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时间之河而上

时间:2017-04-02 09:27:1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溯时间之河而上

时间像一条河。昨晚阅大学网读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的时候,窗外有一首曲子沿着湿漉的街道缓缓地滑过。那首叫《时光倒流七十年》的曲子,浸满伤感,令人无端地惆怅,感慨万分。   这种巧合是令人感动的,像两条优美的曲线交互在一起,构成一个同样优美的形体,在风中,像花园里的瓮,在艾略特的诗中哭泣。   读普鲁斯特的小说,总感觉时间才是真正的主角,人只是时间之河里的浮游生物。有一种悲哀,却带着更深的珍惜。   对普鲁斯特来说,时间是首要的,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处于似水的年华之中,空间是相对的概念,处于一个变幻万千的过程中间,我们在时间的流程中逐渐解体。我们曾经喜爱的地方,我们决不会重睹它们,因为重游旧地的人不再是那个曾以自己的热情装点那个地方的儿童和少年。   我们处在过程之中。   孔夫子看见河水东流,日夜不停,曾经感叹地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西方人也把时间比作一条河,它是从遥远的过去,流向无穷的未来,不能停息,也不能倒退,而“现在”只不过是时间之河上的一点罢了。   日本摄影家星野道夫有一幅摄影作品,是在阿拉斯加的上空拍摄到的熊妈妈带着小熊在冰雪大地上缓缓移动的场景。在这张壮阔的摄影作品旁边有这样一行文字:“我发现,我们走过的是相同的时间之河。”这行文字当下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我们走在这样相同的时间之河里,在这样一个精致和谐的园地,在各自繁忙的生活中偶尔能有交集,即使不会如星野先生所体会到的地球上的生物皆是时间的共同拥有者,所有生物也全是共生关系,但能在这个园地里走过相同的时间之河,也令人有着格外温馨而深

刻的感受!   在时间之河中,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命定的道路,一切都注定要走到尽头,在虚空中退出,消失在毁灭里,消失在时间之中。只有永恒的“记忆”――对亲人、对爱人、对朋友的那份真诚,才能让美丽不会消失在时间之河中。   没有岸堤能够限制时间之河的流动――将永远存在,所有人都必将没入其中,它的水透明而漆黑,世界万物尽在其中。文字中有它,音乐中有它,每个人只能在河中跋涉一次,永远无法找到它神秘的源头。林语堂说得好:“人生真是一场梦,人类活像一个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的时间之河驶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个地方上岸,好让其他河边等候上船的旅客。”   站在岸边看着时间之河,带走了什么,又带来了什么,流速太快,看不清楚;伸手打捞,一无所获。那就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水流的声音。水有急有缓,河岸宽了,它就流的慢一点;河岸窄了,它就流得快一点,但不管怎样,它总是勇往直前,毫无怨言。自始至终,从来没有责怪过河岸的外形。只是取合适的方式,不断向前。前进,始终是主题词。   一年中的每一天。都是一样的24个小时,不会多一秒,也不会少一秒,但由于每一天所处的位置不同,于是便有了不同的价值。   我从书本中醒过来,回到了笼罩住我的时间里。墙上的钟表静静地走动着,仿佛时间与它无关。可正是这些钟表把浑圆无尽的时间,分割成以秒、分、时命名的单元。生活因而有了规律,有了节奏。   人永远生活在时间之内,却永远对时间陌生。   时间在钟表上不停地走动着,却永远留不下痕迹,我们看到的只是和哲人面孔一样理智的阿拉伯数字。但时间又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时间包含着神秘莫测的一面,它亘古如斯地存在着。   每个人对时间的感觉都不一样,每一个时代也是如此。   其实,时间的痕迹无处不在。小到一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大到一座郁郁葱葱的山峦变得寸草不生,只要留心,并不难发现,我们只是在时间的皮鞭驱赶下,因行走的匆匆而忽略触摸那些痕迹,当我们无意中触摸到时间的`时候,又往往因时间的过分严酷而不敢正视。   大地上的人们热情地歌颂时间,大地上的人们盲目地相信时间。   从时间的痕迹中我们可以看到物换星移,也可以看到沧海桑田。既可以看到一个婴儿长成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也可以看到一位明眸皓齿的少女变成枯槁的老妇。在时间中我们渐渐老于世故,时间带走了我们曾经的天真。   人类有怎样的过去?为回答这一问题,科学家研究出一系列可以将遗迹年代还原的技术,从化石到宇宙大爆炸后残余的背景辐射,来者不拒!通过14C测年法、古地磁法、年轮法等技术,结果越来越精确,这证明在时间之河中溯流而上绝非梦想,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   地球的年龄到底有多大?发掘出来的各种化石是什么年代的?当这些涉及探索过去的问题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是否有办法可以将历史从遗忘中解救出来?幸运的是,科学提供了可以再现某个逝去年代的工具,只要它留下蛛丝马迹,我们就可以一查到底。   19世纪末以来,科学家一直在设想各种各样的年代推定方法,努力让那些古老年代遗留下来的东西能够“开口说话”,这样便诞生了年轮法、地磁法、放射性同位素鉴年法等。就是借助这些方法,历史得以清晰重现。      追溯历史的想法并不久远      永恒的重复,这就是若干世纪前人类对于时间的看法。在当时人们的思想里,时间是没有起点的,他们将它看作永存,在永恒不变地重演。总之,大自然被永不停止的循环所掌握,日夜交替,四季轮回,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17世纪中期,丹麦人尼埃尔?史蒂森创立了研究地球年龄的测定地层分析法――地质学,但要等到20世纪,拜放射现象所赐,年代推定科学才诞生,科学家第一次拥有了一个绝对的精确计时。1946年,美国化学家威拉德?弗兰克?利比研究出一项新技术,主角是一种刚刚被认定的同位素,其特征时间令人称奇地与人类演化的阶段相一致。14C的革命从此开始……      划时代的一系列方法      在测定一个物品的年代时,仅仅仔细研究挖掘地点和地质样本是不够的,科学家还必须保存该物品周围所有可利用的痕迹、检测其所在的位置等,正是通过交叉参考各种数据,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或考古学家在大部分情况下,能够令人满意地、精确而可信地断定目标物品的年代。   除了大名鼎鼎的14C及其他放射性鉴年法外,还有多种年代测定法,适用于各种不同情况,如年轮法、古地磁法或古代地磁测定法、光谱分析法等。总之,为了准确地还原宇宙、地球和人类的历史,所有年代学数据相辅相成,不断地丰富着我们的时间刻度,一视同仁地追溯着历史的不同时段,只是为了将我们从历史遗忘中解救出来。   时间之河在我们的身边流淌,不断赋予我们勇气、智慧和经验,也在不断索取我们的青春、精力和热情……   没有什么力量能够留得住时间,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止得住时间之河这奔涌不息的波涛……

溯时间之河而上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