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
早上,斌斌与朵朵扭打在一起。为的是争抢一个娃娃,斌斌用拳头狠很地打在朵朵的头上,显得十分愤怒。由于亲眼目睹,站在弱者的角度,我为朵朵抱不平,实施了干预:将斌斌拽到储藏室,让其冷静一下。过了五分钟,我再与他进行谈话。
“你为什么打他?”
“他抢我的娃娃。”
“这些娃娃是你的吗?”
“我先拿到的?”
“先拿到的就是你的吗?
”“是的。”
“那张老师可以说幼儿园的大型玩具都是我的,我不让你们玩了,行吗?”
见他不语,我又进一步追问。
“你拿了这么多的娃娃,为什么不能给朵朵玩一个呢?”
“我最讨厌他了,就不给他玩。”(看来是问题的实质了。)
“为什么?”
“他老是捣乱,做事不认真。”
“那你喜欢谁?”
“真真、宁宁。”(这是班上两个较乖的女孩,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那炀炀呢?”(也是男孩子心中的偶像)
“他有时也不遵守纪律。上次你还批评他了。”(看来老师的对孩子的评价直接影响者孩子们对人、对事的评价。老师的教育行为常在影响着孩子的对人、对事的判断。)
“你就喜欢那些乖的小朋友,不喜欢我。”(我一愣,这孩子何出此言。)
“那上次公开课,我为什么不请别的小朋友帮忙呢?”
他一笑,有些不好意思 ,因为上次临阵脱逃,差点给我捅了篓子。
“老师喜欢每个小朋友,包括朵朵和比较调皮的孩子。”
“不行,我讨厌朵朵。我要拿把枪打死他。”(看来,他对朵朵的成见很深。)
“你打死了他。他的爸爸妈妈会找你算帐。”(我半开玩笑地说。)
“那我把他的爸爸妈妈也打死。”(嘿,他还来劲了)
“那警察会抓你的。”
“我把警察也打死。”
“你这么狠心,老师和小朋友都不喜欢你。”
“那我把你们也打死。”
“你爸爸妈妈肯定会很伤心。”
“我把他们也打死,然后我也死了。”他笑了,我也笑了。
过了一会儿,我问:
“现在,你觉得好些了吗?”
“好些了。”他点点头。
“如果你对朵朵有意见,可以不理他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要帮他们改正缺点,这才是好孩子。我知道你是个既聪明又爱帮助人的孩子,接下来该怎么做?”我指了指在教室里玩玩具的朵朵。他有些不好意思,我借机走开,暗地观察。斌斌慢慢地拿了一个娃娃走到朵朵的身旁,把娃娃递给他,然后走到另一边。而朵朵玩得正起劲,没在意。我轻轻地对他耳语几句,朵朵转过身,朝斌斌笑了笑,斌斌也释然了。
孩子是纯真的,孩子是善良的,但他(她)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有自己的思想。他们常常因为不能宣泄而焦虑,因为焦虑而做错事。我们要善于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体谅他们的心情,尽我们的所能帮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