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优秀3篇)

时间:2018-02-05 02:13:3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篇一: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随着农业工程专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研究性教学已成为培养农业工程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科学评价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课程的质量,需要构建一套科学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通过对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课程的特点和目标进行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我们明确了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课程的目标。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基于此,我们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要素,包括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我们对每个核心要素进行了具体的细化和拆分。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将其分为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创新思维包括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式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创新实践包括学生的创新项目的设计、实施和评估等方面。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将其分为实践操作能力和实践分析能力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实践操作能力包括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地调查技能等方面;实践分析能力包括学生对实践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等方面。对于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我们将其分为科学研究方法和科研论文写作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科学研究方法包括学生的科学研究设计和实验方法等方面;科研论文写作包括学生的科研论文撰写能力和学术规范意识等方面。对于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我们将其分为问题识别和解决方案设计两个方面进行评价。问题识别包括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解决方案设计包括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能力等方面。

最后,我们根据以上的核心要素和细化指标,构建了一套科学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综合评价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课程的质量,并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同时,该指标体系也为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课程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课程的特点和目标进行分析,构建了一套适用于该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这将有助于科学评价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课程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篇二: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随着农业工程专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研究性教学已成为培养农业工程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科学评价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课程的质量,需要构建一套科学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通过对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课程的特点和目标进行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

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课程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强调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因此,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兼顾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过程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我们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要素,包括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学生的创新能力评价方面,我们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创新思维包括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案的设计能力;创新实践包括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地调查能力等。在学生的实践能力评价方面,我们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践分析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包括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技能等;实践分析能力包括学生对实践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等。在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评价方面,我们关注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科研论文写作能力。科学研究方法包括学生的科学研究设计和实验方法等;科研论文写作包括学生的论文撰写能力和学术规范意识等。在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评价方面,我们注重学生的问题识别和解决方案设计能力。问题识别包括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解决方案设计包括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能力等。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课程的特点和目标进行分析,构建了一套适用于该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这将有助于科学评价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课程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该指标体系也为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课程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篇三

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摘 要:在高校农业工程本科教学中推行研究性教学是高校课程改革,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农业工程人才的重要内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颠覆传统教学理念,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评价,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研究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创新农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业工程 研究性教学 评价体系 能力培养

  近年來,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已经为国内外众多高校所实践。研究性教学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它是将研究性、自主性的学习方式贯穿于学生的课程学习之中,学生的课程最终成绩将不再作为学习效果的唯一考核目标。以往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学习和接受,在这一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有些学者习惯性地称这种教学模式为“填鸭式”。而研究性教学一改这一传统做法,创造性地将研究性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模式引入课堂教学,教师不再是课程学习的主导,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则根据课程设置的一些环节和情境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参加一些科研活动,在科研性学习中掌握教学大纲中要求的知识点。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将教师和学生从枯燥的课堂讲授和学习中解放出来,增加了课堂互动,活跃了教与学的氛围,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考核,并实时监控这一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指标的完成情况,考核评价方式具有多元化、动态化的特征。而这种教学方法需要与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相配合才能显示出优越性。

  本文是在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以提高农业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改革高校农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为原则,结合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实践,探讨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一、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意义

  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研究性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考核评价研究性教学成效的标准。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就是在农业工程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但有教师课堂知识的讲授,同时配以针对专业的课题或实践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理论知识,并与实践相结合产生一些物化成果,如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等。同时,为了检验和评判教学效果,要制定一套合适的检验标准,即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评价,并采取实时动态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纠正和调整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使整个教学活动更趋合理和优质。教学质量评价是整个研究性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决定教学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对研究性教学活动起着引导和评判的作用,因此能否构建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将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效果能够达成,研究性教学方向是否正确并继续开展下去。因此,开展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有效开展研究性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具有区别于其它学科的自身优势及特征,因此在制定和构建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也应体现出课程与专业特色,要依据一定的原则。

  (一)多元化原则

  研究性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既注重结果评价又兼顾过程评价,既有一般性考核,又有综合评判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具有自身特点,这就决定了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是一个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指标体系。这种多元化的特征不仅要体现在评价指标本身,同时还包括评价主体,除了教师和学生之外,评价主体还应有教学管理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有同行专家的评价,也有校外、社会和家长的评价。只有这样,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才是完整而科学的。

  (二)系统性和科学性原则

  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只有具备系统、科学性的特征才能够进行有效而可信的评价。而农业工程的研究性教学是为了提升农业工程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适应新世纪农业工程类人才发展需要而推行的一种全新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将决定今后农业工程领域人才的专业化水平和工作能力,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更加系统和详尽,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三)动态化和过程性原则

  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既有阶段性评价,也有综合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信息的反馈是实时的、动态的,是教学组织者、引导者与教学活动的实时互动并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与调整。相对于传统的结果性评价,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更注重过程性。而这种过程性始终贯穿于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也是教学活动的主客体之间进行实时和动态信息传递和互动的全过程。

  (四)客观性、科学性和公正性原则

  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础是科学性,而评价过程中又要体现客观性和公正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是评价环节的客观性、公正性的有力保障。评价指标体系没有客观性,则对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的评价就不具有可信度,不能真实反映教学实际。对研究性教学活动客观公正的评价是一种不受主管因素影响,不受外界其它不利因素干扰的真实客观评价。只有构建客观公正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对研究性教学效果和质量做出真实有效的评价,才能发现并及时纠正教学方法自身的缺陷,有利于研究性教学活动继续开展下去。

  三、构建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根据课程性质合理制定评价指标体系

  课程性质不同,实施研究性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方式和采用的评价指标也有较大差异。因此,不能机械地照搬套用已有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根据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的课程性质,科学合理地制定评价指标,这样才能够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评价。有些一级指标下可设置若干个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保证指标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客观性,但过于详细和繁杂的考核指标必然会造成评价工作量的增加,降低了评价工作效率,因此指标数和侧重点要合适。

  (二)评价指标体系要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学生能力的提升

  农业工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是要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更加发散、视野更加开阔,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动力,使其从被动地、机械地获取知识的方式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因此,这种模式下的课程评价指標体系应更能体现对学生能力提升方面的考核和教学实施评价。同时,教师在实施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其实也是对自身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的提升,因此,评价指标体系也应注重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自主性学习过程的考核与评价。

  (三)科学合理地分配评价指标的分值和权重

  针对农业工程不同的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考核和评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课程评价指标的权重和分值要分配科学合理,需要详细和重点评价的环节,要尽量多设置下一级指标并分配相应考核分值。同时,对重点考核评价的方面,其考核评价指标要求应更高。这样才能对具体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做出科学、合理、可信的评价。

  四、农业工程研究性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课程教学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和教学效果。并可依据上述内容适当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级指标及其量化分数和权重。农业工程研究性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应采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具体评价指标及量化标准如表1所示。

  本表说明:

  一是本评价方案采用百分制记分,设置4个一级指标: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效果,每一一级指标下设若干个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及评价标准。对每一个单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按照评分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总体评价则根据总评价分数分为五个等级: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合格(70-79分)、基本合格(60-69分)和不合格(60分以下)。

  二是同行评价及学生评价得分以各自的评价平均分计算。

  三是学生学习中的物化成果包括:论文、研究报告、调研报告、项目申请、获得专利、参赛获奖等。每一项根据级别、等级和相关性给出具体分值。

  五、结束语

  教学质量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为了诊断和引导。因此,在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引入激励机制,使教学过程更加开放、灵活。引导学生在研究工作中发展创造性思维方式,转变学习观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促进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的持续发展。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6G214);佳木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6JL1005)。]

  参考文献:

  [1] 屈波,程哲,马忠.基于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教学的本科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4)

  [2] 熊作明,李卫星,冯立国.大学农科专业课程研究性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5(6)

  [3] 张宇燕,杨洁红,黄燕芬,周惠芬.制药工程研究性教学考核评价的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4)

  [4] 黄文艳.对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学评价体系的思考[J].教学实践研究,2015(2)

  [5] 罗晓媛,李珊.统计学专业课程研究性教学评价体系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4(3)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