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一篇
本人于年毕业于__第一师范学校,09月至今在我校工作,取得河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专科学历,现被评定为小学一级教师,担任一至六年级美术美术学科教学工作。参加工作以来,我在校领导的关心下,同事们的帮助下,我能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新课改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将我工作的主要方面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工作上积极投身教改,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我一直信奉一句名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也护花。”坚信要想成为一个好老师,就必须以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师德、师风来引领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热爱集体、服从分配、团结同事、爱岗敬业,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二、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学工作认真负责。努力实践了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全部美术课程教学,较好地学习和把握各年级教学重点、特点和难点,除了完成好每周节工作量的前提下,还积极参与学校布置的各项临时工作等。
1、认真备课,不但备教材、备教法,而且备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授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要求搜集每课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力求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学生都得到提高发展。平时虚心向前辈、老师们学习,多听老师的课,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也常常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改进工作。
在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的同时,积极投入新课改实践中,能以学生为主,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在教学欣赏课中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不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并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降低学生对绘画技能的要求,带领学生到校园中,运用感受、观察、表现及收集资料、小制作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尽可能尝试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美术信息,开拓视野,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
3、从发挥学生创造性能力出发布置作业练习,并注重对学生作业过程与创新方面的发展性评定。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和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三、积极参加市、区教研室组织的各类美术业务学习和理论学习活动,认真参加了区教师进修学校。
举办的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并且在实际教学中身体力行,通过对教学相关知识进行着重学习,使之更加系统化,使美术专业水准提到了一个新的起跑线。其次,利用业余时间辅导并组织学生广泛地参加有关比赛活动,挖掘并发展他们的特长。月,我在第四届中小学生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美术教师组二等奖。月,辅导学生参加全市少儿绘画作品评比活动,所有参赛学生作品都入选,学校获组织奖。本人分别荣获辅导二、三等奖。
四、教师的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在学校领导的指引下,我积极投身于英语、美术学科教研工作,我撰写的论文《练》在全区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荣获小学英语学科一等奖,论文《--》在全区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荣获小学美术学科三等奖,论文《小学社会课素质教育初探》在全区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荣获小学社会学科二等奖。我撰写的教育论文《__》、《__》等分别在《河南日报》、《教育时报》发表。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言,言犹在耳,我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责任,也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光荣,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才属于自己,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我知道我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党在新时期下的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己经确定,我惟有勇于进取,不断创新,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展望未来,我信心百倍。我坚信岁月永远垂青于乐于奉献,求真务实的人。我会不断学习和创造,不断追求崇高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二篇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现在的高校体育教学之中的审美教学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其现状得出相应的审美教学意义以及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等,尝试探索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路径和方法,为我国的审美教育发展做出相应的探索。
关键词:高校体育;审美教育;浅析
在现在的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之中,审美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教育的过程之中加入艺术方式,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情操和行美,逐渐成为了现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审美教育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具备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审美教学的现状
1.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缺少了审美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体育教学之中其主要的内容为竞技体育,而针对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也是以竞技体育为准。这就使得我们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了更好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老师和学生们逐渐认识到了体育教学过程之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之中要更多的进行审美学习。所以,在现在的各大高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之中,越来越多的审美教育得以开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不但要进行竞技体育的学习,同时对于审美方面的学习也要不断的开展,最终实现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健身意识等等,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以及综合发展。
2.教师教学过于公式化影响了审美教育。在现在的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之中,传统思想的指导之下的教育往往模式比较单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比较被动,教学思想难以有效的发挥,教师一味的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的接收,这样的教育模式之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低,同时针对审美的学习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所以,在新的教育模式之下,高校老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之中,要充分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现实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能够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意识,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在现代教学过程之中获得不断的提升。
二、高校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法
1.将审美教育教材相结合进行教学。由于现在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面临的压力非常大,所以灵活的体育教育就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所以,现在的体育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之下,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意识。在现在体育之中,不同的项目所对应的美学特点也是不一样的,田径类的体育项目更多的是展现速度美以及力量美,舞蹈类的体育项目更多的是体现音乐美以及舞姿美。老师在教学过程之中,要充分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材与审美教育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之中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以及竞技技术,获得全面的发展。老师在现在的教育模式之下,要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意识,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同时要不断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得学生能够结合实践活动加深对于审美的认识,同时也能够为以后在社会之中的发展奠定相应的基础,更好的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
2.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捉使学生接受审美教育。随着现在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为了更好的加深学生对美的理解,老师要结合实际的情况,采取灵活多变得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体育美,同时能够在加深认识的过程之中不断的提高对审美的创新。在教师的审美教育过程之中,能否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是其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合适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现阶段,老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以及现实条件,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体育教学的审美,从而能够实现学生审美意识以及审美能力的提升。
3.丰富美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教师也要充分的结合现在的教学内容,对自我进行及时的学习,掌握更多的基本知识与教学技能,将其与教学过程进行结合,形成更好的教育效果。在现在的教育过程之中,学生是进行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发挥主导作用,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在教学过程之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文案的编写,使得课堂内容充实,学生也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使得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实践活动之中更好的认识美,创新美。
4.系统的掌握体育项目的理论知识和技巧。我们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之中对老师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便是其理论知识与教学技巧,尤其是在现在的体育教学过程之中,审美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与此同时,教师在现代教育之中也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包括理论知识以及教学技能等等,通过自己丰富的理论以及科学的技巧促进体育教学的开展,更好的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加深对审美教育的认识,提高学生在体育学习以及审美学习过程之中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审美意识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学校也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5.标准的语言讲解与规范的动作示范相结合进行教学。针对审美教育,老师要不断的发挥动作示范的优势以及语言讲解的优势,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语言讲解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采取标准的动作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技巧的渴望,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所以在教学过程之中,老师要不断提炼自己的语言,使课堂充满轻松的气氛,更好的实现学生的学习,同时采用优美的动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总而言之,我国的现代体育教育之中要不断的结合审美教育,使得老师能够结合现在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通过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文案,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于此同时,老师也要不断的增加自身的理论知识,提升审美水平,通过标准的动作示范以及语言讲解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培养更多的社会人才,促进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克雷,孔艳君.高校体育教学的规则教育价值与开展[J].青少年体育,(04).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三篇
[摘要]生活情趣化的美术教学往往是复合交叉、不拘一格的,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生活情趣化;美术教学;意识;能力;体验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使美术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有趣生活的一部分,把学生培养成文明、乐学、求实、创新的人。”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美术生活情趣化教学艺术的实践与研究。
一、生活情趣化的绘画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生活情趣化的绘画学习,改变以往每次美术课堂上教师示范、学生照抄的教学模式,指让学生在绘画、临摹前加以分析作品背景、内涵后再临摹,或是做“加减法”的尝试,融入自己的独特感受,最后定稿,完全是自己的创作表达。同时,生活情趣化的绘画学习在表达方式上有单独创作、教师辅助创作、生生合作创作等,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例如,教学《春天的畅想》一课时,教师设计以下绘画作业:自由发挥,画出自己笔下最美的春天。但有一部分学生不知如何下笔,于是教师提出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学习方式,这样教师就会经常有惊喜,不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合作交流,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生化情趣化的拓展学习,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生活情趣化的拓展学习包括鉴赏、绘画、表演、制作等,旨在尽可能地展现美术学习的广阔空间,开拓学生的视野。因此,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或主题,让学生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围绕一个专题创编小报、小册子,用绘画改编课本剧或编写文集。例如,教学《诗情画意》一课后,教师让学生设计一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的作业。学生在认真思考、借助工具书理解诗意后,出现吟诵、挥毫、绘画、表演等多种表达方式,既提升了学生的创造力,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生活情趣化的搜集学习,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生活情趣化的搜集学习,能深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学生在课前、课后搜集一切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既能为课堂学习服务,又可以达到解决问题、开阔眼界、培养自学能力的目的。例如,教学《元宵节里挂彩灯》一课前,教师可让学生了解元宵节的故事、搜集各种各样的彩灯图片和了解制作流程等,为课上深刻理解学习内容做好准备,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四、生活情趣化的实践操作,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生活情趣化的实践操作,旨在通过多种感官的协同运作,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如绘画领域中国画笔法、墨法的实践体验,设计应用领域中彩灯、面具、脸谱、风筝等的制作,还有拓展领域中泥塑、麦秆画、补贴、刺绣、剪纸、石画、废旧酒瓶、塑料瓶、牙签、筷子等的制作……例如,教学《会跳的玩具》一课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玩具是怎样跳动的,教师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如拆卸废旧的玩具等。通过亲身实践,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就十分轻松了。可见,让学生动手参与实践,可以让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让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动手中感悟、寻找中收获。
五、生活情趣化的活动体验,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生活情趣化的活动体验要求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点滴感悟,随时随地记录观察日记,旨在让学生在学习中回归生活,启迪智慧,润泽心灵。如日月星辰、鸟兽虫鱼、风雨雷电、凡人小事等都是良好的素材,报刊影视、参观游览也是观察体验的重要内容。例如,教学拓展型课《麻袋上绣花》后,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发现麻袋上绣花不是不可能,也有它的独特美,甚至有些家长将学生的作品装裱悬挂在家里,同样别有一番情趣。
六、生化情趣化的综合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美术生活情趣化教学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有意识地沟通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将各学科知识综合起来学习,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三月“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中,教师让学生查找雷锋资料,调查周围学习雷锋的好人、好事,最后画出绘画日记、开班会、出小报、写小报道、讨论交流等。于是学生收听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自己最关注的新闻;观察大自然中的某种现象,画观察日记;了解某种产品的性能、用途,为其设计包装、广告语;阅读课外读物,做读书笔记,办手抄报;背诵经典古诗文,给古诗配画;搜集本地文化、资源,关注家乡的发展……总之,美术生活情趣化的实际运用往往是复合交叉、不拘一格的,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四篇
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论文
1合作学习的含义
合作学习的概念是由罗伯特.斯莱文最早提出的,最初指的是小组学习,主要是通过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地学习,而教师设置的小组获胜奖励可以使小组间形成合作竞争关系,激发组内凝聚力和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组内成员对小组的责任是均等的,人人都有表现机会和成功机会,这是合作学习的特点所在。合作学习实际上是一种集体激发自主学习的方法,它通过组内合作、组内竞争、组间合作、组间竞争等方式使学生自主性地进行探究和学习。目前阶段国内对合作学习大致有三个观点:
第一,小组合作方法,就是将学生合理分成较为均等的学习小组,使小组成员享受同等的教学资源。
第二,集体合作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是集合两个或以上的学生在一起进行合作学习,互相合作提高学习质量。
第三,将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思想,运用在教学形式之中。
合作学习体现在五个方面:依赖性、责任性、互动性、技能性和自我评价[2]。而体育合作学习可以理解为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利用动态体育运动相互促进,评价标准是以团体成绩为主,促进整体学生共同达成体育教学目标的一种新视角的教学模式。
2合作学习为高校体育教学展现新视角
体育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充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且具有很强的自由性,学生们对运动的爱好不一,这给体育教学的组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过分统一的组织活动会占用学生练习爱好运动的时间,而过分的自由活动又会导致以请假、旷课等方式来逃避体育课学习,导致很多学生的体育成绩并不理想,优秀率较低,甚至成绩还在及格线上浮动。造成这样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之间的体育交流活动;
第二,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非但不处于主体地位反而处于被动接受体育锻炼的位置;
第三,教学目的不明显和教学内容陈旧。
大多数体育课采用的是传统教材内容,无法引起学生兴趣,而且没有目的性,教学质量也就不高。为了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会脑体并用,综合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应该开展另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也就是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在不同的国家使用方法也各不相同。比如在美国合作学习主要看重的是体育技能、竞争意识的提高,而欧洲和其他地方的国家有些则更注重培养学生运动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借鉴他国合作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对我国体育教育方面是有益的,为体育教学展现了一种新视角下的教学模式[3]。
合作学习通常是将学习水平不同、体育能力不同的各个同学合理平均地组成小组,由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弱的学生,为了集体荣誉,使全员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和提高,形成相互鼓励、相互促进的一种团队关系。在学生努力去完成同一个任务时,他们之间是存在着一种同舟共济的依赖性的,这种依赖性可以是合作的、竞争的、个人奋斗的;合作是为了渡过难关,竞争是为了集体荣誉,个人奋斗是为了表现自己,为小组争光。这种合作学习模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掌握,还能够增加集体凝聚力,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体育是竞争性的,也可以是合作性的,个人荣誉需要个人的努力去争取,团体荣誉则需要整体的努力和配合去取得。由此可见,合作学习是体育课堂教学中非常适合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合作学习除了能提高学生体育成绩、增强体质以外,还能够培养学生领导与参与,自我探究,主动学习的性格,从而让学生占据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活动热情和创新能力,学会分享荣誉和分担责任。在共同努力中让学生感觉到一种责任感;在信任与被信任、认同与被认同之中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出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在合作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特长,取长补短,完成小组任务,这是传统体育教学中所不具备的特点。
3体育合作学习的.实行措施
进行课前设计
课前设计是指在开展一节体育课前,教师要先针对拥有的资源、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等安排出一个主题,并做出一份整体设计,预期可能达到的效果是否能够满足教学目标。首先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基本资料,结合他们的能力、性格、特长、兴趣等方面,制定一个合理的能顾及到全部学生的主题;其次教师根据所设主题进行目标确定和学习环节计划;再次要合理划分小组,让各个小组的能力大致处在一个水平线上;还要利用现有的资源和合理的教学方法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最后要及时监控课堂进度,使各个环节得以顺利开展,确保合作学习模式的成功[4]。
分组合作学习
这是合作学习实施阶段。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先按照计划将学生分组,然后简单介绍教学主题和教学目的,再重点讲解合作学习的目的。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先是要了解本节课的内容,然后根据小组任务自由讨论,通过交流探讨等手段做到合理分工,相互帮助完成任务。最后在各小组完成任务以后,要通过比赛或者展示来表现各小组的任务成果,让学生相互鼓励,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掌控各小组的学习进度
课堂学习中教师要经常巡查各小组的学习进度,合理给出建议,引导他们自我调节,相互制约,养成自觉完成任务的习惯。并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加以指导,使各小组间的分工环节得以顺利开展。
更新评价机制
传统的体育评价制度还是按照学生个人的达标成绩给学生打分,让学生被迫相互竞争,可能会导致学生之间不和谐的关系。所以在进行评价打分时要尽量照顾到全体学生,更新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重在激励。评价的重点应该在于学生的进步上,而不是结果的评比上,让每一个参与者的努力都得到肯定,尽量客观、科学地进行评价,而在肯定个人的努力上还要强调小组的成绩,把个人的努力表现作为加分融进小组成绩中,激励学生努力学习[5]。另外,还要充分引导学生客观地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4结语
合作学习方法应用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运动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的操作,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整体荣誉,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所以在今后的体育教学教学中,应该大力实施合作学习模式,借鉴国外合作学习模式的优点,设计合作学习环节,科学合理地分组,系统地提高整体学生的综合体育能力。对学生来说即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又能够在集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子,学会分享快乐和分担责任,对小组目标进行积极大胆的思考,主动探究学习体育技巧,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由此可见,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非常适用于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模式,是值得体育教育者学习、借鉴,以及充分应用的一种新视角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五篇
【摘要】
高校舞蹈教育在国民素质的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搞好高校舞蹈教育,必须完善美育教育理论系统的教材体系,注重人才的培养方法,为国选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
综合性;理论性;实践性;创造性
一、美育教育的舞蹈教育的现状、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实现美育教育的现代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加强美育教育的学习和研究,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投资。从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到新中国成立后正式把美育教育列入德育,智育,体育教育的行列中,及xxx中央xxx关于推进国民素质的重要决定中“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智力开发,发掘人对美的创造力和潜在能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说明美育教育在我国国民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同国外相比,我国的艺术美育水平还有待提高。长期以来,我国美育教育缺乏创造和突破性的进展,人员素质,工作经验和体制也没有得到提高和及时改善,要改变这种现状,除了大量引进科学教材和方法外,关键是培养教育性的专业人才。诚然,舞蹈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教育课程体系,在当今高校艺术教育中更应受到重视。
高校舞蹈教育即大学舞蹈教育,是富有一定专业性的教育,这就要求高校本身对舞蹈教育体系的自我认识,改善及发展。从专业舞蹈教育大体来看,当今高校的教学整体体系处于不完善状态。
首先,舞蹈教育内容不完善,舞蹈艺术是最古老的一门艺术,舞蹈教育也堪称是古老的教育形式之一,它应当早已进入科学殿堂。然而,由于这种艺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理论的滞后使舞蹈学的形成要大大缓于其它姊妹艺术。当然,实践与理论的不平衡现象近年来有所缓解,当今一些高校艺术学院自身历史的发展也跟踪了这样一个规律。如果在教学中缺乏理论的指导学生只能盲目性的学习,缺乏科学性,学到的东西没有真正的内涵,久而久之,其舞蹈意识形态便是残缺的,在一定场合、环境下主观发挥也受到限制。
其次,缺少规范性教材。系统理论和教材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无科学理论作铺垫,教材内容也空洞。当今系统理论教材中缺乏的是系统科学的规范性专业艺术教材体系,如:思想和艺术性较高,有训练价值的中外舞蹈作品教材,在教学中没有积极稳妥地引进舞蹈新技术和没有采用优秀的舞蹈新作品以更新教材,随着教学课程体系改革,专业学科在内容上不断拓展的更新,所以,系统的科学理论教材需要较为成熟的新的教学成果来填充。
然而,一般文化是所有艺术文化的基础,各姊妹艺术文化是整个大树上与舞蹈专业文化相互影响,交互生产的分支,两者都潜在地影响到专业文化的生产与发展。虽然舞蹈教育者的专业技能一般都能达到一定水平,但在艺术表现力上的深浅则往往体现对舞蹈艺术审美感应的差异上,舞蹈的感受力,实质上是心灵中对舞蹈文化底蕴的文化审美,文化素质始终围绕着艺术感受力。事实上,有的学生到了一定程度就再也上不去了,究其原因,不是手脚工夫的问题,而是头脑文化空白了。同时也反映出教师的教学工作。乔治桑曾深刻指出:“技巧是一种才能,但必须去体验生活,寻找真理,经过锻炼才能获得,同时又要不执拗的工作,在抽刀向敌之前必须彻底学好剑术。”文化素养直接制约着舞蹈者的整体水准,制约着有深厚文化素养所构成的精神内涵。
其二,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舞蹈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中的技能技巧更趋繁难。作为一名舞蹈教育者要想得心应手地进行教学、创造就必须具有精湛的艺术技巧,只有高超娴熟的技巧才能将胸腔注入内在生气和将韵形象变成手中具有生命力的舞蹈艺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说过:“不受一番冰苦,哪得梅花放清香?练功如打铁,打了再烧,烧了再打,打尽一切杂志,白炼而后成了纯钢。”可见,精渗的具有独创性舞蹈技巧和创造才能是从艰苦的长期磨练中得来。
其三,具备一定的组织、策划、编导能力。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是具备上述能力的基础。舞蹈源于生活,是生活的真实写照。对于教育者来说,拥有丰富而深刻的生活积累,特别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往往容易激发欲罢不能创作的冲动,从而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地构思和创作出内涵深刻的东西,把它运用于课堂中,带动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其潜能,提高学习舞蹈的整体水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一个很有才能的教育者,长时间远离了生活或对要表现的对象不熟,体验不深刻,也是会失败的。当今高校中一些专业舞蹈老师,实际离专业要求还有一定距离,由于理论知识没、专业术语和技能方面的缺乏,对于学生的问题不仅不能作出科学的回答,也直接影响到自己能力的提高与发展,而且长期培养起来的职业习惯意识和无意识作用,无形中使他们不能从专业角度解决。
二、美育教育中舞蹈教育的宽泛性、狭义性美育教育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教育,舞蹈教育作为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然与其它教育有着紧密关系。
从宽泛性来说,舞蹈教育涉及的对象较广泛,当今不仅限于年轻人,许多年龄较大的群体,社会各阶层,各领域也有他们自己的舞蹈方式,或多或少不同程度进入到这个队伍中;教育形式多样化,可以有专业课程,安排,也可以培训的方式来教育,或是编排舞蹈参与各种有关活动来实践性地学习舞蹈,有助于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用新的方式来看待和把握人生。
从狭义上说,首先,高校的舞蹈教育涉及到生活、历史、自然等广泛知识领域,这就要求接受者较为广阔的知识背景和一定理解能力,才能有美的观念,对美的作品产生美的感受,积累经验。其次,美育中的舞蹈教育对于德育智育、体育也有相当作用。例如,在德育方面,一个作品可以作为教学的辅助使受教育者通过可感舞台形象领悟较好的品德,它对直觉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培养和对人的智能发展也有促进作用。也许美育教育、舞蹈教育的同时,促进作用最为重要的方面还在于它能培养教育者完整健全的人格。再次,舞蹈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属于更高层次的教育,墨子说过:“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求暖,然后求丽;居必求安,然后求乐”。总的来说,舞蹈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学生在健全完美人格的大学生涯中,通过学习和掌握舞蹈艺术的基本知识,将更加具备现代人的精神风貌。
三、高校美育教育中舞蹈教育的改革形式及发展
作为艺术知识和作品传播的中介环节,在舞蹈教育中,第一是它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能使接受者在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方法;第二是强制性,对于接受者来说,是否认真去欣赏一个作品,完全取决于内心对事物的兴趣度。但学校的艺术教育则不同,它有固定的时间场合,有相应的强制性纪律促使接受者学到相应的知识。第三是基础性,学校艺术教育中是从人类已有的艺术传统精华部分传授给接受者,这样使他们学到的往往是最基本的东西,也是最重要的知识,它的作用在于为接受者未来接触大量复杂的、风格各异的艺术作品提供必备条件。
以上述条件为基础,还要在手段上做整体性贯穿。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进行技术训练时,注意学生的智力活动,相应提高理论水平;认真学习中外优秀舞蹈文化,学术上鼓励不同流派的交流学习,不断总结经验,贯彻思想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情形并茂的原则,重视学生基本训练、理论实践相结合;加强艺术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和表演能力,培养出高尚的舞蹈审美观和正确鉴别能力,使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为我国舞蹈艺术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隆荫培.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04).
[2]王宏建.艺术概论.文艺出版社,2000,(01).
[3]张东明.素质教育新论.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09).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六篇
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有效手段,它独特的优势,就是可以在发展学生艺术个性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所以,在过去的三年里,我进行了“让个性化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激情飞扬”的探索,初步寻求到了美术课堂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基本规律,取得的成效是有效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艺术个性,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美术课程是一个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很多老师都说美术课轻松,要学生照着书上的示范作品画就行了,如果这样上或者这样认为的老师,他对美术课以及对学生还没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美术学科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它也是为其他教育学科功能发挥提供前提条件作用。蔡元培说过:“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我们不能忽视美术学科对学生的影响,不能让他们一味的临摹美术书上的示范作品,更不能让美术课成为自习课的代言词。什么样的美术课才称得上好?怎样才能上好一堂美术课?我在得出一些启示。
一、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操作
(一)师生一起来制定个性化教学的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我具体从课堂教学中入手,和学生一起制定了教学弹性目标,具体分为三层:
普通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发展性目标。
普通性目标:增加对周围环境的审美认识;在纸、卡纸上,用几种方法,如铅笔、水彩笔、粉笔进行绘画练习;利用绘画、拼贴、组合进行艺术实践。
提高性目标:欣赏美术作品,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学生能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
发展性目标:学生能初步了解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能进一步提高绘画表现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这三个目标适合全体学生,哪一个目标则由学生自主选择,但基础目标必须全体完成。
(二)确定了个性化教学的内容
坚持学生自主选择与教师引领相结合的原则。我在实践的课堂教学中概括出了个性化教学的思路:营造一种积极的,崇尚不同的心理态势(作业赏析,优秀或失败作品评价)——激发学生对学生内容的审美关注,并展开和挖掘自己的个人感受(各种感受想法的交流、启发、强化)——选择自己喜爱的形式加以表现(有个人意味和痕迹形式的表现)——个性倾向明显的课堂作业。
(三)运用了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方法和学生的自主探究互相结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提供了不同的指导,一方面创造一定的学习条件,运用了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允许学生在课堂上选择适合自我学习习惯的学习方法,如蜡笔画和手工制作的学习方法就不同,教师进行了不同的指导,而学生也有自我的选择,可以自我探索学习、同学相互讨论学习、请教老师讲解后学习和请教同学示范后学习等等方式。
(四)开展了对美术作业的个性化评价
个性化教学的评价,从本质上说应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我着力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评价标准的制定。
以尊重学生自己的学习个性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不同的学生作品有不同的标准,不强求统一。但考虑到国家课程标准的严肃性和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人格平等性,我在广泛征求专家、教师、家长、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分三个维度(国家规定的知识技能、学习过程的方法与策略、个体获得的情感与价值观),两个层面(参与程度、努力程度)制定了基础性标准与发展性标准,强调以学生自我为评价主体,同伴、家长、教师的评价为学生的自我评价服务。
(2)评价方式的展开。
1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差异评价”。我从学生作品(常规与创新)方面对学生作品过程性自我差异评价,让学生能善于发现自己进步。
2采用“他人参照”标准,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他人作品。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我还十分注重他人评价的运用,以便增强评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二、探索后取得的课堂教学成效
在课堂教学中,在有关专家的关心指导下,经过我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1.美术课堂中小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为了了解学生在美术课堂中个性化教学的发展状况,从学习需求、自主设计、自主评价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自然状态下的调查,结果如下:学生在学习需求、自主设计、自主评价三个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对学生健康个性养成具有良性的影响。我深刻感受到:课堂的美术个性化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的一个有益的切入口。它帮助了学生认识自身的个性、认识自己的美术学习的特点,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学生的人文素质也得到了不同程度地提升。
3、营造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在课堂中把“主人”的地位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了自主,也唤醒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
4、创设了个性化的学习场所。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我给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学习场所,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枯燥无味而且单调的美术课,学生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没有了兴趣,他们只会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还不如激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主动的探究观察动手,得到的知识远远要牢固、深刻得多。所以说:兴趣是最大的动力,也是成功的一半!只有让学生对美术产生了兴趣,才能让他们主动去吸收美术知识和技能,积极的去完成老师布置下来的教学任务。
作为老师也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赞美。你的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表扬的手势,一句赞美的语言,对于学生来说,心里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我觉得作业的批改不能用分数来衡量,分数会让那一批绘画不够好的学生看到那分数变得越来越不自信,我的评价是用三种不同的贴纸笑脸来表示,当他们看到这些笑脸时,不会感到不满,反而会感到老师在鼓励他,要他加油!批改作业时,当着他们的面批改,我先欣赏画,然后根据他的画在言语上给他三五句评价、指导和鼓励,最后给他作品上贴一个笑脸,他们每一个人拿着图画本都很开心。那些学生也变得很积极交作业了。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七篇
小学美术教育中美学情操的培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的竞争成为我国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国家开始大力推进青少年的素质化教育,要求在青少年的教育中要重视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注重挖掘儿童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使得小学美术教学能够与时俱进,为儿童日后的美术学习奠定基础,以人性化教学方式激发儿童的参与和创作热情。小学美术教育的重点是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通过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美术学等专业学科,对小学儿童美学情操培养展开研究,使儿童在掌握基本美术技能的条件下,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美学教育,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使其具有发现美的眼睛,感悟生活,使美术回归生活的本源。根据教师能力的相关培训和国内外教材的查阅,笔者将培养小学儿童美学情操的方法总结为以下四种:
一、整体法与个性法合理结合
1、整体法
整体法是指将每个年龄段的小学生都看作不同的整体,根据年龄发展阶段进行教学,主要分为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小学中年级(三、四年级)和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等三个年级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经历的积累,不同年级段的孩子对美学有着不同的认知,教师要通过平时与学生的交流和相关的社会经验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整体教学。低年级段学生刚刚步入小学校园,他们审美情感主要依靠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因此这时候的教学要注重孩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教授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分辨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而对于小学高年级段,学生们经过了几年的校园生活已经开始慢慢形成社会经验,对于事物的美丑也有了自己的主张和看法,更加注重同龄人的意见,这时候的美术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以平等的姿态进行教学和对话,听取学生的意见并以朋友的身份对其审美提出意见和建议。
2、个性法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孩子在对美术的理解上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质,要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观察每个孩子的表现,然后在美学教育中根据其性格特点进行点拨。如有些孩子在学习五年级下册课本第3课中祖国、家乡、和平等作品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些在第15课中的自然、环保、科技等主题下积极活跃……教师要结合美术课本的编写结构来发现学生的培养方向,可能是时间上的古今,可能时地域上的中外,也可能是结构上的立体与平面,或是色彩上的冷色与暖色,以及更高级的情感上的喜怒哀乐,教师可根据儿童对美学的不同兴趣点,组织其参与不同类型美学作品的创造,在不同主题下引导其观察生活,动手实践。
二、直接法与间接法相得益彰
1、直接法
直接法是指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直接性传递的美学元素,比如在教学时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声调语速等,以及教师在讲述相关案例时的个人意见都会成为影响学生审美的重要因素。比如在评析某件作品时,老师给予鼓励的眼神或是带头鼓掌表扬,都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老师鼓励性的语言也会给予学生无限动力,比如在进行美学元素探寻时,有些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观点,教师应该对于这种勇于发言和积极思考的行为进行表扬,如果一味的批评或漠视,就会使得学生在日后的美术创作中缺少创作激情,对审美主题选择上畏首畏尾,难以打开思路。
2、间接法
三、反复法和多样法相辅相成
1、反复法
贪玩是孩童的天性,很多孩子都是上课时左耳朵进,下课时右耳朵出,尽管在上课时认真听取老师的教学内容,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存在着知识流失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美术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上课之前回顾上节课的大体内容,并请学生进行复述,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再一次回忆起上节课的知识点,也会因为老师的提问而进行课下主动对知识的回顾和温习。
2、多样法
积极采用我国教育部提倡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进行美学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参与感,在与同龄人的讨论中更能激发其竞争心理和参与热情,可以很好的打开其创作思路,扩大其对美学的寻找范围,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积极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作品展示,二维到立体的变换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或积极举办作品展,让学生们重视美术作品的创作,创作所带来的荣誉也能够促使其在生活中注重美学素材的积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以及各科文化的交流融合中探索新的美学领域。
四、总结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八篇
美术教育专业是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是由美术学科本体与教育功能构成的。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应结合美术类专业与小学教育类专业的特点,既要重视素描、国画、书法、油画等美术学科,又要重视教育类课程,尤其要重视教师职业技能课程,以满足当今美术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教学技能的培养依赖于学科专业能力的提高
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想提高教学技能,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学科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掌握尽可能多的美术史知识、美学原理,踏踏实实地学好每一门专业课,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让自己有更多优秀的作品,在上课前找到更多有意思的相关知识,才能让学生对自己充满敬意,自己指导学生时也会轻松自如。大多数师范类学校的美术教育课程设置都会借鉴非师范美术类专业的课程安排,与非师范类美术专业相差不大,缺少美术专业与教学法的融合,缺少针对性。因此美术教育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教学基本功,如简笔画、美术字、黑板报、教学挂图制作等方面相对较弱,上学时学到的技能与实际教学能够结合的比较少。同时,美术教育类专业的学生存在见习、实习时间短的问题,尤其是实习,基本上都是校内实习,校外实习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学期,由学生自己安排,很多学生找不到实习单位或者不想去实习,最后只是找个单位盖个章来应付。这些问题应该引起学校的重视,美教专业教学应该注重专业特征,在美术专业基础课中,加入更多的适合小学生教育的如美化校园、装饰教室、橱窗海报之类的内容,加入教师的指导,让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另外,学校应该对实习作统一的安排,对实习做出更加细致的要求,安排人员监管。
二、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说课能力的培养
对于师范类美术专业学生来说,语言表达能力是必须锻炼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自己的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既要使用专业的概念与术语,又要使这些术语简单易懂,与实际操作相联系,尽量不用过于死板的概念解释美术类的专业术语,而应该用通俗的、便于理解的语言进行讲解,每节课尽量能够教授学生一个专业术语,例如素描、线描、速写、油画、国画等。小学生课堂有其特殊性,教师的语言表达更加需要技巧,要控制自己的语调高低、语速快慢,合理控制讲课时间与实践时间、教师示范时间与学生制作时间的分配。一般师范类院校会为教育类学生举办说课比赛、演讲比赛等,但美教专业的学生很少参加,原因有两个,第一,认为自己是技能类学生,本专业的教师也不太重视培养学生的说课能力;第二,就算参加,也很少能比得上中文类或者其他教育类专业的学生。针对这个现象,美术教育系应该组织学生观摩学校优秀说课选手的比赛,并且组织小范围的说课,给学生更多的学习与展示的机会。
三、提高编写教案与课件的能力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九篇
体育教学中的美育观论文
体育和美育是密切相关的。通过体育这一特殊手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提高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有助于更好地掌握体育活动中的技能技巧。
一、塑造健美的体魄
人要追求美好事物,要美化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追求真理,都必须具备健全的.体魄。青少年时期是身体逐渐趋于完美的关键时期,因此,在体育课中塑造学生健美的体魄是非常重要的。体育课除了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体质外,还要结合教学大纲的内容,向学生介绍有关健美的知识,采用适当的形体训练手段,指导学生科学锻炼,使他们全身各部的骨骼和肌肉都得到均衡协调的发展。在各项身体发展练习和队列队形练习的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注意培养正确姿态,这样才能使学生仪表大方、富有朝气。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
身体练习和技术训练都应刚柔结合,动作协调和谐,节奏性强,富有美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示范动作时应力求动作准确优美、轻松自如。在学生做练习时,还应该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富有韵律节奏的活动和练习如果能配以音乐,学生就会从中获得美的享受,留下美的印象。
三、用自身美来影响学生
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影响。因此,体育教师要保持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搞好工作,在工作中力戒粗俗的语言和散漫的作风,保持良好的教容教态等。通过这些诱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使他们的心灵净化、纯正,进而变得更高尚、更充实、更美好。
总之,体育教学中包含了美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美的新一代。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十篇
1体育舞蹈的起源与发展
“体育舞蹈”,又称作国际标准交谊舞,其原名称“社交舞”,英文为“BallroomDancing”。它曾是欧洲责族们在宫廷舞会时所跳的舞蹈,是人们通过狂热的肢体舞蹈动作来抒发和交流情感的一种方式。体育舞蹈源于生活,源于肢体动作美轮美奂的艺术展现,它是现代文明社会里高雅的、独具观赏性的一种文体活动,其特有的娱乐功能、社交功能和健身美体功能,逐渐得到了舞蹈界的承认,并作为一种体育运动进行传播与推广。目前的体育舞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健身娱乐为主的体育舞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交谊舞,于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另一类为竞技比赛为主的体育舞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竞技体育舞蹈,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在中国推行。高校教学中的体育舞蹈就是以健身、娱乐、美体为主的交谊舞。
2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
体育舞蹈是人们通过肢体动作这种无声的语言来交流思想和表达情感的,是运动与肢体艺术的完美结合,具有较好的健身功效。跳舞时学生的心肌收缩加强,呼吸与血流加快,消化器官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因此说,这项运动不仅能增强学生体魄,还对学生的心肺机能、消化和神经等器官系统机能的增强,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体育舞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积极的作用。首先在体育舞蹈技术动作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技术动作的学习从不会到掌握,从不协调到熟练,舞伴之间的不协调到默契,他们不断从这种过程中享受和体验着成功的喜悦与快感,从而使他们产生健康向上的积极情绪。其次在体育舞蹈成套动作的锻炼过程中,聆听着优美婉转的音乐、感受着高雅愉悦的氛围、欣赏着美妙动人的舞姿,会使学生的身心在娱乐中得到放松。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十一篇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渗透美育,促使儿童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儿童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
一、挖掘教材潜在美,让学生感悟美。
走进英语教材,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宛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但这美丽,远远抵挡不住教材灵魂的魅力。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本身就具有语言美。在字里行间,英语语言本身音调的升降,读法的暴破、连读,犹如一首和谐婉转的诗歌,散发着无尽的美。在课堂教学中,我要求自己用标准、优美的语音朗读课文,用亲切、温柔的语调和学生交流,充分利用语言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知道了深受欧美人喜爱的hotdog,hamburger,salad,学会了去McDonald’s吃快餐可以礼貌地说“MayIhave…?”在得到帮助时不忘说声“Thankyou!”给人造成麻烦时道声“Excuseme.”别人有困难时,主动询问“CanIhelpyou?”别人诚心道歉时也不忘道声:“That’sOK.”这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心灵,不正是教材的翻版吗?
二、展示教学环节形象美,让学生体验美。
现代课堂教学中,难道仍以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张嘴巴来完成一次又一次单调乏味的英语教学吗?我们能否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代替我们的辛劳,用多种美育形式打开儿童的心扉呢?多媒体教学就能帮上忙。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颇具吸收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集图像、声音、文学、动画于一体,能起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闻其声的效果。比如在教学Whatcanyousee?Whatcanyouhear?句型时,我用形象的动画、悦耳的音响,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中,获得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陶冶了美的情操。
英语教学中还常常借助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的魅力实施教学。如在学习“Theseasons”时,让孩子们画画四季的美景:大自然的山川湖泊,鸟语花香,都走进了孩子们的画幅中,接着再进入Let’.版块,在画画、说说中,孩子们身心获得的巨大快乐是无可比拟的。音乐、舞蹈本身具有美的感染力。把英语句子融于歌曲之中,学生在手舞足蹈中,可以把枯燥、机械的反复操练变得有声有色。课前的热身,课堂的调节,课后的巩固都可以由此来完成。如当响起“Areyouhappy?Doyouknow?Clapyourhands…”的歌曲时,孩子们一边唱一边跳,优美的旋律、优雅的舞姿,让孩子们沉浸在艺术的海洋里,其乐融融。这些“美”的教学手段,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了极大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美的鉴赏能力。
三、动情朗读,感悟美
一个情感真挚充沛的语文老师,不仅要让课堂充满浓浓的情意,更要把学生的心灵陶冶得圣洁、美丽。营造多种形式的阅读氛围,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有血有肉的精神境界中,去领略作品的艺术情感。《桂林山水》教学中,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初步阅读感受到的美,只是粗浅的美,要想形成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交融,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精读细读,深刻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领悟为什么桂林山水的美能位居天下第一,桂林山水究竟美在何处?
为了营造情感阅读氛围,调动学生深入阅读情感,我用诗情画意的导语:“桂林以盛产桂花,桂树成林而得名,这里山秀、水清、石美、洞奇,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骚人墨客为它写下了优美的诗文,唐代大诗人韩愈就曾以‘江做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来赞美它,陈淼先生《桂林山水》中,水是怎样的水?山又是怎样的山呢?”这样的导语产生了“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奇特功效,把学生的思路迅速引入桂林山水的秀美景色之中,此时,学生情绪昂扬,情不自禁地深情地齐声吟诵道:“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再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桂林的山是怎样的‘奇’‘秀’‘险’,展示漓江的水是怎样的‘静’‘清’‘绿’。
此时此境,学生的情感饱胀得呼之欲出,不时发出惊叹赞美之声!教师抓住时机指导朗读:漓江的水真清啊nga,漓江的水真绿ya,桂林的山真奇啊ya,桂林的山真秀啊wa,接下来指导朗读感悟:“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这样”的重复出现形成回环的节奏美,桂林的山因水而秀,神姿仙态,漓江的水因山而绿,如情似梦,读来气韵流动,语势圆转,“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茫,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百里漓江一路风景如画,泛舟江上,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时播放同步动态录像来展示“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丽景观。最后组织学生男女对读、师生对读、领读、配乐齐读等多种形式将感情朗读推向高潮!形式多样并充满诗情画意的情境朗读把学生从“有我之境”,带入到“无我之境”,将文中的“此情此景”变为“我情我景”。
四、品读写法,创造美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十二篇
本人于年毕业于xx第一师范学校,09月至今在我校工作,取得河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专科学历,现被评定为小学一级教师,担任一至六年级美术美术学科教学工作。参加工作以来,我在校领导的关心下,同事们的帮助下,我能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新课改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将我工作的主要方面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工作上积极投身教改,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我一直信奉一句名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也护花。”坚信要想成为一个好老师,就必须以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师德、师风来引领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热爱集体、服从分配、团结同事、爱岗敬业,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二、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学工作认真负责。努力实践了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全部美术课程教学,较好地学习和把握各年级教学重点、特点和难点,除了完成好每周节工作量的前提下,还积极参与学校布置的各项临时工作等。
1、认真备课,不但备教材、备教法,而且备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授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要求搜集每课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力求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学生都得到提高发展。平时虚心向前辈、老师们学习,多听老师的课,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也常常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改进工作。
在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的同时,积极投入新课改实践中,能以学生为主,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在教学欣赏课中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不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并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降低学生对绘画技能的要求,带领学生到校园中,运用感受、观察、表现及收集资料、小制作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尽可能尝试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美术信息,开拓视野,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
3、从发挥学生创造性能力出发布置作业练习,并注重对学生作业过程与创新方面的发展性评定。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和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三、积极参加市、区教研室组织的各类美术业务学习和理论学习活动,认真参加了区教师进修学校。
举办的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并且在实际教学中身体力行,通过对教学相关知识进行着重学习,使之更加系统化,使美术专业水准提到了一个新的起跑线。其次,利用业余时间辅导并组织学生广泛地参加有关比赛活动,挖掘并发展他们的特长。月,我在第四届中小学生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美术教师组二等奖。月,辅导学生参加全市少儿绘画作品评比活动,所有参赛学生作品都入选,学校获组织奖。本人分别荣获辅导二、三等奖。
四、教师的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在学校领导的指引下,我积极投身于英语、美术学科教研工作,我撰写的论文《练》在全区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荣获小学英语学科一等奖,论文《XX》在全区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荣获小学美术学科三等奖,论文《小学社会课素质教育初探》在全区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荣获小学社会学科二等奖。我撰写的教育论文《xx》、《xx》等分别在《河南日报》、《教育时报》发表。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言,言犹在耳,我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责任,也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光荣,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才属于自己,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我知道我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党在新时期下的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己经确定,我惟有勇于进取,不断创新,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展望未来,我信心百倍。我坚信岁月永远垂青于乐于奉献,求真务实的人。我会不断学习和创造,不断追求崇高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十三篇
摘要:
本文章阐述了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采用灵活的方法,用美的仪表,美的教态来吸引感召学生,并用相应的美的教学方法、手段、场地环境等有利条件。激发起他们对美的追求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并从中感到愉悦。
关键词:
体育;美育;教学
前言
体育作为一种行为方式被用来改变人体及其形象特征,也是人类增长审美能力的重要的领域之一。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对于他们的道德修养,知识的长进,美好心灵的培育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又是学生的审美对象。因此,体育教学中美感教育,有其独特的形式和特点它既不同于政治理论教育,也不同于一般的政治思想工作,更不同于其它方面的美学理论教育,它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的行为示范,语言交谈,传授知识。使学生对形体美、艺术美、仪表美、健康美等得到直接的观察、感受、认识和理解。从而感到愉悦,并在愉悦中从心灵和身体上受到美的教育。
本文仅对体育教学实施美育的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情感美教育
要使学生自觉积极地参加运动,教师要对每一个练习投入较大的热情,如在球类比赛中与学生打成一片,一起呼喊欢乐的投入运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在保护帮助时,教师要热情地一个接一个保护学生,并随时对每个学生动作优缺点不失时机地加以评讲,注意表扬鼓励。如:跨栏练习时,有的学生胆小,一到栏前就停住了。对此教师要从感情上和学生在一起,一个一个帮助学生完成动作,加强学生自信心,当学生感到教师的感情和他们一致时。又看到了自己的力量,情绪就会越来越高,如果教师情感上与学生格格不入,本身情绪不高,就会大大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当然就不会很好。
二、语言美教育
语言的使用是一门艺术,在体育教学中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这门艺术,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和美感教育是非常有益的。对课堂教学效果也无疑会起到良好的效应,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出口六月寒”。语言作为人类学习知识的第二信号,在体育教学中正确地艺术得使用,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的调动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力求语言美,生动形象、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用词确切、口齿清楚、口令清晰,而且语言要文雅、和气、谦虚,带有启发性,鼓励性,充分发挥语言生动形象的直观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例如:“请×××同学出列为大家做一下示范”,就比说“你出来做一下,让大家看一下是什么样子”的效果要好得多。这样会使他感到你是尊重他的。学生做完示范动作后说“谢谢,请归队,”比“你回去吧”要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使用正诱导语言,会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存在的缺点,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更加积极的去进行练习。而使用副诱导语言,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取心,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因此讨厌练习。所以教师在课堂中所讲的每句话,都应该充满信任和鼓励,即使是对那些不能按要求完成动作的同学,也应使用带有肯定进步和鼓励的词语,决不能话中带刺,恶语伤人。如:对完成动作好时应使用:“对”,“好”,“漂亮”,“不错”,“可以”“就这样做”,“更快一点”“更高一点”等等。对未能完成动作要求的同学也不能说:“不对”“不行”“真笨”“傻瓜”“你别做了”“你完了”等等,而应该指出应该怎样去做,比如说:“你应该再快点,再高点”“放轻松”“别紧张”告诉学生“你该怎样去做”或“再努力一下你肯定会完成的”而不该说:“你不应该怎么做”。这样会使学生感到教师并没有因自己动作失败而嫌弃自己,从而会更加努力的进行练习。
“精讲多练”是体育教学的原则之一,因此,不论是在讲解动作要领,要求,还是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时,都应该避免叠叠不休口若悬何的长篇大论,应以精练的语言,做到声情并茂,对某些专业术语要加以解释,归纳,编写成口诀,形象生动,朗朗上口,学生易学易掌握。如:排球双手垫球技术要领可归结三句:“一夹、二插、三抬”。
三、形态美教育
形态美(仪表美和教态美)是对学生最直接的审美教育。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学生审美的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都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上课时,衣冠不整,形体粗俗,举止笨拙,生见其师容,顿失之恭敬,导致厌烦承教。所以,教师首先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举止文明礼貌,仪表端庄,服饰打扮得体,待人接物廉逊大方,教态自然,和蔼可亲,成为学生精神美的典范。
体育教学是一种直观教学,教师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不是“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而是通过其形象,优雅,和谐,准确有力的示范动作,使学生的知觉,意向产生连锁式的心理反射,通过欣赏→羡慕→向往→实践,从而获得审美教育的效果。
和谐,指事物和现象的各个方面的配合和协调,多样化中特殊的统一。把“不协调的东西协调一致”。示范动作的和谐,也应该表现为把各个动作有机地相互联系在一起,把不协调的动作做得协调,美观。不仅要做得正确,准确,而且要做的具有美感,轻松熟练,协调有力。如果教师的动作马马虎虎,无精打采,面红耳赤,气喘吁吁,就必然会使学生也提不起精神。产生畏难情绪,激发不起他们跃跃欲试的心理,就难以掌握正确动作,也就更谈不到美的享受了。
但也不能故弄玄虚随意加大动作幅度、难度,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技术水平,来做出恰如其分的示范动作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在上一年级学生的双杠课时的支撑摆动,就应同二年级的示范动作有所不同,一年级学生由于参加紧张的高考,把大量的精力放在文化课上,拼搏了一年甚至几年,加之刚入校不久,身体素质尚在恢复阶段,如果示范动作做得幅度过大,对他们要求提的过高,就会使他们在赞叹之余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即使是硬着头皮去做也往往会因力量不足而出现伤害事故。因此对他们的支撑摆动只要求两腿并拢伸直,脚尖绷紧,前后摆出杠面即可。
二年级学生因在校已经一年,身体素质等均比一年级好,就应提出稍高的要求,即前摆和后摆,均应摆至水平位置。这样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做出的动作就可和谐了,“美即和谐”,动作和谐了美也就在其中了。当然,每一项运动都有其本身的美,如果把体操中的绷足,挺胸用在篮球的三步上篮中去,就会给人以“抬头,挺胸,绷脚背”之感。显得不伦不类,就失去了篮球上篮的那种快速有力的美感,从根本上违背了篮球运动动作的规律。
体育教学是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保证他们健康成长的教学,是塑造学生正确形态,姿态,行为能力的课堂之一。应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鉴别、欣赏人体美,正确的常态美,让学生知道站立时的探头、歪脖、抠胸、耸肩、驼背、塌腰、撅臀等,都是不正确的,而且也是不美的。让学生消除对人体美的各种误解,例如把肥胖当成丰满的一种误会,把纤弱当成苗条的一种错误,把粗野当成勇敢是一种颠倒,把无病当成健康则是一种无知。使学生舍弃自己的偏见,不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美,因为人体的形态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要我们的身体不失去人类的常态,就可根据人体美的规律去追求适合于自身体态特点的美,即瘦长的人苗条而不纤细;体胖的人丰满而不臃肿;身材高大的人魁梧而不单薄;矮小的人灵巧而不瘦小;就会使学生感到美就在自己的身旁,只要正确的去追求就会得到的。
四、环境美教育
心理学告诉我们:心理状态中感知,回忆某些情景的引起,也随情景场合的改变,由一种心理状态缓慢地转变为另一种心理状态。所谓“心随境迁”,就是心理状态的情景场合性。体育课教学对环境美的处境,对学生进行锻炼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笔直的跑道,清晰的线条,明显的标记,图形的新颖醒目,都会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中进行教学,能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技能,技巧进行回忆再现,增强他们对新内容的兴趣,达到使其自觉进行锻炼的目的。因此,要求教师不仅要从教材内容和教法上去进行钻研,探讨,而且也应该注意课堂中所使用的器械的排列,周围颜色的使用,音乐的选择等去加以考虑,使学生来到运动场后顿感“心旷神怡”,使之“荣辱皆忘”,一心一意的投身于体育活动中去,这样才能提高课堂锻炼的效果。
在器械布置上,不仅可使用上课所用的器材、设备,还可以使用某些辅助器材来改变环境,如:在上短跑课时,用呼啦圈按等距离直线放在跑道上,即美化了课堂环境,还可使学生按要求来限制步幅或提高步长,让学生做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跨步跑,等,每步都落在相应的圈内。
音乐走进体育课堂,是当今体育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对我们向学生进行美感教育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这里指的音乐走进课堂,不光是指艺术体操教学,而是指在所有的体育课内,广泛使用音乐来辅助教学。如:在课的准备活动中选用一些明快,节奏感较强的音乐,来代替体育教师的口令或哨声,不仅把教师从费力的口令叫喊中解脱出来,随节奏同学生一起做出准确的镜面示范,加深学生对体育正确动作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使学生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对其审美对象(教师),随音乐节奏做出的动作节奏,符合于他们生理的自然节奏,他们就会感到和谐和愉悦,在形体和心灵上都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在课的结束部分采用一些平缓,轻松的音乐来做放松活动,可使学生从高度兴奋和伴有疲劳感中平静下来,促进疲劳感的消除。
总之,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内容,极为丰富,它对促进人的身心协调发展存在着巨大的作用和魅力,因此,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体育家和美学家都大力提倡体育与美育的相结合,以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如:蔡元培先生、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都十分强调德,智,体,美相结合,目的在于达到身心既善且美,这样就要求体育教师充分运用美学理论来指导教学,不仅对学生心灵的陶冶,行为的完善,道德品质的培养,而且对体育教学的效果,都将起到不可轻估的作用和影响。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勇于实践,敢于探索,就一定会使体育教学成为发展学生形态美,创造学生心灵美的广阔课堂,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德、智、体、美,皆全的人才来,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铺锦叠锈。
参考文献:
[1]金雁群主编.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第一版,山西: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803-820
[2]吴兆翔主编.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第一版,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60-65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十四篇
摘要:
小学是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因此对各学科的学习都有一定的探索欲望。教师要抓住学生这种好奇心,引导学生开展独特有趣的课堂学习,构建有活力,充满趣味性的现代化课堂。小学生对美术有着天然的兴趣,他们喜欢用画笔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描绘自己喜欢的图景,基于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与方式,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学习中开拓思维,提升创造力和想象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 高效课堂 教学研究
在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只是运用画笔画一些简笔画,然后让学生进行临摹,这不但没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基于此,新课标中指出,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学生的创作力,注重多元化的引导方式,以此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案。
1、教师具有新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理念
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新课标对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提出了要求,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重新的审视,创造出有活力的美术课堂。在这方面首先需要教师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注意对学生培养方式的改变,美术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不需要死记硬背的理论知识,只需要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新,把自己的想法勇敢的表达出来。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更新,注重对小学生美术方面人文素质的培养以及美术知识掌握量的提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主要针对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想象力和表达力的教学,侧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压制每一个学生的自身个性。在新课标的引导下,教师对小学美术进行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增加学生个体之间的合作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体验进行掌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不断的美术实践,提升美术绘画能力。教师的教学理念是指引教师教学活动的方向标,在新的美术课堂上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明确自己的主导地位,而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改变以往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树立起与学生平起平坐的意识,同时积极的参与到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同时让老师体会学生的学习感受[1]。
2、教师要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
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来展现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审美意识和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操。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了解学生的思维形式,尊重学生的成长个性。小学美术学科有几大特点,第一是对绘画的线段使用以及色调使用进行讲解;第二各种绘画都让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减少绘画约束,注重学生主观性的表达;第三,在绘画中学生可以更加随意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尽可能的展现自己的夸张思维,创造出奇特的绘画作品。因此,教师要卓有成效的将上述几点重点把握,减少对学生各种条条框框的约束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爱美术课堂。另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全面的评价,不能从传统的从学生作品与课本作品的对比度来评价,在创造出新的评价办法,着重考虑学生绘画作品中所蕴涵的丰富想象力和事物表达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学生更加自由地进行创作。小学阶段的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若教师能够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就会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从此能够主动绘画,喜欢绘画[2]。
3、运用最新的教学方法,创设美术教学情境
小学生很容易受到课堂气氛的感染而进行各种学习活动,针对这一点,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相对宽松、活跃的学习环境,利用最新的教学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目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式,它改变了传统教材过于枯燥、单一的现象。多媒体教学方式集合了图片、声音、视频等等方式,为学生的美术学习增添了不少乐趣,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利用多媒体讲述美术知识,需要教师精心地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的注意力从别处转移到美术学习中去,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创造出无限的课堂价值。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仔细推敲创设教学情境所能够引起的教学价值,不能单纯的为了谋和新的教学方法,各种教学都要设置教学情境。首先,在课堂导入上。教师在开始一节课之前,用影像或者视频的方式导入课堂材料,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课堂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美术作品分析,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勇敢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看法,鼓励学生对作品所包含的思想进行研究。与此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不能随意驳斥,损害学生的学习信心。其次,美术也包含了其他学科的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多种真实的美术图片,让学生对其有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自己的记忆和想象去创作,让学生感受绘画的的深层次魅力。同时,教师为了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各种美术展览,提升学生的美术修养和艺术修养[3]。
4、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模式对各个学科都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情趣,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美术中所蕴涵的知识点,提升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创作和交流,勇敢说出自己对美术学习的见解,这些都是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办法。
5、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性教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办法,希望在以后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清楚地意识到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目标,然后为自己的课堂有效性教学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王冬红.追寻课堂教学的“真”———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新校园(理论版),2011(3):115-116.
[2]王志峰.浅议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54):142.
[3]郑万余.有效互动智慧生成———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4):78-78.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十五篇
一、我们为什么需要“美育”
“美育”是人们进行审美时必须要经历的一种高级过程,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审美也是以基于“美育”之上并以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为目的,所以,审美既是精神的象征,也是对于人格魅力的自我锤炼。朱光潜先生说过:“人心之坏,由于‘未能免俗’。什么叫做“俗”这无非是像蛆钻粪似地求温饱,不能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作高尚纯洁的企求;总而言之,‘俗’无非是缺乏美感的修养”……我需要审美,需要美感修养,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美是一种人生境界,更重要的是“美”能让世界充满爱,能让人类和谐!就当今的大学教育的来说,我们往往是重视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之重要的“美育”。在实现自我健康完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美育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并藉此在帮助大学生来正确地“审美”,“美育”从人的成长开始就具有独特的功能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美”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一个人心里如果缺失了“美”,那它还会剩下什么呢?或许就是“丑”与“恶”,那么在人的骨子里也就一定“装满”着报复、仇恨、怀疑,如果是这样:这个世界就会缺失来了“爱”,剩下的只有掠夺和战争了。希特勒少年时原本酷爱美术,但因考试未能及第,与美术无缘。试想:如果当时的主考官“高抬贵手”的话,这个世界就会多了一个创造美、爱美的人,就会少了一个战争狂人。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可以避免一场战争。可见,这个世界如果缺失了“美”,现实将会变得多么地可怕。当今社会,尤其是当今大学生,他们并不缺乏知识,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对知识和技能的过份渲染和教育,往往会冲淡和流失应存在他们心里的那份“爱”,往往会让他们没有时间或者根本来不及“修炼”自己的那份“美”。我们为什么要“美育”呢?答案很简单:通过“美育”可以美化人们的心灵,并使人们有美好的行为,我们这个社会太需要“美”了,真正的“美”是可以改变社会的。
二、通过“美育”使大学生正确地“审美”
(一)“美育”途径的多样性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同学科的人感叹不懂艺术,不懂审美,他们觉得美很神秘、很遥远……因此,如何正确地引导大学生们去认识“美”去发现“美”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美育”需要多途径地进行,审美也要从从生活实践的现实性、具体性和多样性出发。蒋孔阳先生认为“美”是存在多样性和丰富性的。他认为:“美感的差异性,源于生活方式的差异性”;也就是说一个人对美感的认同程度和方式决定了他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同样,人类活动的具体性也决定了与生活目的直接联系性,然而美与美感也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美“必须像生活本身一样,是具体的、感性的,我们必须通过感觉才能把握它”。
(二)通过艺术欣赏来进行“美育”和“审美”
在感受“美”的同时中追求情感升华,提高自身素质,这就是“审美”的价值感。这种价值感也取决于它的普及性。虽然目前让艺术普及与现实存在差距,但如果不进行普遍的“审美教育”,这种差距将会愈来愈大。审美教育针对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值得我思考的是:艺术专业往往也会把技能与“审美”教育混为一谈,还未能分清艺术技能与“审美”方式的区别,艺术技能还只是停留在表层,技术不等同于“审美”,也就是说:有好的技能并非就有好的审美能力,这就犹如好的演奏家并非是好的音乐家一般。中国的绘画艺术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主流艺术,其中沉淀的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包含和显现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价值观与道德观念,如果有一天,我们每个大学生都能够学习或者欣赏中国的绘画艺术,那么,我们未来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必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二是要多进行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讲座,“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这样的诗句给我们创造了多么深远的意境啊!其中的一个“直”和一个“圆”把大漠边关的辽阔和苍凉勾画的淋漓尽致!三是对大学生要多进行“国学”教育,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它的意义在于:正本清源、扬清激浊,传承中华美德,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树立民族文化自豪感。目前高校讲座大多为技能辅导、未来职场、个人发展方向等,这类讲座虽为必要,但也终究难以解决学生个人技能、个人素质与未来社会关系诸方面的问题,我们引导学生的审美过程应该是这样的:一是对美的感性直观形态的获取;二是对美的认识的升华和享受,并藉此能够让大学生能达到自我的洗礼与自我升华的目的。
结语:
其实我们对学生的“美育”需要加强,我们学生的审美也更需要引导,正确的审美引导是素质教育重要环节。前面谈到的“美育”是以部分艺术门类的讲座途径,这些门类虽为提高大学生“审美”素质的主流的艺术,但我们知道:要想通过几场艺术讲座来立竿见影地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似乎还有些天方夜谭。但我们深信不疑的是:这虽为“美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但重要的是只有审美能力的提高才能促进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我们的艺术教育、审美教育还必须坚持不断、持之以恒地展开才行!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我们学生的审美虽有些不尽人意,但我们不能简单地责怪他们,要从教育的自身去寻找根源,我们对学生的“美育”还欠缺,这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值得我们欣喜的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真正的“美”,如:“大学生自愿者”、“社区服务者”、“支教自愿者”、“义务宣传员”、还有雷锋形象的回归。他们才是最美的,是最值得我们感动和尊重的,他们的行为将会对当代大学生的“美育”产生积极的典范作用。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十六篇
本着做一个让学生、家长、学校都满意的老师的信念,本人尽职尽责,力争完成学校交给我的每一项任务。
作为一名教师,我用心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处处以“师德”规范自己的言行,遵纪守法,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身业务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鉴赏潜力、创作潜力。阅读报刊杂志,学习教育理论,把握教育动态,了解教育信息、总结点滴经验。回顾这一阶段的工作,虽有酸甜苦辣,付出了许多许多,但值得欣慰的是,学生在思想和学习上取得了必须的进步。
一、课堂教学方面:课堂是教与学的主要场所。我踏实钻研教材,设计好教案,采用各种适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观察、思维、鉴赏潜力有所提高。具体体现:
1、以兴趣为主线,优化课堂教学。如:我采用音乐感染法、故事诱导法、展示画面法、直观演示法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持久的学习兴趣。
2、以媒体为中介,强化课堂教学。紧跟时代步伐,我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媒体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至使美术课堂上学生学习情趣高张、思维活跃,教学质量有了提高。
3、以评价为宗旨,深化课堂教学。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作业展评。如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说画、写画的作业形式驾起美术课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桥梁,丰富教学资料,以画、话、文为基点,激发学生审美情趣,调整学生绘画心态,开拓学生创造思维,使学生构成爱绘画的内驱力。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促进学生发展。为了让新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理解新的老师,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及时加以引导,是十分必要的。
4、以反思为手段,促进个人成长。本学期我用心撰写论文、反思并在教学中促进了自身的成长。
二、特长培养,坚持不懈。我除了认真上好一周12节的家常课外,还开展了美术兴趣课的教学工作。课外兴趣辅导,学生特长培养,投入的工作量是没有底的。有位教育家说得好,你没有给予学生什么,那就别想从学生那里提取什么。为了让学生的思维活跃,创作水平得到提高,我又时时刻刻地做着有心人,关心周围的事物,留意身边的书籍,让学生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进行创作或是写生。除此外还用心完成校内的各项指令性工作,团结同事,尽自己所能帮忙同事解决制作教具上的一些问题等。
“不畏劳苦才能到达理想的顶峰”,今后我将以此为起点,努力工作,虚心好学,去迎接更加灿烂的明天。
小学美术教学总结
本学期学校实际工作需要,我承当了六年级(2)班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使课程资料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资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齐,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忙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二)使学生构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在美术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潜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构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取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资料。同时,要课程资料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构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潜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消泯学生的个性,千人一面,是创造活动之大忌。就应鼓励学生在个性的基础上大胆地表现,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艺术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在思维方法上,就应注意采用与创造性密切相关的发散思维、类比思维、想象思维等。另外,美术课程中还要努力设计一些具体的程序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力。
(四)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我们这天的教育的主要任务已不是再灌溉多少现成的知识,而务必让学生能够拿着自己的“杯子”用自己的方法不断地找适合于他(她)的“水”,即学会学习,构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也就是能在新的社会发展的情境下,能够不断地发现社会中的或自己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为解决这一问题去学习、寻找有用的信息,能透过分析和思考作出决定,再创造性地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和评价,不断地进行改善或完善,直到这一问题的真正解决。
(五)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教学之余,我除认真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外,还订阅了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上能更快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十七篇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认为首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要让学生接受我,自然而然就接受了我的教学,并能主动的参与。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或讨论,或写生,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轻松自然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学习美术。
另外,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还要充分利用大自然的环境让学生热爱自然感受自然,曾有画家说的好艺术源于生活与自然又高与生活与自然。利用大自然充分挖掘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需要和审美潜能。让他们体验到自己生活环境之美,从而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生活,用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样将让学生生气勃勃地学好美术。具体的做法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证明:“最大最持久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学科内容的内在兴趣”,只有这种“内在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普遍具有一种猎奇心理。新奇的东西往往会激起他们探索事物的强烈欲望。这就要求教师挖掘教学内容的新意,使之有新鲜感,课堂教学的方法要多样化。比如,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启发的语言激发学生想像;用各种实验性的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从而发挥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课堂的互动氛围。
学生做练习时,我采用一题多练的方式,即同一课题内容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表达,可让学生用钢笔,铅笔,水彩笔等多种表现形式,也可用手工形式表现。另外,课堂实践要有层次性。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多多利用美术来体现学生自己生活的环境,画面的故事可以充分发挥创新意识,让每个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二、求实创新,认真开展教学、教研工作。
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本学期,我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并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时时补充教学内容,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美术教学更具特色,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切实做好课堂教学。课前认真做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运用电子白板,并结合各班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做到当堂内容当堂完成,课后仔细批改学生作业。
课后根据得失及时写些教后感、教学反思,已积累教学经验。同时,我还积极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改进教法,突破学法,使每节美术课都能让学生有兴趣、有收获。总之,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都以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力求让美术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任劳任怨,完成学校工作。
本学期,我校举行了一系列活动,如:创强验收、教室布置、队列队形比赛、一年级家长会、跳绳比赛、期终工作等。其中,涉及到我需要做的工作:为迎接省、市、县领导的检查验收,补充美术室的许多资料和器材的摆放,做到室内干净整洁;协助班主任更换好黑板报和学校的板报、班级标志牌;协助教研组长更换学校的版面;写好学校的奖状等,对于学校分配下来的每一项任务,我都能以最大的热情把它完成好,基本上能够做到不拈轻怕重,力求优质高效。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与李萱老师的微型课题“构建生动有趣的美术课堂研究”,获陕西省教科所立项课题。我辅导的16名学生参加“关爱杯”书画赛分别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
教学工作苦乐相伴,在新的学期里,更要做到完善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加强学习,勤于反思,使自己在美术教学工作中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心中有梦,路就在脚下……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十八篇
小学体育教学中应融合美育教育论文
一、对生活美的体验
美来自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体育运动、竞技、游戏不仅仅是人的情感的渲泄,更重要的是人改造生活的需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生活美的教育。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身体活动,促进青少年身体的正常发育,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过程外,融合对生活美的教育。另一方面开展野外体育活动,更能使学生达到对生活美的教育。因为举行此类活动,学生通常都要准备食品及其备用灶具,在活动中,学生要生火、做饭、搭帐篷、确立方位、使用地图和指南针等。在出现伤病的情况下,还要会医务急救和排难,学生通过自身劳动,锻炼了独立生活能力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
二、对情感美的感悟
现代教学论强调快乐的学习情绪,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和利用提到了相当重视的地步。但在一般情况下这种非智力因素是为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服务的。但这里把情感放在了教学内容和追求目标的位置上,是要求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美的情感教育,即培养其良好的情感品质。要实现其目标,必须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因素:
1、在教和学的关系上,强调学生是教学主体、学习的主人,实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是实现目标的前提。使学生把体育的`学习建立在自身愿望需求的基础上,这是实现目标的基本保障。
2、在教学的观念结构上,主张教学活动是认知、情感、行为这三种心理活动有机的统一,这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强调体育课必须情知交融与身体发展并举,体育教育结构应是融认知、情感与身体发展为一体的三维立体结构。
3、情境的创设、场地的安排、教材内容的选舍,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参与机会,都有成功的感情体验,使他们在“心态平衡发展”中产生强烈的体育爱好,养成喜欢学,以苦为乐,乐此不疲,自觉锻炼的习惯。逐步形成良好的情感,又如场地处理安排上,仅跑道上划白线和不划折线,学生跑起来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感觉,所以,在场地器材布置力求美观新颖,学生产生新鲜感。又可以挖掘教材中固有的情感因素,准确及时地给予培养,促使其情感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4、个性的尊重并能使其充分发展是实现目标的基本方法。遵循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生理、体育、个性及兴趣、爱好上存在差异的认知规律,要用一种因材施教、分类组合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方式方法以及运动负荷等方面加以区别对待。特别强调,因体育动作困难,身体素质差比不上其他同学而产生紧张、畏惧、出现信心不足、抑郁心态等不良情感品质时,教师更要细心、耐心辅导、充分鼓励等手段,以求达到学生心理上的转变。
三、对真善美的领悟
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也就是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外形极其丑陋,但他却感人至深,正是由于他具备了真与善的品德,才使得他有一种崇高的美的形象。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真善的教育,即如何“做人”的教育。如教师可及时抓住体育比赛中时常出现的运用不正当竞争手段,靠投机取巧获胜的现象,是对学生的误导,因此从人的本质上去弘扬真正的人格精神,从体育精神方面去教育学生,认识和理解体育比赛对参与者行为规范的要求。在树立集体主义精神的同时,还必须做到实事求是,遵守规则,言行一致,做一名名符其实、堂堂正正的胜利者。面对体育运动中艰难困苦对人体生理负荷能力的挑战,能否做到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恒;面对体育竞争中,时时刻刻有失败的同学,竞争对手意外事故发生的情况下,能否及时得到其他同学的友爱、温暖和帮助等等思想认识问题,都需要教师在有意无意之间悉心培养。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十九篇
加强体育教学中的美育的论文
[摘要]一提到体育,人们自然会想到健美的体魄、优美的体育动作,特别是体操运动员令人眼花缭乱的表演,更是美不胜收,令人如痴如醉。由此看来,在“四育”活动中,体育课是对学生加强美育教育的极好方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四育”活动中,体育课是对学生加强美育教育的极好方式。本文从五个方面就如何加强体育教学中的美育谈了一些认识和看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 美育教育
在当今素质教育,科学教育,人文教育,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几个方面中,实施素质教育才是真正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也逐渐深化,审美观点也大有提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提到体育,人们自然会想到健美的体魄、优美的体育动作,特别是体操运动员令人眼花缭乱的表演,更是美不胜收,令人如痴如醉。由此看来,在“四育”活动中,体育课是对学生加强美育教育的极好方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针对学生爱美的天性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当发现有的同学对美的标准认识不清、单纯追求穿戴、粉饰,渴望纤细、娇柔的形体时,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明确指出塑造人体美的关键是拥有优美的形体姿态。优美的形体姿态既能展示个人的才华与修养,又能掩饰相貌平平,甚至身体缺陷,更能弥补体形上的先天不足,同时还能体现出高雅的气质风度。另外,优美的身体姿态不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而主要靠后天的`培养与锻炼。例如:健美操和韵律操的形体锻炼正是培养身体美的有效手段。真正的人体美要包括健康的体魄,比例适当的体形,优美的形体姿势和高雅的气质风度。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追求健康的美、心灵美。
二、利用体育活动美化学生的心灵
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也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要求,尤其是中学的体育教学,更是责无旁贷。
在课内、外体育活动中,有些学生拿器材或收器材时,不爱护器材、不合理使用器材。每当我们发现此类现象时,总是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认识到爱护集体财物、爱护国家财产,就是心灵美的表现。
在富有对抗竞争性的游戏比赛或体育竞赛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往往会自然地流露出来。例如:在接力赛跑时,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非常强烈,为了本班或本组取得胜利,有的同学故意抢跑、有的同学故意干扰对方。对这类现象,我们则对有关学生进行个别谈话,教育他们体育竞赛的公平竞争,力求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从而培养他们从小就培植自己有一颗美好的心灵。
三、利用体育教学健美学生的体魄
体育教学不只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技术、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还要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达到健美体魄的需要。在教学中,我们利用幻灯、图片资料和情景教学,帮助学生明确什么是“健美”的体魄。在此基础上,我们严格训练学生坐、立、走的正确姿势。(1)站姿。抬头,双目向前方平视,面带微笑,挺胸收腹,立腰。(2)坐姿。入座时要轻要稳,面带微笑,上身自然挺直,微靠背椅,双腿并拢。(3)步姿。双目平视,面带微笑,上身挺直,两脚内侧落地时的轨迹近于一条直线。除此之外,在我们掷实心球教学时,课前首先要画好场地,在场地设置了几幅不同的人像靶,在练习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情绪,真正做到了远、准。当然我们在教学中也发现有的同学情绪不高,于是我们就利用语言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耐心进行技术指导,鼓励多练习从而达到目标,最终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动作要领。
健美的体魄离不开健美的体格,也离不开健美的精神气质。为此,我们不仅通过行之有效的体育活动来锻炼学生的体格,增强学生的体能素质,更注重锤炼学生顽强的毅力以及战胜困难的信心、抗御挫折的能力,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以健美的体魄投身于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
四、寓教于乐美化学生的情操
在教学中,事先在场地划上各种粉线清晰、形式新颖的图案,先用直觉唤起学生的美感,然后在教师洪亮清晰的口号或节奏欢快的音乐指挥与伴奏下,进行练习,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强学生的韵律感和美感,还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的动作,特别是在课的结束部分,以优美的音乐伴随学生做意念放松和舞蹈放松,可以使学生在生理上得到锻炼和提高,在心理上获得美的启迪与享受,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五、用教师的言行美化学生的感受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善于不断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简短的表扬性的语言肯定成绩,既鼓励优秀学生又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例如:多用“这个学生做的真棒!”这样的语言,可以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增加他们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对老师感到亲切;排除了练习时的心理压力更乐于接受老师的指导。教师的言行和穿着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会产生重要影响。为此,平时上课时,教师的穿着要美观大方,精神饱满,口令洪亮,教态热情,面容和蔼可亲,语言生动形象,以此来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共鸣。教师的示范动作要准确得体,熟练优美,轻松自如,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激发学生一跃而过的决心,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增强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在多彩的体育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它不仅能给学生提供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可能,而且可以借助美感的心理力量丰富学生对美的情绪体验,从而调动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二十篇
美术教学中调动中小学生积极性的策略
论文提要:按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美术教育是我国所有公民在中小学阶段所必须接受的。全体性应该说是基础美术教育的基本属性。换句话说,如果只一部分人接受这种美术教育,或者这种美术教育本身未能对绝大多数学生产生吸引力并使之发生素质方面的某种变化,那么,我们的基础美术教育整体上就不算成功的。在基础教育中,使全体性的实现成为可能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美术课是闭塞的泥潭,豪无生气美术教学中要把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首位。因材施教,深入浅出,把深奥的道理用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形式,语言传授,从而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关键词:鼓励 激发 兴趣
美术教学中要把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首位。因材施教,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形式,语言传授,从而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美术课是闭塞的泥潭,豪无生气,因此,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美术兴趣方面,注意方法的应用使他们的美术课越来越生动,越来越好。当然在引导学生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我们美术教师去创新,去发现。
着名美籍华人科学家xxx宁曾说过:“一个人要出成果,原因之一就是要顺乎自己的兴趣,然后再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有了兴趣,“苦”就不是苦,而是乐。到了这个境地工作就容易出成果。”这句话充分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指在学习中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心理倾向,人的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过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有趣是兴趣发展的低极水平,它往往是由某些外在的新异现象所吸引,而产生的直接兴趣,其特点是:随生随灭,为时短暂。乐趣是兴趣发展的中级水平,这是在有趣的基础上逐步定向而形成的。其特点是:基本定向,持续时间较长。志趣则是兴趣发展的高级水平,它与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奋斗目标相结合,是在乐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是:积极自觉,持续时间长,甚至终身不变。在学校的众多学科中,美术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美术课对学生的升学、谋职的影响微乎其微,要使美术学科在学生心目中保有一席之地,就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引导学从有趣逐渐趋于稳定、集中,向乐趣转化,并使兴趣上升到了志趣阶段。那么怎么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这就要求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要把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首位。因材施教,深入浅出,把深奥的道理用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形式,语言传授,从而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一、选择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
1、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选择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内容。
书本上的教学内容不一定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知识;教学方法的灵活性选用更是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教师掌握教学技巧的多寡;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更灵活、更实用的组织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同时,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只有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的东西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和认知。更多的了解学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之所在。
2、优化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以前总是有一些人认为美术课就是教师把范画往黑板一挂,让学生临摹就行了。于是有些人把美术课称为“图画课”。当然我们不可否认是有这么一些教师这么做,但我们不难想象长久这样下去,呆板的教学方法怎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与之相对比,美国学生学习美术,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地“构图”。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用“心”参与,真实地表现自我修改。
使青少年学生的猎奇心理和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学习美术的兴趣就会很高。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上采取生动的教学方法(如用多媒体,开设手工制作,野外写生课),特别是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教学媒体普遍运用于美术教学将成为新世纪美术教育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它不仅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地唤起人的兴趣、情绪和思维,最大限度地作用于人。我在《色彩基础》这节课便运用多媒体教学,制作课件,通过大量图片的展示,使学生为自然色彩的烂灿而惊叹,为人造色彩的绚丽而感叹,从而为学生对色彩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教学活动保持新颖性,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从而使美术教学更为生动活泼。
注意采用鼓励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每一幅习作,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力求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鼓励审美个性,培养审美意识。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二十一篇
摘要:小学美术教育专业是以培养高素质小学美术教师为目标的综合型专业。文章就如何培养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专业;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小学美术教育专业是以培养高素质小学美术教师为目标的综合型专业。其专业特征一是职业导向明显,二是带有很大的综合性。[1]对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培养,一方面要合理把握美术专业内涵和美术课程结构,另一方面要充分兼顾到学科类课程和小学美术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特点。
一、小学美术教育专业的知识结构
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综合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和熟练掌握本专业技能的艺术教育人才。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教育科学方面的理论知识;(2)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3)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围绕这三个方面从以下几点来思考,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结构的培养。
(一)良好的人文素养
无论是美术专业知识还是美术专业技能都只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是以人文素养为基础的。人文素养是指个体掌握的历史、哲学、文学、宗教、艺术、审美等学科知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人类生存充满深情关怀的意识,人文素养就其核心来说,主要是指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以及人文科学中体现出来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人文学科知识和人文精神。良好的人文素养是由历史文化和传统精神熏陶而成的修养和气质,是融进了自已理解和悟性的认知结构,是对人格心理及人生定位有着巨大影响的“遗传基因”。[2]
人文知识不等于人文素养,人文知识是指史学、哲学、文学、法学等人文类学科的知识。
(二)较强的创新思维
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我国教育的现状,还是偏重知识传授而轻过程分析的应试教育,教学方法多是科学主义的理性分析法,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还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和培养。
艺术教育具有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培养创造性人格的价值,培养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形成其创造性人格,这与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相一致的。
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教学方法的运用,它要求教育者在教学中注重创新教育观,即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的教育观,它是人本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和健全的人格教育观。它不仅要求教育者倡导民主的教学作风,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不轻易否定受教育者的思维结果,而且还要注重在校园范围内营造有利于师生催生创新灵感、激发创新潜能、保持创新活力、涵养创新素质、取得创新成果的文化环境,以及注重激发受教育者的思维为关键,注意激发、培养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尤其是批判性思维。
(三)厚实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修养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的新理论和新战略。创新教育的结果是科技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科技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又有利于促进创新,有利于可持续发展。[3]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为基础,以科学技术的知识生产、分配、传播和使用为支柱,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的经济形态。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还要与人文素养和自身能力诸方面和谐发展,才能确保其主体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并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价值。
对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修养的教育是以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为核心的教育,旨在使每个受教育者形成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念、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广泛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将会逐步提高教育质量,把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推进到新的历史阶段。
(四)丰富的现代教育知识与技术
面对信息社会的挑战,教育改革速度加快以及新型的教学方式,要求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适应新的教学环境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技术素质。现代教育技术,一个支点是教育,一个支点是现代技术,它是先进教育思想与先进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并且现代教育技术随着科学技术和教育思想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丰富新的内容,增加新的内涵。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由于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给人强烈的活动感、立体感等特点,所以能极大地引起受教育者探求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减少教学过程中的枯燥无味感,充分调动受教育者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综合参与,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美术教育专业的能力结构
根据小学美术教育专业的特点,学生的能力结构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审美教育能力;(2)组织教学能力;(3)专业活动能力;(4)美术科研能力;(5)获取信息能力。根据以上五个方面,教师培养他们的能力结构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把审美教育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二十二篇
一、按照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发育规律设计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随时而化,循序渐进
职业学校国民教育系列中属高中学段,这个学段学生的年龄、心理、认识水平有其自身的特点,而不同的年级又有所不同。因而美育教育的目标及方法要在尊重学生心理发育规律的基础上,分阶段有所侧重,使美育能力一步步地落到实处。
(一)一年级学生的美育教育应以培养审美感知能力为重点目标。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为审美感知做好知识上与理解能力上的铺垫。虽说审美教育是形象教育,可以诉诸直觉,可这种直觉不等于肢体触觉的那种直觉,而是一种在长期的关于美育的知识学习、技能演练、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是“理解之后更深刻的感觉”。所以知识和理解能力上的铺垫是必要的。比如我们在学习一篇文章时,往往是先介绍时代背景、疏通文字、把握意象特征等,从对感性形象的初步认知逐步上升到对美的体会。其次,启发学生主要在听、读、说中驰骋想象,感知其中的美。
(二)二年级学生,加入引导学生在探索与应用中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对于已经适应了高中语文学习并且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与认识能力的二年级学生而言,除了进一步提高审美感知能力外,引导学生在探索与应用中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以收到一石三鸟的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1、探索中发现美、感知美审美的愉悦性给美育带来了两个特点,一是采取自觉自愿的自由方式进行,二是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完成。受教育者不是被动地受支配的教育对象,而是主动积极地去获取教育的主体。美育过程是一个自由自觉的教育过程,是一个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思想进行自我运动的过程,这与探索能力的培养是相契合的。《礼记大学》中“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即“格物致知”,诚然不错,我们可以借此说“致美在格物,格物而后美至“,即可以说“格物至‘美’”。教师采用质疑法、讨论法让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让学生讨论黛玉的美,美在哪里,有的说行为美,懂得谦让,步步留心,举止文雅;有的说语言美,从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说话时总是适时适度,言语得体;有的说外表美,美的服饰美的容貌……学生在探究中享受到了美,愉悦了心情,也激发了探索的乐趣。
2、应用中创造美创造美是在发现和感知基础上的具体应用。语文这门学科本身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学生也有适应现实生活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基于此,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刻不容缓的,而美育的实践性正可以在应用能力的培养中得以体现。《文心雕龙》: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美本身就是在实践中创造的,人的美感也是在实践中获得的。同样,美育也必须在实践中进行,在实践中完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表达应用能力培养就是实施美育的最好的实践。语言文字的运用形式灵活多样,文体多样,风格多样,内容会涉及各个领域,只要有沟通就有语文的用武之地,让语文教学更贴近生活,更有可以利用的感性基础,比如面对优美的景色,可以写散文,可以创作诗歌,可以设计成剧本的背景……这样学生的创造的美可以是形式上的,更可以是内容上的。
写作教学中,更能突显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一年级学生能把握写作的基础等级,二年级学生可以在发展等级上有所突破,也是他们高中学段创造性想象能力处于顶峰状态之时,因而在美的创造上往往表现突出。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观察自然美,发现社会美,之后用美的形式创造美的形象、美的意境。例如,布置学生以“选择”为题目写作文,学生联想到泉水宁可粉身碎骨也选择了瀑布,那是一种悲壮美;落花选择化作春泥,那是一种奉献美;再联想到辞官归隐的陶渊明、弃医从文的鲁迅以及瓦尔登湖畔小木屋中的梭罗……美不胜收。
二、发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文本的美育素材,找准载体,润物无声
综上所述,在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定要一以贯之,这是不能敷衍或动摇的,因时因材的“变”是为了让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二十三篇
一、让学生通过视唱来感受音乐的旋律美
(一)要利用游戏,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所有的音乐都有自己的节奏,无节奏或节奏混乱,只能是噪音,而不是音乐。要让学生有节奏感,首先得激发他们感知节奏的兴趣,从简单的游戏开始。记得教一年级音乐时,有一次上课,我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快慢,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听两段音乐,来分辨他们的快慢、时值的长短,而是在课件上做成了游戏,哪个同学答对了,课件中的小人就会笑起来,如果答错了,课件中的小人就会哭,学生参与这个游戏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还有在教学一年级第一首歌《你的名字叫什么》时,单让学生跟着音乐唱,有些学生兴趣就不浓厚了,但是让他们拍着手走到自己喜欢的同学跟前唱时,他们唱得就特别起劲。所以说,把感知节奏融入到游戏当中,采用游戏化的方法和手段,确实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逐渐地感知节奏、掌握节奏。
(二)音准训练是提高音乐视唱能力的重要手段
对于一个没有音高概念的学生来说,音乐再美,也是对牛弹琴,因为他感知不到,体会不到,更创造不出音乐的美。所以,我们对学生,必须要加强音准训练。
1.首先要进行音阶练习,把握音准。在音乐课堂上,每次唱歌前要稍微练一练声,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口型、换气方法来唱上行的音阶r、m、f、s、l、t、d′,唱完再反过来唱下行的音阶,让学生学会用科尔文手势来找音高。
2.其次对学生要进行识谱训练。只有学生的识谱能力提高了,才可以去感知音乐、鉴赏音乐、理解音乐,让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所以,让学生全面掌握乐理,能识别各种音乐符号、标记,并了解它们的意义,准确辨认出乐谱的调与拍子、音高与时值、音的强弱等,就很重要了。例如,教唱《两只老虎》这首歌,在反复聆听中学生已建立了初步的音高感,教师再让他们看歌谱,说说歌谱中的数字要唱成哪些音名,学生再把记住的这些音名随着伴奏套到歌曲里唱,慢慢地,学生就能自己视唱歌谱了。识谱训练没有好的办法,只有多听多练,熟能生巧。
二、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可以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之美
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要自我示范,榜样的作用最大,学生模仿力来源于教师,教师足够优秀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教师的示范要贯穿整个音乐课堂。音乐课堂导入后,教师的示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间部分的示范是对学生错误的纠正和指导;末尾部分的示范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强化和总结。
三、让学生通过朗读歌词来感受音乐中渗透的文学之美
一首歌词就是一首好诗,节奏鲜明,朗朗上口,讲求声律和格律,富有深远的意境、诗意,有独立的艺术价值。小学音乐课本里的歌曲不仅具有容易为儿童感知的音乐形象,而且歌词达到了内容美、文学美、声韵美、节奏美和意境美的统一。有感情地朗诵歌词,深入细致地分析、体会、吟诵,可以使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学起来也会变得轻松。例如,教学一年级歌曲《跳绳》时,我发现歌词内容丰富,形象生动,读起来很带劲,于是,我就引导学生先拍着手,按照节奏来反复朗读歌词,然后再让学生进行一场朗读比赛,结果,学生个个读得绘声绘色的,两段那么长的歌词很快就记住了,然后再反复听几遍歌曲伴奏,学生就能轻松地唱出此歌。我曾在同年级的一个班试了试不读歌词直接用听唱法让学生学唱歌会怎样,结果效果不好,到下课还有不少学生不会唱,歌词总也记不住。这就说明学生只有体会到了音乐的文学之美,学习音乐才能变得容易。
四、引导学生能够利用肢体语言演唱,抒发音乐美
教师要给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尽情抒发情感的机会,使学生的情感在美的熏陶下,不断深入。表演唱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尽量尊重学生的想法,可以是小组、个人、男女生演唱或加入伴舞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五、让学生在编创活动中体会音乐的创造美
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或创造活动,是提供首创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思维和实践活动,创造心理是人的'心理结构中的较高层次,是心理结构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进行创造性教学,开展创造性活动有助于优化人的心理结构。所以,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十分注重鼓励和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音乐知识,自己创编歌曲或乐曲(主要是打击乐),通过表演、演奏等手段根据自己已掌握的音乐技能,对原有作品进行初步二度、三度创作的尝试,或尝试利用电脑等设备自己创作新的作品,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提高创编能力,享受音乐带给自己的快乐。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随便给学生一个音乐主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头有的任意的物品或乐器,合作创编打击乐,结果收效显著,五年级的学生,有的组甚至还把自己创编的打击乐划分好了段落,加入一些引子,有强有弱,有快有慢,有时声势浩大,有时如涓涓细流,他们演奏完,脸上的愉悦之情都溢于言表,可见,学生确实能够通过创编活动体会出音乐的创造美。综上所述,百尺竿头,还需更进一步,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美育之花在音乐课堂上绽放吧!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二十四篇
本学期由于学校实际工作需要,我承当了五年级六个班兼两班一年级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回顾这个学期所从事的美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作为一名教师,我在工作中享受到了收获的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现对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以便择优汰劣,取长补短,以待下学期教学水平能更上一层楼。
1.学期初
认真学习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处工作计划,明确了学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本教研组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按照二期课改美术教学的要求和精神,本学期新课开始之前即已制定了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教学中认真遵照教学大纲要求,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2.认真备好课,努力上好每一节课
3.在美术教学中
我还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本事,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构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资料。同时,根据课程资料的层次性,适应不一样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构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本事,在教学中,依据教学资料,运用故事、游戏、图片等艺术质料,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仅能够丰富和深化教学资料,并且能够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发学生积极向老教师学习教学经验,同时能团结组内其他教师一齐探讨教学方法问题。在教学之余还协助各班教室的环境布置等工作。以上是我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同时,我会不断反思,严管课堂教学纪律问题,争取在下学期有所突破,有所提高。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二十五篇
岁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在这一个学期中,根据我校的实际需要,我担任了二年级的美术课。我对一个学期中的美术课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本班的美术教研工作,以国家教委颁发的《课程计划》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科教学新大纲、新教材为基础;以教科研为先导,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以用心的态度投入到教学中,在自己的教学领域中用探索的精神努力提高学生的现代素质。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1、我的理论与专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这学期中,我们班的同学美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画画水平得到我很大的提高。得到我各位老师的一致好评。
2、学习新大纲,把握教改动向。我认真学习《课程计划》和修订后的《教学大纲》,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提高认识,把握教改动向,明确小学美术学科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资料
二、抓好学科教学常规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我在本学期初便定好学期工作计划,排出教具、学具及使用日期,平时经常对照检查,督促学生带好学具。
2、课后,我用心组织开展美术兴趣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学生探索新知识,提高学生的绘画潜力、创作潜力、欣赏潜力,并将学生作品展示出来,激起学生欣赏美、热爱美、创造美的学习兴趣。
3、这学期二年级使用岭南版美术教材,在教学中我始终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新的教育基本理论。透过学习,促使学生观察生活,关心社会发展,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在充分相信并尊重每位学生的潜能和个性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并帮忙学生建立贴合各自个性、天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体验、感悟美的渠道。
三、建立新的课程理念
1、新的课程理念推出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摈弃那种无视学生兴趣,一味追求认知的做法。我在教学中把情意与认知相结合,以简单活泼多样的方式呈现新课程资料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成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2、我在教学中认识到,美术课程资料应与学生的生活持续着密切的联系,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技能美化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努力追求生活艺术化。
3、鼓励学生对各种材料、工具的特性进行尝试和探索。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多种原材料制作作品,并透过探究与发展,逐步认识各种材料和工具的特点和性能,再综合各种的材料进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同学们的审美观、艺术潜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美术教学01-19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二十六篇
一、绘画艺术的潜移默化之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绘画艺术有着感性的特点,潜移默化地实现在人身上的作用,同时也是一种感化。绘画艺术之于大学美育教育中的影响,不存在任何形式规定以及束缚,其存在是自然而然的,即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感染中受到熏陶乃至影响。整个过程不需要任何抽象的形式,如同知识的灌输一样,或者道德说教一样,也不像行政命令一样。绘画艺术欣赏与实践犹如空气一般,包围着接受教育者的人群,让学生可以在不自知中感受和体会,进而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黑格尔曾说:“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是我们‘可观照,可用感官接受的东西’。”这说明绘画艺术在大学美育教育中乃是以一种感性的方式去感化人,而不是强制的理性说教。
孔子说过:“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绘画艺术欣赏或者实践过程是非常快乐的,不但不是强制的,并且是心甘情愿和乐而忘返的。在大学艺术教育中设置绘画艺术的欣赏与实践,就是要让大学生可以“乐之”的美学教育。在当代的大学生中以“乐在其中”的形式对其进行教育,使他们在心理和精神方面发生改变。学生在快乐状态下,他们的身心是自由的,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通过这个过程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学习绘画艺术的主要目的,正是使大学生可以成为身心健康的人。
二、绘画艺术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情感的突起以及深化表现都和感性形象的运动密切相关。绘画的艺术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可抗拒的,身在其中的人是不由自已的。绘画艺术这种不可抗拒的特点,是动因于内的,学生看到绘画作品或者参与绘画实践,皆需从内心情感的角度出发,或者用作品打动别人,或者被他人的作品所打动。例如,学生看漫画展览,在幽默的画面前,会忍俊不禁。但是遇到悲伤的画面,学生又情不自禁,甚至流泪。这些都是绘画内外主体发生情感共鸣的真实再现。
此外,绘画艺术的欣赏与实践中始终存在着愉悦性,这就意味着在此过程中既可以满足欣赏者个人的情感生活,还可以满足欣赏者自身的独创性。人从出生开始,内心中就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好奇心理激发着人的创造力,使人对事物产生兴趣。黑格尔曾说:“审美中存在着个人的解放。”所以,我们认为绘画艺术的欣赏过程中包含着对个人创造性的激励,而且是通过令主体产生愉悦来达成进一步的激励作用,这也反映了绘画艺术对成就全面发展中大学生的作用。
三、绘画艺术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个人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首先,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其次,要具备专业才能;最后,良好的道德和品质也必不可少。美育对于学生心理与生理全面健康发展的作用是其他教育手段与教育内容所无法替代的。我国古代就重视艺术的熏陶与教育,早在东汉时期,著名的“鸿都门学”就曾开设过艺术课程,唐、宋时期的书院、画院则更是注重绘画艺术的教育,这些做法不仅培养了艺术家的才能,更培养了艺术家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在当下的大学美育教育中,也应重视绘画艺术化育万物的作用,通过绘画艺术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
一般来说,绘画艺术可以有两种途径来实现这种转移,并最终促进学生审美能力与综合修养的提升:一是从浅层的生理兴奋到深层的心理愉悦之转移;二是从主体个别性的感受和形象,转移到普遍性的观照和沉思。举例说明,一个人看到一幅“泰山青松图”,首先,通过视觉感知画面中的青松苍翠欲滴,迎风矗立,由此感知松树的品格,这就完成了第一个转移途径。然后,联想到松树立于泰山之巅,顿觉人生即如山顶青松,虽然高处不胜寒,却可以一览众山小。由此会以青松自勉,坚强达观。这是第二种转移途径。可见,可以大学美育教育中设置绘画欣赏与实践的课程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综上所述,艺术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而且培养学生的气质和精神面貌,对于其今后的生活、创作都有着重大意义,不仅提升学生的审美观,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二十七篇
摘要:
审美在教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因为有审美教育才能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因为有审美的教育才能为高中枯燥和深奥的数学知识带来更多的趣味和内涵,也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质量和审美情趣,从而全面地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内容是对高中数学的美育教学的方式进行探讨,提出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
高中数学;美育;教学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正因为它的严谨,就绽放出了别样的魅力和美感。它展现出和谐对称之美,比例协调之美、结构严谨之美、布局合理之美等。从数学的表现形式看,概念、等式、体系都具有美感。而且,数学的思维和方法也具有美感。比如,它的简约、类比、抽象、无限等特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教师就必须要对其进行美育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获得了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获得了美感享受,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来达到美育教学的目的。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美育教学。
1、在高中数学概念和命题的教学中进行美育教学
数学教学不仅要学生学习到基础的知识点,还要他们通过自身的思维过程来经历审美体验。因此,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对学生通过概念和命题的教学来达到美育的功能。教师在数学教学设计中可以展示数学的美。比如,在教授函数y=f(x)中,因为具有f这个对应规则,式子中的两个变量x和y就被连接起来成立为一个等式,这就体现了数学的符号美和简单之美。
再如,在三角函数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领会三角函数线以及它的图象的做法呈现出来的奇异之美,它体现了数学的转化功能。同时,还可以在圆锥曲线中去寻找数学的对称和谐之美。此外,数学也有动静结合之美。比如,方程的曲线和曲线的方程他们二者之间就具备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对这些美感进行挖掘,让高中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认识更加全面,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引导学生对数学美的本质进行探讨和领会
数学教学中不仅具备科学、严谨的美感,也是艺术美的体现。因此,教师必须要通过对自身的素质的提升来达到数学美育教学的目的。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文化知识,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才能在教学中对数学的艺术美进行展示,让学生的身心都得到熏陶。数学教学的艺术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现。
数学的结构美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必须具有严谨合理的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之间进行详略的处理,从而达到重点突出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双基”能力进行培养,对学生的非智力的品质进行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体现了循序渐进的特点,因此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些都是数学结构美带来的功能。
高中数学的形式美高中数学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因此它的形式就多种多样,这就是他的形式美。条条道路通罗马。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运用,这就体现出形式的多样化。这就需要就是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比如,可以在教学中进行数学实验,也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模型的制作,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数学的课件的制作来提升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学方法的千变万化和手段的多种多样就是数学的形式美。
高中数学的机智美因为高中数学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深奥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发生一些意外情况,当教师运用数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了问题之后,学生就会发现在化解矛盾过程中,数学呈现出来的机智美,体现了数学具备的调控能力。学生在这样的数学思维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学带来的奇迹之美,惊讶之美。此外,数学还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它的应用之美,也就是实用之美。在数学论文,学生可以感受到它的创造之美。
3、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美的规律
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数学的规律进行掌握,发现它的美的本质和规律。教师必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对美的内容进行传授,其次是对本质进行揭示,再次是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渗透。这样就利于对学生数学美学习兴趣的激发,对他们的心智进行教育,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激发。因此,教师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增强学生对高中数学美的兴趣。为了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美,教师要将美与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被美所感染,具备良好的学习体验,在愉快的氛围之中进行学习,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些数学美可以直接感知,有些数学美比较抽象,因此,要根据这些美的类型去分析,巧妙融入教学之中。明确的方程、独特的图形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直接要素;抽象的概念,固定的公式,虽然无法直接窥见其中存在的美,但却蕴藏着丰富的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就是数学的抽象之美,教师要充分挖掘。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适当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的历史典故不胜枚举。教师可以通过对历史故事的讲解来使学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同时,教师要在解题方式上进行美育教学,使本身抽象、深奥的知识变得形象而又趣味十足。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并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之美,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受到点化,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愿意用数学知识主动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主观能动性。
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美感。从表面上看,高中数学知识如它的符号是单调的,公式也是枯燥的,教学内容也比较深奥而无味。其实,这正是数学的朴素简单之美,由这些简单的元素进行运用和组合构成数学的巨大的、美丽的大厦,因此它蕴含了哲学的内在美,也具备理性之美。要让高中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去体会到数学的美感,就必须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质量。比如,在对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这个抽象的内容进行形象化的教学,就要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此来展示立体几何的空间特点,让学生能直观地验证自己对于立体几何的想象是否正确,对立体几何的知识进行直观的学习,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增加了趣味性。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美的思维进行解题。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对知识点的传授固然很重要,学生也必须对其进行牢固的掌握。同时,要对数学美的规律的把握也是很重要的,这就体现了学生对数学精神的追求。学生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然后在实践中探索数学美的规律,对数学美进行思考和认识,进而再运用数学美。所以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运用数学美,这样就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利于学生应用数学美和创造出数学美,提升他们的全面的素质。
4、结语
高中数学美能够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创造、发明数学的激情;它还能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去探求真理的思路;它帮助学生检验真理;它寓美于教,对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提升;它能达到以美启智的作用,并以此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不断地提升数学美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从而全面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宇.浅谈数学高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5(6):24.
[2]霍拥军.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12):38,13.
[3]徐永旺.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4):269.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二十八篇
长期以来,我一直担任计算机教学工作。工作之余,常听计算机专业的老师慨叹设计一件作品时,常对作品的美化束手无策。这使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五年制高职计算机专业,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对作品美观程度的设计问题,我们应该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之外,加设适当课时的美术课程,使学生对版式、构图、色彩、字体设计等方面有基本的了解和处理水平。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胜任来自各方面的工作要求。
1社会发展的需要
“文化消费”与“视觉享受”
现代中国社会进入“消费时代”,“文化消费”指在现代传媒高度发展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众对文化这种特殊精神产品的生产方式和接受方式。富有意味的是,消费信息的传播途径或方式,主要是官能感觉,尤以视觉为最。视觉是以图形、文字与色彩等基础元素为视觉认知语言而进行艺术化的表现。在某种意义上,消费时代也是个“一味迷恋视觉享受的时代”。其范围涉及文字、图形、图表、摄影、动画、商业广告、展示空间及视频影像等。
“计算机文化”与“视觉文化”
这个时代也是计算机飞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已然成为了一种大众消费品。计算机文化中的视觉文化占了绝对重要的比例。计算机产业的操作员或设计员也应该对视觉的消费观念和视觉艺术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设计出更赏心悦目的作品。只有顺应了时展的潮流,具备了全面的文化素质,我们才能在专业上走得更远,设计出更符合大众审美的计算机语言。
2学科间的交叉性
在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信息化社会需求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产生了学科间的交叉性。这种交叉性面向未来,强调信息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学科交叉的教学应侧重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与艺术方面的整合、策划、创意设计的能力,以数字内容、人机交互方式为研究对象,致力于创建简洁优美的信息界面、信息产品和信息环境,为观众和消费者创造和谐美观的交互方式和体验。计算机美术是跨越艺术和计算机科学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3学科间的共通性
计算机产业需要创新人才
众所周知,计算机产业从早期大型电脑演变到今天的个人电脑,从硬件配置到软件开发和应用,无一不经历一个创新的过程。如果你问盖茨:你宁可要公司全部的科技,还是要公司全部的人才?他会告诉你人才比科技更重要。在今天是最新的科技5年以后就过时了,但是人才却可以永远继续创新。
美术课程是对创造力的培养最具成效的课程
美术课程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的培养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这是由美术活动的思维特点———发散性思维和美术活动的过程决定的。在美术学习中,学生将绘画作为一种与外界沟通的语言,把自己看到的事物、思考的内容通过绘画传达给观众,受众观赏之后产生感受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确认了对自己的认识,信息不断发出、反馈,正是经过这种螺旋形的上升过程,不断地培养其表现能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从而达到培养创造力的目的。美术作品强调创新、强调个性,学生通过美术学习,自然将创新品格应用到计算机学科上去。在将来步入社会后,亦自然将创新精神应用到工作中去。所以,计算机专业的创新特征和美术专业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谋而合,与人才的培养目标十分一致。
综上所述,在高职计算机专业开设美术教育的教学实践,能进一步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职业院校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二十九篇
美术教育的早期是培养直觉感受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对于儿童而言,如果我们转变教学观念,抛弃儿童早期美术教育中以技术传授为目的的观念,代之以启发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感受和热爱之情,并且在教育中创造条件,为他们直觉的形成提供足够的条件和适宜的艺术环境,那么,他们所受到的美术教育将在他们幼小的头脑里展现出一条探求新奇世界的通道。通过这条通道,他们能够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与这个世界进行交流,而且还会为他们在某些方面的才华施展提供可能。经过一段时间的美术教学,笔者总结以下方法用以对儿童直觉能力的培养。
首先,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对于刚刚接触绘画的儿童,先以激发潜力,培养儿童对物象的视觉观察为切入点。教师一步步引导儿童对于物象的基础认识,逐渐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记忆力,接着鼓励儿童以自己独有的绘画语言表现出自己所看到的事物,而不是以“象”与“不象”去定义儿童绘画的差异好坏。儿童学习美术的目的不是每个人都成为画家,而是培养情操,所以过早、过多灌输那些不可能被他们理解的技法知识意义不大。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多穿插录像、幻灯片,来展现同一物品的不同形象,帮助儿童开拓思维,拓展对于造型的再认识,也不断激发儿童对于同一事物的创造联想。与机械地复制绘画相比,联想创造更能锻炼儿童的独创能力,更具有情感因素。美术教学是在与多学科配合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能面对全体儿童,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儿童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全面发展。再次,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儿童自愿学习。美术课程中不论是课程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上,教师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角色定位,只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儿童发现绘画的乐趣,自愿去表现绘画感念。然后,要鼓励儿童自我发现,自我创造地学习,在绘画过程中建立信心,肯定自我,会在每次绘画探索中增长才干,发展自己。另外,教师对儿童的艺术创造评价要建立在了解他们想法的基础上,评价的标准要以鼓励为主,呵护儿童的自尊心才能做好教学工作,完成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绘画创作时,切勿以个人主观爱好为准则,不要对儿童轻易去批评和否定。在美术活动中,至始至终,帮助儿童身心及人格的全面发展。最后,教师不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限时完成绘画或者布置按时完成的家庭作业,经常带学生到室外郊游、散步、玩耍,去感受世界,教会儿童学会留意观察各种事物细微的变化,之后主动画出来的作品总是能表现出非凡的创造力,这对于儿童的创造力培养具有积极效果。
作为一名教师要能解读儿童绘画,善于与儿童沟通。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而不是决定者。教师更应该多去了解儿童心理学,如果不能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就无法做好本职工作。现代儿童美术教育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教育儿童的前提建立在尊重和了解儿童,一切以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为中心的基础上。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激发儿童创作的欲望,使儿童产生内心的创作冲动。儿童认识世界和探索世界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他们画出的形象新颖、离奇、夸张,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去评价儿童,要认可儿童,只要能画出来就是好的。孩子们在画的过程中有一种快乐感,创造感,觉得绘画是一种享受,可以带来快乐。在美术教育过程中鼓励儿童的好奇心、尊重他们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另外,美术教师还必须熟悉和理解儿童们创造的视觉语言符号,能欣赏和正确评价儿童作品。儿童绘画反映儿童的内心世界,教师要通过儿童的作品去了解他们的爱好、性格,他们的成长状况。当老师赞同他们的画时,他们会觉得自己的努力没白费,他们今后的创造性会更强,更有动力。儿童通过直觉绘画也是一种对于世界的探索,也有助于大人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三十篇
摘要: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渐渐的显露出来,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少创新力。创新对于任何教育来说都是发展的动力,美术教育的创新需要从改变教育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进而才可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的专业人才,才可以解决我国美术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对课程的设置以及实践方面进行改革。美术教育创新不仅是美术生命的延续,也会社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为此需要改变传统的美术教育方式,将其与现在的教育模式进行有效的结合。在人才的培养上需要根据市场的发展需求进行教育,勇敢迎接挑战,向创新型的教育方向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新;专业人才培养
一、美术教育创新的内容
(一)美术教育观念的创新
美术教育观念进行创新根本上就是改变教育的观念和模式,将这种改革的方式与素质教育相适应,进而改变教育中陈旧的思想和观念。将传统美术教育中那种封闭的形态进行开放,用超前的眼光来看待美术教育,进而对美术教育的观念进行不断的创新,超越现实、摒弃缺点就是创新的根本。根据对其他国家美术教育成功经验的总结可以发现,他们在教育中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对美术教学的方式进行不断的改革,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教育思想,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达到教学创新的目的。为此我们国家的美术教学应该对其进行借鉴,结合我国美术教育发展的现状,改变教育的观念,以此来对我国的美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美术教学内容的创新
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观念的创新式的美术的教育目标发生了改变,更加重视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以学生为发展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的去获得和处理相关的美术艺术信息,进而发掘学生对艺术的探究能力。通过自身美术能力的创新和发展使得自己未来有更好的发展。美术教学内容的创新主要是为了实现美术的教育目标,为此需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发展以及对美术知识结构的认识,将美术的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的结合;在内容的设计上需要提高课程的弹性,进而满足不同区域、学校以及个性不同的学会对美术的热爱和学习;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美术内容,加强对艺术作品的教学比重,将具有开放性的教学资源作为学生的教学课本;通过艺术活动的表现来评估学生的艺术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另外也可以用多媒体这种现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更加直接的观察到美术,丰富学习的方式,进而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美术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创新
美术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要调整美术教学中引导的比例。创新型的美术教学不仅是教学观念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将这种创新的理念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为此需要让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地位,减少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学生的需求为主,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需要丰富教学的方式,可以通过电影、电视的播放、幻灯片、绘画、游览的方式来丰富学生对美术的了解,让学生通过对美术信息的收集、体验、鉴别来提升自己美术的想象力。然后通过思考和讨论参与到美术的创作,发表自己的见解,改变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方式,医学生为主,丰富美术信息的渠道,提升学生对美术的鉴赏能力。另外在美术的教学中可以运用计算机,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来进行美术的创新,只有这样才可以不会因为信息过剩而导致教育出现问题,方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进而发挥更好的作用。
二、美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一)明确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当前社会是随着时间的改变而不断改变的社会,所以往往会对美术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想培养专业的美术人才,需要具备较好的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及要有符合职业的要求也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所以在美术的教学中就需要明确对美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将就业要求为教学的目的,在提升学生美术专业知识上需要加强对美术工具的使用和实践能力。相对于专业的美术教育应该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应用型,为此需要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制定相应的规划,最终可以成为一名素质高、综合性较强的专业美术人才。
(二)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在新的形势下,美术的教学就需要制定新的要求和目标,根据时代的要求制定住符合美术教育的教学模式,既要满足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也要保证较高的教学水准,在教学中既要保证相应的创造力和个性,同时也需要符合市场的需求,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突出相应的专业性、实践性以及职业性,同时也要丰富教学的内容,以理论知识为教学的基础将其和专业的技术和方法相互的结合,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突出美术教学的独特性,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多元化,也使现代美术教学中向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最终是要进入职场的,为此需要增加实用性的教学内容,将其与实际的情况相互的联系在一起,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进而达到市场的哟求,这样的教学模式才可以成为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新型的教学模式,也是当下美术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加强美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三十一篇
一、美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一)转变对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认识。高校大学生要想从思想上重新认识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那么就需要选摒弃那种狭隘的美育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美育观”。结合马克思主要美学思想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美育观念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美育教育不但要重视大学生的审美素养,还要重视他们的全面发展。美育的对象有很多,涵盖了艺术、教育、人性等方面。高校把美育应用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帮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美育”思想有更多的认识,并积极进行宣传。加强大学生对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新认识,不断提高他们的素养。另外,还应该美育制度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以法律法规来完善社会主义美育教育制度,修改不合时宜的教育政策,拓展美育教育内容,是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的。各级教育部门也要更新美育教育理念,制定专门的没有工作制度,对高校的美育教育工作进行规范。有人认为,艺术教育就是美育教育,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艺术教育不能等同于美育教育,要健全美育教育制度,就需要各级教育部门认真指导高校的没有教育实践工作,加强监督管理,把美育工作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联系起来,进一步深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三)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育文化建设。以美育教育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的大力支持。美作为文化载体在高校的美育教育中作用很大,它可以让大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思想,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让他们积极面对学习、生活。要想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美育文化,就应该以美立德,强化高校办学理念,弘扬高校校风学风。高校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党文化为基础理念,发展多样化的文化环境。校园美育文化建设离不开党的先进文化的指导,党的先进文化反过来又会促进校园美育文化的积极发展,让大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去面对现实,努力克服人生道路中的艰难困苦。在校园美育文化建设中,利用校园景观和高校自身的文化理念来强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树立他们正确的道德审美观。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会收到校园环境氛围的影响,美好的校园环境可以净化大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环境保护中形成健康的思想。高校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主进行校园美的文化建设,从高校发展大局出发,营造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在个性及情操方面得到熏陶。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构建校园美育文化,积极弘扬优秀的历史传统。通过文化设施建设来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使大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感受美的魅力。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高校要把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开展“美”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大学生对美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认识。
二、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了目前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但同时也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际性不足的问题。实际上,高校根据自身的教育工作发展形势来确定美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结合点,正体现了新时期的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内涵。如何更好地将美育教育融合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以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实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从高校的角度来看,以美育教育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也是当前高校应该普遍重视的重要课题。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三十二篇
【摘要】
【关键词】
语文教学;借景审美;意境美;创造美
一、深入分析作品,充分提示其“内在美”
二、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意境美”
(一)凡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优美的意境
(二)抓阅读中的解题,指导学生以审美的观点审题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理解了题目,就可以大体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反之,作文中如果审准了题目,就会按要求作文,不至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首先通过解题,让学生明确从课题就可以看出这一课主要写小兴安岭的美丽。然后抓住中心词美丽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怎样抓住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变化,具体写出小兴安岭的美丽。通过审题、阅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一篇好的借景审美的文章,它所借助的景物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并不是信手拈来的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三十三篇
初中体育课堂中的美育教育论文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出和推广,初中体育课堂教育开始注重对学生进行美育培养,体育美学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体育效果的学科,其包括美的规律、结构、价值等。初中体育教师可针对美育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的作用进行分析,并研究相应的原则和途径,以期为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育;美育
立足于体育美学角度来分析,体育中的美表示的是协调发展的身体,健美体系、敏捷、熟练、优美的一系列动作,很多体育家、教育家、美学家都主张将美育和体育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让受教育者能够实现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期间,通过对美育原则进行贯彻能够让其将死板的记忆转变为生动形象的脑力活动,将乏味、枯燥的技术动作转变为艺术形象。总的来说,体育教学中贯穿的美育教育和常规教育不同,主要是通过鲜明、生动、具体的形象来激荡人们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
一、体育教育中美育的作用
1.体形美塑造
体育对于人具有最明显、最直接的作用,首先为塑造人的身体,这种塑造表现为让人的物质体系不同潜在生理机能都能够展现出来,从而让人体变得更加强壮、健康;其次,其能够让人体健美,让其成为“美、力、健”结合体。体育所具有的一种基本任务就是审美,能够让教育对象更加清楚地了解到体育实践活动对于人体的作用和功能。利用这种教育来引导教育者更加自觉地参与到各种体育活动中,在活动中遵循美的规律,塑造出健康、完美、和谐的形体。在研究中不难发现,如果教师一味追求升学率,不重视体育课,则会对学生的身体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例如脊柱侧弯、近视眼,很多学生不丰满、男生不挺拔,从而给人留下迟钝、萎靡、怯懦的感觉。因此,学校体育需要能够遵照相应的指导思想对美学成果加以研究,制定出系统完善的措施,让学生的身体能够实现美、健康发展。也就说通过科学、系统的学校教育让学生神经系统、器脏、身高发育良好,还能够在形体、动作、姿态上都能够达到一定的风度,显示出大方、活泼、矫健的活力,展现出民族的健康形象、身体素质。
2.提高审美能力
体育审美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有着直接的作用,从而表现在提升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上。在实际社会发展中,人们对于美的感悟和享受除了会受到审美客体、对象的现状影响,还受到主体人审美能力的影响。审美能力的高低也受到人的经济地位、社会条件、文化素质的影响,但是,其实际上也受到后天教育的影响。审美教育对于人的审美能力造就属于基础形式的.一种,利用这种教育能够让受教育者明白美和丑的区别,从而培养人们对于美的感知,并且通过对这些感觉能力的使用来塑造出美的形体,培育出美的情操。学校体育中所开展的球类、田径、体操教学活动,作为较为严肃的文化教育、知识传授,技能的熟练程度和技术动作的韵味、美感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学校体育在技术教学不仅追求动作的准确性、合理性,也在此技术上要求动作的力度、幅度以及节奏都能够满足韵律、协调、自由的要求,从而让大学生在课前、课后、今后的业务活动中表现出相应的运动技巧和运动姿态。所制定的体育技术教学计划要求教师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技能美进行培养,让体育成为文化的审美价值和科学价值,通过学校体育的发展和普及,还能够让其在内容和总体上满足美的需求。
二、体育教育中美育原则
首先,坚持“体美共育”的原则,这种原则表示教师需要结合美的规律来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通过存在于体育教学中美的因素来让学生身体得到发展,强化其体质、陶冶其情操、铸造其灵魂,从而保证美育和体育有机结合。通过对这一原则的贯彻和落实,教师在教学期间可以通过审美方式来诱发学生的体力得到发挥,进一步解除、降低学生在学习期间可能出现的疲劳,让其各项身体机能协调,保证所有教学活动都能够在学生体质得到发挥的基础上开展。还要求教师需要结合美的形式来让学生的身体潜能得到发挥、运动能力得到发展,让其心理结构、品质以及身体结构得到双重构建,达到显著的“体美共育”的效果。其次,还要能够坚持“先导原则”,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活动开展的组织者、思想的贯彻者,也是技能的传授者。在教学期间,运用建材、体现思想、实施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这些都是由教师的业务水平、思想水平、工作能力来体现。在不同课程教学期间,教师都处在主导、先导地位。体育教学所具有的特殊性要求学科本身要能够达到美育、体育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体美共育”的效果,教师本身所具有的这种主导、先导地位较为突出。
三、体育教育中美育实施途径
在当前美育活动延伸、拓展中,美育的实施要求在体育中体现出美,这就表示体育内容中实施美学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让体育更好的内容融合起来,体育教育中开展美育途径包括对美育的任务和目的加以明确,美育的目的就是让人养成人格美,也就是养成丰富、个性完美的人,美育的中心任务则是让学生掌握各种美的规律,养成鉴赏美、感觉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5]。首先,要能够掌握更多的美学基本知识,主要是要求树立正确科学的审美观念,对体育课程理论、学生中增加学生关于美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同,教师作为知识结构更新的主体,因此,需要将其纳入到教师高素质培训中;其次,要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体育实践中,对各项美育指标加以制定,通过开展不同培训活动,例如将音乐和体育结合诞生的体育舞蹈就是美育的活动;最后,对体育中的美进行开发和研究,组织相应的小组来对体育课程中所具有的美育进行研究和开发,并且在体育课中加入相应的美学知识,建立并完善相应的学科体系。体育课程和其他课程教学存在差异,体育课程要求教师能够精讲、学生进行多练,因此,体育教师对于学生除了做好语言教育,也要做好动作教育。体育教师的举止行为、仪表、精神、语言都将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要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行为不俗、举止不轻、朴实大方、作风不散。还要能够发挥出示范美的效果,通过简明清晰的讲解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感受中产生更多的连锁心理反映,教师的言行也逐渐成为学生心灵美、形体美塑造的主要参照对象。还要注重课堂重点、难点,所有课程都要能够找到不同学生的心理反馈,对美育目标进行检查,这就能够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为今后美育教育奠定基础,便于美育教育手段的不断提升和改进。而且,室内理论课程教学中还要能够强化美育教育,多看录像、多举例,在学生思想上强化教育,通过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来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判断能力。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到美学,也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学校体育中的美学价值得到高度的认可与评价,由于其较为直接、系统的和人们的心理、身体产生关系,而且从体育文化角度对人们的社会追求产生影响。这些都表现出美育教育需要能够和体育教学结合起来,通过不同环节来提升和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创造能力、鉴别能力,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三十四篇
浅析中学美术教育
【摘 要】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中小学生进行创造性教育,是我国新时期教改中的重要新课题,而艺术教育是创造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术,作为一门以视觉为主的美育教育、创造性教育,具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定能力的作用,同时还对其他学科有启蒙与铺设的作用,因此,其重要性不可忽视。本文将对如何进行有效的中学美术教育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要求人们要具备更为全面的文化素养。美术教育对于学生使全面发展的教育而言,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学校美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并不是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大画家。因此,中学美术教育着重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注重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美术教育作为中学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中学美术教育除培养学生绘图的能力之外,还有许多的潜在价值,其中包括: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对其他学科的启蒙和铺路架桥作用、美育作用等等。
尽管美术教育有着诸多的作用,但事实上,如今中学美术教育在实际中仍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比如:学生把美术课当做自习课;美术课的课时被压缩,甚至在大考试前把它改成其他课程;家长认为在学校学美术会耽误学习,因此限制孩子的兴趣发展等等。中学美术教育同体育、音乐一样,处于一种尴尬的低位,被人们公认为“小三门”。在这种情况下,中学美术教师要克服困难,利用自己的智慧,尽管在不利条件下也要充分的发挥美术教育的作用。具体方法可以有如下几点:
一、方式多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美术教育以临摹为主,即老师根据教材在黑板上画出图作为示范,由学生进行学习绘画,临摹图案。传统的“依葫芦画瓢”方式虽然使课堂便于管理,有序性强,但极大程度上扼杀了同学们的想象创造能力。教师将自身对某一物象的认知强加性的施加给学生,学生们被动消极的进行临摹,导致其无法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自身的理解也得不到表达。久而久之,丧失了美术上的创造能力,失去了对美术学习的热情。
而实际上,美术包括:绘画、工艺和欣赏,教学上内容归纳为:“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等几个板块。美术拥有着如此丰富多彩的学科内容,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美术所涵盖的所有学科领域,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为适应如此之多的内容,积极地引导同学们发挥想象,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与兴趣,而不仅仅拘泥于“我画你描”的机械重复与简单的基础技术教学上。
比如在绘画方面,教师可以组织集体室外写生等活动,让学生以一种实践的方式来完成学习的任务,在没有老师定向的思维灌输约束下,同学们如果想完成好的作品,就要积极独立思考,细心观察与体会,运用合理的绘画方式来展现自己所观察到的物象。这可以充分的调动起同学们的积极性,并发挥其创造能力。又如在工艺和欣赏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同学们进行中外美术名作的欣赏,陶冶同学们的审美情操,也可以进行手工制作,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热情。美术既然有着丰富的教学内容,其教学方式就要打破传统的单一教学,使其更为多样与有趣。
二、注重深度,发挥美育作用
通过在美术课堂中渗透美育教育,使同学们树立良好的审美观,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与热爱,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美育教育的作用将会体现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学生们懂得了什么是美,就自然对美的产生热爱与追求,这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一言一行,会让他们觉得小则衣冠不整不美,乱涂乱画不美,大则违反公德不美,捣乱秩序不美,危害社会不美。因此,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渗透美育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十分重要,教师要发掘美术艺术的深度,发挥美术教育的美育作用。
三、培养欣赏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美术欣赏涉及到学生对艺术作品形式的感受和对意义的领会等方面的内容,艺术作品背后必然涉及到人类文明的诸多领域,乃至整个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对艺术作品和艺术理论的发展作一些梳理和总结,可以为艺术欣赏教育提供一张有益“的线路图”。在面对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该作品与其所蕴涵的艺术理论联系起来,从特定时期的艺术理论所提示的角度来关照特定时期的艺术作品,这有助于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进一步认识,养成多角度把握事物的思路和习惯,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艺术欣赏能力的提高,也促使学生增强对艺术的审美理解力。审美理解力要经过培育才能逐渐形成和提高,这种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它既要求受教育者对自然和艺术长期地感性接触、体验,又要求他们有广博的知识,包括对各种艺术语言的了解、对艺术风格的认识。
欣赏是创作的前提,只有懂得欣赏才能产生好的创作。心理学告诉我们,有需要才有动力,因此,教师要通过好的作品让学生逐渐产生审美上的需要,通过对好的作品的欣赏来震撼同学们的心灵,进而形成他们自主学习与欣赏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便成为了美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者。教师要注重随堂的欣赏内容,边学边欣赏,虽然每节课累积的欣赏时间可能只有短短几分钟,但要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到其中。
教师可以对欣赏资料进行筛选分组,选择与同学们生活贴近的、容易让他们产生感想的作品,让同学们有得想、有得说,也要让同学们敢想、敢说、敢评论,给他们自由表达的机会。学生们除了通过欣赏能获得审美上的感受之外,还能够通过运用语言、文字等来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感受、认知和理解,让他们在一次次的评价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丰富自己的审美经验,健全自己的人格,进而将对美的要求带入生活中,按照美的标准去规范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使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充满美感。
总而言之,中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审美情操和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有着极大的作用,作为中学美术教师,我们要竭尽所能,积极总结方法,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中学美术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蒋阳辉.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浅谈.江西教育科研,
[2]陈倩.美术教育的特点和教学方法.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3]郑珊明,田二瑞.美术教学方法研究.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三十五篇
本人于**年毕业于南阳第一师范学校,**年9月至今在我校工作,**年取得河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专科学历,现被评定为小学一级教师,担任一至六年级美术美术学科教学工作。参加工作以来,我在校领导的关心下,同事们的帮助下,我能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新课改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将我工作的主要方面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精神,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工作上积极投身教改,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我一直信奉一句名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也护花。”坚信要想成为一个好老师,就必须以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师德、师风来引领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热爱集体、服从分配、团结同事、爱岗敬业,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二、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学工作认真负责。努力实践了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全部美术课程教学,较好地学习和把握各年级教学重点、特点和难点,除了完成好每周18节工作量的前提下,还积极参与学校布置的各项临时工作等。
1、认真备课,不但备教材、备教法,而且备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授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要求搜集每课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力求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学生都得到提高发展。平时虚心向前辈、老师们学习,多听老师的课,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也常常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改进工作。
在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的同时,积极投入新课改实践中,能以学生为主,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在教学欣赏课中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不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并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降低学生对绘画技能的要求,带领学生到校园中,运用感受、观察、表现及收集资料、小制作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尽可能尝试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美术信息,开拓视野,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3、从发挥学生创造性能力出发布置作业练习,并注重对学生作业过程与创新方面的发展性评定。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和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三、积极参加市、区教研室组织的各类美术业务学习和理论学习活动,认真参加了区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并且在实际教学中身体力行,通过对教学相关知识进行着重学习,使之更加系统化,使美术专业水准提到了一个新的起跑线。
四、教师的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在学校领导的指引下,我积极投身于英语、美术学科教研工作,我撰写的论文《xxxx》在**年全区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荣获小学英语学科一等奖,论文《xxxx》在**年全区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荣获小学美术学科三等奖,论文《xxxx》在**年全区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荣获小学社会学科二等奖。我撰写的教育论文《xxxx》、《xxxx》等分别在《xx日报》、《xx时报》 发表。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言,言犹在耳,我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责任,也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光荣,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才属于自己,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我知道我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党在新时期下的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己经确定,我惟有勇于进取,不断创新,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展望未来,我信心百倍。我坚信岁月永远垂青于乐于奉献,求真务实的人。我会不断学习和创造,不断追求崇高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三十六篇
高校美育教育的重要作用论文
一、高校美育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审美能力,健全审美观念
正确的审美观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开了一扇窗,美育不是抽象的,而是运用艺术作品中具体的可感的艺术形象来感化人、愉悦人。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艺术作品的审美观逐渐个性化,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正确的美育教育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形成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富有民族传统审美标准的审美观念,避免以丑为美、以怪为美的不良审美观的出现。在教学活动、日常生活、艺术实践等活动中培养学生鉴别美与丑的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需求。
(二)有助于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力
美的事物总会让人浮想联翩,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艺术作品为人们的想象力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让人们可以在各种艺术活动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正确的美育教育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将个体独特的情感依照一定的美学思想,有规律、有意识的通过不同形式表达出来,也就是创造美的过程。通过创造美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感知力、观察力、理解力,学会深入观察生活,用心感受世界,理解美的真谛。
(三)有助于身心和谐发展,健全人格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人类存在着感性与理性相脱离的现象,感性服从于理性,理性脱离感性使人变得僵死。”在社会迅速发展、生活压力不断增加的今天,美育教育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剂良药,在潜移默化中感化人的心灵,陶冶认得道德情操,健全人的品格修养,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
二、高校美育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陶冶情感
美育教育不同于其它教育形式,美育教育即情感教育,人的行为多数受情感的控制,梁启超曾经说过:“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型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的分量的磁,便能引起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闪躲。”处于大学时期的学生正是情感发展的高峰期,在开发学生智育的同时更要注意情感的培养,美育是连接情感和道德的纽带,在鉴赏美的过程中产生情感的共鸣,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感,进而美化自身、净化心灵,升华情感。这也是其它教育形式所无法比拟的教育功能。
(二)调节心理
美育教育的重要性跟体现在于对当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全的作用上。培育学生的正确审美,纠正学生不正不纯的心理审美,让学生真正理解美的定义,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美,更进一步的在高校中弘扬了正能量,净化高校环境。而让学生在美育教育后,能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提高素质与自身修养
对于当代高校学生的素质与修养问题一直以来争议很大。然而通过美育教育和教师的正确引导,对于提高当代高校学生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十分重要。美学是人类社会实践、审美实践、创造美实践的产物,美育教育在教育当代高校学生的审美的过程也正是引导当代高校学生认识美和学习美学的过程,美育教育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世界,不仅培养和发展学生丰富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更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在美学教育中美的影响下,使学生自助向美的事物靠拢,提高其素质与自身修养。
三、高校美育教育的性质与意义
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了我们的教育方针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石,其中美育对于人的知识体系、文化修养、人的整体素质会起到终身作用。一个人一生中的基本意识结构应该具备:法律、宗教(我国的国情在这一点上例外)和艺术。美育教育在对于一个人在艺术上的审美能力上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学生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一代,对于社会的影响力以及对于下一代的影响力是极大的,可以说,当代高校学生的审美决定了社会美学建设的主流和发展方向,所以树立正确的审美,在文化的学习上添加智慧,将学生能力的正确转型,对于社会来说意义重大。美育教育强化理论建设,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美育,主要着力于拓宽美育的人学方向。美育蕴含着浓厚的人学精神,而人道主义是人学精神的核心,人道主义与共产主义的融合过程正是社会发展渐进的过程,而美育负有重大的使命,可以说是社会进步的催化剂或助推器。美育对于当代高校学生拓展视野,加深学生对于客观世界正确认识、选择和判断,促进当代高校学生的智力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并且在建设当代高校学生的感性认知和情感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人最可以被触动也最不容易被触动的就是情感,让学生真正懂得美认知美,使其在生活中善于发现美,传播正能量,净化社会环境,改变人生目标与追求,建立完善正确的人格,提高自身对于生活质量的定义,推动社会进步。这便是美育教育的意义所在。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三十七篇
摘要:色彩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每一种色彩都代表了不同的视觉感受,对众多色彩进行融合就可以形成不同的变化。高职的色彩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变化和观察方法。当前,高职美术教育中色彩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该文旨在针对高职美术教学中色彩教学的措施进行分析,以提高色彩教学的有效性,保证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美术;教育色彩;教学教学;策略
如今,人们对下一代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素质教育要求以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现在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早已不满足于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学习。现在许多高职都要求开设美术课,在进行美术教育时,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对色彩的掌握。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对色彩的理解程度还不到位,仅仅是掌握了理论知识,而缺乏创新思维的投入,学生很难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因此,要加强学生对色彩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运用能力,从而提高高职教学中色彩教学的质量。
一、色彩教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高职院校的美术色彩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过于模式化,导致原本生动活泼的色彩教学变得单调枯燥。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惰性,缺乏创新能力,其作品习惯性地采用条件色写生理论。该写生理论过于单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抑制了学生对色彩的挖掘和发挥。部分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而进行创作,缺乏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不佳。综观当前我国的高职美术教育,色彩教学存在知识结构肤浅、缺乏创新、形式单一的现象,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程式化,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忽视了正确引导学生运用色彩。一些教师很少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在这种教育模式面前,学生往往只能被动地描摹物象,导致其在面对艺术作品时缺乏创造力和灵性,艺术素养和色彩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色彩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使学生更容易融入教学氛围,还解决了色彩教学中的局限性。虽然很多高职学校引进了先进的多媒体,但是部分教师受以往教学思想的禁锢,综合素质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依然套用僵化的教学模式,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导致课堂教学较为乏味,缺乏新鲜感,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消化。所以,高职美术色彩教学的方式方法需要改进和提高。
二、高职美术色彩教学的策略探索
1.加强信息化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操作简单、形象生动、更具直观性的教学新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基础的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相互结合,能够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在传授色彩方面的知识时,通过三维技术、色彩对比的形式对色彩知识和色彩构成进行生动诠释,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还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对优秀的色彩作品进行展现,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场地式展出模式,能使学生更好地对作品进行欣赏,加强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对色彩的理解。
2.加强学生对色彩的认识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色彩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色彩是作品的灵魂,是作品情感的由衷体现。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只有学生充分掌握了色彩的运用,教师的色彩教学才能算成功。在色彩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掌握色彩基础知识,然后让学生掌握观察方法。教师先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观察写生对象的固有色和环境色,然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感受进行创作。教师进行色彩教学之后,学生对色彩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就会明白色彩产生的效果。这样,学生在学习完色彩课程之后,可以灵活运用色彩,在创作作品时,可以运用生动的色彩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3.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作品的欣赏
部分高职教师在色彩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重视对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以这种教学方式教出来的学生,在创作时往往缺乏创新意识。一幅优秀作品的创作,不仅仅体现在熟练的绘画技术上,更体现在作品深刻的内涵意义上。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熟练的技术而忽视作品的内涵,那么学生创作出来的作品就会千篇一律。教师应当经常组织学生欣赏一些大画家的作品,了解其色彩搭配运用的方法。学生在欣赏作品时,最先关注的便是作品的色彩,可见色彩的表达在作品当中的重要性。学生在欣赏作品时要加强对色彩的认知,借鉴和学习别人的色彩运用方法,这对于学生对色彩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结语
美术不仅仅是一门艺术学科,更是学生情感内涵的体现。色彩教学在高职美术教育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处理好高职色彩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让高职美术教育更加健康地发展。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三十八篇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云南 玉溪 ●何剑康 陈镜妃
摘 要:随着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对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体育教学在改革中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之前存在于高校当中的传统体育模式已经渐渐不能满足当代教育改革的需求,这就必须要对我们的体育教学教育进行创新。
关键词:高校体育;途径;创新教育
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面对这些发展,想要在竞争中占得先机,关键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人才的使用,特别是创新型的人才的大量使用。创新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其作用是相当关键的。假如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实现发展,最终的结果就是被这个世界所淘汰。创新对现行的教育教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着更高的理想追求。现在我国的众多高校都在进行改革,并且都把素质教育作为高校发展的方向,也把创新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在高校的改革中,体育能否落实创新教育是我国体育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思维系统的改变与其新的发现与描述,对某种事物进行本质上的改变。我国高校里的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教育模式的改变、对学生思维角度的改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改变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一改变将我们的教育模式回归到最原始的`本质上去,通过对教育方式、体制及目标的创新,从而达到对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培养的目的,并为整个时代提供综合能力强的创新人才。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学理念的落后。教育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我们的国家提供有用之才,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学校对于学生的创新教育。我国高校体育也要将创新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环节。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校体育存在着诸多问题,更不要说对学生进行创新性培养了。比如,落后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的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打消掉,从而导致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出现逃课的现象。据有关数据调查,高校中的学生对体育课没有多大兴趣,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理念的落后所造成的。
(2)教学内容没有改进。时代在进步,社会在进步,任何事物都在向前发展,高校体育事业也不例外。但是这种美好的愿望暂时没有实现,现行的高校体育教学没有随着新型的体育纲要的颁布而改变教学的内容,其中多数高校的体育课主要就是对学生体育技能的传授,不注重体育运动随着社会发展而衍生出来的新特点,并且一些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是很久以前的陈旧内容。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效果绝对达不到教育改革的需求。
(3)体育教师的教育素质不高。有的高校体育教师有这么一个想法: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学生,跟我们这些教师没有多大关系。他们这样想,就完全错了。教师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要对教师自己的教育素质进行提高,以做好准备迎接创新教育的开展。
三、高校开展体育教学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
(1)创立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体育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的是组织者和实施者,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指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体育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以及完善的创新观念,才能通过新的手段、新的思维、新的教学模式去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因此,拥有一个创新性的教师队伍,对学校开展创新教育具有很大的影响。
(2)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自由和舒适的氛围中,创新意识才能随之产生,反之学生在压力大和拥挤的氛围下,是很难开发其创新意识的。这就要求体育教师给学生们营造一种和谐的上课氛围,并通过一些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性。
(3)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在高校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就变得非常重要。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手段应该不断更新,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实效性。对体育教学创新而言,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
(4)改革现行的体育评价体系。我国高校的体育评价体系应该具有赏识性,并有效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予以充分肯定与激励。在体育评价的内容上,不但包括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要包括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并且把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评价的最主要依据。这种体育评价体系,不仅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规定,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各个方面的体育创新能力进行真实的体现。
结束语:当代社会在不断进步,社会上的各个领域都对人才提出具备创新能力的要求,这就促使我国高校体育要不断深化改革,往创新教育方面发展。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认识到创新对于一个人、对于国家的重大意义,从而认真学习,不断创新。在不远的未来,我国高校体育制度将会非常完善,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创新能力强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朴万龙。高校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途径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9)。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三十九篇
摘要:速写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术绘画的一个基本技能,小学美术速写教学的开展对于学生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学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就需要广大小学美术教师正视这些问题,采用各种方式方法,促进小学美术速写教学。
关键词:小学美术速写教学学生
新课程改革中关于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提高学生的“双基”,而现实情况却是学生的创造能力明显缺乏,而小学的学生由于其所处的年龄阶段,应该是天真烂漫,善于观察发现,小学美术教学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用好速写,帮助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表达展现出来。速写是美术创作中常用的绘画手法,它是指用简短的时间,快速地概括勾画出所要描绘的事物,对于培养下小学生的观察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1小学美术速写教学的意义
锻炼小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于事物的感知还不是很精细,所作的画也只是对于绘画对象笼统的认知。在日常教学中,小学美术老师会发现,学生的绘画往往不是画他们所看到的事物,而是倾向于画学生想到的事物,速写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帮助学生从画所想的事物过渡到画所看到的事物。速写能帮助学生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通过速写的训练,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的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更善于发现小学升眼里所看到的事物美。
提高小学生概括感受能力
年龄越小的学生越喜欢用线来绘画,所以对于学生用线的训练学生更乐于接受,而线正是速写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通过对于小学生的速写训练,小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线的粗细、直曲、长短等特点,通过对于生活中的事物的感受,用速写中常用的线条勾勒概括出绘画对象的特点和轮廓。
拓展小学生视野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才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学生的创作是对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的直观体现,在平时的教学中多采用范画跟图片的结合,这样的方式会束缚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要想得到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只有在教学中多多的让学生接触生活和大自然。特别像在小学生速写练习时,可经常性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校园、走向大自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教师需要做的是在合适的时机引导学生。
2小学美术速写教学存在的问题
忽视小学美术速写教学
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速写教学对于学生的绘画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校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时,往往忽视了小学美术中的速写教学,盲目的追求“素质教育”,只追求形式,开展贴画、沙画、涂色画等,在这样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只是被动的跟着老师展示的范本,模仿作画,这样的小学美术教学只是“急于求成”,学生的美术创作浮云表面。
小学美术速写教学理念存在偏差
在日常的小学美术速写教学中,有些老师过于关注学生所谓的美术素养提高,对于学生的美术绘画技能和绘画的基础知识的传授过于弱化。这样的美术教学以提高学生美术创造能力和想象力为借口,无视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所对应的美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反而使得学生的绘画作品过于样板化,起不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小学美术教师自身基本不足
部分教师本身速写基础就比较差,对于绘画对象的快速勾勒不够准确,导致这些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时,刻意的回避速写教学,或者是开展速写教学时也是敷衍而已,此外小学美术教学除了速写以外还有大量的简笔画和制作课,很多小学美术教师就把教学的主要精力集中于此,忽视了速写这一美术教学最基本的教学内容。
3小学美术速写教学的方法
立足学情,开展速写教学
小学的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分布的比较广,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这个年龄段的小学生更趋向于幼儿阶段的形象思维,对于绘画充满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教授一点简单的速写勾勒知识;中高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绘画的创作热情已经不是那么高了,这个时候的速写教学应该结合提升学生的兴趣点,不能用成人化的速写训练,一味的要求学生重视比例和透视这些难懂的概念。
形式多样,唤醒学生速写学习热情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速写教学不只是写生课,还要包括观察课,在观察课中渗透小学美术速写的基础知识,小学美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有目的去观察一些事物,逐渐在观察的过程中理解一些速写的基本知识。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了一段时间的活动之后,可以收集一些学生具有代表性的速写作品,组织学生一起欣赏品鉴,在交流的过程中,既能提升学生的审美,又能启发学生。
珍视小学生速写作品,树立学生速写自信
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速写教学时要明确:小学的美术教学不是专业的美术教学,对于学生的速写要求不可以太过严苛。这个阶段的小学美术教学只能称之为生活中的美术教学,学生的绘画对象和灵感都来源于生活,学生的速写作品更是各不相同,有点学生关注明暗对比,但对比又过于强烈,有的关注事物的比例,但是在比例的把握上又不够准确。教师面对学生的这些速写作品,要给予积极的评价,而不是一味按照速写的标准批评指正,这样会挫伤学生速写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学生更本不愿意去开展速写创作,那小学美术速写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延伸小学美术速写课堂,培养学生速写能力
速写所需要的材料也相对简单,一支笔,一张纸就可以帮助学生完成速写,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学范围也存在局限性,如果只是依靠课堂的教学想要学生学好速写,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小学美术教师鼓励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速写运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课间,课后去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速写技能开展创作。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速写教学能很好地提高学生观察事物,概括分析事物的能力,在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师要正视速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考虑小学升的年龄特点,采取积极的方法,鼓励学生开展速写创作,延伸小学美术速写课堂,帮助学生学好速写。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四十篇
体育教育中美育目标的构建
体育教育与其它教育一样有明确的目标。学校教育中的体育以培养人才为旨,其目的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使之身心全面发展,配合德育、智育、美育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才和接班人。体育活动过程中包含诸多美育的因素,如体育的形式美、姿态美、动作美等。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情操、审美意识和审美方法,提高对美的感受、鉴赏、表达能力,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这些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体教育中美育教育的意义与功能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结构由认识、伦理、审美的三大结构组成。故从人的身心发展来看教育目标中“五育”的结构,可将其分为心理发展(德、智、体)和生理发展(体、劳)两部分。前者为精神前提,后者貌似物质基础,“五育”目标是相辅相成的有机复合体,各种功能若因偏颇而失衡的话,将会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从全面发展的教育内涵来看,德智体美诸方面教育的实施,正是为了使人类“在变易绝对运动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从而“生产出他的全面性”。所以美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与智育、德育、体育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关于美育的体育中的功能已不乏其研究,归纳研究成果主要有三大功能:
1、培养身体美
身体美是体育自然美的表现,人的身体生长发育是技美的规律进行的,它表现出身体、线条、姿态的造型美,筋骨、肌肉、肤色的肌体美和生命活力的生气美。人体美历来就是无数艺术家“代代耕耘美的沃土,美的矿源”。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曾用十分热情的诗句赞美过人体古铜色的皮肤和坚实的肌肉。
2、培养精神美
列宁说:“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xxx也说:“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可见精神美与身体美是密不可分的,精神美可以使体育运动放出光和热。由于体育运动有进取、竞争、对抗、承担负荷、战胜艰难困苦和经受胜败考验等特点,因此它有利于培养人们精神上追求优胜、追求祖国荣誉的理想美,勇敢顽强,坚毅果断,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不屈不挠,胜不骄,败不馁的意志美和体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情感美。
3、培养技巧美
体育中精湛的技巧与身体美、精神美交相辉映,形成一个体育健儿的完美形象,技巧美包括动作协调、节奏明快、反应敏捷等,这些运动中的技、战术,把各种精湛的运动绘成动人的画卷,编就成美妙的诗篇,如那飞驰旋转的滑冰运动员,转翻蹦跳的体操运动员、勇猛角逐的足球运动员,“横空出世”跳伞运动员等。
二、构建体育教育中美育目标的依据。
本文在以对客观规律的识别和把握上,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方面寻觅构建美育目标的依据。
1、理论依据
美育的预期功能,是由其本质特征决定的,美育是什么?广义可理解为按照美的规律施行的一切教育,而不是专指某种艺术技巧的教育。美育的首要任务,是使教育者把握“美的规律”,即“以非常突出、生动、鲜明的形象,充分而有力地表现出事物的本质或普遍性”。可见,体育教育中美学知识的起点,应是从事物内部普遍性与外部个性(即本质与现象)的高度统一中去把握“美的规律”识别什么才是美。只有这样,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方可将感情与理论、经验与判断、共姓与个性、现象与本质、美与健统一起来。发挥美育在体育教育中特有功能。其实,美育的最终目的是养成丰富的具有完美个性的人,即人格美。而人格美的基点是心灵美、精神美,外部表现则为身体美,而体育教育也正是要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2、历史依据
在奴隶社会时期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体育和美育都并列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周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中的射(射箭)、御(驾驶战车)都含有体育的因素,而居第二位的“乐”则是美育。自古以来不论是才子、闺秀,还是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等,都将琴、棋、诗、画作为自我养成的必修“四科”。迷“四科”正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渊渊流长的历史结晶。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中,美育有着漫长的演变过程, 体现着时代和民族的特征,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儒家的“十不仁济世”,道家的“超凡脱俗”,佛家的“空虚明净”等,以如此登峰造极的高度俯瞰人生,以求心性的洁净、精神的自由、生命的超越,都是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学思想。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美的概念在延伸、美的载体在扩展……。当今,不论从美的形态还是从审美主客体关系来看,美育的内容已横跨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几大类。远远超出了“四科“等文学艺术领域,但美的载体不管怎样延伸和扩展,永远将与人的心灵、身体分割不开。因此,在体育教育中,美育目标的构建应延伸到自然界与科学界,社会美与心灵美,艺术美和方法论美等几种关系中,施美于体中、置体于美中,即以“体”为载体, 拓展美的真话。
3、现实依据
从现代化社会来看,威胁和腐蚀美的不再是洪水猛兽,而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背离”,一个人精神文明程度表现在人格的高度上。诸如被多种心理暴力驱使,对社会或自然进行破坏活动的人,佼人格沦丧;为填不满的欲望之坑而忙碌,背负沉重包袱的人,使人格压得变形:自觉或不自觉、无休无止地争名夺利而勾心斗角的人,佼人格进入误区;拜金主义、唯利是图的人,使人格歪曲等等。这种“背离”致使人对自然的态度表现为“索取”、“征服”乃至“破坏”,致使人与人之间情感淡薄;致使人与自我,即内部的人与外部的人发生冲突,乃至精神分裂症者日益增多……从现有的艺术教育来看,存在着重技轻艺的现象,很难养成创造的灵性,也难以营造出使受教育者“心有灵犀一点迈”地把握内涵之精、之形、之意去领略艺术的境界。
一、体育教育中构建美育目标的思路与框架
人为万物之精灵,万物之美莫过于人体形态与动作美,人体形态与动作的美是历代美学家研究的课题与创作对象,而人体的正常发育和正确姿态是人体形态美的基本要求。协调感和韵律感是人体动作美的基本因素,人体动作美路人体动作的速度、力量、灵敏等紧密相连。高度的形体动作的速度、力量、灵敏等紧密相连。高度的形体动作美往往是在高速度、高难度的情况下,才能充分显示出来。体育是促进人体正常发展,养成正确姿态,培养协调动作,发展身体素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许多活动项目如唱歌游戏、集体体操、自由体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花样游泳及花样滑冰等都是在有节奏的乐曲配合下进行的,这其中充满了美的教育。有些活动如田径、体操、武术、游泳、球类活动等,虽无明显的韵律,但均具有内在强烈的节奏感,在高速度、高难度情况下完成最美妙的动作……。一个短跑运动员在竞赛中赢得千万人的欢呼,一个体操运动员表演高难动作,往往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是人体美的显示,给人以巨大的影响。体育和美育几乎象一对孪生兄妹。
因此,在当今美育活动的拓展与延伸中,美育目标的构建力求遵循施美于运动之中,置体育于美中,体育在美中升华、美在运动中多彩的思路中进行。所谓施美于运动之中,就是在体育内容中施以美学理论与实践教育,使美育洛于体育内容之中。所谓置体育于美中,就是揭示体育中美学现象与规律,研究怎样将体育教育活动提高到美学高度,以获得最佳效果,让美育溶进体育之中。所谓体育在美中升华、美在运动中异彩,是指在体育活动中,让受教育者主体从生理层次进入功利层次、再上升到道德层次,从而升华到美学层次,在体育运动中忘却自我、和谐身心、丰富灵性、发挥潜能,从而佼人格得到美化。美育在体育教育中目标框架如下:
1、明确美育的目的和任务。美育的最终目的是养成人格美,即养成丰富的具有完美个性的人,美育的中心任务是使受教育者掌握美的规律,养成感觉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掌握美学基本知识。自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方法。对学生,体育理论课中确定1―3课时为美学基本知识讲座:对教师,作为知识结构更新的内容之一,纳入教师高素质的培训活动之中。
3、参加美育实践活动。制订体育活动中各项美育指标,进行各种培训活动。例如体育舞蹈就是体育与音乐(美育)相结合的最好活动之一。
4、研究和开发体育中的美。组织专题研究小组研究体育课程中美育开发,在体育理论课中加一些美学知识章节,使之逐步形成“体育美学”之学科体系。
注释:
[1]蔡仪主编《美学原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
[2]韩进这主编《教育心理学纲题》人民教育出版社xxx年版,第340页.
[3]扬安仑主编《美学研究与应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18页.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四十一篇
【摘要】
职业学校班级管理要重视美育,要在班级目标管理中、日常管理中、班会活动中、以及班风建设中渗透美育,使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受到熏陶,以美悦情,陶冶情感,净化心灵,完善人格,使学生个性发展和谐。
【关键词】
职业学校;美育;管理;班风
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生从初中进入中专后,大部分人在心理上会出现挫折感,信心不足,情绪波动大,思想不稳定,会彷徨迷茫,因此,职业学校班级管理更应重视以情感教育为主的美育,以美悦情,陶冶情感,净化心灵,完善人格,使之个性发展和谐。
1、班级目标管理中的美育
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是起主导作用的,同时又受人的身心发展的制约。因此,要有效地完成美育的任务,制定切合学生自身发展的美育目标,必须认识职高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如学生在入学到毕业这一段时间,生理上有何特点,心理上有何规律,思维能力、兴趣爱好、道德观念、个性发展、职业能力方面都有哪些特点等。这样,制定出来的美育目标就能切合实际,使学生树立审美理想,增强审美观念,发展审美能力。
2、日常管理中的美育
班级管理可以看作是以班主任为中心的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管理。所以,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班主任起着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的重要作用。因此班主任要通过日常管理,抓好学生的美育。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班主任在教育观念上要由重智转变为“五育”并重。二是在班级管理上,应从表面化转为实际化;由专断性转为民主性;由孤立性扩大到社会性,使管理形式符合时代及美的规律。三是从职高生自身特点出发,培养其自理自育能力。具体办法,如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让学生当班级的主人,使其人人争做班干部,个个接受培养,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培养学生独立的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在一些活动的组织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干等。班级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学生锻练自己的组织才能、工作才能和社会活动才能的场所,成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开拓性、创造性人才的基地。采用这种管理办法,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管理才能,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美好的品德,使他们养成好的行为。其四是从班级日常事务管理上,树立班中无小事,事事是教育的观点。从一点一滴抓起,在日常小事中渗透美育。五是从班主任本身来说,要注意“身教”的作用。班主任要有远大理想、和蔼可亲有耐心、精神饱满举止端庄、性格善良温柔、善于发现肯定学生长处、工作有始有终。
3、班会活动中的美育
在规划、计划中实施美育
职业学校学生课业负担少,班会活动所占的时间可适当增加,如何利用这些时间,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作为班主任和班级干部来说,应该计划在先,心中有数,这个计划要围绕班级管理目标制定,当然要突出德育目标和美育目标。
在针对性活动中突出美育
针对性就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主题,使班会有的放矢。教师可在全面了解学生的生理特点、思维能力、专业特点、兴趣爱好、道德观念、就业理念、个性特征以后,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学习情况和当前政治思想工作中心确定班会主题。针对具体问题时班主任要有意突出美育内容,以美育德。
在知识性活动中渗透美育
所谓知识性,就是指班会要注意用各种有益的知识去丰富学生的头脑,在开展的活动中渗透美育。美是人生命的一种折射,教学是艺术的创造,要在教学体现美,就需要创设美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教师需要全身心地投入,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并能运用美学的特征,使其吸引学生,从而实现教学目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在趣味性活动中感受美
这里所说的趣味性,其一是班会的内容要新颖,要能吸引学生。如有的老师在给学生讲保健知识时,是先从“豆芽型体型”谈起的,这样,就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接着他讲了形成这种体型的原因和使身体健美的方法。这样的班会充满趣味,使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接受了美的教育。其二,班会的趣味性还在于形式多样化。如组织主题性班会、活动性班会、就业性班会、知识性班会、节日性班会、教育性班会、即时性班会等。这种充满变化的形式,其本身就给学生一种美的感受。其三是在班会的具体组织上,要使学生有良好的心境,要有周密的、细致的准备,这样就使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受到熏陶,感受到一种和谐的新奇的美。
4、班风建设中的美育
班风就是一个班级的风气,是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风气。它是班级成员共同精神面貌的体现,是一个班学习、生活活动等方面的缩影。班风是班级的“第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重视班风的建设,发挥它应有的美育作用。
班风是班级隐性的教育力量。如果从美的特性来看,良好的班风的美育作用更是不容低估的。这主要表现在:
1.它对班级的所有成员进行着潜移默化的美育,规范着班级成员的行为。它促使班级所有成员趋善向美,避恶弃丑。
2.从美的理想、美的道德方面看,它对班级全体成员起着导向作用。班风有集体意识性的特性,它是班级政治观点、道德观点、是非观念、认识水平等的集体意识。所以良好的班风可促使学生确立政治方向和崇高理想,形成义务感、责任感、使命感。
3.从学生美的行为来说,它有激励作用。班集体中有些学生之所以形成从众行为,多是迫于集体舆论压力。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那么,班级集体舆论就支持引起自豪感与荣誉感的行为,可使学生美好的行为受到鼓励。而受到集体舆论指责的行为,其学生就会感到羞愧而自觉克服。
要抓好班风建设,发挥它应有的美育作用,就必须做到:
1.要抓好班级中的常规管理。这里包含两点内容:一是把学校规定的守则真正转化为班集体认同的规定;二是班级要“约法三章”,有班级自己的一些纪律、制度;努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使班级呈现出一种井然有序的学习、生活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受到陶冶。
2.多搞一些集体活动。由于这种活动内容的社会性、丰富性,形式的新颖性、生动性和多样性特点,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而且这中集体活动本身对学生来说,一方面是一种美的教育,另一方面可使学生产生一种向心力、凝聚力。这样,自然而然地就会形成一种热爱、关心集体,乐于助人,活泼健康,积极向上的班风。3.要发挥班主任和班级团干部的作用。班主任的形象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可以说,他是班风形成的核心。而班级团干部则起着关键作用。所以,要使班级形成良好的风气,班主任的思想行为首先要美,他必须注意自身的修养,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他的教育是民主的而不是专制的;是深入的而不是浮浅的;他的胸怀是宽广的而不是狭窄的;他的志向是远大的而不是“近视”的。只有这样才能逐将形成良好的风气,起到美育作用。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四十二篇
【摘 要】
美术教育作为小学素质教育的核心,美育能够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塑造健康的人格,提升学生们的精神境界,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美术教育;素质教学;相互关系;德智体美劳
美育在小学生素质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美术教育所培育的美育思想,必须渗透到小学教学的其它领域中支。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美育的重要手段就是美术教育,因此美术教育作为小学素质教育的核心,美育能够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塑造健康的人格,提升学生们的精神境界,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小学美术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美育与德育同属于小学素质教学的范畴,两种教育有着重要的联系。美术教育与道德教学的主要关系在于,一方面,道德意义是美术教育题材的重要内容。美术教育与美术作品都是通过一定的美术形式去反映作品形式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内容的,美术作品的形式反映的内容通常是具有社会正面意义的题材内容,这些题材的正面价值与意义,往往是与它的具有典型的道德价值与意义是分不开的,比如说像各种爱国主义题材的雕塑作品,表现英雄事迹的作品等等。以雕塑作品刘胡兰为例,作品本身是一件人物雕塑,但是作品反映的是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学生们通过雕塑作品的外在形式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道德教育需要借助美术的形式予以展示。“学校教育在发展学生视觉空间智能的同时,必须潜移默化地渗透社会的某种价值观念。”②美术作品都包含了道德的内容,学生道德情操的教育,主要是通过美术作品的形体美的体验与感昭来实现,实现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美术教育以美感熏陶入对学生手展开品德与情操教育,远远比一味地灌输思想道德内容的效果要好得多,因此,美术教学丰富了道德教育的方式,为道德教育的发展拓宽了新的形式。另外,在美术教育中,自然景物之美也同样具有德育的功能,以自然景观为内容的美术课程能够增强学生们对自然和生的的热爱和责任感培养学生们尊敬自然、保护自然的态度与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二、小学美术教育与智育的关系
智育,主要学注重开发学生们的智力,美术教育对学生的智力开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美术教育对学生智力开发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是由人的大脑的特点决定的。现代科学家对人的大脑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两个半球都具有同样的高级智力的功能,两侧大脑的功能各不相同,人的活动对大脑的开发也不相同,美术教学有助于开发人的右脑功能。人的大脑的左半球控制右侧肌体的感觉和运动,主要侧重于人的抽象、分析、计算和求同方面的控制,机时大脑的左半球是人脑处理语言、数字,进行逻辑思维、分析思维、辐合思维等的智力活动控制中枢,被称为“优势半球”。右半球则控制着左侧肌体的感觉和运动,着重于对人的想像性、虚构能力、对外部世界的感受的控制,是人脑处理表象、知觉,进行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的智力活动控制中枢。可见,在人的智力活动中,理论思维主要靠左半球控制,而形象思维则主要靠右半球。美术教学的特性决定了它是开发右脑这一智力世界的最有效途径。美术教学本身不只是具体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但是在其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们对社会及事物的感性及理性的认识,并把这种认识通过具体形象可观的美术作品表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的创作的潜能得到有效的锻炼与释放,从而开发学生智力能力。一个人的智力是智慧和能力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感受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创造力等,这些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因此,不论是从美术的教学的内容还是从人脑的结构来看,小学美术教育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小学美术教育与体育与劳育的关系
在小学的教育中,体育与美育二者是各成体系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美育与体育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分别作为完善人的整体结构的过程中的两个侧面,它们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互为目的与手段。以美术教学为主要手段的美育和以运动锻炼为主要特征的体育,在小学的素质教学中联系得非常密切,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首先体育对美育的重要性上,美育是人体的心理活动,人的心理结构是以生理结构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在审美活动或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前,必须要保证学生有个健康和身体条件。通过正确有效果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人的身体条件,确保人的审美心理的完善与发展。
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大脑发育,这样便为审美能力的培育与发展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小学美术教育在体育中的运用,主要是通过美术教育与体育相结合,即培养学生的身体美、精神美、技巧美等,美术教育对体育教育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体育活动需要美的思想为指导,美育的思想必须渗透到体育的各个环节中去,在体育活动中,运动技巧的高难度性,运动造型的艺术性,运动动作的协调性,运动成员配合的默契性以及动作的整体性等等,这要些体育活动取得的良好效果的必要条件,这些都必须要有美育的思想作为指导,则否将无法完成。因此,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美育与体育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为目的和手段的。
美育与劳育的关系,首先表现在热爱劳动本身就是一种美,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在要从小培育小学生的劳动习惯,要让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其次是劳动创造美。这是马克思的著名论断,指出了人类劳动与美的关系,人类的劳动不但是以创造美的目的,而且劳动过程也是创造美的过程。通过劳动不但可以使学生对美的认识与感受暗送具体化、形象化,同时劳动创造性也是提升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小学素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劳动可以培育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而美术课又对劳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将美术课和劳动课有机结合,对儿童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以及综合能力培养,都是一个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而培养这些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做到美术课的过程就是劳动课的过程,美术课的目的就是劳动课的目的,让学生在美术课中动起来,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让美术课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动手操作的实际场所,通过动手,使学生的美术知识与美术实践能得到完美的结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
四、结束语
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体现了教育发展的本质规律,同时,素质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必然手段。美术教育的内容是,是其它各科的教学手段的补充与完善,而以美术教学为主要手段的美育,则是其它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最终目的,美术教学在小学素质教育中起作重要的作用。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四十三篇
转眼间,又要放寒假了,在这个学期中我收获了巨大的喜悦,但是也在工作中发现各种问题,在碰到问题的时候也要认真的解决各种问题,以便更好的取长补短,做出这个学期的美术教学工作总结,希望能够争取更大进步。
一、教学计划贯彻情况
学期初,和美术教师一起,认真学习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处工作计划,明确了学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结合科组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按照《小学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本期新课开始之前即已制定了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
二、教学情况:
2、利用学科特点,和自身条件,组织部分学生参加美术兴趣小组。活动的成果的喜人。本年级不少的学生绘画功底大大提高。
3、在美术课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重点有难点,注意美术课内容的调整,教学中注意体现民族特点,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美术教学中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充分利用当地的美术资源,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美术教学中注意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昧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注意到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
4、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从思想上,利用行评机会端正自己;从行动上参加继续教育学知识,学电脑技术,学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
三、经验和教训
1.教师要认真贯彻本教学大纲的精神,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中生的审美能力。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3.教师应加强示范,并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及放映幻灯、影片、录像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4.要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
5.学业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
6、对学生美术学习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态度习惯养成和知识能力发展并重,并鼓励大胆创进和个性发挥,即着眼于实际成绩,更注重未来发展。
7、美术教学要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如在讲到点、线、面等。
四、获得可喜的成绩
1、辅导学生参加毛阳中心校第七届书画比赛中;3名同学荣获一等奖:6名同学荣获二等奖,9名同学荣获优秀奖。
2、辅导学生参加第十一届全国青少年技创新大赛中,1名同学荣获省二等奖,1名同学荣获省三等奖。
今后我将继续保持,并争取更大的进步,在美术教学工作岗位上,不断挖掘大家的激情与创造力,希望能够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断整合教材,合理的解决好各方面问题,收获更大进步。
高校美育教改课题汇总范文 第四十四篇
一、加强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措施分析
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更加重视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小学美术教育存在不少问题,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教学秩序混乱等。美术作为一门美育的特殊学科,其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式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等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树立现代化教学理念,采用各种手段帮助学生学好美术课。为了加强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应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发挥主导作用师资力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目前很多小学在美术方面的教师资源力量还比较薄弱,专业水平也不高,有的美术老师还是语数英老师兼任的。此外,教师的自身素质也会对教学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倡导自主学习的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下,美术老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因此,小学美术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现代素质教育理念。其次要加强自身专业水平。
学生由于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还不能完全理解教材插图的造型与艺术表现背后的含义,对美术作品的内涵、艺术风格等也没有掌握,达不到审美的要求。因此,美术老师必须加强自身素质,不仅仅要具备美术专业知识,还要善于将自己对美术的见解与经验,以积极的情感体验为基础,用学生喜闻乐见并积极主动参与的形式,提高自身美术教学水平。
(二)利用多样化教学手段。
综合使用讲授、游戏、讨论、演示等教学方法,采取合作互助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自己判断美丑、感悟绘画作品的内涵,并进行自己的绘画构思。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丰富课堂,加强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
(三)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
培养审美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的动力。小学生的思维跳跃非常快,总是乐于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展开一些思考和研究。因此,美术教学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兴趣资源,吸引学生主动去认识美,发现美,集中注意力在美术课堂上,学习效率必将有所提高,从而教学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探究性、综合性美术写生活动的开展就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一种手段。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从具有不同形态、结构、比例和色彩等的世间万物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有特别感悟的绘画素材,不但能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开拓视野,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通过亲身体验,从教材、从周边的人事物中发现美、领悟美,享受美术学习的快乐。
(四)实现多样化教学评价。
启发审美创造不同的人对事物的欣赏角度不同,发现的美也不同,因此,对小学生美术课的评价不应该限定在分值上,教师必须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从实际从发,针对小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和不同感悟能力,制定出层次分明的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教师要站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在尊重学生的艺术欣赏的同时给予客观指导,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构图或调色能力,从临摹相似度或创新性等多方面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创造力。
二、结束语
为了加强教学质量,作为小学生美育的启蒙者,美术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和审美创造能力;规范美术课堂,不断创新欣赏教学绘画的方法,让学生不仅学会欣赏美,还要学会创造美,更要学会感悟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和审美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才是最高教学目标,这才是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