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中学美术骨干教师参加国培心得
作为一名中学美术骨干教师,我有幸参加了国家培训计划,并在培训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国培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国培为我提供了与其他地区美术骨干教师交流的机会。在培训期间,我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我们一起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和方法。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多样性和文化的丰富性。我学习到了其他地区独特的美术教育特点和技巧,这无疑丰富了我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同时,我也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方法,得到了其他教师的认可和建议。这种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对于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拓宽视野非常有益。
其次,国培的培训内容和方式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在培训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美术教育的最新理论和方法。尤其是在数字化时代,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方式,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来辅助教学,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的融合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些新的理念和方法无疑对我今后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最后,国培还为我提供了参观实践的机会。在培训期间,我们参观了一些著名的美术馆和画廊,亲身感受了艺术的魅力和魔力。这些参观活动不仅让我拓宽了视野,也为我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素材和资源。我可以将这些艺术作品和展览的信息带回学校,与学生分享,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艺术和美术领域。
总的来说,参加国培是我教师生涯中的一次宝贵经历。通过与其他地区教师的交流和学习,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也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国培的培训内容和方式也为我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多启发和指导。我相信,这次国培经历将使我成为一个更好的美术教师,为学生的艺术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篇二:中学美术骨干教师参加国培心得
作为一名中学美术骨干教师,我有幸参加了国家培训计划,并在培训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国培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国培让我重新审视了美术教育的目标与意义。在培训中,我们深入探讨了美术教育的本质和价值。我们认识到美术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技巧,更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性,让他们在艺术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定位。这种重新审视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方法,也为我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借鉴。
其次,国培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案例。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优秀的教学案例和资源,这些案例和资源不仅丰富了我的教学内容,也为我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我学习到了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如何设计一个富有创意和启发性的教学课程。这些教学资源和案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运用这些资源和案例,我相信我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最后,国培还为我提供了与专家学者交流的机会。在培训期间,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一些美术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和指导。他们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为我们指点迷津。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深刻体会到了美术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他们的分享激发了我对美术教育的热情和动力,也为我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总的来说,参加国培是我教师生涯中的一次宝贵经历。通过重新审视美术教育的目标与意义,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方法。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案例,我可以更好地设计教学课程和活动。通过与专家学者的交流,我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方式。我相信,这次国培经历将使我成为一个更好的美术教师,为学生的艺术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中学美术骨干教师参加国培心得 篇三
中学美术骨干教师参加国培心得范文
“人工智能正推动着视觉艺术的新变革”、“高等美术教育专业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如何做与时代同步发展的美术教师”、“数字化课堂视野中的教师及其教学改革将如何走向”“什么是核心素养”“艺术的心理疗愈功能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灵感的激荡还在延续,思维的火花还在迸发,为期十天的前沿信息大轰炸的场景感觉仍在我眼前一一闪现。
9月19—28号,我非常荣幸地参加2018年中央美术学院“国培计划”中学美术骨干教师/教研员培训项目。丰富多彩的专业培训,帮助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更好地把握国家美术教育的政策方向、新课程改革、思路拓展和问题辨析等方面,进而促进我们美术专业成长和素养的提升。
时值央美建校百年之际,亲身体验10天的央美校园生活,近距离聆听大师们的课程,倾听他们对国内外教学教育的理解,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对我来说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心灵的震撼和理念的革新。在这次培训中,记录了哪些精彩瞬间呢?回顾总结如下:
教育部国家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杨力教授围绕“国培”的意义展开讲授,介绍世界发达国家在美术教师专业化领域中的状况,并对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美术教育学系主任陈淑霞教授讲到艺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科技等领域的融合与发展推动视觉艺术向其它艺术领域迈进,不断拓展着视觉艺术的概念。她不断启发我们,教学中对“美术”概念的理解已不仅仅停留在“美术”的范畴,美术教师应去反思“美术”课程的教学究竟能给我们的孩子带来什么?
华东师范大学钱初熹教授提出AI时代要求学校视觉艺术教育进行转型的理念,“提供选择与学会选择"“从被动接受到创新性学习”。提出“开展以创意思维为核心的视觉艺术教育,青少年经历具有挑战性的高品质视觉艺术课程的学习,获得在21世纪中生存、学习、工作并为社会发展、实现全球共同利益作贡献所必备的视觉艺术素养”的观点。用人工智能帮助学生获得视觉识读、造型表现、空间思维、想象创意、物尽其用及美感延展等多方面的能力。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教授也谈到人工智能之于艺术的重要性,并带领学员们参观了中央美院美术馆“重识游戏”的展览,使学员们通过感受游戏与医疗、经济、武术等学科的跨界融合反思当今美术教育的跨学科交融问题。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王晓琳则是围绕“高等美术教育专业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展开,通过对国际重点高等美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窥探工作室培养模式的发展历史,变化过程与影响原因,重点以中央美术学院工作室教学研究为案例,进一步探讨工作室培养模式的具体特征,揭示出美术人才培养的规律。
首都师范大学尹少淳教授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谈及中国基础美术课程教育需要融合多学科的知识。现实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才会生活得更好,核心素养的内核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与学目的就是形成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未来人类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知识和技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知识和技能是万万不能的,所以美术要培养孩子用美术表现来表现问题。美术素养的培养,是为了帮助孩子,未来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能够运用艺术思维去解决复杂多变的问题。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主任杨吟兵教授讲授通过研究探索形式美,培养对形式美的认知能力,指导人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事物。通过掌握形式美的规律,能够使人们更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表现美的内容,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高度统一。通过对于点、线、面的讲解、运用与组合,并基于生活中的形式美具体案例进行设计教学讲解,体会点、线面在生活中形式美的具体展现,以达到通过用设计的眼睛来看待我们生活的世界。最后以立体构成为主要知识点,讲解作为中小学教师基本功一纸工的作品实际案例。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李帆教授从绘画教学到艺术教育出发谈谈实际教学实验。现在人们的阅读形式多数是碎片化的,老师平时需要多鼓励学生收拾生活中的碎片化记忆,并进行梳理。教孩子哪里能找到想要的东西,学会自学,而不是单纯技术的传授。尊重学生的创造性,从日常教学中的点滴开始。永远别失去“我”的自觉和“我”的判断,这个很关键。艺术可以治愈和疗伤,美术不是为了画画或功利。不同年龄段有不同年龄段所认为的深,老师要教学生自主去探索、解决、思考的方法,会让学生受益一生,且孩子随着长大自己也会深入的去学习。相信孩子有时重新架构出来的结果,会是家长和老师们无法预设的出彩。多读书多实践,会找到更多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生活在当代的我们,多了解当代、后现代艺术的工作方法、思维方式,对美术鉴赏也是很有帮助的。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艺术治疗师孟沛欣教授以西方发展心理学为基础,结合罗恩菲德、里德、加德纳等西方艺术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结合丰富的儿童美术教育实
践案例,探讨艺术发展与心理成长中的诸多问题,传递“用艺术净化心灵,用心灵提升艺术”的教育理念。一个好的教材一定要合乎孩子的心理发展,如果教育不关心人的心理成长,那么我们的教育有什么意义?艺术是把双刃剑,可以伤到,也可以影射。适当的焦虑和恐惧,是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和责任,开放心态,打开心门,接纳不可能。具体到艺术实践层面,如何使学生开拓视野、掌握通往多领域知识的路径?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刘庆和教授及其硕博士开设的中国画实践课堂更是精彩纷呈。刘老师为大家梳理了古往今来中国画形式语言变化与发展的轨迹,重点介绍了当代水墨与个人在水墨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以及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新课题,探讨教与学当中学员们体验水墨创作两者的关系。学员们在画室中通过水墨的创意实践深刻体会到结合当下生活使艺术推陈出新对于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除了学校的美术课堂,学生的跨领域创新思维如何在美术馆的公共教育中得以培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为我们做了很好的回答。他着重讨论了美术馆公共教育在当今信息时代语境下的发展、管理和活动开展。展览的策划、志愿者的导览、体验式项目的运行都在尽量引导孩童通过对艺术的学习来关注到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等问题。不单有大学教授的精彩演讲,还有许多来自基础教育一线的杰出老师为我们授课。来自珠海容闳学校的常晓冰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现今的基础美术教育不应停留在简单的技术干预层面,美术课堂应富有创意、贴近生活,应当成为学生用于自由表达的空间。他以众多优秀美术课程案例为展示,给大家细致地讲述了如何利用美术课堂这个载体与平台,如何借助艺术工具培养学生用图画或其他形式进行个人意识表达的能力。还有陶都罕老师为大家以“艾东公益项目”为案例来介绍乡村美术课程的教学。没有空泛的的说教,没有空洞的理论,陶老师用生动具体的教学案例为学员们讲述了一个个志愿者老师通过运用自己跨界的创意美术思维突破教具局限的故事,为边远乡村的孩子带去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课程。特别是利用树枝搭建“房子”的课程,将植物学的知识用于帮助学生对建筑空间的理解,使人印象深刻。
9月26日下午,由国家艺术基金和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中心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青年艺术教育理论人才培养’项目成果汇报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此次成果展完美展现了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教育理论人才培养项目的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跨学科领域的教学成果,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46名教师学员通过有针对性的专业培养与教学实践,有效提升了艺术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准。寄希望我们这些参与的学员在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后,能将中央美院所授予的理论知识,来引导未来的教学工作,中国的艺术教育事业便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而我非常荣幸参与此次活动,也会尽力尽善尽美的完成这份使命。
除了以上活动外,还组织我们参观798艺术园区、中央美院版画工作室、国际预科部、中央美院美术馆等地,让我们亲身感受到现代视觉艺术的异彩纷呈,认识到美术教育决不仅仅是绘画技能的刻板传输。艺术与多学科的交融,教育在多领域的渗透,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新了我们的教育思想,需要我们探索跨学科的新型美术教育路径。
国培10天还是很短暂的,但学习和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是长久的,我将把我学到的和感受到的,融入到今后的工作中,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在反思中收获,在反思中成功,积极发挥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引领作用,使学生在新课程实施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