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的孩子和山里的孩子隔着多厚的“墙”?
日前,记者跟随一个扶贫助学的工作团到贵州大山里走了一圈。此行的活动之一,是北京的一群初中生跟贵州苗寨里的初中生结成“对子”,和山里孩子一起生活一天,以体现“一对一”的互助互学精神。策划者以及此次一同下乡的很多人士,都视之为此行的一大亮点。
事实上,我们这些远方客人真的是“收获累累”———山里孩子对客人那份尊重、不加掩饰的热情和一颗颗淳朴善良的心,打动并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了我们———自然包括前来“结对”的北京师生。相形之下,部分去助学的人身上,似乎欠缺了一些东西,比如说“笑意”、“热情”和“平易”;而多了一些东西,比如说“架子”。
们每到一个苗寨,基本上就是全寨出动夹道欢迎。你很容易在山里孩子怯生生的眼神中读到“友好”———因为他们无论男女,都对着我们灿烂地笑着,几句话过后,有的就会拽住记者的胳膊问:“阿姨,中午到我们家吗?”———让人感到温暖。
但北京去的个别师生,脸上总像挂着一层霜。部分记者开玩笑嘀咕:就好像谁欠他钱似的。这“层”本应早就被热情奔放的`乡土情怀融化的“霜”,七八天下来却“久而不化”,弄得个别接待人员也心中打鼓。不知这“挂霜的脸”,是否让当地人心头也结上了一层薄冰?
在当地一所中学,该校学生先是亮出若干苗族风情歌舞,接着是一个改编自本校学生真实生活并由本校几十个学生自编自排的大型歌舞节目,感动得在场的大人们眼眶发热甚至眼泪直掉———一看就知,山里孩子做了精心准备。
而城市学生的节目,就让很多同行人员汗颜:七八个女孩子清唱的《外婆的澎湖湾》,声音太小观众根本听不到;一个小舞蹈,被几个脸上毫无表情、心不在焉的女孩子演绎得不知所云。让人感觉有“对付了事”的嫌疑。对此,一位多年热心参与扶贫助学的人士尖锐地指出,扶贫助学不应仅仅是“物资、金钱意义上的扶贫”,将丰富的文化信息有效传播到欠发达地区,也应该是扶贫助学的另一层内涵。
学生“对子”们共度一天的第一顿中午饭,是当地特地准备的“火锅”———烧得滚烫的大铁锅里大块大块的肉漾着厚厚的油水———在那里,这
是款待贵客的美食。但是,就有城里孩子当即掏出了自带的面包、饼干,躲开了这顿大火锅。面包饼干,是带队老师怕这些城里孩子饿着,早早就给准备好的。这“对子”,结得连饭都分开吃。为迎接客人,尽管房屋破旧,山里孩子还是尽了最大努力精心打扫、布置,但起居条件仍与城市里差别很大。个别城里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