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冬至学生放假吗
全国统一冬至是不放假的,包括学生。
冬至是廿四节气之一,在莆仙地区,有“冬至大如年”、“冬至顾祖,三十夜顾某(‘某’为‘妻’意)”的说法,冬至被当作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同时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民间习俗和地方文化。人们将冬至视为“团圆日”,取“汤圆”寓意为“团圆”,从冬至前一夜(即“冬至瞑”)就开始准备过节。出门在外的人都尽可能赶回家中,同亲人团聚。搓汤圆、吃汤圆、贴汤圆,祭祖扫墓以及贴“消寒联”等,都是极具莆田特色的民俗文化。
“冬至瞑”,一家人围在一起搓汤圆,是过节时不可缺少的环节。“冬至暝”是全年之中黑夜最长的一天,于是莆仙方言中就有了“爱吃汤圆天不亮”的说法。我市民俗专家林成彬说,这晚要在家中先准备一个圆竹匾,再摆上生姜、红糖、柑橘、10双新筷子、一枝“三春”等。其中,生姜取义“旺盛”,红糖寓意“甜蜜”,10双筷子象征“十全十美”。“三春”由贴着2个胖娃娃的彩纸制成,代表财丁贵俱全,一般插在柑橘上。之后,便开始和面搓汤圆。除普通汤圆外,还要捏出金元宝、小狗等形状的“汤圆”来祈福。
林成彬说,贴“消寒联”又称“红联”。冬至到来,天气寒冷,“红联”寓意“暖”;临近春节,家里有老人去世,过年不贴春联,以示守孝,次年冬至再贴“红联”,消除心中寒冷,因此称为“消寒联”。
冬至一早,人们将煮好的汤圆先捞出数碗用于祭祖,而第一碗捞出放凉后贴于自家门上或是窗旁,以祈求家族团圆、美满、兴旺。煮汤圆也有讲究,人们常用红糖和生姜熬制汤水,一碗汤圆下肚,暖胃暖身。吃过汤圆,一家人就带上祭品,出门扫墓去了。
冬至独特民间习俗寓“团圆”
冬至是廿四节气之一,在莆仙地区,有“冬至大如年”、“冬至顾祖,三十夜顾某(‘某’为‘妻’意)”的说法,冬至被当作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同时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民间习俗和地方文化。人们将冬至视为“团圆日”,取“汤圆”寓意为“团圆”,从冬至前一夜(即“冬至瞑”)就开始准备过节。出门在外的人都尽可能赶回家中,同亲人团聚。搓汤圆、吃汤圆、贴汤圆,祭祖扫墓以及贴“消寒联”等,都是极具莆田特色的民俗文化。
“冬至瞑”,一家人围在一起搓汤圆,是过节时不可缺少的环节。“冬至暝”是全年之中黑夜最长的一天,于是莆仙方言中就有了“爱吃汤圆天不亮”的说法。我市民俗专家林成彬说,这晚要在家中先准备一个圆竹匾,再摆上生姜、红糖、柑橘、10双新筷子、一枝“三春”等。其中,生姜取义“旺盛”,红糖寓意“甜蜜”,10双筷子象征“十全十美”。“三春”由贴着2个胖娃娃的彩纸制成,代表财丁贵俱全,一般插在柑橘上。之后,便开始和面搓汤圆。除普通汤圆外,还要捏出金元宝、小狗等形状的“汤圆”来祈福。
林成彬说,贴“消寒联”又称“红联”。冬至到来,天气寒冷,“红联”寓意“暖”;临近春节,家里有老人去世,过年不贴春联,以示守孝,次年冬至再贴“红联”,消除心中寒冷,因此称为“消寒联”。
冬至一早,人们将煮好的汤圆先捞出数碗用于祭祖,而第一碗捞出放凉后贴于自家门上或是窗旁,以祈求家族团圆、美满、兴旺。煮汤圆也有讲究,人们常用红糖和生姜熬制汤水,一碗汤圆下肚,暖胃暖身。吃过汤圆,一家人就带上祭品,出门扫墓去了。
“贴汤圆”始于宋朝彰显孝道
汤圆除食用、祭祀之外,为何要贴在门前窗旁呢?市民俗专家林成彬解释说,我市冬至“贴汤圆”的传统始于宋朝,和孝道有关。
林成彬告诉记者,我国中原地区从汉代起就开始过冬至节,随着北人南迁,中原的这种传统习俗传入莆田后,又融入当地风俗习惯,发展为独具特色的莆田冬至文化,“贴汤圆”就是独特民俗之一。
相传在宋朝时期,莆田山区有位进士,父亲早亡,年迈的老母为将他培养成才,一直清贫寡居。他考中进士后,被朝廷任命为京官,由于公务繁忙,多年不能回家看望母亲。为了改善母亲生活条件,同时让母亲少些牵挂,进士每年都会派遣衙差为母亲送去亲笔书信和节省下的俸禄。但衙差嗜酒,途中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把进士送给母亲的俸禄和书信也丢失了。没有完成任务的衙差担心受到惩处,就欺骗进士一切都有送达。
独居乡村里的母亲因多年未收到书信而误解了儿子,在得知儿子要回家看望她时躲入山中,避而不见。被蒙在鼓里的进士不知母亲为何不见他,就到山中苦苦寻找,奈何怎么也找不着母亲。这时已入冬季,天气寒冷,进士怕母亲在山中挨饿,便用糯米制成汤圆,从山里的大树上沿路一直贴到家门口。过后不久,老母亲沿着汤圆粘贴的路线返回家中。在消除误会之后,母子俩终于
再次团圆。“虽然这可能只是一个传说,但其中蕴含着莆田人淳朴的孝道。”林成彬说,自那以后,“贴汤圆”逐渐演变成莆田冬至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以在门上、窗边粘贴汤圆的方式,祈求团圆、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