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思路和写字引导

时间:2014-05-06 05:11:2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关于国学思路和写字引导

网校有个同学问了我以下两个问题:

  一、您对植竣小学期间学国学,整体思路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这么考虑?效果如何?依次学习的科目如何安排?

  二、小学要求写字要按笔顺写,孩子在家里要求大人教写生字的时候,大人教还是不教?(因为我已经发现以前老师教我的笔顺和现在课本要求不同)

  刚好,我的上一篇文章中关于未来影响力的看法引起了另一个同学的共鸣和关注,我们俩也对此进行了一番讨论。我想,这里的第一个问题,说的就是这件事。应该说,学国学,意不在或者不止于当下,这是我在教育上的长远价值投资,希望对他的未来产生哪怕些许的影响力。

  这几年上网看了很多网友的文章,听了很多讨论,我的整体感觉是,国学的很多精粹,被忘记或者误会了。虽然我本人在国学上也是粗鄙浅陋之人,可是在我接触的有限的国学经典,就已经让我深深折服,其中的哲学智慧让我受益匪浅。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比我更早一些接触这些真正属于我们民族的根基文化,生活道路上少走一点弯路,这是我起初让儿子读经的最朴素的出发点。

  其实原本并没有什么整体思路可言,只不过自己喜欢了,去书店买书遇到自己觉得可以的书了,就买回来和孩子一起读一起背了。可是经过几年的实践,现在回想起来,我也并不完全是瞎扯胡闹。如果一定要我理一个思路,那么,我的思路应该是这样的。

  小竣识字和拼音都进行得很早,两岁多基本能独立阅读拼音绘本。从那时候起,他的阅读基本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我称之为精读。所谓精读,其实就是每天都固定的花一点时间陪伴他进行这部分的阅读,以示我对这部分内容的重视。具体的书籍是从“三百千”开始,《三字经》是我和小竣共同亲子阅读的第一本书,这本书为小竣带来比较深远的影响。《百家姓》也附带读过,不过没那么重视,这个主要是当成认字玩,没有刻意背过。千字文我个人也觉得很不错,仅四字一词,读来却气势恢宏,朗朗上口,读完千字文可以为进一步阅读其他古典文言文打下较好的文字基础。

  这里我重点讲一下《三字经》,我个人觉得它是一本非常好的幼儿启蒙读物。具有高度概括性的《三字经》是值得孩子反复阅读和背诵的。且不说天文地理历史等宽泛的知识量(尤其是历史,那一条朝代更替主线的搭建,对小竣以后喜欢历史、学习历史帮助很大),里面的传统人文伦理、求学态度,对孩子一开始的“正心”教育有积极的正面作用。其实无论你教育与否,孩子的身体始终是要长大的,所以我觉得教育说到底是对“心”的培育,是满足和提升孩子精神层面的需要。所以一开始让孩子接受什么标准和理念的精神熏陶,源于父母的选择。如果说投胎出世生在哪一家是孩子的命,是天定的命数,不可违。那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则决定了孩子以后的运,运是由人的选择来决定的`。所谓把握命运,真正能把握的,也就是“运”这个部分而已。孩子越小,父母对他们未来的命运,责任越大。成年以后,他们有了自己独立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时候,创造好运的担子,就由他们自己挑了。所谓父母的有效期,大概就是指孩子未成年前对他们的未来能产生影响力的期限吧。

  浅显易懂的《三字经》作为一条重要的主线贯穿于小竣的学前教育中。我们经常翻出来复习,用里面的某句话规范行为,借某个人物做精神勉励。这其中还有一本《弟子规》是值得一提的,不过,我们没有全面学习弟子规,我告诉孩子,弟子,就是学生,规,规矩,守则。那是古代社会制度下写给孩子的行为守则。社会在发展,制度在变化,这个古代行为守则我们也要对它进行甄别和取舍,去芜存真,选取一些在现代生活中仍然对我们有积极意义的规则来约束自己的的行为。所以,我在《弟子规》上圈了一些我认为有用的句段出来,是给小竣作为行为守则使用的。哪一天哪一点没做好,我就让他自己去把相应的那一段找出来读一读写一写,反省反省。

  除了精读,第二部分阅读就是泛读。如果说小竣的精度部分是需要我进行引导、监督或者讲解的内容的话,那么泛读部分就是任由他自由取悦,没有任何时间和方式上的限制。比如

各种世界著名童话、神话、民间故事的绘本,动物百科、十万个为什么等,放在他的小书架上。一天中,只要在特定时间内完成了我们特定书籍的阅读量,其他书随便他看,我基本不干预,不限制。我觉得孩子读书,不必完全都读他们感兴趣、喜欢读或者能读懂的书,有必要同时适当读一点在他们理解范围之上的,层次稍高的书。这些书也许生涩一些,暂时他们读不太懂,或者只能读懂一词半句,但是,恰恰是这样一些书,才是真正长学问的书,可以不断反刍都有收获,能一生受用的书。

  后来小竣学琴的时候,我发现老师前面几年的教学是以音阶练习曲为主,乐曲为辅,重点要求和强调的是音阶练习曲。练习曲拉起来大多是枯燥无味的,不像乐曲那么动听,但是能真正让孩子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的,不是那些优美的乐曲,恰恰是这些单调的练习曲。

  我觉得很多道理是相通的,读书也跟学琴一样。读起来浅显易懂甚有趣味的,不一定有深远影响力,而真正的好书第一次读的时候不一定好读好懂,但却可能是意义深远的。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这样不求甚解式的超前阅读很可能并不具备普遍价值。

  所以,在“三百千”之后,我们又一起读了《大学》,《中庸》,《道德经》,《孟子》,甚至还有《孝经》、《黄帝内经》和《易经》的部分段落也读过,比如乾坤两卦和系辞部分。我选择这些经典,主要是觉得其内容都是一身正气,里面很多话也是生活中耳熟能详的内容和智慧,换句话说,我是个实用主义者,我觉得这些内容是他可能是在他将来的人生经历中用得上的。后来为了培养他的文字审美观,还读了一点《声律启蒙》。至于去年用一年的晨读时间读《史记》,是觉得他差不多十岁,有必要读点通史,培养一定的历史观了。读《史记》,边学历史边熟悉文言文,可谓一举两得。在读《史记》之前,小竣已经在不同时期里把《道德经》抄写过两遍了。

  是的,这么多年的经典阅读,就量而言,我们的量可以说是相当少了,反反复复翻来覆去就那么点内容。不过,也正因为少,所以小竣可以越读越顺越读越熟。在这些反复中,我也可以很真切地感受他阅读理解能力的逐步提高。比如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的目标仅仅是认字,熟读那些句子。后来他会问某个词某个句子是什么意思,再后来,他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涉及范围也越来越广,这一年多来,开始逐步有一点自己的分析,尽管其中不乏偏颇之处,还相当幼稚,但是可以看到他已经有了一些他自己的思考和总结。比如他说易经是讲“变、辩、辨”的;他对《孝经》的读后感是仅仅孝敬父母是小孝,要能做到服务贡献于天下人才是大孝,所以不仅仅要关爱父母家人,还要关爱全人类乃至地球生物的命运前程。上周,我请他对我说说对《孝经》的读后感,当他把“泛爱众,而亲仁”也加进去讲的时候,我很高兴,这意味着,他开始能把读过的内容,糅合在一起考虑问题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除了小范围内的部分拓展,我估计我们还会继续在这几本书里来回打转,因为老实说,这里面的内容,要发挥应用到实际上来,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着孩子生活实践经验的拓展,他对经典的认识也会逐步深入,直至最终经典真正融进他思想的血液,成为他思维的一部分,我想那才是我真正期望达到的目的。

  这里我想特别提一点,就是关于《论语》,熟悉我的老朋友都知道,我曾经对晦涩难读难懂的《论语》是比较排斥的,这在我的博文里有所提及。这不是我高明,其实恰恰是我的浅薄粗陋之处。在读过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之后,我发现我所了解的《论语》和老夫子原来是被误读的那一个,《论语》还可以从另一个方向和角度去解读。我感觉,如果说《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总纲契领之文,那么《道德经》是老子对《易经》的形而上的阐述,《论语》则是孔子对《易经》的形而中和形而下的论述和指引。所以,我打算过一两年让小竣也看看南师这本讲评《论语》的书,《论语》重入世的学问,哪怕不能背两句,也应该泛泛了解孔圣人的治学之道和治世学问。

  以上是我大概的国学思路。很多朋友发过纸条给我希望写写这方面的内容,这两天整理了一下,希望能给大家一点点小启发。

  关于孩子初学写字,对笔画笔顺大人教还是不教,我在以前的博文里已经写过,那就是要么不写(以现在的体制下的教学进度,实事求是说,不教的一年级会比较辛苦),要写就必须教,一开始就写对的,因为一旦形成错误的习惯,纠正比新教还要难!这跟学琴一开始就应该找一个专业好老师打基础同一个道理。

  至于说家长学的笔画笔顺有的本身就是错的,这不是问题,更像是个推卸责任的借口。试想,你都有时间上网看我的博客,难道没有时间去搜索一下孩子要写这个字的笔画笔顺?现代科技太发达了,电脑加网络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工具,学习上只有你肯不肯的态度问题,没有你能不能的技术障碍。

  在这里推荐一个小学生笔画笔顺的网址: http://www.shuifeng.net/Pinyin.Asp?ClassID=1。

国学思路和写字引导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