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论文 篇一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内涵。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从艺术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艺术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符号,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艺术教育通过教授传统文化的知识和技艺,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例如,在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古琴、古筝等传统乐器,理解古代音乐的美妙和深刻内涵。在绘画教育中,学生学习中国画、国画等传统绘画技艺,传承绘画的传统技法和审美观念。通过这样的艺术教育,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其次,艺术教育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艺术教育是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艺术教育,学生们能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进而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例如,在舞蹈教育中,学生们可以通过舞蹈作品展示传统舞蹈的魅力和精彩,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在戏剧教育中,学生们可以通过演出传统戏剧作品,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艺术价值。通过这样的艺术教育,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弘扬。
最后,艺术教育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传统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过程,需要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相结合。艺术教育通过培养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例如,在设计教育中,学生们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元素和精神,设计出具有现代特色的作品,展示传统文化的时尚和多样性。在音乐教育中,学生们可以将传统乐器和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创作出独具特色的音乐作品。通过这样的艺术教育,传统文化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总之,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艺术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创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艺术教育,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因此,艺术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只有通过艺术教育,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论文 篇二
第二篇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而艺术教育则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将探讨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并说明艺术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弘扬的作用。
首先,艺术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艺术教育通过教授传统文化的知识和技艺,让学生们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例如,在音乐教育中,学生们学习古琴、古筝等传统乐器,领会古代音乐的美妙和深刻内涵。在舞蹈教育中,学生们学习传统舞蹈动作和舞蹈表演技巧,传承舞蹈的传统艺术形式。通过艺术教育,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其次,艺术教育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艺术教育通过培养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例如,在绘画教育中,学生们可以通过传统绘画技艺和现代绘画技术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在设计教育中,学生们可以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设计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通过艺术教育,传统文化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最后,艺术教育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艺术教育是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艺术教育,学生们能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例如,在戏剧教育中,学生们可以通过演出传统戏剧作品,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在音乐教育中,学生们可以通过演奏传统乐器和演唱传统音乐,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通过艺术教育,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弘扬。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艺术教育通过传承、创新和弘扬,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艺术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只有通过艺术教育,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论文 篇三
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论文
摘要:
由于历史原因,今天的艺术教育与传统的“圣贤”教育之间出现了严重的断层。回视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已有些陌生,更不知其是“本有的家珍”。今天的艺术教育中存在着“重技艺,轻人文”的现象。如果艺术教育仅仅停留在教授唱歌、画画的层面上,是难以完成其使命的,必须回过头来从已被扬弃的,被误认为封建的、过时的传统文化中吸取更多的营养来填补今天艺术教育的空洞。
关键词:
艺术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 师道 孝道 经典 内学
当代中国的艺术教育,应根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这块土壤。这是艺术教育发展、成长的源泉,离开它,艺术教育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各种不同的艺术教育模式,不管是舶来的,还是本土的,无论是学习、继承还是发展,我们本身应具有一个较高的视点去评判。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否则舶来的东西就难辨良莠,或导致另一个结果,即盲目地排外而妄自尊大。
由于历史原因,我们今天的艺术教育出现了偏颇,即重技艺而轻人文。我们今天的艺术教育与传统的人文教育产生了严重的断层,这足以导致人的精神领域极其浅薄与苍白,加之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介入,我们正在加速度地蜕变为“香蕉人”,而我们的艺术教育也增加了“功利”与“竞争”的`倾向。过分重功利就会轻仁义,人与人的过度竞争会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国与国的过度竞争最终的结果将是共同毁灭。
一、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比较
近现代西方注重的是科技教育。在科技进步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犯罪率上升、环境污染等。核能的开发本来是可以造福于人类的,但我们今天却随时都要遭受核战争的威胁。因此,人们形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盲目地发展科技无异于盲人骑瞎马。
近现代西方注重的是竞争教育。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竞争意识,保护自己的个人利益。而中国传统的教育是教人礼让、互助合作、共存共荣。中国古人并非不懂科技,但更懂得科技发展的弊端,因此,大力提倡发展人文教育,认为这样,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当前是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无意开历史的倒车,只是尽可能地让科技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科技好似一匹野马,需要一名睿智的骑手去驾驭。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方面可以发挥其积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并非基于一种民族情结去赞美和宣扬自己的文化,也并非基于一种复古的情结而厚古薄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集称为经典,“经”是纵贯通达,“典”是典范、标准,古今一成不变之真理,可以超越过去、现在和未来。
二、 艺术教育包含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之内
马一浮先生在《论西来学术亦统于六艺》文中曾提到:“六艺不唯统摄中土一切学术,亦可统摄现在西来一切学术。举其大概言之,如自然科学可统于《易》,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可统于《春秋》……文学、艺术统于《诗》《乐》。”艺术教育依托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使其理论更加完备、深广,还可使其教育理念达到一个更高、更新的层面,在其空洞的“形式”中摄入更多的人文色彩,使其能够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人类社会以及人类的前途命运。
三、艺术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现
艺术教育不应被认为仅仅是画画、唱歌、弹琴等技艺的传授,艺术教育是要把人类最高的智慧、德能与才艺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造福于人类。
中国历史中的绘画、雕塑、戏剧等大多展示、宣扬的主题思想是“忠、孝、仁、义”,在娱乐之余不失其“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教育功用。无论是过去的君主时代还是现在的民主时代,艺术教育也要承担起一种责任与义务来改善我们的身、心、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的典集又可称为内典,内典即是内学之典集,其中所盛载的智慧与德能来自心灵的最深处,是人心本来具有而非从外学来的一种亲证的现量境界,不是一种想象、推理构建的理论。通过这些典集可以开启我们内心深处处于休眠状态的智慧,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国学,被马一浮先生称之为“六艺之学”。马一浮先生在《论六艺统摄于一心》的文章中写道:“举网者必提其纲,振衣者必挈其领。”先要识得纲领,然后可及其条目。六艺之教可以统摄一切学术,这是一个总纲领,真是“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一遗。学者须知六艺本是吾人性分内所具的事,不是圣人旋安排出来。吾人性量本来广大,性德本来具足,帮六艺之道即是此性德中自然流出的,性外无道也。”艺术也本是人心中分内的事。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表里的关系。艺术教育中的“教育”本身就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艺术教育中的“教”,左边是“孝”,意思是说老与子、上一代与下一代是一体;右边是“文”,其意为文以载“道”。教育是师道,其根本是孝道。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就是师道与孝道。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是人生宇宙的真理、规律。在人与人之间表现为五伦十义,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人与人的关系应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长惠幼序、朋谊友信、君敬臣忠等关系为原则。思想、行为不违背自然规律,并把这种品德保持、发扬、增长就是“育”,久而久之会有所得,德者,得也。人与人的关系依止于“仁”,仁者爱人,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他人,这种爱是“仁爱、博爱”,而非贪爱,这种博大而崇高的品质正是出自这样的文化背景的熏陶,这种品质可物化、外现于各种艺术表现形式。
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艺术教育以人为本,首先要确立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和艺术价值观。艺术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它的出现对于社会人群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也是艺术教育首要关注的事情。高雅的艺术对于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生的境界是大有益处的。艺术即使不能起到“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用,至少也不应是“精神污染”而有害于社会人群,何去何从基本上取决于艺术教育的导向。
中国传统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持反对意见者不外乎两个原因:其一是对于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深刻、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其二是由于年代久远,必然会产生一些流弊,这是人的原因,并不代表主流文化,且不可因人故而废其法。儒、释、道三家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三者之间名词、名相虽有异,但理无二致。南怀谨先生把儒家比喻成开粮店的,把道家比喻成开药店的,把佛家比喻成开百货店的。“儒”字即人需要“仁”,就像人需要粮食一样重要;得了病不能不吃药,此病是不懂得爱物的“心病”,物是指我们的生活环境,再广一点如山河、大地、宇宙万物,“物”与我们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一体;百货店自然无所不包。三家的典集称为“经典”,这些典集并非是某个人的学术观点,所述都是古圣先贤之法,都是真性的流露。真性也叫真心,心、佛、众生不二,否定了经典也就等于否定了我们自己本身。
以传统文化注入艺术教育,并作为其精神内核,“真、善、美、慧”四字足以概括。“真”是真实之理,是人生宇宙的真象;“善”是完善,我们内心深处本来具足无限完美的智慧、德能与才艺(美、慧自然在其中)。“真、善、美、慧”这种教育理念完全可以凭借经典的引导开发出来。
五、传统文化中的修学方式给予艺术教育的启示
从前有成就的读书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博学多闻;另一类是一门专精,众多的“典集”只学一部,一部经通达,部部经都通达。全部心思用于一门,久而久之心就定了,由定能萌生智慧,这种智慧深藏于心灵的深处,不是从外学来的,所以这种学习方法称为内学,经典又可称为内典。经典就是心灵深处智慧的外现,形于外的经典又可启发内在本有的智慧。这种本有的智慧也就是《三字经》中提到的“人之初,性本善”中的“善”,善是完善,是本有而非从外学来的。这种优良的教学方式完全可以给我们的艺术教育一种新的启迪。它不但能使学生减轻学习负担,而且能开发、增长智慧,的确是事半功倍。这种教学尤其在人生的早期阶段效果会更佳。人在少儿期,心灵是较为纯净的,接受外来事物快速。十二三岁以前是“黄金季节”,一旦错过甚为可惜。近现代以来,我们不知有多少代人在重演这样的悲剧 ,然而幸运者也不乏其人,如老舍、矛盾、鲁迅、朱自清等一代有成就的文人,他们的白话文文章写得好,都是从小读古文读出来的。清代的金农,五十岁才开始学画,能名留史册,全凭其深厚的国学基础;潘天寿在黄宾虹先生简介中提到:“先生幼年颖异,笃学好问,曾延宿儒馆于家,弱冠游学金陵扬州,得广交时贤文艺之士。能琴剑,擅诗古文辞治印,兼攻经史与图释老氏及金石文字之学,均深有造诣。”由此可见,黄宾虹先生的艺术成就无不得益于国学渊源。从小受过传统教育的有成就的人不在少数,而从小读白话文长大的敢称大家的又有几人?不同的教育理念造就不同的时代与人,如果今天的艺术教育能从传统的教育理念中获取更多的借鉴,对于促进艺术教育的进步与全面发展,提高全民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论语》,朱熹注,(济南)齐鲁书社,19XX年版
[2]《论语》,徐志刚译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XX年版
[3]蒋金德等主编:《马一浮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4]南怀谨着:《中国佛教发展史略》,(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XX年版
[5]《四书五经》,管曙光等主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XX年版
[6]南怀谨着:《原本大学微言》,(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XX年版
[7]南怀谨着:《论语别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XX年版
[8]《十三经》,吴哲楣主编:(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XX年版
[9]《黄宾虹谈艺录》,南羽编着:(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XX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