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论文 篇一
标题: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的音乐风格分析
引言: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是一部广受欢迎的作品,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富有感情的旋律使其成为钢琴协奏曲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本篇论文旨在通过对这部作品的音乐风格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拉赫玛尼诺夫在作曲过程中所采用的技巧和表现手法。
一、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
拉赫玛尼诺夫是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代表作曲家之一,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从曲目的整体结构和旋律线索来看,可以发现拉赫玛尼诺夫在创作中倾向于使用激情澎湃的旋律和丰富的和声变化,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冲击。他巧妙地运用了大胆的和声进行和华丽的音乐装饰,营造出了一种梦幻般的音乐氛围。
二、独特的音乐结构
《第二钢琴协奏曲》的音乐结构独特而复杂。拉赫玛尼诺夫采用了三个乐章的结构,即快速-慢速-快速。这种结构使得整个作品具有很强的对比效果,既能展示钢琴的技巧性,又能展示钢琴与乐队之间的和谐与对话。拉赫玛尼诺夫还在作品中设置了多个主题和变奏,通过这种变化和发展,使得音乐更加丰富多样,引人入胜。
三、技巧性与表现力的结合
拉赫玛尼诺夫是一位技巧高超的钢琴家,他的钢琴协奏曲中充满了许多技巧性的乐段和华丽的演奏技巧。然而,与此同时,他也注重作品的表现力。拉赫玛尼诺夫通过对速度、力度和音色的巧妙运用,将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第二乐章中,拉赫玛尼诺夫运用了柔和的音色和细腻的演奏技巧,使得作品充满了温暖和深情。
结论: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是一部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其音乐结构独特而复杂。拉赫玛尼诺夫在创作中巧妙地将技巧性和表现力相结合,通过音乐语言展现了深刻的情感。这部作品不仅是拉赫玛尼诺夫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钢琴协奏曲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论文 篇二
标题: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演奏与解读
引言: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是一部具有挑战性的作品,对于演奏者来说,需要具备出色的技术和对作品的深入理解。本篇论文将从演奏和解读的角度来探讨这部作品的特点和演奏要点。
一、技术要求与挑战
《第二钢琴协奏曲》在演奏上对钢琴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作品中存在许多技术性的难点,如快速的音阶、琶音和跳音等。演奏者需要具备出色的手指灵活性和精准的音准控制,才能演绎出作品中的华丽华彩。此外,作品还要求演奏者具备出色的音乐表现力和对作品的深入理解,才能将拉赫玛尼诺夫所要表达的情感传递给观众。
二、情感表达与音乐解读
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以其丰富的情感表达而闻名,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也不例外。演奏者需要通过对作品的细致解读,理解拉赫玛尼诺夫所要表达的情感,并将其转化为音乐语言。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注重音色的变化和表现力的掌控,以展现作品中的深情和激情。
三、个人风格与音乐传承
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通常具有很大的演奏空间,演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赋予作品独特的个人风格。然而,同时也需要注意尊重作曲家的意图和音乐传统,以确保作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演奏者应该在保留作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注入自己的情感和理解,使演奏更具个性和魅力。
结论: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是一部具有挑战性的作品,对演奏者的技术和对作品的理解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演奏者需要通过技术的驾驭和对作品的深入解读,将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语言和情感表达传递给观众。同时,演奏者也应该注重个人风格的塑造,但要尊重作曲家的意图和音乐传统,以确保作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论文 篇三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论文
[摘 要]拉赫玛尼诺夫是20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的音乐创作涉及各种体裁,丰富多彩,在世界音乐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钢琴协奏曲是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创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拉赫玛尼诺夫曾写过四部钢琴协奏曲,其中以第二部(C小调)最为著名。这部作品的成功,不仅确立了他作为作曲家的地位,而且也标志着他生活上的一个转折点。这部作品是一部结合传统的音乐形式和当代的作曲技法,并融合俄罗斯传统音乐语言为一体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 第二钢琴协奏曲 钢琴演奏 作曲家主题
一、拉赫玛尼诺夫简介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1873年4月1日-1943年3月28日)是一位出生于俄罗斯的作曲家、指挥家及钢琴演奏家,1943年临终前入美国籍;他的作品甚富有俄国色彩,充满激情,且旋律优美,其钢琴作品更是以难度见称,纳入于不少钢琴演奏家的表演曲目中;被誉为20世纪最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兼指挥,俄罗斯浪漫主义传统的最后一位伟大倡导者。
二、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与风格特征
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开始于1899年,这一年刚好是拉赫玛尼诺夫从英国回国之后,在这一段时间里,拉赫玛尼诺夫开始构思并创作《第二钢琴协奏曲》,并在1899年到1901年这三年时间里完成了这部宏篇巨著的写作。这是作者经历过若干年艰难的创作危机之后又聚起新的创作力量的开始,同时也是作者个人生活中因结婚而来的幸福转机之前的产物,所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很可能影响了这首作品的总的特点。一般说来,这里的基调是明朗的,充满着欢乐的情绪和温柔、恳挚的抒情诗色彩;在这里,很明显地又可以感觉得到“大风景”前夕的那种情绪,作为日益高涨的革命浪潮的反映,这是对光明和革新的追求,是乐观的英雄性表现,因此抒情的音流特别饱满、强壮而有力。
在他的代表作《第二钢琴协奏曲》中,拉赫玛尼诺夫一方面以深沉的音调抒发他内心的忧郁与悲伤,另一方面也通过气势磅礴的高潮来表达他满腔的激愤,这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拉赫玛尼诺夫在这一创作阶段作品的主要风格和创作特征上总结了“协奏曲”所暗含的精神气质;另有一些文论中将全曲的风格定位于“浪漫俄罗斯经典忧伤风格 ”。还可以认为这是作曲家一种心理上的苦闷、悲哀的宣泄,因为音乐毕竟有暗淡、有起伏、有高潮,同时,这些有关音乐表现力上的形容词或者说用于音乐分析上的某些词汇在这里变为了一种对于音乐风格特征、音乐情绪特征的概括;同时,作曲是一个非常主观意义上的行为动作,在今天我们分析这部作品当然应当站在一个历史、宏观综合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并试图从分析中获取作曲家的创作思维与意图。
三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分析
《第二钢琴协奏曲》的艺术形象特别丰富,它兼备严峻的戏剧性和明朗而奋激的抒情性,这种对比用两组不同的音乐形象来体现:其中一个是充满意志力的主题,它的节奏明晰,但饰有阴暗而严厉的色调,另一个则是情绪激昂、宽广自由地流转的歌曲性旋律。
第一乐章中板,c小调,2/2拍子,奏鸣曲形式。开头,主奏钢琴弹出八小节像是钟声一样灰暗而沉重的和弦。之后,出现管弦乐的充满力量的c小调第一主题。在中提琴的引导之下,出现了由钢琴主奏的降E大调第二主题,这一主题充满了甜美的伤感,被认为是“最有拉赫玛尼诺夫特色”的旋律之一。从一段简短的引子开始。这段引子相当特别,它尽是一些和弦,由钢琴独奏奏出,它的音响从倍弱一直发展到倍强,像喑哑沉闷的钟声一般,缓慢均匀而庄严,具有号召性的力量,这段引子为乐章第一主题的出现充分做好了准备。现在,钢琴以其沸腾般的波浪音型充作背景,这时候出现的第一主题,旋律进行从容不迫,从中可以感到傲然的欢呼、史诗般刚毅的性格、不可战胜的力量和奋激的热潮:它有时带有严峻的气质,有时又像抑郁的沉思一般。这支旋律气息宽广,开头的音调有着充足而丰富的发展,但在这里歌唱性的发挥又完全服从于坚定、权威的节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颂歌和进行曲的色彩,它那巨大的步伐几乎全部交由乐队加以体现。
这个主题虽然不是俄罗斯民歌曲直接引用,但它却深具民族特点,其旋律与和声同俄罗斯典礼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久音乐的色彩逐渐地转趋明朗,节奏重音也减弱了,随后充溢着光辉、明朗的抒情性的第二主题也呈现了。同前一主题一样,这第二主题也是歌唱性的,其中同样可以感觉得到俄罗斯的平原之辽阔,但是性格却有所不同:这里有抒情的温柔,有奋激的热情,也有淡淡的幻想和倦怠之态,略具东方的色彩。这个主题开始时单独由钢琴奏出,接着乐队才用轻淡柔和的乐句伴随着它。第二主题的这一抒情形象在这一乐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甚至统御着整个乐章的发展。呈乐部近结束时,第一主题开头的动机重又出现,但这时显得平静而安详,它同钢琴声部的一些典雅的音型诙谐地相对置。乐章的发展部比较简短,它的力度不停顿地径直发展着。这里出现一个新的主题,它的音调显然是从第二主题派生出来的,而它那清晰明快的节奏又迹近于第一主题,这个主题同样具有独立的作用,也可以叫做第三主题,它成为发展部的基础。
在这发展部中,钢琴声部特别丰富;这里还常可看到一些衬腔的交织、作为旋律进行背景的喁喁私语的音型、高音区中尖刺般的音响以及沉重的和弦。音乐从稍带不安的情绪逐渐转化为悲壮的激情,并在进入再现部前形成高潮。这时,钢琴声部上的第三主题同乐队演奏的第一主题交织在一起,音乐具有胜利狂欢的进行曲特点。但是这力度的高潮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这胜利行列的匀整而有力的步调停息下来了,最后只有钢琴以其柔和的音响结束第一主题的咏唱。乐章的.第二主题再现时也有很大变化,它的节奏放宽,并改由法国号轻声奏出,它的音调委婉、感情温暖。乐章的尾声相当扩展,它从第二主题(在乐队)的简洁陈述开始,随后是第三主题(在独奏钢琴上),这两个主题的进行速度放慢,节奏流畅,情调平和,很像一幅带有淡淡的哀愁色调的风景画。只是在乐章结束时,第一主题开头的动机突然爆发出新的力量,才使人又记起那傲然决断的形象。
第二乐章以其明净的沉思同前一乐章的抒情、激昂和英勇精神相对照,这一乐章在听者的想象中展示出一幅俄罗斯大自然的画面,同时也深刻地揭示出人的感情世界。乐章开始时出现一些悠缓、流畅的和弦,由带弱音器的弦乐器奏出,这些和弦同随后钢琴的一些从容不迫的音型,奠定了这一乐章的凝神的气氛。乐章的基本主题就在这一背景上由长笛奏出,它的音响柔和,气息十分宽广。不难看出,这个主题开头的旋律进行在音调上同前一乐章第二主题有点相近。不过,在这里,它更流畅、更从容,在迷人的温柔之间融合着幻想、希望和生活的欢乐。
逐渐地音乐的性格发生了变化。明朗的幻想被热切、欢乐的激情所代替,在乐章中段,乐队只出现基本主题的一些回声,独奏钢琴的一些活跃的音型跃居第一位,像是首轻快诙谐的钢琴练习曲,然后就以光辉有力的华彩乐段作为结束。在乐章的最后一段基本主题的再现有所压缩,它又唤回了听者对那沉思的回忆,这种情绪即使在乐章的简短结尾中仍然没有减失。
最后乐章是一首快速度的情绪欢腾的终曲,从一段长引子开始,在它那明快的节奏中只有第一主题的个别因素露面,但其中一段华彩性钢琴乐句却很有特色。这一乐章以两个主题的对置为基础:第一主题充满着热力、生机和欢乐,它以其简洁有力的音调、丰富的节奏、不可遏制的进行和钢琴明亮清脆的音响而征服听众——这一主题的轮廓是在引子中逐渐形成的,它的完整的形貌最初在钢琴上呈现,没有乐队的撑持。
乐章第二主题的旋律进行柔和、流畅,富于宽广如歌等抒情特点。这个主题同前一主题构成鲜明的对比,但它那炽热而激奋的抒情咏唱,却是由第一主题的急速和欢快的形象为它做好准备的。
乐章的发展部以第一主题为基础,拉赫玛尼诺夫广泛揭示这个主题的丰富内涵,包括勇武的毅力、舞蹈的典雅以及诙谐的轻快等等方面,而且几乎又是“一气呵成”。它那罕见的力度,则靠始终不减的快速进行、决断有力的音调和清晰坚定的节奏形成。《第二钢琴协奏曲》在乐思的交响发展方面运用得相当广泛和出色,但在这发展部中显得更加突出。
在乐章的再现部中,作者只让第一主题稍一露面,便由连接段带入第二主题。像呈示部一样,这第二主题开头先由乐队奏出然后转递给钢琴声部,它依然保持住那抒情和狂喜的特性。乐章的尾声十分扩展:在这里,第一主题重又出现,它由乐队奏出,进行逐渐加快,力度不断增涨。钢琴这时虽处于伴奏地位,但它以其华彩、八度音、和弦等钢琴技巧组成的音流而使听者眩惑,并以一段华彩乐句作结。在一个令人引起警觉的小休止之后,乐队和钢琴好像全都鼓足了力量,整个乐队全力奏出第二主题,而在钢琴提供的强有力的和弦背景中,还不难听到第一主题开头动机的音调;这时候,第二主题已经不再具有原来的抒情色调,成为庄严的颂赞或宏伟的颂歌,它有力地肯定了这首协奏曲基本的乐观主义思想。整个作品以音响饱满的和弦乐句构成的排山倒海的狂潮作为结束。
参考文献:
[1]张洪岛.欧洲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2]沈旋等.西方音乐简编.
[3]郭平.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山西财经大报(高等教育版),2007,(10).
[4]刘一心.论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的创作格特性.艺术百家,2002,(1).
[5]周奇迅.拉赫玛尼诺夫〈c小调前奏曲〉结构演奏解析.艺术探索, 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