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核心素养范文推荐6篇

时间:2016-05-06 01:35:3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初中美术核心素养范文 第一篇

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 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 1.图像识读:是指对美术作品、数字图像、影视作品或生活中各种图像符号的造型、色彩、比例和肌理等形式特征,以及材质、技法和风格特征等的认识、比较与辨别。当前人类文化传播方式已有了革命性变革,摄影、摄像、电影、电视、手机等现代媒介技术所传播的图像文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并改变了我们的阅读方式、阅读性质和阅读心理。由于图像比文字具有更强的直观性和真实性,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图像识读”是基于当今图像传播方式变革的需要而提出的,也是当今社会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和科学研究时一种必不可少的素养。 2.美术表现:是指运用传统与现代的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通过构思与反思,创作具有思想和文化内涵的美术作品,或用来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与情感。美术是一门利用各种媒介、符号和隐喻手段来表达和交流自己思想与情感的学科。通过美术学习,人们掌握一定的美术表现方式,来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因此,“美术表现”是基于交流和表达的需要而提出的,也是当今社会人们交往与表达时所必不可少的素养。 3.审美判断:是指根据形式美的原理,感知、分析、比较、诠释美术作品中所隐含各种美的因素,分析和辨别生活中的视觉文化现象,进而做出自己的看法与判断。在我们周围的世界中,每天都会遇到各种美与丑的事物和现象。美术学习能够增进人们敏锐地观察、领悟世界的意识与审美感,发展审美判断能力。因此,“审美判断”是基于当今人们对判断美与丑的事物需要而提出的,也是当今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素养。 4.创意实践:是指运用联想、想象和变通的方式进行构想与生成有创意的意图,并利用传统和现代的材料、工具与方法进行创造和实践。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还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通过美术学习能鼓励人们运用联想、想象和变通的方式,进行动手创造和实践。因此,“创意实践”是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也是21世纪社会发展中人们必不可少的素养。 5文化理解:是指从文化角度来分析、诠释和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艺术特点,学会尊重并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内涵与含义。世界各国的美术作品往往反映了不同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因此,美术学习提供了一条帮助人们理解自己国家和其他国家历史与文化的途径,学会理解、尊重和珍视自己国家和其他国家

初中美术核心素养范文 第二篇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素养知识基础与结构心理,学科体系核心领域、思维方式、人格特征——杨向东审美态度就是是人们在审美活动进行之初的特殊的心理状态。主体对审美对象所持的态度,主要是心理状态。它受时间、地点等客观条件影响,亦受心境、情绪等主观心理因素影响。审美活动要求主体从日常现实生活中脱离出来,保持与实用功利无关的态度。具有整体观看的观念和习惯,以联系、比较的方式观看整体中的各个局部和细节,发现物体之间的异同关系。二、什么是美术核心素养 美术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知识与技能,本身无可厚非,问题出在知识与技能未能转化为素养和能力。知识与技能必不可少,但它不等于素养和能力。 只有关注如何获得“知识与技能”(自主、合作与探究等方式)和如何运用知识与技能进入问题情境,解决问题),才有可能将其转化为素养和能力。因此需要围绕核心素养,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选择有利于形成核心素养和获取知识的方式;其二,在将知识与技能放在情境中解决问题。1.具有整体观看的观念和习惯,以联系、比较的方式观看整体中的各个局部和细节,发现物体之间的异同关系;通过视觉观看,感受特定对象的造型、色彩、材质、肌理等形式特征,为进一步的认识和解读铺垫道路。2.直觉地感受图像的形似、同构、张力等特征,以阅读、搜索、思考和讨论等方式,认识与解读图像的意图、涵义以及表达的观念、态度、情感。3.从维度、材料、技

法、风格及发展脉络等方面了解图像的类型,并加以识别、指导图像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和作用。4.在读图时代,能够分辨、判断、选择和解读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视觉文化现象和信息。

初中美术核心素养范文 第三篇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美术教育的根本引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新的教学大纲中有“充分发挥美术教学陶冶情感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教育,是学习一些关于美术的知识以及技能,以用来在未来教导学生。专业学习内容包含素描,色彩,速写,油画,国画,装饰画,陶艺,版画,书法,装裱,刻印章,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动画设计等一系列同美术能扯得上关系的技能,当然,政治,英语,体育等课程也还是要的。

扩展资料

正确认识学习美术的意义美术课程是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学生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能够促进学生的创造和技术技巧意识的形成,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发展。

学习美术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只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来学习美术,感悟美术、理解美术,才能真正体验美术的精髓,学好美术对于训练学生观察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好处。

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知倾向”。对美的追求是人的天性,我们人人都是美的追求者。尤其是青少年阶段,对美的要求比其他阶段的人还要高。不管是对穿着、首饰、形象的搭配、就连吃的食物造型都要求有一定的美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术教育

初中美术核心素养范文 第四篇

初中美术教学资源十分丰富,教师开展美术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首先从学生对于美术的知识认知入手,通过开展基础美术教学活动,了解学生水平。比如在人物素描课堂教学中,先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秀人物素描作品,让学生进行观赏分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步骤和流程一一示范绘画技巧,组织学生进行碎片化知识学习,加强知识巩固,在后续绘画完成后,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体会局部和整体的差别,了解绘画细节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结合照片画人、动物或静物,明确差异,找到自身问题和缺陷。其次,提高学生美术鉴赏水平需要创设多元情境,加强情感教育。

与其他科目不同,美术作品是具有感染性的,学生参与学习是有意识地进行,无论主动被动,最初的学习行为一定会出现,如果教师在最初阶段就能够以学生为主,引导他们探究思考,就省去了不必要的教学环节,一气呵成,让学生自我感悟。这也就意味着情境的创设更多的是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先独立于理论概念,以自身体验为基础来鉴赏,在思考的过程中所获得心得体会再与教学内容相匹配,能够提高教学有效性。

由于美术作品的多样性,课堂情境创设也必须多元化,如果局限于单一元素,很可能会影响学生判断。以国画为例,教师如果先将国画鉴赏标准等大段的理论概念一一介绍,很可能会降低学生对知识的关注度。而如果在课前就将林德坤先生《江南晨韵》、林德坤《溪山春暖》、吴冠中先生的《长江三峡》《北国风光》等名家著作展示出来,让学生在毫无知识基础的情况下用心去欣赏,去表达和诉说自己的感受,教师在后续讲解概念和技巧时就能够与学生的想法引此,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丰富教学形式和方法,加强师生互动,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初中美术核心素养范文 第五篇

如何落实美术核心素养1.教师要写自己认为有重要意义的教学经历或教学故事,即要有选择性,典型性,不要事无巨细都罗列进去,要围绕中心问题进行选择。并不是说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2.应根据以往的经历撰写案例,尽量保持案例中资料的真实性,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到案例的主体即学生那是去询问、调查他们的真实感受。 3.教学案例与其它的教学作品有区别性。 与教学论文相比,教学案例在文体和表达方式上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在思维方式上,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通过对生动的教学“故事”的描述,通过对具体的学生、老师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总结教学的利弊得失。

初中美术核心素养范文 第六篇

创造性思维伴随着课堂预设,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要通过问题式教学激发学生潜力,通过案例启发学生,拓宽学生知识和艺术视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结合问题线索,积极思考。问题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问题产生新颖多样的独特见解[1]。比如在《标志设计》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多种常见标识和大众品牌logo,让学生根据第一印象提问其设计和创作思路。如可口可乐的商标最初是要表达味蕾的刺激感受,结合英文字体来表达一种畅快和愉悦。教师可以通过配色、字体设计和coca cola的含义等元素来引导学生思考。又比如Apple公司的logo故事灵感源于Allan Turing。艾伦 · 图灵是一位计算机天才,他的工作和事业对现代人工智能的发展起到奠基作用,但后来由于个人原因被政府迫害,咬了含氰化物的苹果身亡。

而苹果本身的视觉符号也与牛顿思想相似,是苹果公司企业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最初apple公司的苹果标志是彩色的,后期演变成美丽,创造力和简约的纯黑符号,至今仍然是当今世界上最受赞赏和认可的标志之一。通过背景和创意的解析,教师能够让学生理解标志设计的思路,还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设计与其风格相似的标志logo。在问题教学结合内容、情感和立意象征,整合信息,明确主题,丰富设计思维,让学生在标志设计中从汉字型、字母型、具象型、抽象型等多个角度进行构思。鼓励学生多联想,多创作,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初中美术核心素养范文推荐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