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学习心得 篇一
在名校学习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在名校就读的学生,我有幸能够接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些年来,我从名校学习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我想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首先,名校学习注重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名校中,学生们不仅仅学习基础的学科知识,还会接触到更多的学科领域和学术研究。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我曾经参加过一门跨学科的课程,其中涉及到文学、历史和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内容。这门课程让我感受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拓宽了我的知识视野。
其次,名校学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名校中,学生们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被鼓励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和创新。老师们鼓励我们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并且给予充分的支持和指导。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了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记得有一次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我们需要在小组内自由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见解和想法,最后我们通过合作和讨论找到了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激发了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最后,名校学习注重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在名校中,学生们不仅仅注重学业成绩,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学校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社团和俱乐部活动,供学生们选择参加。我曾经参加过学校的音乐社团,通过学习音乐和演奏乐器,我培养了自己的音乐兴趣,并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让我们更加全面地发展自己,不仅仅是追求学术成绩的机器。
总之,名校学习给予了我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启发。名校学习注重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名校学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名校学习注重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让学生们在学业之外也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满足。我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和心得将伴随我一生,让我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和坚定。
名校学习心得 篇二
成长与发展:名校学习的心得
作为一名在名校学习的学生,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名校学习所带来的成长和发展。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些我在名校学习中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名校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名校中,学生们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被鼓励主动地去探索和学习。老师们会引导我们学会自主阅读、自主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了我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我曾经参加过一次研究性学习项目,我们需要自主选择课题、查找资料、进行实验和撰写报告。这个过程让我学会了如何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提高了我的学术能力和研究能力。
其次,名校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名校中,学生们经常需要参与到小组项目、团队竞赛和社团活动中。这种合作方式让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互相支持和协作解决问题。我曾经参加过一次小组项目,我们需要共同完成一个复杂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队友合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并最终取得了成功。这种团队合作的经历培养了我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名校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在名校中,学生们不仅仅注重学术成绩,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学校会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活动,让我们亲身体验社会的不同问题和挑战。这些活动使我们更加关注社会问题、理解他人需求,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我曾经参加过一次志愿者活动,我们去了一个贫困山区的学校,帮助孩子们进行学习和生活上的辅导。这个经历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困的存在,激发了我对公益事业的热情和责任感。
名校学习给予了我很多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名校学习培养了我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让我学会了如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名校学习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和协作解决问题。名校学习培养了我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让我学会了如何关注社会问题和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这些经验和心得将伴随我一生,让我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充满信心和勇气。
名校学习心得 篇三
我和同事赴深圳、番禺、广州等地的中学参观学习,我深感不虚此行,收获多多。此行既放松了心情还学到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及新的高考信息。我希望这种活动多举办,让每一位老师都有外出学习、见识世面、接受新事物的机会。下面就我参加的广东高考命题总结会谈一点体会,说的不对的地方,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一、高考的改革
20xx年广东高考改革为新的模式,由原来的3+X+基础改为3+文综(政、史、地三科合卷,各科各100分,共300分)或3+理综(理、化、生三科合卷,各科各100分,共300分)。新的高考方案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可比性。
二、高考命题总结及预测
11月13日在广州珠江宾馆参加了广东20xx年高普通高考命题总结会。省招行考试院的卢羡文副院长和招办主任石俊作了20xx年高考命题的总结及20xx年高考命题预测的说明。我主要谈一下命题的认识,命题说明,20xx年高考命题以考试大纲说明为命题的依据,备考的依据。按广东考试大纲确定了20xx年高考试题的题型、题量、结构、比例分值。以能力利益为核心,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考查学生基础,理论结合实际。各学科考试能力要求与往年一样,不降低考试和教学要求。新旧高考的过渡,以平稳为主,不出偏题,怪题。
面对高考改革,如何培养高考能力,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1、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最为重要的是遵循三大规律:即师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的规律和教的规律。
2、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上好每节课,彻底贯彻新课程的理念思想!
3、注重07、08、09三年高考题目的分析。新旧高考的过渡,能力考查不会超出近三年的高考能力考查。对这三年的题目进行归类、扩展、创新、总结。
4、认真钻研高考考试大纲及考试大纲说明。
5、至少要培养以下五种能力的考查
1)阅读能力、2)获取信息的能力、3)分析推理问题的能力、4)表达情感的能力、5)提出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几种能力至少要从初中抓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快速对有效信息进行筛选、分析推理与判断。运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材料,表达观点,对问题进行探究,设疑、综合、解答等。
6、加强与先进学校的沟通联系以获取更多的高考信息。
高考是高校选拔人才的有效途径,高考考纲中也明确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以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
名校学习心得 篇四
看完这六所名校,我有一些体会和想法向领导汇报,与同事交流。
一、无论是z中学、z中学、z一中、z师大附中这样的百年老校,还是相对年轻的z一中、z二中,都有着艰苦奋斗的传统,勤奋创业的历史。
z一中就有“四苦”精神:学生苦学,家长苦育,老师苦教,领导苦抓。因为经济落后,条件艰苦,高三一百多位老师只有文、理两个大办公室,每个办公室只有四台电脑,但老师责任心很强,晚坐班从6:20到9:45。而z二中因为有一中的强势发展,压力特别大,干劲特别足。用他们校长的话说,教师的敬业精神非常令人感动。在z二中人眼里,只有拼过一中,抢得生源,才能生存,否则只能被一中吃掉。尽管z四所名校文化氛围浓,师资力量强,生源底子好,但是由于竞争和生存,在看似轻松自由的背后,老师和学生都在拼搏,正如z师大附中副校长所说:“尽管我们师资力量非常强,但是我们的老师还是刻苦学习,积极充电,因为学校核心的竞争就是老师的竞争。好像谁也没要求干,但我们还是要拼命干。”二、鉴于学校之间的残酷竞争,学校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
z一中每天都由值班学生检查上课情况,如果出现迟到、旷课,周前会上点名,亲自到校长办公室解释清楚。而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和要求更是严格,新老教师结对子,每周相互听课至少三节,并组织系列过关课,干得不好不让上高三,而上高三的年轻教师只能教一个班,而z二中是这样要求的:第一次上高三的老师把近几年的高考题和上几届高三的模拟题做一遍(最多的一位青年教师做了六十套高考题),要求语文教师每学期要写四篇下水作文。为听课又成立了两个听课小组,一个听文化课,一个听班会,听完课后找地方当场评价,并以文字材料的形式反馈给教师,听课不及格的要谈话。z中学提出:“三年胜任高三,六年成为骨干”的青年教师培养目标,签订师徒合同,每年召开两次教师素质提高研讨会。z中学对教师管理突出一个“评”字,对教师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喜欢,让家长满意,同行认同,领导放心,每学期都搞一次问卷调查,让学生真实评价,不行换人。而z一中的做法是只要学生家长告你的状,评教低,通知本人,不能上高三。z师大附中提倡精细化管理,备课要充分,集备要落实,上课前检查教案,没有教案不能上课。
三、这六所中学名牌生较多,都采取了具体措施。
1、都精心选拔苗子,成立实验班,集中人力物力着力培养。
2、实验班老师责任心强,功夫下得大,认真研究高考考什么,高考怎样考,特别是对试题的研究非常到位,努力在“变”字上下功夫,把平时的训练题拼接改造,力求原创,这样做就克服了学生做熟模拟题平时得分而高考由于知识背景新应变能力不强导致折戟沉沙。老师要精讲深析,加快进度,增加难度。
3、这些学生基础好,反应敏捷,但是思想包袱重,身体素质差。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全程跟踪,对他们的平时成绩、家庭背景、性格特点、思想变化要非常熟悉,及时做好思想工作,调整心态,鼓励士气,增强信心。z二中的实验班班主任每天下午放学后还要陪学生跑步半小时,以保证学生在高考时因身体不好而导致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不再发生。
4、对尖子生的规范抓得也很到位。z一中的实验班一直开设书法课,目的是保证这些优秀学生的卷面不失分。
5、z师大附中经常开设专题性讲座,让专家的思维影响学生,开阔学生的视野,舒展学生的胸襟。
6、重视特长生的培养和自主招生的路子。z中学今年乒乓球专业走了两个北大,田径保送了一个北大,舞蹈专业也走了一个北大,其他五所学校也有这样情况。自主招生走北大、清华也是他们的捷径。
四、都重视狠抓落实
z一中的业务校长非常务实,非常重视落实。他说:“我非常重视操作,不可操作的即使讲得开花乱坠,也不搞。”为了说明这一问题,他讲了这样一件事,z一中与z其他地市的重点中学搞联考,其中一次历史一科倒数第二,与第一名学校差距很大。他立即与历史组老师谈话,限定在25天赶上,他让外校命题,就历史单科与第一名学校统一时间又考了一次,密封装订,流水作业,当天晚上出成绩,超过上次第一名学生1.5分。z一中的高阳平副校长也这样说:“我要么不做,要么落实。”z师大附中在边缘生个别辅导上落实得很到位,对学生的平时成绩统计分析很细,作业布置更务实,老师必须做的布置给学生,老师都没做的也不要布置给学生。
名校学习心得 篇五
未来正扑面而来。过去我们讲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其实我们已在世界之中,现在不仅要面向世界,而且要融入世界;未来正在逼近,教育要做好准备,迎接不断成为现在的未来。
释加牟尼问弟子:给你一滴水,如何让它不干?
弟子无言,佛祖自答:将它放进大海里。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团队里,希望我们的老师能将我们的团队看作自己的归属,将学校当作我们的精神家园。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和谁同行;一个人能走多高,看他与谁结伴。合作与竞争的团队建设是我们师资队伍建设当下的重要内容。
现在中国已经有了“在家上学”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不相
信学校教育,有人称这是教育的自我救赎;在大城市,有真正的“家教”,有相当一批自由教育工作者,他们在探索因材施教,他们认为,正是中国公立学校教育质量的低下,才使他们有生存的空间,他们宣称,“家教”也许使真正的教育成为可能;在上海北京等地,一大批优秀高中毕业生放弃国内高考,直接出国留学,反应他们对中国高等教育的不认同。我们教育工作者不由得深思: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了,当我们审视当下的中国教育,发现存在着伪教育、负教育、甚至是反教育的现象;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追问:我们究竟应该以怎样的姿态来歌唱?
莫言读了小学五年级,他笑言,感谢自己接受的支离破碎的教育。比尔。盖茨大学中途辍学。乔布斯也是中途退学。莫言多少让教育无言。
自主同时意味着责任,自由同时意味着义务,自然同时意味着本真。教育要培养自主发展、自由发展、自然成长,同时具有责任心、义务感的本真之人。
有调查表明,师生心目中的理想学校:适合的课程、有效愉悦的课堂、自由的校园空气、教师的幸福、简单的管理。
管理越简单越好。大道至简。无为而治。
管理的核心是激励,如何调动起师生内在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管理即解放。如何解放师生成长与发展中的各种阻碍与遮蔽,真正让师生走向自主、自然、自由的境界。
管理即引领。确保师生沿着正确的轨道,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技术层面、流程层面、管理层面的改革创新都不如方向重要。所以任何技术层面的创新从根本上说还是“术”的变化,还是路径依赖,坚持熟悉的一切。只有价值的创新才是“道”。价值指引方向。
校园狂欢节除了是师生的放松、欢乐的机会,同时也宣示着师生平等,在平等中表达着尽情与忘我。看得见的平等,是摸得着的民主。学校要设计好一些这样的节日。
网络时代,选择比回避重要。网络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技术特征之一,无可逃避;学会选择是网络时代的基本素养。
孩子们是网络的原住民(netizen),他们对网络的运用和依赖比我们成年人要大得多。
网络是现代人生存的第二空间:赛伯空间(cyber ace)。在现实世界中,人们以自己的肉身和社会关系生活在社会中;在网络上,人们以ID和另一种身份生活在虚拟的赛伯空间。
人们在网络空间里,是在逃离,逃离现实世界的纠葛和烦恼,同时又是在追逐,追逐网络空间的自由与平等;
在网络上,人们是在隐匿,隐匿自己的社会身份和角色,同时又是在扮演,扮演随心所欲的新角色,在隐匿和扮演中找寻失落的自己;
在网络上,人们是在渲泻,向陌生人渲泻自己的情感,同时也是抚慰,接受着陌生人的抚慰,也抚慰着别人;
在网络上,人们是在倾诉,向别人倾诉,是自我倾诉,也是在聆听,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在网络上,也许熟悉的人已成陌生,而陌生的人却很亲近;
在网络上,遥远的人也许如在眼前,眼前的人却如在天涯;
网络是虚拟,却又如此现实……网络其实是后现代人逃离现代病的一种载体,或者网络同时又在制造和加重着现代病症。
学校不能仅仅因为有少数或部分学生不能正确使用电子产品,而不让所有学生在学校使用电子产品。老师的责任是帮助那些不能正确使用的孩子,而不是全面禁止。
我们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制订规则和办法。不让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并没有解决孩子的问题,孩子正是在错误和改正错误中成长的。
甚至学生可以帮助我们老师使用这些先进的工具,并且说服老师不要阻碍学生使用这些工具。
现代技术可能已经改变了新一代人脑的认知结构,更便于建立人脑与电脑之间的联结。他们对图像、视频、数字化产品有更敏感的认知能力。
人类总是排斥技术进步,其实印刷术也曾经遭遇到相当的抵制。但是技术的变革是不可阻挡的,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
我们是引领变化、享受变化,还是跟随变化或者抵制变化,是不同的态度。只有变化才是不变的。
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世界、改变我们的认知模式、也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教育。
校长办学需要正确的办学理念,教师教书育人需要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学生学习同样需要正确的学习理念。要注重学生学习理念的构建。有了正确的学习理念,就会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有助于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理念应该帮助学生解决为了什么而学习、如何学习两个基本问题。
成长是从内部突破,如破茧而出、如化蛹成蝶、如小荷露角……如果从外部突破就成了压迫或者塑造,如拔苗助长,如炼铁成钢。教育应该更多地从学生的内部培育入手,激发学生的内在能量,从内向外的生长和成长。
创新是以变应变,以变应不变,以不变应万变。所以创新有时是变革,有时是坚守。
美国汽车大王福特曾说:你如果只问客户需要什么,他会告诉你,我需要一匹更快的好马。如果这样,就不会有汽车的发明了。
乔布斯也曾说:你不能只问客户需要什么,然后制造出产品来满足他,等你制造出来,他已经另有新欢了。
我们只能看见我们准备好看见的东西。而创新者能看到或听到一些微弱的信息。所以创新者总能引领这个世界的变化。
名校学习心得 篇六
一、老师们的团队精神令人感动
10月22日早上,鸣玉小学所有的语文教师在庞校的带领下早早地来到了一小大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团不规则大石头上雕刻的6个大字“挺胸、抬头、走路”。不知怎的,我挺了挺腰板。因为今天是周一,有幸目睹他们的班级风采展示,由于天气不好,所以只能在教室看录像,从孩子们充满豪情的朗诵,整齐有力的队形变化和高超的表演天赋足以证明孩子们是一流的,老师是一流的。接着杨主任朴实无华的演讲如涓涓细流流进每个师生的心田,当她公布上周班级获不同太阳花奖时,教室里一片沸腾,师生欣喜若狂,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回荡在校园上空,可见他们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之后班主任针对本班实际全面细致总结,做到对症下药。真让我大开眼界,今天不但尽情地欣赏精彩的校会,还领略了2位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感受到每堂课里流淌的新课程改革的气息,同年级的教师一起备课,一起研究怎样突破重难点,做到资源共享。从校长、教导主任到年段长再到教师都凝成一股绳,从备课、上课到研课无不洋溢着集体的智慧。整个团队充满向心力,充满生机活力。
我们这些来自农村小学的老师都迫不及待地想观摩学习名校的先进的做法和经验。周二,首先由刘颖、韦小静两位老师献课《烂漫的点地梅》、《可爱的大熊猫》。周三又听了一节别看生面的音乐课和三节不同年级的语文课,课堂上每位执教老师从容不迫的教学风度和极其深厚严密的教学语言,以及非常精彩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让人拍案叫绝,要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反思自己,我深深感到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更感到只有不断虚心地向老师们学习,汲取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经验,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的水平,才能赶上这滚滚向前的课改大潮。时间过得真快,6堂精彩的课就这样落下帷幕了。在研讨时,授课老师说课并做了反思,思路清晰,表达流利,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从她们娓娓道来的话语让我除了赞叹就是羡慕,真不愧是名师呀!研讨会上,分管教学的领导做了精辟的点评,我们学校的老师们一位位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气氛异常热烈。整个活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二、老师们厚实的文化底蕴令人感动
老师们扎实的基本功,厚实的底子,在具体的每一堂课里,能够以不变应万变,轻松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重难点突出,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一周的时间里,一小小学的老师们尽量多的为我们提供学习的机会,这当中欣赏过跟班教师韦琴老师的《南海上的明珠》、《〈美丽的西沙群岛》以及怎样指导阅读名著等,通过她激情洋溢的引领,孩子们愿学,乐学,主动学;还听了杨炯心老师的完整课《威尼斯的小艇》,重点指导学法;徐芳老师上的作文课,学生感想,敢说。每一堂课老师们的板书都非常规范,非常漂亮。教育大师王崧舟说过“只要把学生的字练好了,老师也就省心了”。作为教师练就一手漂亮的字非常有必要,在学生中起到示范的作用,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再看看孩子们的书写,一个个有力的方块字规范地出现在本子上,这是我班学生望尘莫及的。每一堂课上老师们的教学语言出口成章,表达中用到成语,典故,名人名言。对教材的把握、对学生的点评、对课堂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对语文知识的拓展都那么得体到位,真的把学生看成主人,一堂课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悄悄地提高着,成长着。每听完一堂课,我就在想:一节语文课,真要什么都面面俱到确实是很难的,字、词、句的训练,思想教育的渗透,思维的训练似乎都重要,怎样把这几方面的训练很好地结合起来,渗透在教学中呢?就很考验我们的教学设计了,教学设计的成功就有赖于我们深厚文化底蕴和对教学独到的灵性,这些都怎么来呢?终身学习!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才能做到底气十足!听苏霍姆林斯基大师的话吧:用你的一辈子备课!一小的老师做到了。
三、老师们的课堂教学令人感动
一周时间的听课学习,在教学中,每位老师都注重细节,教书先育人,每节课都渗透学习习惯,每个年级每个老师都很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做到读思结合,读写结合。充分注意到学生个体差异,激励学生开发潜能,发展个性,鼓励学生的创新主见,在这里不苟言笑,一本正经的老师让幽默风趣取代了,正襟危坐,战战兢兢的学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活泼、开朗。课堂上,一群活泼可爱的学生开心地读,一位导演在旁边肯定、表扬、激励,使学生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浓浓的兴趣使他们变得自信了。热情的鼓励、信任的话语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这样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还懂得了道理。在课堂上重视并珍视了学生独特的体验,学生和老师在互动中闪现光芒,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才可真正成为基础学科。时光飞逝,一周的名校学习活动就要结束了,通过这一周的听课,我感受到了课堂实效的重要性,正所谓“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啊,只有努力提高课堂实效,才能更好地提高作业质量,提高学科成绩。
为期一周的跟班学习使我们乡村老师感触颇深:
一是被隆化一小教师敬业乐业精神所感染;
二是看到了隆化一小教师你追我赶、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
三是从指导教师谦逊、博学、求真、务实的课堂教学领悟有效课堂的真谛。10月26日下午,跟班跟教的互助学习拉下了帷幕,我感慨地说:“隆化一小名副其实的南川一流学校,是的,从踏入贵校的第一天,我们就被这里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工作气氛所感染,在这里,朗朗的读书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老师们匆忙的背影。这时,我好像一下子顿悟了:名校是一种氛围、一种文化、更是一种底------”。
在听课学习过程中,对于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我们语文课的教学效率,我收获良多;在听别人课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我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把握与思考;通过对听课的总结,也提升了自身反思的能力。这一周的学习就好比在我的体内注入新的血液,让我顿时热血沸腾、激情四射。我想在今后我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走进学生,深挖教材,认真做好教学的每个环节,给学生创造愉悦的学习空间,把学生真正解放出来,我将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意识地尝试名校老师们的一些教学方法,并且试着进行一些对比,寻找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