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论文(精简3篇)

时间:2011-03-01 09:27:4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论文 篇一

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职业价值观对于他们个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在不断演变。本文将探讨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定义、形成因素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首先,职业价值观是指个体在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过程中所持有的一种观念、信念和行为准则。它反映了个体对于工作的认知、态度和价值取向。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社会文化等。在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过程中,他们所接触到的人和事物会对他们的职业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次,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对于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个人的职业价值观决定了他对于工作的态度和努力程度。如果一个人认为工作只是为了赚钱而已,他可能会对工作缺乏热情和动力,很难取得职业上的突破和成功。相反,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和追求,他会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取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因此,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注重个人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此外,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如果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偏向功利主义或个人主义,他们可能会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发展。这样的价值观将会削弱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阻碍社会的进步。相反,如果大学生拥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他们将会更加注重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注重个人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同时,社会也应该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和机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论文 篇二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职业价值观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当今社会,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将探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方法和重要性。

首先,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应该从教育入手。大学是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机构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通过开设相关的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课程,学校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和职业道德。同时,学校还应该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职业生活,增加他们对职业的认知和理解。

其次,家庭和社会环境对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大学生最早接触到的社会单位,家庭的教育方式和价值观会对大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价值观。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社会应该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和机会,帮助大学生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最后,大学生自身的努力和追求也是培养职业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应该主动学习和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他们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价值观。大学生还应该注重实践和实习,通过亲身体验职业生活,增加自己对职业的认知和理解。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应该从教育、家庭和社会环境以及个人努力等方面入手。只有注重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大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为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论文 篇三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论文

  一、职业价值观概念诠释

  价值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从一般意义上讲,价值是指客体的作用同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即客体对主体存在的意义。价值观就是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人们的行为对个人、社会的意义。

  职业价值观反映了人们的需要与社会职业属性之间的关系。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对于职业评价、职业选择、职业价值取向等的总体看法,反映了大学生的需要与社会属性间的关系。它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有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不仅是大学生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极其活跃、极不稳定的部分,由于直接受到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生活转型和就业体制改革的巨大冲击而呈现特有的变动性。

  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特点

  (一)从消极依赖型向积极进取型转换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当代青年大学生职业心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调查中,90%以上的学生都认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一就业形式,在“实现就业的关键因素”的调查中86.1%的学生相信自身的综合实力是实现就业的关键因素,只有7.8%学生认为社会关系也很重要。在“择业方式”的调查中,78.3%的大学生选择通过参加各类人才交流会现场招聘这种求职方式,10.3%选择通过各类媒体广告介绍包括网上求职的方式,只有5%的选择通过各种社会关系介绍的方式。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求职主动性、自主择业意识明显增强。

  (二)“先就业,后择业”的择业观逐步形成

  计划经济时代,人们进入到某个职业就基本终生不变,人们视调动工作比登天还难。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存环境。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根据职业的工作性质、地理环境、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劳动强度等综合价值和个人的兴趣爱好、发展要求等进行多次双向选择,直到找到自己最合适、最喜欢的职业为止,就业过程正从过去的“一步到位”到“逐步到位”,这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一种现实的择业方式。调查中有52.4%表示自己将“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他们对“短期过渡性择业”,“寻求性失业”、“工作后再回炉”的观点普遍认可。这是在现阶段就业形势严峻情况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理性的表现,是大学生合理定位的表现。

  (三)择业倾向逐渐从权力崇拜向金钱崇拜转化

  中国改革开放引起的职业价值观、择业倾向的最本质变化是从几千年权力崇拜中走出,金钱、物质财富、实惠开始上升到人生追求的第一位,在择业过程中,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工资水平、经济收入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选择职业的重要标准。调查中,在问及择业中首要考虑因素时,68.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经济收入”,而选择“职业声望”的仅为4%,选择“社会贡献”的只有2%,这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相对于传统的择业观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重视经济利益,而对职业的“社会声望”则不太重视。"

  (四)强调自我价值,重视自我发展,个人本位价值观凸现

  调查中居于“职业价值取向”前四位的分别是“为使自身价值得到承认”,“为享受高水平的`物质生活”,“为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为实现个人抱负”;在对“你奋斗的主要动机”的调查中居于前四位的依次是“适应社会找个好工作,生活得更好”,“证明自己的价值”,“出人头地”,“回报父母和家庭”,而选择“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比例最低;虽然当国家突然遭遇危险或灾害时,89.99%被调查的大学生表示“国家需要可以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和“尽自己最大力量给予帮助”,表现了大学生爱国主义的真挚情感,但是在正常状态下,被调查的大学生90%选择自己交费上大学是为了“自我发展”和“多挣钱报答父母”,只有3.o4%的调查对象选择了“个人追求应该服从国家需要”。由此可见,大学生择业时优先考虑的是个人需要与兴趣的满足,追求自我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在当今大学生群体中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

  (五)求职意向呈多元化趋势

  注重职业的等级性是传统职业价值观的一大特点。表现在人们选择职业时是按照先国营后集体,先大集体后小集体的顺序排列的,就业的岗位是本着先机关后生产一线来排列的。当代大学生对就业单位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等都成为大学生选择工作时的主要目标。而且近几年随着国家政府的支持,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及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倾向自主创业,这种从就业到创业,既是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一个根本性转变,也是传统职业价值观的一个根本性转变。

  三、如何引导大学生建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

  如何促进大学生形成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要求的职业价值观,促进他们完成好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真正从源头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摆在高校广大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发挥高校的教育作用

  大学毕业生是高校的产品,因此,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顺利踏上就业岗位,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要与学生进行沟通,沟通是指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两人或者两人以上的群体中的传递或交换的过程。首先,在沟通后要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价值取向和合理的就业目标。合理的就业目标是指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既要符合个人的特点、能力,也要符合社会、企业发展的需要,即达到人职合理匹配。其次,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人的综合素质,要求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强烈的敬业精神、认真的工作态度、过硬的专业技能、诚信品质等。因此,大学教育不仅要注重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更要注重加强大学生职业品质的提高和培养,要重视专业课程与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再次,要充分发挥就业指导的作用。求职择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大学生就业是关系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高校要以帮助学生顺利就业为宗旨,充分发挥就业指导的作用,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高校在指导学生就业时必须以学生为本,实施个性化的指导,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真正把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开展得富有成效。

  (二)重视家庭的引导作用

  家庭教育要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家长与孩子之间要建立平等、和睦的关系,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多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以宽容的心态,尊重他们的选择。在引导学生正确择业时要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强、自理的精神,积极配合学校,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准备定位,合理评估,降低期望值,教育和引导孩子树立适应市场经济下的职业价值观念。

  (三)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

  政府作为社会的组织管理系统,要积极利用各种经济、行政和法律的宏观调控手段来不断调节由市场经济造成的过大的收入差距,推动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形成,为营造良好的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社会氛围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和导向。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公平的就业市场。公平的就业市场是市场经济良好运行的前提之一。在全社会树立一种公平竞争、实力至上的理念,对于大学生合理职业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就业监督和法制建设,完善就业法规建设,将就业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三是以政策为导向,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来发挥政策利益的调节和刺激功能。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大毕业生择业的地域自由度;简化就业程序,减少就业限制,保证就业渠道的畅通;运用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到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国家建设最需要的地区去工作;建立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建立相应的奖励机智和基金,为学生创业提供优惠。另外,政府还要利用大众传媒这一宣传喉舌,大力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论文(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