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毕业论文提纲(优秀4篇)

时间:2012-01-06 04:38:4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语言学毕业论文提纲 篇一

第一篇内容: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探析

引言:

- 引入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重要性和研究的意义

- 提出研究目的和价值

一、语言对文化的影响

- 分析语言对文化的塑造作用

- 探讨语言如何传递文化价值观和社会规范

- 通过案例研究,展示语言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和影响

二、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 分析文化对语言的塑造作用

- 探讨文化如何影响语言的形式和用法

- 通过案例研究,展示文化在语言中的体现和影响

三、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 分析语言和文化的互动关系

- 探讨语言和文化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塑造

- 提出语言和文化的相互作用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结论:

- 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和观点

- 强调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对于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重要性

- 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语言学毕业论文提纲 篇二

第二篇内容:语言变化的社会因素研究

引言:

- 引入语言变化的概念和重要性

- 提出研究目的和价值

一、社会因素对语言变化的影响

- 分析社会因素对语言变化的推动作用

- 探讨社会因素如社会地位、性别、年龄等对语言变化的影响

- 通过案例研究,展示社会因素在语言变化中的作用

二、语言变化对社会的影响

- 分析语言变化对社会的反馈作用

- 探讨语言变化如何反映社会变革和社会关系的演变

- 通过案例研究,展示语言变化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认同的影响

三、社会因素与语言变化的相互关系

- 分析社会因素与语言变化的相互作用

- 探讨社会因素如何促进或抑制语言变化的发展

- 提出社会因素与语言变化相互关系的理论模型和解释

结论:

- 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和观点

- 强调社会因素对语言变化的重要性和影响

- 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语言学毕业论文提纲 篇三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7

  第1章 绪论 11-19

  1.1 新闻发言人 11-12

  1.2 新闻发言人的发展历程 12-13

  1.2.1 新闻发言人的产生和发展 12-13

  1.2.2 新闻发言人及新闻发言人制度面临的挑战 13

  1.3 政府新闻发言人的主要职责与基本素质 13-15

  1.3.1 主要职责 13-14

  1.3.2 基本素质 14-15

  1.4 新闻发言人相关研究回顾 15-17

  1.4.1 从语言策略方面 15-17

  1.4.2 从语体风格方面 17

  1.4.3 从修辞特征方面 17

  1.5 本研究的意义与局限 17-19

  第2章 新闻发言人语言的倾向性 19-33

  2.1 语音 19-22

  2.1.1 语气、语调 20-21

  2.1.2 话语停顿 21-22

  2.2 词汇 22-27

  2.2.1 口语词与书面语词的结合使用 23-25

  2.2.2 数量词的使用 25-26

  2.2.3 俗语的使用 26-27

  2.3 句式 27-32

  2.3.1 长短句结合使用 28

  2.3.2 问句的使用 28-30

  2.3.3 固定句式 30-32

  2.4 体态语 32-33

  第3章 新闻发言人语言策略分析 33-44

  3.1 会话含义分析 33-42

  3.1.1 合作原则与合作准则 33-35

  3.1.2 回避与告知策略 35-37

  3.1.3 语用含糊 37-42

  3.2 言语交际意图 42-44

  第4章 新闻发言人语言风格的形成 44-52

  4.1 新闻发言人个人素养的影响 44-46

  4.2 文化语境的制约 46-47

  4.3 新闻发言人的话语角色 47-52

  4.3.1 新闻发言人的话语角色冲突 48-50

  4.3.2 新闻发言人的话语角色转换 50-52

  第5章 新闻发言人语言的创新与发展 52-55

  5.1 新闻发言人语言的创新性 52

  5.2 新闻发言人语言的发展新动向 52-55

  结语 55-56

  参考文献 56-60

  作者简介 60-61

  后记 61

语言学毕业论文提纲 篇四

  摘要 4-5

  Abstract 5

  目录 6-8

  Contents 8-10

  引言 10-14

  (一) 前期研究成果综述 10-13

  (二) 本文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4

  一、 《现汉》(6)中新增词语简介 14-22

  (一) 《现汉》(6)新增词语的音节及词性分布情况 14-18

  1. 单音节新增词语 14

  2. 双音节新增词语 14-15

  3. 三音节新增词语 15-16

  4. 四音节新增词语 16-17

  5. 五音节新增词语 17

  6. 六音节新增词语 17

  7. 七音节以上新增词语 17-18

  (二) 《现汉》(6)新增词语所涉及的语义领域 18-22

  1. 经济类新增词语 18

  2. 法律类新增词语 18-19

  3. 艺术类新增词语 19

  4. 教体类新增词语 19

  5. 交通类新增词语 19

  6. 房屋建筑类新增词语 19-20

  7. 环境保护类新增词语 20

  8. 社会生活类新增词语 20

  9. 社会群体类新增词语 20-21

  10. 社会保障新增词语 21-22

  二、 《现汉》(6)新增词语的来源与生成途径 22-27

  (一) 《现汉》(6)新增词语的来源 22-24

  1. 源于方言的新增词语 22-23

  2. 源于外语的新增词语 23-24

  (二) 《现汉》(6)新增词语的构成方式 24-27

  1. 《现汉》(6)增收的缩略词 24

  2. 《现汉》(6)增收的字母词 24-25

  3. 传统构词法构成的其他词语 25-27

  三、 《现汉》(6)新增词语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 27-36

  (一) 语言与社会共变 27-30

  1. 新的现实现象出现及人类认识深化为新词新语 27-28

  2. 音节数、词性、语义领域反映的语言与社会共变关系 28-30

  (二) 汉语与外语的接触 30-31

  (三) 方言与普通话的互动 31-36

  1. 《现汉》(6)反映的方言与普通话的互动关系 32

  2. 《现汉》(6)反映的部分方言的方言活力 32-36

  四、 《现汉》(6)反映的规范意识 36-42

  (一) 《现汉》(6)动态反映社会语言生活 36-38

  (二) 《现汉》(6)科学的语言使用规范观 38-39

  (三) 《现汉》(6)关于异形词的处理 39-40

  (四) 《现汉》(6)反映的词、语意识 40-42

  结语 42-43

  参考文献 43-46

  致谢 46-47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47-48

语言学毕业论文提纲(优秀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