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看语文教育本体的演变

时间:2019-04-04 08:33:1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从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看语文教育本体的演变

语文教育的本体论是关于语文教育的存在问题,致力于探求语文教育存在的最普遍、最高的本质,对于深刻认识语文教育的本质,开发语文教育的资源,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的语文教育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习惯上,一般将处在萌芽时期的、原始社会的语文教育称为“言、文”教育或潜语文教育;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语文教育称为“古文”教育或前语文教育;1840年至1949年的语文教育称为近代语文教育;1949年至今则称为当代语文教育。纵观我国古代、近代乃至当代语文教育的发展,可以窥见其本体的演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因其本体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从其主流看,大致经历了一个教化本体、智能本体和人文本体的演变过程。当然,本体的演变并不必然与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几个发展阶段一一对应,这是两个不同标准划分的结果。前者是按照语文教育赖以存在的最根本的基础划分的;后者则是根据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发展阶段为标准划分的。但是,两者也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体系,某种程度上,是有一定联系的。因为教化也好,智能也罢,人文则更不必说,都与社会的生产方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产方式的存在对教化的内容、教化的要求,对智能的重视程度,对智能要求的高低,对人的素质等,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两者的联系体现在时间上,具体表现在:古代至近代初期为教化本体;近代中期至今为智能本体;现今以后为人文本体。

一、教化本体

教化本体是指语文教育以教化为立足点,语文教育的存在以教化为基石。教化本体表明语文教育是建立在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础之上。古代最为典型。《学记》中说:“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在语文教育尚未独立设科的古代,教育包括文史哲的教育。有人说,一部中国教育史,就是一部中国语文教育史。“化民成俗”成为语文教育的基础和首要目的。古代儒家一贯主张:“诗书教化,所以明人伦也。”“明人伦”就是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但“明人伦”仅是教化的一个方面。中国古代,教化的内容是很广泛的,主要有“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安贫乐道思想,除暴安良思想,不畏强暴、见义勇为思想,学无止境、精益求精思想,精兵简政、为政清廉思想,自强不息、人定胜天的思想,

等等。”①为了实现教化的目标,中国古人将儒家经典著作选为教材。“四书”、“五经”是官方所定的蒙学之后的主要课本。《大学》是十分典型的一套自成体系的道德教育教材。全书提出了一个总纲“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讲修身,“亲民”讲爱民,“至善”则指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都是讲提高自身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则属于治人的范围,涉及到道德的各个方面。《诗经》本是一部诗歌总集。虽然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的话,意思是要学会说话,就要学“诗”。然而,他仍然主要将它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本。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诗”有七大作用:一是感发兴趣,二是考见得失,三是团结和睦,四是怨而不怒,五是孝敬父母,六是效忠君王,七是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七大作用中,没有一条真正涉及语言文字教育,除第七条外,都是有关伦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见,在古人的心目中,《诗经》是进行全面教化的生动教材。即便是在近代初期,中国人仍然认为:“中小学堂注重读经以存圣教”,“中国之经书,即是中国之宗教”,“若学者不读经书,则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所谓三纲五常者尽行废绝,中国必不能立国矣。”②将读经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到了能否立国的高度,教化本体深入人心。教化本体思想还体现在教与学的方法上。古代中国人很讲究“化”,怎样化?所谓春风风人,夏雨雨人,是“化”的方法,就是在和风细雨中潜移默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象春风那样亲切、温柔,象夏

[1][2][3]

从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看语文教育本体的演变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