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与世界百强
我国没有一所大学排名进入世界前100。上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了世界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北京大学排在第192位,清华大学排在196位。排名前10位的除了日本的东京大学之外,其余9所全部来自美国。 (4月9日《中国青年报》) 如果提拍奥斯卡级影片的口号,肯定会有很多电影人不屑一顾;但提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怕是没有几个大学不趋之若骛的——我们和世界一流大学的爱情高调地谈了很久,弄得国人都误以为快和世界一流领“结婚证”了。国内大大小小的大学排行榜几乎成了口水榜,往往是为了争个国内一流而喋喋不休,奇怪的是,当各种国际大学排名把我们挤在一流的身后(甚至连港台大学都骄傲地自称跻身前列)的时候,我们那些众声喧哗的一流大学不约而同地集体沉默了。那么,世界一流大学的绣球为什么不抛给我们?它们究竟都在做些什么呢? 它们肯定不在忙着盖大楼。哈佛、或者麻省理工等等,我们还真说不上这些世界一流的大学究竟在干什么,但有一点,他们的校舍校门看起来一应地似乎年久失修,比不上我们的气派豪华、动辄百万的出手阔绰,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博士有一段十分尖刻但并非离谱的说话:“中国大学是食堂比图书馆和实验室好——中国大学里的那些好食堂跟国外大学的食堂相比,办的还是挺不错的。”关于大学和牌坊的关系,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早就说过:“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乃大师之谓也。”而我们的大学,既然出不了大师,似乎也只能转而求其次,寻求大楼之大、电梯之大、面积之大了。 它们肯定也不在抄袭论文或者创收。当年王铭铭剽窃事件震惊全国,后来又有法学院长朱苏力招生舞弊事件、美联储首席经济学家周春生事件等等。世界上怕是没有哪一所一流大学会有如此之多的剽窃舞弊,世界上更是没有哪一所一流大学在被揭出了这么多的学术失范后依然话语暧昧。至于人家麻省理工学院因为发现有一个副教授伪造实验数据,就把他给开除了,在我们的学界怕是可以算正常误差了。世界一流大学还比较死脑筋,没几家会像我们般聪明地与朝市显学攀亲,譬如上北京大学完美女性高级研修班,最后还发给你钢印毕业证呢;譬如大学的招牌争着当驰名商标的,都较着劲儿比谁兑换货币的能力强呢。 它们肯定也不在锻炼“哭穷”的本领。中国大学教育资源配置的天平是明晃晃倾斜的,这点本身也不算太奇怪,奇怪的是很多重点大学在招生谈硬件的时候似乎永远国际领先,但一到向财政伸手的时候又似乎比非洲水平还低,这个悖论已然被一个我们无法解释的历史事实归谬了:在中国引进西方现代大学制度的一百多年来,高等教育界人才辈出的时期有两个,一是五四前后,一是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偏偏那都是些国难当头、最为穷苦的时期。就在剑桥大学一个叫卡文迪什的大学实验室: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考克拉夫特和沃尔顿发明了静电加速器,布拉开特观测到核反应……是学术大师、而不是美圆,让它成了世界物理学的圣地。 二战期间,法西斯德国在对伦敦狂轰滥炸,惟独没有践踏牛津与剑桥,盟军在轰炸德国时,同样避开了德国的大学城海德堡。这就是大学的力量。它们从不急于物质化地言说,但它们借由世界的口碑把其强势影响力渗透到人类的进程里。有人戏噱地称北京飞离最近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日本东京大约4小时,所以我们离世界一流大学约4小时机程。看看世界一流大学都在干什么,再看看我们的一流大学都在忙什么——这中间才是我们真实的距离吧据4月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近期发布了“世界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北京大学排在第192位,清华大学排在196位。我国无一所大学入世界百强。这对于许多把“建世界一流”作为口号的国内大学来说,无疑是一件尴尬的事。 这是3月中旬以来,又一条关于大学的轰动性新闻。此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鸣教授炮轰大学的“学术行政化,大学衙门化”之弊端,引起舆论界一片喧嚣与哗然;接下来,中国社科院一份调查显示,2005年以前,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500亿元到2000亿元。有关专家认为:“按照严格的财务核算制度,一些高校其实已经破产。”虽然教育部很快出来澄清“破产”传闻,但此新闻仍使大学话题成为舆论的焦点。 短短二十多天以来,三条新闻,一波高过一波地将大学这个原本就受公众关注的话题炒热了起来。它们看似不相关联,却又似同一块石头打出的三个不同水花,其内在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将这个抽象的关系具象起来的话,是不是能得出一个这样的逻辑链条:当下的大学教育,无论从机制还是从教育理念到经营和建设理念,都不足以支撑起“世界一流”这顶大桂冠? 近年来,对大学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奇怪现象,来自各界的质疑和提醒声音都很多。一种声音认为:中国当代大学“重大楼轻大师”,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具备大楼、大师、大学精神三大要素。但当下中国大学建设中“重物轻人”的现象却很普遍。另一种声音则认为:当下大学建设中“重量轻质”现象值得重视,中国一流大学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吸引全球最优秀的师资;二是校内管理体制落后,考核办法过于简单化,过度追求指标的考核体系换来的只是“泡沫式”的数量增长,牺牲的是质量,甚至会催生学术造假。还有一种声音则认为:“重分轻能”严重阻碍中国的大学建设,现行的‘一考定终身’的人才选拔制度,不利于学校招收优秀学生,中国的大学要想跨进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不仅要有一流的教师,也要有一流的学生。而要选拔出真正的一流学生,必须对现有的招生制度进行“改良”。 以上观点,多是来自一线摸爬多年的大学校长们,基本能反映出当下大学建设中存在阻碍其成为世界一流的因素。既有理性的思索,又有沉痛的反思。但相对还是显得温柔平和了些。一些媒体和网友则来得更陡一些,他们不无沉痛而伤心地感叹说:大学,曾经是国人心目中的圣地。但今天,当大学生开始“看不起学校”,当高收费让贫困生家长轻生,当大学教授视剽窃造假为家常便饭,当大学生被指责为耽于享乐……蔡元培时代“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大学精神,似乎已无从谈起。有人说,中国的高等教育已失去了脊梁,泯灭了精神,只余下赤裸裸的追名逐利。更有人说,中国20多年来根本没有大学,有的只是一个“打工仔岗前培训机构”。 这些话语,说它们全部有理,似乎显得偏颇。而如果说完全没有道理,又的确不是事实。不久前,腾迅网组织了一次题为“你是否认为国内大学已沦为二流”的调查,参与投票的网友总数为45959 ,完全认同的有21264票,占46.27%;部分认同的有15823票,占34.43%;完全不认同的有7202票,占15.67%。从数字上来看,并不乐观。 当然,“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理想”,不会是一两次排行榜或争议新闻可以决定的,这可能是一个系统而浩大的工程,里面的任何一项,都不是一两本书写得完或一两代人做得好的。但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这个目标不是遥不可及的,如同一次长征,只要方向确定,每一个过程就只是技术问题了,一两次小的挫折,不仅不能使其破灭,相反会使它更振作更健康。这也许是我们用理性眼光看“无一所大学入世界百强”之后,可以得出的惟一正确答案。暂无世界百强大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暂无的原因没有理性准确的判断和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