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技术专业论文 篇一: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可持续性原则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可持续性原则。首先介绍了可持续性的概念及其在园林设计领域的重要性。然后详细阐述了可持续性原则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包括生态保护、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最后,通过实例分析了几个成功案例,以进一步验证可持续性原则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关键词:园林设计、可持续性、生态保护、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排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性成为了现代园林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可持续性园林设计不仅能够创造美丽的景观,还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研究和应用可持续性原则在园林设计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可持续性的概念及其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
可持续性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破坏和耗尽资源,保持生态平衡,以满足后代的需求。在园林设计中,可持续性原则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景观的自然适应性,减少对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生活质量。
二、可持续性原则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1. 生态保护: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完整性,提高景观的生态适应能力。例如,在城市园林中引入湿地和湿地植被,可以净化水质、调节气候、提供栖息地等。
2. 资源循环利用:将园林废弃物进行有效回收和再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例如,将落叶和剪枝等有机废弃物制成堆肥,用于施肥和改善土壤质量。
3. 节能减排:通过合理的园林设计和植物配置,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例如,在建筑物周围种植树木,可以起到遮阳、降温、减少空调使用等效果。
三、成功案例分析
1. 美国芝加哥千禧公园:该公园采用了可持续性设计手法,包括雨水收集利用、太阳能灯具、低维护植物等。这些措施不仅减少了能源的消耗,还提高了景观的可持续性。
2. 中国上海世博园:该园区注重生态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通过植物选择、雨水收集、废弃物处理等手段,实现了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可持续性原则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实现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Smith, R. Sustainabl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 Guide to Green Building Outdoors. Island Press, 2007.
2. McHarg, I. Design with Nature. Wiley, 1992.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 篇二:城市园林设计中的人性化理念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人性化理念。首先介绍了人性化设计的概念及其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然后详细阐述了人性化理念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包括公共空间设计、功能布局、景观体验等方面。最后,通过实例分析了几个成功案例,以进一步验证人性化理念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关键词:城市园林设计、人性化、公共空间、功能布局、景观体验
引言:城市园林设计旨在创造美丽的景观,提供优质的休闲和活动场所。而人性化设计则将人们的需求和舒适度放在首位,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因此,研究和应用人性化理念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人性化设计的概念及其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
人性化设计是指以人为本,关注人的需求和感受,创造舒适、便利的环境。在城市园林设计中,人性化理念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人性化理念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1. 公共空间设计:合理规划和设计城市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提供多样化的功能和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例如,在公园中设置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休闲座椅等,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休闲活动选择。
2. 功能布局:根据城市的特点和人们的需求,合理布局各种功能区域,提供便利的交通和服务设施。例如,在城市中心地区设置商业街区、文化广场等,为人们提供购物、娱乐和文化交流的场所。
3. 景观体验:通过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创造宜人的环境氛围,提供愉悦的视觉和感官体验。例如,在公园中合理选择植物,形成四季有花、有果、有叶的景观效果,增加人们对自然的喜爱和亲近感。
三、成功案例分析
1.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该花园通过多样化的植物配置、艺术装置和水景设计,创造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这个成功的案例表明,人性化设计能够提高景观的吸引力和品质。
2. 日本京都庭院:京都庭院以其简约、平和的设计风格而闻名。庭院中的布局、植物选择和景观元素都充分考虑了人们的感受和需求,为人们带来舒适和宁静的体验。
结论:人性化理念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创造舒适、便利的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Gehl, J. Cities for People. Island Press, 2010.
2. Francis, M. People Places: Design Guidelines for Urban Open Space. Wiley, 2019.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 篇三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
园林技术是一门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专科专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园林技术专业的论文,欢迎大家的阅读。
摘要:
文章通过对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的现状分析,提出了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我国风景园林事业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现状;教学问题
研究背景
国际景观规划设计学科的影响,工程实践的示范,国务院学位办对原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以及环境艺术与旅游规划等新兴学科专业与实践领域的兴起,来这四个方面的变化、影响、制约、激励,促使中国园林(园林景观规划)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激烈的重大转变。对此我国的园林教育特别是高职高专的园林专业教育,教学应有一个相应的改变,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将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的现况及问题
风景园林在我国是既古老又年轻的一门学科,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也历经沧桑,事实上我国在上世纪20年代中叶一些高等院校的建筑学科和园艺学科就曾开设了庭园学、庭园设计、造园学等课程,与美国、日本相比也不过仅晚一、二十年的时间,但作为一个专业来设置,园林学科是起源于1951年,由北京农学院(现中国农业大学)园艺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合办的造园学科,历于1956年迁入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从那时起,这一专业名称就历经变化,直至现在,我国也只有少数几所高等院校设置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除个别院校外,大多院校,特别是高职高专(近几年由过去的中专学校升格),在课程内容、教学体系中,与现代国际化人才需求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生来源层次不齐,培养目标不明确
近几年来高职高专招生混乱,大多数高职高专学校,园林专业学科有中专和专科两种学制形式,中专的生源主要是一些学习成绩较差,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初中生,专科的生源有普通高中生、职业中学和普通中专生三方面的来源。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不一,学习背景也不相同,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学方向目的不明确,不同的院校对园林专业的理解不同,根据各自的条件,课程体系各异,培养目标也不相同,差异甚大。如工科院校,侧重于建筑,城市规划和园林工程,往往在建筑的基础上向园林方向偏移。农业院校,则重于园林绿化、花卉栽培,树木等照抄林学的做法,这种现象导致园林专业教学混乱。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到底培养的是技师还是技工不明确,导致中专、大专一个样。
二)对风景园林创新及教学形式与质量的评价标准不一
由于受到传统园林的影响,仍停留于对诗情画意的追求上,缺乏科学性,多样性,从而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抑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
(三)专业口经过窄,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我园目前从事(或涉及)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与工程实践的人员主要有3个大方面的要求,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艺术、环境艺术,旅游规划设计艺术,这三个方面都是现代合格园林师所必备的知识。而我国目前尚无任何院校是按此知识背景来构建园林专业教育体制的。
(四)在教学体系中,重艺术形式,而对科学、工程技术的重视不够
书本讲授时间过多,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工程实践时间不足,理论课与设计技能,专业设计课之间和衔接不合理,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是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五)对资源、环境及建筑造景的开发利用不够
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偏重于植物造景,但对真正合乎生态规律的种植设计,对资源、环境及建筑造景的综合开发利用不够。
二、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上述现状,笔者认为要办好高职高专园林专业,使学生能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园林人才,与国际接轨,就必须先解决如下问题:
(一)根据学生层次,明确培养目标
学校根据学生层次,中专层次由于其文化知识基础较差,知道面又窄,很多学生都有不愿再学习文化知识,只想学专业,对这些学生我们应着重于操作型、实践性教学,把其培养成生产第一线的技工型人才。大专层次,由文化基础较中专强知识面又较宽,他除实践性外,还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把其培养为既能懂理论又会实践操作工、技师型人才。
(二)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
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课程设置尚无统一的标准、各自为政,有的差距甚远更谈不上统一的教材。培养出的学生,差异很大,且专业面过窄。笔者认为,无论哪个学校,其园林专业都应有基本的共同标准,并且应与国际接轨,只有这样,才使于统一管理,毕业的学生才能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在课程设置上应以风景规划设计,环境艺术、旅游规划设计艺术为中心。根据各校的特点扩大自选课题范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扬学生的创造性。
(三)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
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摆脱传统评价体系中,对园林作品的诗情画意过度追求,避免只重园林作品的艺术形式,而轻视科学技术成果运用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方式从,定性化走向定量化,系统化、科学化。二是改革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考核的方法和手段,对技工型人才学生的评价方式,应改书面考试为动手操作考核,以技能考核为主。对技师型人才的评价方式,应以书面考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以能力(方案能力、动手能力、图面效果、创新能力)几方面来综合评价。
(四)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改变过去那种在黑板上操作的教学方法。对于技工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直接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花卉植物的栽培管理、园艺植物的修剪造型、工程的施工及景观制作等。对于技师型人才的培养,还应加强绘图、模具制作的训练。因为设计师最基本的语言和交流方式就是“图”(包括工程图,艺术表现图,手工草图)。没有过硬的手头工夫就不能成为设计师。而这一点恰恰是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学生的薄弱环节。
(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园林专业的师资队伍普遍较弱(都是以前中专学校师资),尤其是规划设计方向,有丰富工程与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相当缺乏,这已严重阻碍了高职高专园林专业学科的发展。
当然师资队伍的建设并非一朝一日之事,就目前来说,各高职高专对专业教师存在着片面性认识,那就盲目追求学历和黑板艺术,认为学历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这是不切合实际,也是不科学的,因为园林学科的艺术性强,艺术源于教师的实践经验,学校应鼓励教师多参加社会活动和工程实践,来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袁克强.可持续发展观与职业教育[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4,(1).
[2]田慧.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人的发展[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3]袁克强.可持续发展观与职业教育[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4,(1).
[4]袁广林.论高等教育改革应转变的几种观念[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5]张秉福.关于高职实施通才教育的理性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11).
[6]周彦兵,童山东.高职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探讨[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7]黄睿.可持续发展观与高职人才培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6).
[8]李景奇,秦小平.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契机与误区[J].城市发展研究,1999,(3).
[9]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0]刘滨谊.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科专业的重大转变与对策.中国园林,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