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喜爱学生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希望被他人或群体组织接纳。身处人群而不被接纳的人往往显得孤独、冷漠、与他人与群体对抗,甚至会产生严重的破坏行为。在各种群体组织中,一般来说家庭对人的吸引力是最大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能做到无条件喜爱子女,而子女也通常能做到无条件喜爱父母。特别是在多子女家庭,父母不仅喜爱上进心强、事业有成的孩子,也喜爱表现平庸、碌碌无为的孩子,而且因为平庸的孩子学习、工作能力差,经济生活条件差,父母会加倍给予关爱。
什么是喜爱?喜爱是指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是人们表达的一种善意和关心。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否喜爱学生以及喜爱学生的程度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
在应试教育中,教师喜爱学生是有条件的,教师是否喜爱学生主要取决于学生成绩的优劣。成绩越好的学生,教师越是喜爱;成绩越差的学生,教师越是憎恶。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出现在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在教师看来便是可爱的缺点、可爱的错误,如果出现在成绩差的学生身上,教师便会对学生特别厌恶,讽刺、挖苦、打击,批评处理起来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应试教育,鼓吹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自以为公正得很,可是,实际上,学生因为成绩不同,被教师分出森严的等级,在人格上、在教育中受到教育者不公正的对待。
当然,教师是否喜爱学生,有时还取决于学生的家庭背景,取决于教师从学生身上能直接获得多少利益,这不仅会使学生因家庭背景不同、经济条件不同而享受到不平等的教育,而且因为教师的人格、灵魂扭曲使得教育成为污染学生心灵的源头。
不可否认,在应试教育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是有教育良心的,教师也往往认为,对成绩差的学生就应该要求严格一些,若是宽松待
之,便是一种害。严格要求成绩差的学生,这本无可厚非,可是,教师应该懂得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呀,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同样应该严格要求,否则也会害了成绩优秀的学生。美国教育家、合作型纪律的原创者和传播者琳达·艾伯特认为:“喜爱是一种没有附加内容的礼物,可以随意给予而且不需要回报。”(《建立课堂纪律》,[美]C.M.Charies著)她还认为,喜爱与奖励不同,奖励是只有当学生的行为符合预定期望时教师才对他们表示善意,喜爱不是指“当……时我喜欢你”或“如果……的话我就喜欢你”,喜爱没有条件,就像“我喜欢你”这么简单。
艾伯特的研究使我们真正明白:必须把学生的行为表现与学生个人区分开来。喜爱是针对学生个人而言的,并不考虑学生的实际行为。无条件喜爱学生,要求教师必须确立这样一种观念: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可爱的,值得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有尊严的,值得维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无条件喜爱学生,决不是纵容学生的行为。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我喜爱你,但决不赞同你错误的行为!”无条件喜爱学生,让学生始终能从教师那儿得到必要的尊重与信任,不仅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错误的发生,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业进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无条件喜爱学生,还有助于让学生相信,即使他们犯了错误教师也喜爱他们,接纳他们,因为犯错误的学生最担心的就是从此不被教师和同学接纳,失去归属感。在教育中,学生如果因为犯错误而不被教师和同学接纳,失去归属感,往往都是被迫通过不断犯错误以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让教师和同学感觉到他(她)的存在和存在的价值。
无条件喜爱学生,是一个多么大胆的尝试!在迫切需要告别应试教育的时代,让我们也认真地尝试一下,无条件喜爱学生!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