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端午习俗
“划龙舟对我们北方人来说太遥远了,我小时候连粽子都吃不上。”郑州市民间手工艺品收藏爱好者李茜说,她老家在郑州市郊十八里河镇,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糯米、蜜枣都还很贵,即使过端午节,家人也舍不得买来包粽子。
那时候,家里炸点焦脆的“麻页”,再撒上芝麻粒,就算是端午节改善伙食了。
不过,每年端午节天不亮,母亲都会在她们姊妹三人手腕上绑上五色线、在脖子上挂个香包,还千叮咛万嘱咐,即使不想戴,也得等到太阳出来才去掉,说是能避邪免灾。
端午节必不可少的是香包,有挂扇子上做扇坠的,有挂在顶子床上的,还有挂在小孩子的小推车上的,还有小孩子手腕上戴的“小柿子”、“小辣椒”。
李茜感慨说,现在条件好了,想吃粽子随时可以买来吃,可门前插艾草、挂香包、缠五色线这流传千年的习俗,却已被人们渐渐淡忘了。
北方端午习俗
北方挂五彩丝
相比较南方的热闹民俗,北方的端午节气氛越来越淡化。民俗学家乌丙安说,在古代北方,每至端午,人们要涂饮雄黄酒,在手足腕处系挂五彩丝。
在北方,有佩戴钟馗祛五毒辟邪的习俗,不过现在逐渐被小孩子穿五毒肚兜所替代。五毒肚兜一般都是长辈送给孩子的,其颜色鲜红,上面绣着蜈蚣、蝎子、蛤蟆、老鼠和蛇5种毒物,据说可以驱毒辟邪。五色丝线也是人们端午节辟邪的一种方式。将红黄蓝绿等各色丝线编在一起,戴在手腕和脚腕上,美观精致。
骑射活动是北方端午民俗的代表
乌丙安说,我国北方各民族没有端午节竞渡习俗。但是,在辽、金、清各朝历史上都有端午节,契丹族、女真族和以后的八旗将士驰马射柳、打马球的竞技遗俗。
驰马射柳在端午节清晨举行,先将柳树干中上部削去青皮一段,使之露白,作为靶心。然后参赛者依次驰马拈弓射削白处。射断柳干后驰马接断柳在手者为优胜。这种节日竞技相沿成习,直至清末。
北方端午习俗
南北方端午习俗大PK
南北方在节日庆祝上有很大的差异,端午节同样也是,就当当粽子来说就有很大不同,南非粽子大多是咸的,北方粽子大多是甜的,下面我们来看看南北方端午习俗大PK。
第一场PK:粽子
南方粽子
南方:馅料丰富,咸主打
单看形状,南方粽子就显得多姿:三角形、火炬形、锥形、方形,外表的玲珑先吊足你的胃口。
不同于北方的红枣甜粽,南方的馅料更为丰富。豆沙、鲜肉、火腿、蛋黄……
北方粽子
北方:红枣豆沙,甜甜的
北方的粽子是甜的,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配上红枣或者是蜜枣,有的还用豆沙或果脯,为了增加甜度,有的还会加上白糖。粽子个头有大有小,但一般不会小于小女孩的拳头,形状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
第二场PK:辟邪
菖蒲、艾条
南方:菖蒲、艾条
南方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目的是辟邪。湖南省博物馆秦汉史专家王树金介绍,端午挂艾、悬菖蒲,相当于春节放鞭炮。古人还有佩戴香囊的习俗,在长沙马王堆,不少出土文物都透露了这一信息。香囊内装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以往汨罗江畔的居民还有“抢龙水”的风俗。村民们挑着水桶,来到汨罗江边抢水,谁抢到第一桶水,用这桶“龙水”洗头,头发就会变得更好,洗脸能达到明目的效果,给孩子们洗澡还能驱邪。
五毒铜钱
北方:佩戴五毒铜钱
北方端午节有佩戴钟馗祛五毒铜钱以辟邪的习俗,不过现在逐渐被小孩子穿五毒肚兜的习俗替代。有的地方流行姑姑姨姨送,有的地方流行祖母或外祖母送。
五毒肚兜颜色鲜红,上面绣着蜈蚣、蝎子、蛤蟆、老鼠和蛇五种毒物,据说可以驱毒辟邪。五色丝线也是人们端午辟邪的一种方式。将红黄蓝绿等各色丝线编在一起,戴在手腕和脚腕上
,美观精致。第三场PK:习俗活动比拼
南方:赛龙舟
南船北马。赛龙舟是南方独一无二的过节习俗。随着船头鼓手或快或慢的鼓点,整条船的龙舟手边吆喝边舞桨,恢宏的气势足以震出远山的回响。你追,我就赶;争先恐后的豪气在怀,彼此都不相让。
北方:“踏柳”
古时,河北赵县的端午节,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而发展到现在,端午吟诗的习俗依然存在,只是缺少了到城外宴饮赋诗的雅兴。
现在有些地方举行大规模的端午爱国诗文征稿活动。大家聚集在一起交流感情,吟诵爱国诗文。
[北方端午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