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教育无痕”的境界
追寻“教育无痕”的境界····“教育无痕”作为一种德育理念,最早是由上海著名特级教师冯恩洪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应该说,“淡化教育痕迹,追求教育实效”,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但确实推动了学校德育的改革,教育无痕,也成了教育的一种境界。“教育无痕”理念的孕育与产生,是有其背景的。长期以来,学校德育的过程,一直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说教、灌输、传授等是德育的主要方法,因而,德育的痕迹十分的明显,德育的实效性也就大打折扣了。“教育无痕”有其深刻的内涵。教育切忌居高临下,不可师道尊严,不要枯燥说教,不宜呆板灌输,教育要的是民主,要的是平等,要的是自然,要的是自主,要的是渗透,要的是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们一直提倡“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方式,我想,这就是“教育无痕”的写照。那么,无痕的教育如何体现呢?无痕的教育,首先需要教师有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但不是接受教育的容器,也不是被雕刻的木头,而是充满活力、具有灵性的人,因此,教师要有平等和尊重的姿态与学生交流,以熏陶和濡染的方式给学生影响。教师不能以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高踞于学生之上,而应该与学生为朋友、学友、玩友、书友等。教师确实富有对学生的教育之责,但不能因教育之责而简单地行说教、灌输之事,而应千方百计,巧设技艺,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于无声处教化,于无形处训育。良药利于病,但不一定要苦口,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平等的`沟通,自然的渗透,是“教育无痕”的重要途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了解需要沟通,交流意见与情感需要沟通,以沟通促渗透,以渗透求实效,这是一种很自然很亲切的教育形式。无痕的教育可以寓于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人的德性必须在自然的活动中形成,这是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抽象的道德戒律靠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是不能内化为人的自发的东西的。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获得体验,获得规则,这是比多少话语都管用的。这样的教育,把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蕴涵在活动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教育。比如,学生的合作精神,感恩父母,遵守规则,吃苦耐劳等等品德的教育都可以通过相关的活动来进行,而不是教师在学生面前大谈为何合作、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作等等。让学生读书是最好的无痕教育。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我们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我们很少认真地思考,每一个个体、每一个人的精神成长是怎么成长起来的,这个历程是怎样的。躯体的成长更多是受遗传的支配、遗传基因的影响,个体的精神成长却不完全相同,因为人的精神不像身体那样比较多地可以靠遗传。个人的智慧、思想、个人精神的成长是需要从阅读过程才能产生的。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的心灵成长,就不可能有精神的发育,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因为人的生命长度有基因、保健等各种元素,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阅读不能改变我们的长相,但可以改变人的品位和气象。有些人相貌普普通通,但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你觉得他很厚重,他可以给你很多智慧。人的相貌基于遗传无法改变,但是人的精神可以通过阅读而从容气象万千。人的阅读,对个体的精神成长是非常重要的。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也是很好的无痕教育。学生的特长,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有利于道德的形成。试想,一个人在绘画、书法、舞蹈、音乐等方面有所特长的人,他必然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孜孜以求,而在这孜孜以求的过程中,他的专一,他的执着,他的毅力,他的审美,他的气质、他的去俗,他的淡定等等,都会随着他的个性特长的发展而提升。这难道不是很好的无痕教育吗?当然,如何做到“教育无痕”,远不止这些,而且,这是一件创造性的工作,这需要不断地积累、思考和摸索。“教育无痕”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艺术。实践“教育无痕”的德育理念是没有模式的,它追求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至高的艺术境界。“无痕”而有痕,“无为”而有为,这就是教育的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