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角度看小戏形成发展的轨迹

时间:2019-07-06 08:48:2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从音乐角度看小戏形成发展的轨迹

一、民歌与傩腔是孕育湖南小戏的温床

  湖南民间小戏除了湘西叫阳戏、阳花柳或花灯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多通称为“花鼓戏"。这里,用“民间"二字,专指农民为主体表演的小戏,以区别于另一种广泛活跃在社会上的宗教戏曲——源于巫师酬神歌舞的傩戏。现今傩戏虽已归属小戏范畴,但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的一千多年里,傩戏是一隅被剧史研究所遗忘的角落。湖南最早见诸文字的小戏就是傩戏:“岁时,祈赛不一,其名宰牲,延巫为诸戏舞,名曰还傩愿"(注: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凤凰厅志》风俗卷。)。如果说,此处的“戏舞"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沅陵县志》记载:“辰俗巫作神戏,搬演孟姜女故事。以酬金多寡为全部半部之分,全者演至数日,荒诞不经,里中习以为常。"同时,还记载当时的教谕专为巫觋扮演傩戏《孟姜女》所作的诗篇《神巫行》,诗中最后一句说“愿唱一部《孟姜女》。"关于当时《孟姜女》的演出情况,清乾隆十年(1745)的《永顺县志》曾有具体记载:“永俗酬神,必延辰郡师巫唱演傩戏。……至晚,演傩戏。敲锣击鼓,人各纸面一:有女装者,曰孟姜女;男扮者,曰范七郎"。

  此时,傩戏的戏曲性质应该说是非常明确了。

  傩戏声腔源于巫腔,它的前身可追溯至公元前的《九歌》年代:“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注:汉·王逸《楚词章句》卷二页1-2。)

  湖南与小戏有关的民歌记载则迟见于明末清初:

  “沙弥新学唱皈依,板眼初清错字稀,贪听姨娘采茶曲,家鸡又逐野凫飞"。(注:清·王夫之《五十自定稿》页22-23,见《船山遗书》第七十册。)

  “旧春上元,在衡山县曾卧听《采茶歌》,赏其音调,而于辞句懵如也"。(注: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页172。)

  文献中说的“采茶曲"(采茶歌)当时不是专指某个曲调,只是地方民歌的泛称,但是它载歌载舞扮演故事的形式却蕴含着戏剧成份:

  “元宵前数日,城乡多剪纸为灯,或龙,或狮子,及各鸟兽状。十岁以下儿童扮演采茶、秧歌诸故事"。(注:清乾隆三十年(1765)《辰州府志》卷十四风俗。)

  此类民俗歌舞至清嘉庆年已开始有了“戏"的因子和商业行为:

  “上元,……城市自初十日起至十五日,每夜张灯大门,有鱼龙、狻猊、采茶诸戏"。(注:清嘉庆十七年(1812)《祁阳县志》第十三节候。)

  “上元,……按近有为龙灯、水车、狮子等灯,沿街游戏,甚唱采茶灯曲。无赖子藉以游食,……"(注:清嘉庆十八年(1813)《常德府志》卷十三风俗考页3。)

  至嘉庆二十四年(1819),《浏阳县志》透露了小戏行当的信息:

  “元宵,……又以童子装丑、旦剧唱"。

  清道光年间,是湖南小戏形成的重要阶段。傩戏剧目开始丰富,且演出场合也十分频繁:

  “又有还傩愿者,……至期备牲牢,延巫至家,具疏代祝。鸣金鼓,作法事,扮演《桃源洞神》、《梁山土地》及《孟姜女》等剧。主人衣冠,随巫拜跪,或一日、三日、五日不等。其名有三清愿、朝天愿、云霄愿、白花愿之属"。(注:清道光元年(1821)《辰溪县志》卷十六风俗页7—10

。)

  此时的采茶歌舞也由丑、旦演化成多种角色,丰富了管弦伴奏:

  “采茶歌不雅,不足录。其音节低昂徐疾,尚无呕噗哑啁嘲之嫌。新年民间无事,五六人扮为采茶,男女一唱一酬,互相赠答。以长笛倚之,以胡琴、月琴应之"。(注:清道光三年(1823)《衡山县志》卷十八风俗页18。)

  这里,采茶作为戏曲早期的一种形式,其音乐成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作为真正小戏意义的文字,最初却是出现在湘北石门县城郊夹山寺的碑刻之中,那就是清道光十年(1830)以当时岳常道官衙的名义撰刻的十道禁令中的第九条:

  “禁演唱花鼓夜戏,以端风(化)也。城厢市镇乡村人烟稠密之处,查有不肖男女,遇花鼓戏班到境,呼朋引(友)……更有一等轻簿浪子,及衙门丁役,争招寄拜乾儿,制衣购帽,不惜囊金……"(注:《湖南

[1][2][3][4][5]

从音乐角度看小戏形成发展的轨迹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