿。他在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压迫、侵略的年代,编演具有爱国意义的剧目,鼓舞人民的斗志。在最险恶的时刻,蓄须明志,不畏日寇、汉奸的利诱威胁,拒不为敌人演出,保持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查看全部
茅盾:冲破禁锢 抗日救亡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上海进步文艺界终于冲破禁锢,大张旗鼓地投入了抗日救亡的洪流。当时,大型的文艺刊物因战争的影响纷纷停刊。茅盾与冯雪峰、巴金创办了适应战时需要的小型文学期刊《呐喊》。茅盾在创刊号的献词《站上各自的岗位》中,号召作家们用自己手中的笔作武器,紧紧地配合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做出自己的贡献。他积极从事救亡工作,创办《文艺阵地》杂志,并辗转于新疆、延安讲学,为宣传抗日做出了巨大贡献。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