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历来为千家万户所重视。在举国欢庆过大年之时,各地都有怎样的过年习俗?本报记者采写了一些有趣的年俗活动,以飨读者。
广 东
年宵花市 桔言花语祝新年
金灿灿的年桔摆上街头的时候,也是春节到来的时候。
过年期间,广州的街边悄悄摆上了一盆盆金黄的年桔,小到可以放上桌面的小盆栽,大到需要一辆小货车才能运回家的二三米高的“巨盆”年桔,硕果累累、金光灿灿,青枝绿叶相扶,逗人喜爱。
没有买一盆黄澄澄的年桔,没有扛回去一棵粉嘟嘟的桃树,仿佛就没有过年气氛。每逢春节,家门里外摆上一盆年桔,是珠三角地区老百姓的传统习俗。
金桔的发音,在粤语里颇近“吉祥”,除夕夜把桔子放在家中,有“大吉大利、吉到运到”的寓意,新年里给人们带来好运气。
这些“大吉大利”的盆栽被小心培植好几个月,就是为了在年宵花市上一展风采。
“十里长街花成海,春色满园关不住”,说的就是广东的年宵花市(见右图)。每年春节,主要街道就会搭建起牌楼、花棚,花农、商贩沿街设摊展卖,十里长廊,灯火辉煌、游人如织、鲜花如海。
“逛花街、行大运”的民俗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家家买年桔成为古今一景。据说是因为年桔成熟期正值春节,故得名“年桔”。
花市一般是在春节前3天举行,除夕夜是花市的高潮,祈求来年鸿运当头的愿景。大街小巷摆满了鲜花、盆桔,各大公园都举办迎春花展。各地花市搭起彩楼,支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阵势售花卖桔,直到正月初一凌晨,花市人潮才逐渐散去。
有意思的是,因为这个习惯,使得年桔年花价格一夜之间可以充满起伏,除夕傍晚逛花街高峰时段只能买一枝百合花的钱,到了初一凌晨花市散场的时候,可以买上一大束。
与金桔一同上市的还有四季桔、金蛋果、朱砂桔多个品种;百合、水仙、康乃馨也是年宵花市上的抢手花卉;象征世代同堂的代代果,吉祥虔诚的佛手果,粉白靓丽的桃树,从寻常百姓家,到酒楼食肆,“一树桃花满庭春”,简直是岭南年节的“圣诞树”。
河 南
熬年守岁 举家围坐夜长明
河南延续中原根脉,过年颇有讲究。过腊月二十三就进了小年,民谣里唱词分明: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贴花花(对联);二十九,去灌酒;三十儿,捏鼻儿(饺子);初一儿,撅着屁股乱作揖儿。这方天地里,岁岁年年遵循着这段章程,绵延无穷。
腊月底几天,主妇上阵,忙不过来时,男主人也得掌勺,和面蒸馍、包馅过油、杀鱼炖肉……个个不亦乐乎。面食,不同以往。花卷、油卷、枣花馍,上面都要用胭脂点上红点,以示吉庆。更有别致者,做成寿桃、刺猬等等,不一而足。
年三十儿除夕,年味儿最足。河南乡下管饺子叫扁食,扁食里兴包枚铜钱硬币,使之成为“幸运果”。这是传统的“抽奖”活动,谁吃到硬币,象征新的一年必有福气。河南人讲究守岁,又名“熬年儿”,大门外点灯,长明一夜,全家围坐,闲话一年。过了子时,鞭炮燃放既毕,依长幼为序祭祖跪拜,孩子们再向长辈叩头,讨取压岁钱。
河南俗语“三天戏,五天年”。唱大戏要三天整,年要过五天。大年初一正式过大年,既有乐趣,也颇多规矩,嘴上多说吉利话,忌触霉头。五天内不准吃面条,不搅面汤稀饭,吃馒头不准剩。新年开门头件事,放挂万字头鞭炮,爆竹声中驱邪迎新。随后,便要出门,逢人作揖拜年。
走亲戚是过年主要内容,规矩多,历时长,贯穿年节。一些地方讲“初一叔、初二舅、初三初四拜岳父”。晚辈带礼,要到长辈家“走亲戚”,长辈则要安排酒菜,等客到来。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这天还要吃饺子,取意捏住“小人嘴”。大年初六,生意便要开业了,这叫“初六大开市”。
除夕之前,叫做拜早年,正月十六之后,叫做拜晚年,过了二月二,这年才算最后过完。(王汉超 张妍文)
安 徽
龙船起舞 祝福送到家门口
安徽地跨长江、淮河南北,南北地区过年习俗也有着较大的差异。
黄山人在小年夜的前一天深夜,有祭灶的习俗,也称“送灶”,目的是祈求和保佑平安。从小年开始,家家户户清洗家具,拆洗被褥,扫除尘埃,干干净净迎接新年。
在滁州市全椒县,则流行着“走太平”的传统民俗(见左图),并已延续了近2000年。“走太平”时,全椒人都扶老携幼、倾家出动、从清晨到深夜,数十万人到太平桥上走一走。“群众自发地进行健身走、看花灯、放烟花、游县城、烧香烛等活动,以此祝福风调雨顺、平平安安。节日的氛围非常浓厚。”王庆霞大姐说。
每到新春时节,在池州市许多山村和田间地头,都能观赏到古老而又神奇的傩祭及表演。村庄家族祠堂中,鞭炮、锣鼓喧天,村民们戴上彩绘面具,举行庄重的傩仪,跳起粗犷的傩舞,演着精彩的傩戏,蕴有驱邪纳福之意。池州傩戏有“傩仪”“傩舞”和“傩戏”等表现形式。锣鼓伴奏,节奏明快,这种东方古典雕塑艺术的自然美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舞龙船是宣城春节期间常见的民俗项目,又叫舞旱船。龙船用竹子做成船的形状,带有船盖,重量不重;上面画着五颜六色的图案,很漂亮。撑船人一般是皮肤白净的男生装扮成女生的模样,穿着花花绿绿的服装,化装成戏曲里的女旦一般。
每到一户人家门口,首先将锣鼓敲起来,龙船前面有一个人拿着弯弯的细竹,引导着龙船跟他转,锣鼓敲得越响,龙船就舞得越快,然后有人敲快板,众人跟着唱,歌词似皖南花鼓戏。一位廖姓的女士告诉记者,“在以前农村,舞船人在一家人门口唱完之后,主人家需要给一点儿钱,然后龙船再赶往下一家。”
吉林伊通
白山黑水 年息花枝满屋香
“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在吉林省满族聚居的村屯,进入腊月,年味就一天天变浓,这样的歌谣又会被家里的老人反复念叨起来。
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吉林省长春、四平、吉林和通化等地就有许多满族聚居的乡镇村落。
在吉林省伊通县,满族仍较多地保留本民族的风俗习惯。伊通满族男子仍普遍穿坎肩,姑娘娴于刺绣,在衣边、门帘、幔帐上绣制优美的图案和“喜庆话”字样。这些地方的春节习俗,保持着不少满族特色。
一到腊月初七,满族的姑娘们会上山撅“年息花”枝,回家插入装满水的瓶子里。20多天后适逢过年,枝上的花苞正好开花,冰雪覆盖的满族人家,伴随着新年的鞭炮声,满屋飘香。
九台市刘家满族村满族农民关云德介绍说,“年息花”是杜鹃的一种,满族人还叫它“日吉纳花”,满语发音为“阿德布合”。满族姑娘们有时将花枝分扎成小把成束到市场去卖,很受欢迎。
传统的满族妇女在腊月里“忙年”,要淘黄米、磨黄面、做饽饽等,冻好放入大缸里,留着正月里吃。姑娘和老太太则开始剪窗花、棚花,什么龙凤呈祥、喜鹊登梅、吉庆有余、人寿年丰等主题都可以通过剪纸表现出来,成为春节的传统习俗。关云德的满族剪纸是当地的著名品牌,他可以把满族传说中的300多位女神作为题材,用剪纸表现出来。
祭祖是满族人大年三十的重要活动。“在祭祀中,满族人用优美的神歌,惟妙惟肖的萨满舞蹈,表达对祖先的怀念。”长春师范大学满族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吕萍说。
满族人的祭祀可以分为家祭和族祭,特别是当家族中遇到金榜题名、续家谱等重大事项的年份,祭祖仪式会非常盛大隆重。
满族人的传统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衍生品”。比如,为了准备祭祀,要杀年猪。如今,这在东北农村成了过年的普遍习俗。
年夜饭,满族人的饭桌上往往会多摆放一副碗筷,纪念“姑姑妈妈”。"姑姑妈妈’是满族传说中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为了传播医术救死扶伤,终身未嫁”,吕萍说。
而在大年初一煮饺子时,男主人还要吆喝:“起来了吗?”女主人回答:“起来了!”连续三遍。据说,满族人把饺子从锅底浮起来比作日子“起来了”,反复吆喝只为求得一年的好兆头。
满族春节民俗非常重视祈福、讲究礼节,从大年三十的“抱柴火”、“踩芝麻秆”,到初一拜年的“碰肩礼”、“抱腰礼”等等,都透露出喜庆和对新年的期盼。春节,在“白山黑水”的满乡,处处都有浓浓的年味和传承已久的满族风情。(本报记者 祝大伟)
北京延庆
九曲灯阵 祈盼丰年好光景
“百灯千盏万民同乐,九宫八卦大地回春”。懂行的人知道,这话说的是“九曲黄河灯”。据了解,灯阵至少有400多年的历史,因曲折绵延如黄河之龙曲而得名。春节期间,在北京郊区的延庆县永宁镇,就可以看到这样的美景。
上磨村位于延庆的母亲河—妫水源头黄龙潭旁,灯阵从农历小年一直亮到正月十六,是延庆春节民俗活动的一大特色。
记者在上磨村看到,整个灯阵布灯形状类似一个大围棋盘,总面积2200多平方米,灯阵外廊为正方形,循环摆放九个小阵,故又称“九宫八卦阵”。
阵形之间是1.5米的巷道,两边每隔3米一根灯杆,中央为高8米的天灯和地灯,灯杆上的灯数为365盏,寓意一年365天,象征降福增祥。如能不碰两旁灯杆、顺利走出由365盏灯组成的九曲十八弯迷宫,则象征“转九曲一年顺通”。
土生土长的延庆人刘满利对记者说,每年元宵佳节,九曲黄河灯阵中,人潮攒动,在皎皎明月照耀下,人流与九曲黄河灯阵中的365 盏明灯交相辉映,共同营造一种和谐氛围,象征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
人们沿着灯杆连成的纵横回旋的道路绕来绕去。一些老年人也由儿女们搀扶着进入灯场,因为,按当地的风俗,“转九曲五谷丰登,抱老杆祛病消灾”。青年人走阵,则意味着生活道路好似这九曲黄河阵,虽曲折蜿蜒,却一直向前。
除了体验“转九曲年年通顺,游灯会万事如意”民俗活动,春节来到延庆,还可以“花会踩街”。街头巷尾,人们舞起旱船,扭起秧歌,踩上高跷,通过这种喜庆的方式过大年,同时也是拜年。(本报记者 贺 勇)
陕西宝鸡
社火游演 新春正月大乐事
伴随喧天的锣鼓声响,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县城的大街小巷上,一队队画着脸谱、打扮成刘备、张飞、关云长等模样的社火表演者,挥舞着大刀、钢鞭、长枪穿行而过,每个人背上还绑着一个背架,上面“站”着一到两名小孩,同样穿着古装“戏服”进行表演。很快,人流之后又驶来一辆汽车,车体上用铁芯做成了支架,四五个小孩骑着纸马,凌空摆出了“大破天门阵”的造型……
社火表演,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陇县县城必不可少的一道独特的民俗文化景观,而融技巧与惊险于一体的“背社火”、“高芯社火”,更是迎春游演中的压轴好戏。
听到“社火”这个名字,也许很多人会感到陌生。这其实是西北地区节日赛会时常见的杂戏杂耍,“社”是土地之神,“火”能驱难辟邪。社火源自于古时祭祀土神谷神的活动,逐渐演变为贺年的娱乐活动。
每年春节期间,当地各乡村、工厂和企事业单位都会自发装扮社火,从正月开始走乡串户、过街入巷,向人们进行拜年迎春祝贺游演。
到了正月十五,更要集中在县城游演,来自全县的扮装团队多达几百支,游演者达四五千之众,往往能吸引数万观众到县城观看,大街小巷,人山人海,鞭炮轰鸣,彩旗飘扬,成为当地一大景观。
“其实不为图个啥名次,就是为过年喜庆热闹”,很多来自农村、开着农用三轮车自费前来的社火表演者都这样告诉记者。作为一项深入人心的民俗活动,陇县群众将每年“赛社火”看做是新年正月里的最大乐事。
多年来,陇州社火已发展出背社火、抬
社火、高芯社火、高跷社火、车社火等20多个种类,群众也希望通过耍社火、看社火来诉说一年的丰收喜悦,祝愿来年风调雨顺。这个春节,不妨到陇县去现场体验一下社火表演所带来的原生态民俗的动人魅力。
四川巴中
新春登高 高山美景沐春风
在四川北部小城巴中,有着新年登高的习俗,据说已经沿袭了上千年。登高日,巴中人几乎倾城而出,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攀登当地的南龛山、西龛山和望王山等山脉,对他们而言,新春不登高,不算过完春节。
巴中的登高节可追溯至唐朝。据传,武则天次子章怀太子李贤被贬居巴中,曾在巴中南龛山上劝课农桑。后来,很多当地人都上山听他讲说农事。从此,巴中百姓为了纪念李贤重农垦,恤民情,就有了新年登高的过年习俗。登高的人们都在胸前和发端插上柏丫枝,意为长寿百岁、驱逐病魔,久之成俗,历代不衰。
在今天,登高节已成为巴中当地重要的春节活动之一。登高日,从早上6时许,巴中本地人便陆续走出家门,向着城市周围的山脉前进,络绎不绝的登山人一个紧挨着一个,向山顶缓慢移动。各座山的大道小径都是比肩接踵的场面,大家谈天说地、嬉闹追逐,一座座原本寂静的山头变得热闹非凡。
在山顶的池塘边,在山峰的松柏林,在山谷的庙宇里,在山坡的绿草中,或铺上一块塑料布,或垫上一层报纸,或安放一张从农家租借的小桌,席地成圈,围桌而坐,小孩子们则奔来跑去地放风筝,放鞭炮。
登山节这天,山上的午餐又是别有一番风味。善于烹饪的巴中人早早就备下了喷香的腊肉、香肠、凉面等食物,在山上席地而坐时,一边怡然自得地沐浴着春风暖阳,一边享受着美味佳肴。餐后,人们或打牌,或躺卧,或漫步,或闲谈,欢乐祥和。
“登高望远时,你不但能感受到高山美景,而且心胸开阔,忘掉烦恼。”每年都参加登山的退休教师邹黎告诉记者,登高也是一种意志磨炼,体现着巴中人的奋斗精神。
[全国各地过年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