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菁的妈妈是个小学老师,平时爱跟孩子讲道理,“因为……所以……”挂嘴边,菁菁不到两岁也学会了这种句式,喜欢说“因为……所以”,也爱问为什么。但是妈妈比较忙,平时主要是奶奶照顾菁菁。菁菁的“为什么”太多,奶奶有时招架不住,就随便给个原因,菁菁似乎也能接受。妈妈却不同意,不让奶奶误导孩子,婆媳俩因此还曾经不愉快过。妈妈的想法对吗?
宝宝的因果概念并不准确
小宝宝能够说出“因为……所以”的话,确实让家长很开心,这是孩子逻辑思维萌芽的表现,但是宝宝所理解的因果关系还比较模糊,即使他用了“因为……所以”的句式,也可能不是真正的因果关系。例如家长问:“你为什么喜欢这朵花?”有的宝宝不会回答:“因为它漂亮。”而是回答:“因为我喜欢。”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给宝宝正确的答案,孩子就能获得正确的因果概念了,其实不然。
一位妈妈牵着三岁儿子的手走在上幼儿园的路上,等快到的时候,妈妈主动问儿子:“你是不是觉得今天走的时间短一些?”儿子点了点头。“你知道为什么吗?”“不知道。”“因为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以前咱们绕了一个弯,今天没绕弯。你再跟妈妈重复一遍,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儿子重复了一遍,妈妈赞赏地摸摸儿子的头说:“对了,以后记着,啊?”儿子又很乖地点了点头。
虽然宝宝点头了,他只是机械地记住了这个结论,并没有真正理解“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原因,也没有真正理解“为什么今天走的时间短一些?”因此,培养宝宝的因果概念不能用强行灌输的方式,而要为宝宝创造多操作、多体验、多领悟的环境。
培养宝宝因果概念的方法
◎宝宝通过动作领悟因果关系
宝宝要通过自己的亲自操作而不是家长的耳提面命来领悟因果关系的。他发现自己一拉,小汽车就会跑;自己一推,门就能关上;自己一叫,妈妈就过来;自己一吃饭,肚子就不饿等等,这些动作与结果之间的关系都让宝宝体会到最浅表的因果关系。所以,家长不要限制孩子的活动,鼓励宝宝多运动,只要孩子在不断地活动与操作,即使家长不教,他也在慢慢发展因果概念。当然,如果妈妈伴随宝宝的动作加上相应的语言刺激就更好了:“宝宝一拉,小汽车就会跑,宝宝真棒!”这些话语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宝宝的因果推理能力和自信心。
◎支持宝宝重复同一个简单的动作
1~4个月的时候,宝宝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喜欢一味地重复动作本身,对自己的动作所引起的结果并不关心;他的视觉与动觉、触觉的协调能力也比较原始,只在偶然的机会发生具有协调意义的动作,还不知道去抓他所看到的东西,也不知道把抓到的东西拿到眼前看。到了4~8个月,宝宝对偶然由自己的动作导致的结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一再重复这个动作结果。例如宝宝的床边有一条线绳栓着悬挂的铃铛,他的小手或者小脚偶然碰到了线绳,铃铛发出响声,这个动作结果强烈地吸引着宝宝,他饶有兴趣地一再重复自己的动作。他还喜欢一而再、再而三扔东西的奇妙感觉。
因此,当宝宝躺着的时候,家长可以悬挂一些带响声的玩具,玩具的一头用线绳系在宝宝手脚能够接触到的范围内,这样宝宝的手脚碰到线绳,就能带动玩具的晃动或者声音,刺激宝宝在自己的动作与动作的结果之间建立因果关系。当宝宝坐着的时候,喜欢接二连三地扔东西,尤其喜欢皮球的弹跳和圆筒的滚动,家长要不厌其烦地拣回来,支持宝宝发展因果关系。
◎锻炼宝宝的具体形象思维
因果概念是抽象逻辑思维,需要以动手操作和具体形象思维为基础。所以,家长不宜抽象说教,也不宜让孩子死记硬背,而要为孩子提供形象的思维空间。例如前面所举例子中妈妈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家长可以采取符合孩子思维特点的方式启发孩子。在以后上幼儿园的路途中,妈妈可以有意做个比较,让孩子有“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真实体验。妈妈用手表或者手机,与孩子一起计算两条路线所用的时间,而且要保持行走速度的相对均匀,孩子通过亲自观察、比较可以得出“抄近路更快一些”的结论,其科学道理的实质与“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是一样的。这样即使孩子对“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等词汇不明白,但这三个词有机联系起来的几何原理他已经有所领悟了,这才是教育的关键。
当然,如果妈妈特别想让孩子理解这个定理,也可以改进方式。走到铺垫瓷砖的人行道上,妈妈在地面上圈出两米见方的正方形,指出正方形的任意两个顶点,然后问孩子:“这两点之间,我们怎么走最短呢?”然后让孩子量步,走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步数肯定少,走两点之间的折线距离,步数肯定多。这种方式更加直观地向孩子展示了“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真实含义。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有一句教育名言:“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这里的关键词是“诚实的方式”,其实即孩子“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家长教育孩子多明白一些因果概念是可嘉的,但要注意宝宝理解问题的特点。宝宝是以具体形象的思维方式认识和理解事物,那么我们就应该对孩子采取具体形象的教育方式,否则即使孩子“点了点头”,或者一字不差地重复一遍,他并没有产生真正的体验和感悟。
◎关注宝宝在交往与习惯养成中的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不仅反映自然现象与科学领域的规律,也反映在人际交往与行为习惯的养成规律之中,后者很常见,却容易被家长忽视;宝宝能够通过表面行为透视家长的观念与态度,并一而再、再而三地尝试控制家长的“法宝”,最后获得稳定的行为习惯与交往模式。例如宝宝刚出生,有的家长怕孩子哭,就爱抱孩子,结果孩子就养成家长抱着才能睡的习惯;有的宝宝一产生某种需求,家长就立即满足,结果孩子养成脾气急、不愿意等待的习惯;有的家长教育孩子要求不一致,结果孩子养成“两面派”的交往方式;有的家长有时对孩子要求严格,有时又溺爱迁就孩子,结果孩子养成任性倔强的性格。可见,当家长出现育儿困惑与烦恼的时候,不要总是责怪孩子的行为不佳,还要从“因果关系”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养行为是否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与个性。
◎家长不必掩饰自己的知识缺陷
宝宝三岁之前对事物的好奇心,主要表现为渴望亲自动手动脚去尝试或者倾听家长讲述,但是主动问“为什么”的现象还不多;三岁之后,宝宝的语言表达水平与思维的主动性提高了,会经常问家长“为什么”,很多宝宝还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求知热情。对此,家长要给予积极的回应,不要嫌孩子问题多而敷衍孩子,遇到自己不懂的地方不要不懂装懂,诚实地带着宝宝查阅资料或者求助有知之人,会保护和促进宝宝的求知欲望。
◎鼓励宝宝大胆探索,不必有问必答
现实生活中发现,有的孩子爱问问题,却不爱思考,有
问题就求助家长,却没有养成自己先动手尝试、动脑思考的习惯,主要原因是家长没给孩子锻炼的机会,总是包办代替、灌输现成答案。因此,积极回应宝宝的问题不等于有问必答,家长要先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然后给予必要的补充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