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泰山

时间:2012-07-08 09:36:1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泰山(Mount Tai),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之称。在汉族传统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岳独尊”的美誉。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

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最为有名的是“泰山四大奇观”。

基本概要: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素有“五岳之首”之称。传说泰山为盘古开天辟地后其头颅幻化而成,因此中国人自古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历代帝王君主多在泰山进行封禅和祭祀,各朝文人雅士亦喜好来此游历,并留下许多诗文佳作。

泰山拥有交横重叠的山势,堆叠厚重的形体,辅以苍松、巨石和环绕的烟云,形成了肃穆与奇秀交织的雄壮景象。这里出产的灵芝、何首乌、板栗及核桃等特产享誉全国。而分布于山体各处的20余处古建筑群和2200余处碑碣石刻,使泰山成为世界少有的历史文化与自然相结合的游览胜地。

泰山风景区以泰山日出、云海玉盘、晚霞夕照和黄河金带四景最为出名,现分为幽区、旷区、奥区、妙区、秀区、丽区六大部分,游客可乘坐以岱顶为中心的三条索道上山,或是背起行囊亲近自然,徒步进行攀爬。泰山是唯一受过皇帝封禅的名山,除此之外,在中国拥有悠久传统的佛、道两教亦在此兴盛。登高望蓬瀛,万里清风来,泰山以其独特的景致及人文内涵吸引着许多国内外游客,正可谓登泰山而小天下。

自然环境:

气候

垂直变化明显。山下1月均温-3℃,山顶为-9℃,山下7月均温26℃,山顶为18℃;年降水量随高度而增加,山顶年降水量1132毫米,山下只有 722.6毫米。山下四季分明,山顶三季如春,冬如玉,即冬有雾凇晶莹如玉,为重要景观之一。春季风沙较大。泰山冬季较长,结冰期达150天,极顶最低气 温-27.5°C,形成雾凇雨凇奇观。夏秋之际,云雨变幻,群峰如黛,林茂泉飞,气象万千。

地质地貌

泰山是山东丘陵中最高大的山脉,地层为华北地台典型基底和盖层结构区,南部上升幅度大,盖层被风化掉了,露出大片基底泰山杂岩,即太古界泰山群地层,其绝对年龄25亿年左右,是中国最古老的地层之一。北部上升幅度小,盖层保存着典型的华北地台上发育的古生代地层。泰山地貌分为冲洪积台地、剥蚀堆积丘陵、构造剥蚀低山和侵蚀构造中低山四大类型,在空间形象上,由低而高,造成层峦叠峰、凌空高耸的巍峨之势,形成多种地形群体组合的地貌景观。

新构造运动与泰山的形成

泰山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演化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古泰山形成阶段、海陆演化阶段和今日泰山形成阶段。

一,在太古代时期,泰山曾经是鲁西巨大沉降带或海槽的一部分,堆积了很厚的泥砂质和基性火山物质。后来经过泰山运动,褶皱隆起成为巨大的山系,同时发生一系列断裂、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形成了由各种变质杂岩和岩浆岩组成的泰山杂岩。

耸立在海平面上的古泰山,经过长期风化剥蚀,地势浙趋平缓。古生代初期,华北广大地区大幅度下降,古泰山亦随之沉没到海平面以下,在古老变质杂岩的基底剥蚀面上,沉积了一套近两千米厚的寒武奥陶纪的石灰岩。中奥陶世末,在加里东运动的影响下,华北地区整体上升为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期的沉积间断。至中石炭世初,发生短暂的升降交替,泰山地区处于时陆时海的环境,在中奥陶统的剥蚀面上,沉积了中、晚石炭纪的海陆交互相合煤岩系。而后,泰山地区持续上升,进入大陆发展阶段。

在中生代期间,于山的南麓产生一条NEE向的泰前断裂,处于断裂北盘的原来古泰山,不断抬升隆起遭受风化剥蚀。到新生代,泰山继续大幅度掀斜抬升,在山体的高处,把原来覆盖在古老变质杂岩上的沉积盖层全部剥蚀掉,20多亿年前形成的变质杂岩,才又得以重新出露于地表。直至新生代中期,即距今三千万年左右,今日泰山的总体轮郭才基本形成。后来在各种外力地质作用的不断侵蚀切割和风化剥蚀下,逐渐塑造成今天雄伟壮观的泰山地貌景观。中生代形成的位于泰山南麓的NEE向泰前断裂,倾向南东,倾角800~850度,北盘为太古代的泰山杂岩,南盘为寒武纪的灰岩和页岩,表现为正断层的形式,断层带宽几十米至上百米,由多条断层和多个断片所组成,走向延伸百余公里,具有落差大、延伸远、力学性质复杂和多期活动的特点,自晚侏罗世形成以来,其活动一直延续到现代,使北盘的泰山不断抬升遭受风化剥蚀,南盘的泰莱盆地不断下降接受沉积。它直接控制泰山和泰莱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是两者的天然分界线,对泰山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控制作用。泰山作为一个年青的断块山系,是泰前断裂北盘不断掀斜抬升和新构造运动的结果。

侵蚀地貌景观

在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下,泰山的侵蚀切割作用十分强烈,广泛发育不同类型的侵蚀地貌。由于泰山南坡的上升量远比北坡大,南坡的侵蚀强度相对比较强,侵蚀地貌也相对比较发育。

按形态和成因可将其发育的侵蚀地貌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侵蚀构造中山:集中分布在泰山主峰玉皇顶周围以及老平台、黄石崖和黄崖山一带,海拔高度在1000~1500米左右,组成山体的岩性主要是变质岩和花岗岩,是区域内地势最高、抬升幅度最大、侵蚀切割最强的山地。这里峰高谷深,地形陡峻,切割的最大深度达500~800米,谷坡陡,跌水多,重力崩塌作用显著,崩塌后形成的绝壁陡崖和倒石堆随处可见。

(2)侵蚀构造低山:分布在傲徕峰、中夭门及尖顶山一带,海拔高度在 700 ~100米之间,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上,组成山体的岩性主要是变质岩和花岗岩及闪长岩。侵蚀切割强度较主峰一带稍弱。但地形仍然十分陡峻,深沟峡谷、尖顶山头、锯齿状山脊、绝壁陡峰,举目可见。

(3)溶蚀侵蚀构造低山:多分布在主峰东北的鸡冠山至青山一带,海拔高度一般为500~700米,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上,山体主要由变质岩和古生代寒武纪的石灰岩组成。侵蚀切割强度中等,山脉绵延,如顶部覆盖有厚层石灰岩,常形成四壁陡峭顶部平缓的“方山”或“桌状山”,当地称为“尚”,诸如张夏和尚

山一带的山头,有时由于石灰岩的溶蚀作用,可形成洞穴和“透明山”一类的溶蚀地貌。

(4)溶蚀侵蚀丘陵:多分布在泰山北部边缘的寒武纪石灰岩地区,海拔高度在300~500米之间。相对高差小于200米。侵蚀切割程度比较微弱,地形低矮平缓,沟谷不发育,形成一种圆顶脊缓的“猪背山”,溶沟和溶洞等现象比较常见。

(5)锡蚀丘陵:主要分布在山南低山的边缘,大河至虎山及黄前一线,海拔高度在200米左右,基岩多为变质岩及花岗岩,侵蚀强度十分微弱,以剥蚀风化作用为主,多形成孤丘缓岭。

地貌景观

在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下,泰山不仅发育各种侵蚀地貌类型,而且也形成了很多小型或微型的地貌景观。如大直沟、大沟巷、窑子沟、三岔沟的峡谷地貌,百丈崖、扇子崖的峭壁地貌。龙角山、歪头山、傲徕峰的奇峡地貌。以及壶夭阁的谷中谷等险峻而奇特的地貌景观,此外泰山还发育有众多的三级型的微型地貌,他们是新构造运动间歇性抬升的有力证据。

[风景名胜泰山]

风景名胜泰山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