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论文 篇一
在教育领域中,因材施教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论。这一理论强调,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和优势。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能够提供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果,因此在现代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首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能够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智力、兴趣、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而因材施教则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例如,对于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教育者可以采用更多的视觉化教学方法,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对于对艺术有天赋的学生,教育者可以提供更多的创作机会和艺术表现的舞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潜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其次,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符合他们需求的学习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对于对科学感兴趣的学生,教育者可以提供更多的实验和观察活动,让他们亲身参与其中,从而增强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也包括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强调个性化的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和潜力,培养他们的个性特长和创造力。例如,对于对音乐有天赋的学生,教育者可以提供更多的音乐培训和表演机会,帮助他们发展音乐才能。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发展和成长,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它能够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灵活运用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以实现教育目标的最大化。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论文 篇二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是一种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教育方法。这一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力,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潜力。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已经在教育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每个学生在智力、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强调个性化的教育,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提供符合他们需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例如,对于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教育者可以采用更多的实践操作,帮助他们巩固数学概念;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育者可以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机会,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现代社会对学生的重要要求之一。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强调个性化的教育,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育者可以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课题的机会,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更加自主和独立。
最后,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重要动力之一。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符合他们需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例如,对于对体育感兴趣的学生,教育者可以提供更多的体育活动和比赛机会,让他们在体育锻炼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运用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以实现教育目标的最大化。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论文 篇三
摘要:“超越因材施教”是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因材施教”传统教育教学原则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它不是因材施教的对立面或反面,而是在肯定基础上的升华,不仅强调因材施教的正确实施,而且是对因材施教进行纠偏和超越,旨在通过教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走心”教育教学。比如对自己的工作有忠诚热爱之心、真心对待自己的学生、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交流、带着情感和温度教书育人、遵循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等。发现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并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把自身潜能转化为显能,逐步实现超越性的发展,不仅超越他们自身的原有水平和层次,还要超越教师的水平和层次。
关键词:超越因材施教;产生依据;蕴含厘清;实施要求;
一、“超越因材施教”的产生依据
“超越因材施教”可以说是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因材施教”传统教育教学原则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其具体的产生依据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看。
(一)理论上看,严格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根本难以实现
严格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应该是完全依据学生之“材”进行有针对性地“教”,从而学生有针对性地“学”的过程,要一步不差地完成这个过程,对“材”“教”“学”方面必然有严格要求。但仅通过逻辑思考就会发现,严格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根本难以完全准确无误地实现。主要表现在:
第一,教师难以完全准确判别学生之“材”。一方面,教师有主观性,因而在判别学生之“材”时难免会带有个人的主观意志和偏见,很难做到绝对客观公正。不同教师也会表现出不同的主观性,因而即使面对同一学生不同教师也可能形成完全不同的“材”之判断结果,很难说清谁的判断更为准确。另一方面,学生有发展性,他们的“材”会随时间的推移发展变化,教师即使一开始能够尽可能客观判别其“材”,但最初形成的印象极易刻板化,很难跟上学生之“材”发展变化的步伐,因而对学生之“材”的判别未必能够始终保持准确。
第二,教师难以十分有效开展因材施“教”过程。理论上看,即使教师能够相对准确把握学生之“材”,但施教过程的开展不可能仅仅只依据学生之“材”,还会受到国家和社会规定的教育制度、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条条框框的限制,因而很难或根本不可能完全因“材”而“教”。即使教师能够发自内心不顾一切外在约束因“材”而“教”,但因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教的效果也并不好界定;即使有一定明确的评价标准,教的效果也未必“十分”有效,可能只有“九分”“八分”甚至更少的效果。
第三,学生“所学”与教师“所教”难以实现完全一致。理论上看,假使不考虑一切消极因素,假设教师真正开展了因“材”施“教”,但因为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和主体性,在他们将“教”转化为“学”的过程中依然会不由自主地出现某种偏差,导致“所教”未必能够完整准确地转变成“所学”,因而难以实现二者的一致。例如,假设教师所教是“ABC”,学生所学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AB”,或者发生偏离变成相似的“ABO”,但一般不会变成完全不同的“XYZ”。这个假设一方面说明学生“所学”与“所教”之间可能会出现各种偏差,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教师“所教”可能刚好成为了学生的“受限”,使其难以超越出这个“天花板”。
(二)实践上看,因材施教存在严峻的现实困境及偏离
如果说从理论上责备因材施教难以真正开展实施是一种苛刻,那么因材施教在实践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及偏离就是其面临的真实挑战,也是其实效性差、屡屡受挫的原因所在。
因材施教面临的最严峻困境,就是当今“一对多”班级授课制盛行的现实与“一对一”因材施教愿望之间存在的悖论。由夸美纽斯最先提出的班级授课制,作为极大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式在当今社会广为流行,但它以一位或几位教师对应多位学生的做法,本意上与因材施教强调的“一对一”是根本背离的。每位教师都要面对数倍于己的学生,再加上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家庭负担,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使他们根本不可能去仔细琢磨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之“材”,从而谈何因“材”施教?这是当今因材施教面临的客观现实困境,也是现时期几无改变可能的情况。与此同时,教育部门和众多教师依然在高呼实施“因材施教”,却导致出现了很多误区和偏离,主要表现在:
第一,“材”的偏离。因材施教之“材”本为学生天赋、资质、兴趣、爱好、性格、思想状况等,但现实中却将“材”泛化为“教材”“分数”“财富”等,因而出现了快慢班之类的现象,虽冠以因材施教的名号,但其实是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并没有真正照顾到学生的内在需求,使一些个性凸显有特殊才能的真人才被压制、埋没或修理成常人,没有了个性,没有了特长,没有了独立思想,更没有了创新意识,有的只是对试题的应对,对分数的追逐,根本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
第二,“教”的偏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都存在打着因材施教旗号却出现各种偏离的情况。就教学目标看,因材施教固然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这并不能成为对学生放任自流的理由,也并没有因此否认社会化教育的意义,学生只有成为社会化的人才能使其个性为社会所容纳和需要。但现实教育中却存在一些为了个性而个性、为了个性而标新立异的偏离现象,也存在一些以“爱才”“护才”之名而行“纵容”“包庇”之实的现象,还存在一些只重学生之“材”的发展而忽略其健康成长的基本教育甚至导致非常消极后果的现象。就教学内容看,因材施教强调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以道理,促进良好情感、意志、人格、个性的养成。但在现实教育中,教师一般都会针对不同的学生教以不同的知识,把学生仅仅当作知识的接收器,对情感、体验等非智力因素及非知识性内容的教育却难以受到重视,即使有所涉及实效性也总是欠佳。当然,这里不是要否认知识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对小学生来说,基础知识教育绝对有必要占据主导地位,但要反对那种只重智育而忽略其他教育的态度,尤其是在学生打下读书识字基础之后,更应重视其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的训练。就教学形式看,因材施教强调针对不同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但现实实践中,多数教师往往只侧重于用认知性的方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有部分教师能辅以实践教学形式等,但几乎都忽视了教师还可以并且应该通过自身行为示范作用开展教育,严格意义上说这也是因材施教在“教”上的一种偏离。
第三,“学”的偏离。由于“材”和“教”的偏离,自然就会导致“学”的偏离。因材施教之下的学生本来应该更多地从教师那里获得情感领悟、意志培育、思维锻炼、创新养成等方面的启发和指导,但事实是学生被教的是知识,所学的也就只有知识了。并且,学生受限于教学的时空,缺乏自我发挥的自由,受限于教师所教,缺乏创新扩散的自觉,所培养的学生即使不是流水线上出来的模式化产品,也是缺乏精气神和创造性的个体。
二、“超越因材施教”的蕴含厘清
为了把困境中的因材施教解救出来,为了把偏离的因材施教拉回正轨,“超越因材施教”应时而生。“超越因材施教”这一提法本身十分精确,因为它基于因材施教又对其有目的有根据而非盲目地进行超越,但在对“超越因材施教”新原则进行研究论证时,却容易陷入“美好愿望”的陷阱,使其只是“看上去很美”。要使“超越因材施教”原则得到真正贯彻实施,必须在思想上厘清几种认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准确把握其内在蕴含。
第一,“超越因材施教”不是因材施教的反面或对立面,而是肯定基础上的升华。“超越”意指超出、越过,是在原有层次和水平上的提高和增强,因而要以“原有”为基础,对“原有”进行扬弃和超越。所以,“超越因材施教”是对因材施教进行的超越,它并不意味着对因材施教进行简单否定甚至全盘否定,而意在以原有因材施教为基础,对因材施教的合理内核和精神实质进行积极肯定,同时对其不合理之处进行批判和否定,在此基础上超出、越过原有因材施教的层次和水平,进行超越性扬弃,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简单扬弃。可见“超越因材施教”这一原则内在地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对因材施教进行纠偏,把偏离的因材施教拉回正轨,另一方面对因材施教进行超越,使其更加契合现实需要,更好提升教育实效。
第二,“超越因材施教”强调因材施教的正确实施。“超越因材施教”本质上赞同并重视因材施教的基本精神,但强调因材施教一定要真正开展并正确实施,尤其是要对现实中的偏离现象进行及时地纠偏。比如:要尽可能全面准确地认识学生之“材”,将“材”定位于学生超越一切民族、国家、地位、身份的天赋、资质、兴趣、爱好、性格、思想状况等,而不对其进行随意扩展和泛化;要以学生之“材”为依据进行灵活有针对性富有实效地“教”,不仅教以知识,更教以道理,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健康活泼地成长;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切合自身特征有个性化地“学”,除了给予他们必要的“规定动作”之外更乐于善于放权,使他们在自由的氛围里自主发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学”的方式和内容,真正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等等。
第三,“超越因材施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是指教师在发现学生之“材”、因“材”而“教”、因“材”导“学”的过程中要尽力而为,做出最大努力,保证教育实效。“有所不为”并不意味着真的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而是强调在改变能改变的基础上接受不能改变的,不要强迫做无用功,通过“无为”达到一种“无不为”的效果。之所以强调有所为有所不为,主要是因为在当今社会,班级授课制的盛行给因材施教的实施带来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这一事实困境面前,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只能坚持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原则,做好能力范围内的事,尽力对因困境导致的因材施教偏离现象进行纠正和整改,将偏离的因材施教拉回正轨,以此为基础超越原有层次和水平。从另一层面看,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超一流的创新型人才是刻意塑造培养出来的,教师如果能给学生尽可能提供宽松、宽容、自主、自在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给予指导但不做过多无效干预和干扰,或许就能使教师的“无为”成就学生的最大“有为”,滋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第四,“超越因材施教”的核心在于通过教师的“走心”教育,挖掘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其实现超越性的发展。“超越因材施教”要求摒弃以往教育中一般只为职责所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心态,更加强调教师在工作中的上心、用心、尽心,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都能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开门弟子”或“关门弟子”来看待,在发现学生之“材”的过程中,在“教”的过程中,又或者是在促“学”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真心实意帮助学生获取所需、健康成长。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要求所有的教师大公无私忘我地一心扑在学生身上,而只是要求教师在工作时要更多地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进去,用心去做事,用情去感人,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教师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并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把自身潜能转化为显能,逐步实现超越性的发展,不仅超越他们自身的原有水平和层次,还要超越教师的水平和层次。
三、“超越因材施教”的实施要求
教育本身是一项极复杂的活动,既要坚持原则性,也要把握灵活性,才能实施真正有效的教育。同时,教育需要追求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结果,但又不应局限于这个结果,如果一味放大结果,必然会忽略过程中的很多体验。所以,“超越因材施教”作为新时期新的教育教学原则,不是响亮的口号,不是美妙的空谈,而要切实为教育目标和过程服务,真正为教师所用,落到实处才是有意义的。如何确保“超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作为施教者的教师无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里便主要探寻当今社会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为贯彻落实“超越因材施教”而亟待加强和改进的地方,总体而言就是要尽可能做到“走心”,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教师要对自己的工作有忠诚热爱之心。教师是一门职业更是一项事业,教育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享受。教师不应只单纯用自己的大脑、依赖技术去工作,而要用真心对待工作,要超越仅仅将工作作为自己谋生手段的态度,真正将其作为一种神圣的职责和使命,真正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位教师都要年复一年地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学生,因而现实中有很多教师会觉得教书育人只是自己用来养家糊口的一份职业,拿了工资做好本职就可以了,在工作岗位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是很多教师尤其是从教多年教师的心声,相较于敷衍工作误人子弟的部分教师来说已算是不错,但仅仅如此还是不够。教育行业不同于一般的行业,教师岗位也不同于一般的职业岗位,作为塑造人精神与灵魂的师者,入了行就意味着责任和使命,要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和称呼,就要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就要至始至终树立和维护师者形象,行为世范,为人师表;就要远离名利场,自觉抵制外界诱惑,不为金钱财富所动,不为功名利禄所扰。
第二,教师要真心对待自己的学生。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相信和欣赏学生。要让学生敞开心扉,教师须放下面子,放下虚荣,自己先打开心门,以真心对人,并要变得柔软,甚至可适度示弱,不让学生感到害怕、厌烦,而要感到亲近、可信任。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打开心门。教师只有超越以往成见,发自内心地将学生作为自己“交流”的对象,而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从身份、地位、人格等各方面去尊重学生,才能反过来被他们发自内心地尊重,才能奠定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的基础。此外,教师还要以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容忍缺点,不苛求完美,并尽可能从学生身上发现和挖掘向善向美的本性,用正向激励唤醒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信心。
第三,教师要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交流。“外界的环境必须通过内在的心灵的震动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教师和学生能够在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基础上相互聆听,进行心灵的对话和沟通,就能促使师生彼此相融,将效果未知的“教育”转变为可预见良好效果的有爱的“互动”和“交流”。要实现这一美好的境界,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把话说到学生心里去,让学生知道教师关心他们,真正地理解他们,知道他们的难处,了解他们的希望和梦想,以此触动学生心灵,使他们获得深刻感悟。尤其要注意的是,教师须善待每一位学生,不斤斤计较于他们的分数和排名,避免学生沦为分数和排名的奴隶,而是去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态是否健康向上、活泼自由、全面发展。因为人的发展之道本就是模糊混沌的,不能以单一的分数去定量衡量,也不易用一把尺子量所有学生,要坚信学生各美其美,让每一个学生像小草一样都享受到教师爱的露珠的滋润,虽不能人人成为栋梁之才,但要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有用之才。
第四,教师要带着情感和温度教书育人。相较于冷冰冰或淡如白开水的教育教学,当然是充满情感、带着温度的教育教学更易俘获人心,更能提升教育教学实效。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用适宜的温度温暖学生内心,并给学生以更多的情感体验,着力培养情感丰富的有用之人。首先,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人都有七情六欲,但教师向学生传导的情感最好是积极正面的',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控制消极情绪并培养自己心平气和的心境,在教育教学中尽量避开自己情绪状况不好的时候,尤其不能因消极情绪而迁怒学生。其次,教师要与学生做真实的情感交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尽可能与学生进行心声交流、思想碰撞和情感共振,使教育教学蕴含更多人性和真情,并且还能通过融入了情感的沟通交流对学生传递精神正能量,唤醒学生的丰富情感和体验,激发学生向善向美之心,从而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再次,教师要给学生创造释放情感的机会。情感丰富是一种美,但丰富的情感有时候也需要释放,而传统教育中总是缺乏释放情感的方式,如中国学生在毕业之际容易自发创造一些不雅方式如集体撕书来发泄压抑、释放情感,就是没给他们提供理性的释放情感方式所导致的。对此教师完全可以有所作为。最后,教师要用适宜的温度温暖学生内心。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棵待长的小苗,高温和寒冷都不能让其健康成长,给予这棵小苗的只能是和煦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教师要用内心蓄满的热能,温暖每一位学生,在学生心中洒满阳光和雨露,并且必须把握好度,既要避免过分的热情,也不能冷酷无情;既不能也不可能一直亢奋,也不能三分钟热度;既不能内冷外热,也不能内热外冷。
第五,教师还要遵循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成长是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过程,是一种人生修炼,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不可替代,却并非无能为力、无可作为,教育就可以对人的成长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这种教育必须是遵从生命成长发展规律的真教育,才能事半功倍,才能对人产生好影响。但现今社会存在诸多违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的教育现象,如强制性“摁着牛头吃草”的行为,教师以自己认为的“为学生好”为标准开展的教育活动等,不仅学生累,还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而且教师也累,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要减少甚至杜绝这类“吃力不讨好”的现象,教师能做的就是要把握并遵循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给予学生张弛有度的必要指导和引导,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干预,为规律的作用发挥营造最适宜的条件,而不做徒劳无益甚至揠苗助长的事,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里自由成长、勇于追求、主动学习,成为最好的自己。
总之,“超越因材施教”原则之下的教师不像是园丁,更像是农夫,依然要担负浇水、施肥的职责,但又不再完全按照自己心目中的想法去修剪枝杈,不再将学生修理成自己脑中预设的满意模样,而要把学习的权利、空间都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在教师走心用情的指导引领之下更自由、更快乐、更自主地健康成长,不断超越自身,也超越教师。
参考文献
[1]林格.回归教育本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陈心想.让教育多一点理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卢晓东.超越因材施教[J].教育学术月刊,2014(10).
[4]袁征.“因材施教”的真实困境[J].教育发展研究2015(6).
[5]张旸.因材施教:困境及超越[J].教育科学研究,2009(10).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论文 篇四
摘要:因材施教之教本身是为了不教的启发诱导,也就是依材诱其趋向自主学习;反过来,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基于学生的天赋潜能与内心倾向之材,并在引导学习者不断体验收获快乐和好奇心得以保护的基础上生发的,所以,因材施教与自主学习内在相合,具有本质同一性。依据学生的个人潜质与兴趣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借助自主学习氛围的营造和泛在学习资源的提供,则可以逐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为自觉自为的自主学习,从而让人趋向学习、生活、工作、娱乐四位一体的幸福境界。
关键词:因材施教;自主学习;学习兴趣;个性化;
一、因材施教之教旨在基于天赋潜能和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因材施教之教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也不是导向特定教育目标的学生的批量化生产,而是一种引导,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以自己独有的格调和进程获得良好的发展和属于自己的学业成就。所以,真正的因材施教不是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措施和投入程度使不同天赋、智力的学生朝着同样的目标发展或取得一致的学业成就,而是以发现并承认学生天赋潜能和兴趣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及其价值为前提,引导学生沿着自己的天赋、兴趣自主发展,最终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独有的成功,成为最好的自己,发挥他们为人在世的最大价值。
(一)因材施教之教是启迪学生主动思考的适时点拨与引导
人的理性是在自我认知与反思的过程中不断趋向完善的,不能强迫,只能适当引导。所以,教育不是灌输,不是强迫,而是一种基于学生特点和兴趣的引导,其目的就是导向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2]前言每个人生而为人都有自己内在的发展需要与倾向,这也是人们自主发展的最大动力。而教育就在于通过激发生命,充实生命,让人的潜在动力焕发出来,协助他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激情形成自觉或专注的良好品质。因此,只有人的自主自发的活动才能使他们获得发展,而知识灌输式的强迫学习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一味地给学生灌输“呆滞的思想”,不能促进他们的文明化,不能让他们享有更加充实幸福的生活,只能越发将他们推向被动的地位并最终变成没有自我的工具人。
教育活动只有深入到人的情感中去,引导他们全身心投入,才能激发生命,洗涤心灵。所以,教育给人的感受应该是宽松自由的,而不是有外在的压力驱策或者强迫的。恰如一棵蕴藏着成长为参天大树巨大潜力之幼苗的发展,只要有阳光、雨露的滋润,它便能朝着自己的自然倾向不断地发展,学生的成长同样需要教师以真爱加以引导而不是强迫。所谓真爱,就是把孩子当成真正的人,具有选择权和发展权与独立人格的人,引导其发展,而不求私欲之利。[3]基础教育阶段的首要意义并不在于所学知识的多寡,而在于帮助学生在试误和探究式实践经验丰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获得越来越多学习中的愉悦体验,积聚越来越强烈的学习欲望。当教师真正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独特的基调与节奏,以真爱浇灌学生的心灵时,每一个学生的成功自会水到渠成。
综上所述,因材施教之教应当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所做的一种帮助学生趋向自主学习的启发与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理性认知能力、理性认知兴趣和理性认知模式进行探究、学习,教师更多地是在一旁指导、协调、鼓励、监控。[4]要做到因材施教,首先要了解学生之“材”,要了解学生的天赋才能、认知模式、认知能力以及认知兴趣等独特之处。其次,因材施教应致力于引导学生兴趣的发展,使有兴趣者能够持续地自主学习,为无兴趣者提供各种机会使每个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内心的倾向,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和兴奋点并形成学习动力。一般而言,学生浓厚的兴趣都生发在天赋潜质较高的领域,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天赋潜质。赫尔巴特认为,以兴趣为基础建构的课程论可以将人的兴趣分为经验的兴趣、思辨的兴趣、审美的兴趣、同情的兴趣、社会的兴趣和宗教的兴趣等;对应这些兴趣,他提出了相应的学科划分,并建构出了以学生的兴趣状态为基础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所以,任课教师的首要任务便是通过寻找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或兴趣与所教学科的匹配点,唤起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衍生出持续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形成他们自主探究的习惯和不断学习的欲望。
(二)因材施教之教的目的与根本取向是把学生引向自主学习
自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2]1,所以,因材施教的“教”是为了不教,为了最终导向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具有了基本认知能力后,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以自主探究式和体验式学习方式为主,由自己或在教师引导与启发之下制定目标,安排学习计划,监控和调节学习过程,并对学习结果做出评价的学习。不教并不是完全放任自流,而是强调转变传统的以灌输和强迫为主的教学方式,解放教师大量课堂讲授的时间,转向课前以备学生、备学情、备学法、备学案、备可能生发之事之理之物为主,课中以观察和引导学生为主,课后以回顾反思为基础研究学生需求的满足度和学习动力与兴趣的激发度。所以,因材施教的不教主要是解放教师的口和教师原来用作知识灌输的时间,调动教师的眼睛、专注之心和大脑,要求教师更多地投入精力关注学生以发现细微的教育契机。这也提高了对教师基本素养、指导能力、研究能力和敬业精神的要求。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动力有三种,即附属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认知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即学生为满足家长或教师期望,满足外在的奖赏而进行学习的动力;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学生为获得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或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而学习的动力;认知内驱力是学生为满足对知识的渴望,满足好奇心而进行学习的动力。前两种驱动力都是外在的、不稳定的,只有认知内驱力才是内在的、持久的、不断强化的。我国当前基础教育中大部分学生都是由附属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驱动的,这主要源于考试以识记考察为主、各方力量一起聚焦应试成绩的客观现实,以及功利化倾向极其强烈的社会环境;相反,因材施教所导向的自主学习则是以认知内驱力驱动为主,由学生自我发起、自我组织、自我反思与评估为基本特征的基于兴趣内生的自主学习。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将灌输转为引导,将课堂还给学生,将生活还给学生,将生命回归鲜活,使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下解脱出来,从单调的知识传递回归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式自主学习与生命尊重,在此前提下以兴趣为突破点发展学生的认知内驱力。
二、自主学习离不开因材施教之教的引导与教化
有了因材施教之教才会有自主学习的快乐体验基础和基本的学习动力,才可能引向人的自主学习。所以,自主学习的前提与基础是因材施教之教的引导与教化,而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又会强化因材施教的效果,促成人的个性化发展。
(一)自主学习的潜质需要适切的因材施教之教去呵护与唤醒
如前所述,自主学习习惯需要学生在因材施教之教的引导之下,借助即时产生的快乐体验和不断生发的成就感逐步加强,并最终成为自觉。所以,自主学习潜质的激发需要适时而恰当的早期引导,因材施教式的引导与唤醒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良方。
1.因材施教之教可以从婴儿时期开始持续保护学习者的好奇心。
正确引导之下的好奇心可以诱发无数创新,也可以变成无穷的发展动力。这种巨大的财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与生俱来的,但却因为很多人的好奇心没得到很好的保护而致使他们“泯然众人矣”。婴儿从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就对身边五彩缤纷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与探究欲;当他成为一个具有自主活动能力的主体之后,更是急于四处去探索和认识这个世界,因为他又经历了一年左右想去哪里却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煎熬;在经历咿咿呀呀无法正常交流难以让成人明白的焦躁之后,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到可以正常交流的时候,他们总会有无穷无尽的“是什么或为什么”的疑问。实际上,这些都是幼儿对周围世界本能产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保护与引导好他们的好奇心,便是对他们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学习最大的帮助,便是对他们真正的爱与关注。但是,现实世界中却常常由于家长或教师自己缺乏对孩子好奇心的足够重视与必要认知,加上缺乏解答孩子问题的能力与技巧,转而责备孩子添乱或对孩子置之不理。久而久之,在这种不断的消退作用下,幼儿便失去了强烈的探索世界的热情,逐步趋向机械和木讷。保护学习者的好奇心,采用因材施教之教把他们引向符合学习者潜能发展的方向,就是在帮助他们生发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也是他们幸福生活的起点和成功人生的开端。所以,家长和教育者要用百倍的耐心去观察和理解孩子,去认识他们的发展潜力,去和他们一起研究好奇心驱使下无穷无尽的问题,帮助他们养成自主探究的能力,生发基于潜能方向越来越强烈的探究欲。
2.因材施教之教依据学生兴趣引导学习者不断体验收获的乐趣。
幼儿自学会走路起就有用不完的精力不断地去活动,其原因就在于在活动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获得新的体验与新的发现,并生成新的认识。通过生命最初阶段的感觉运动,幼儿不断发现各种物体的特性,了解空间关系、物与物的关系等。这是幼儿作为一个主体与环境客体不断发生交互作用并建构自己对世界的独特理解的过程,不断生发的新体验和新发现为幼儿提供取之不竭的动力,或者称为由认知内驱力驱动的主动学习和探索。这一过程不应有强迫、压制、说教和灌输,而应在适时引导下,让幼儿相对独立地完成认知结构的建构。所以,要想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就需要因材施教之教适时而适切地引导他们不断有新的体验与发现,使他们不断保有对新鲜事物和内在规律或道理进行思考和探索的热情与激情,让不断生发的热情触动他们的兴奋点,点燃他们的激情,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快乐体验和越来越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终身性自主学习状态的养成需要因材施教之教的引导与教化
终身性自主学习的状态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更不是天然而成的,它需要通过因材施教之教的引导与教化不断强化学习者的主动学习能力与欲望,并逐步形成学习自觉和学习自为。
1.终身性自主学习需要借助因材施教之教趋向生命潜质的激发和人文素养的涵养去实现。
可以说儿童天生具有探究的欲望,具有学习的能力和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具有良好的发散思维品质。但是,具有这些潜质和能力并不等于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不等于可以自然而然地进入以自主自觉学习为基本特征的终生学习状态。正如夸美纽斯所言:“知识、德行和虔信的种子自然地深植在我们身上。”[5]但是,“千万要谨慎,一时一刻也不要认为,放任儿童撒野,不予监督,不予教养,就能培养出伟大人物。”[1]19儿童身上只是存在着好奇心、兴趣和求知欲这些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不可或缺的种子而已,种子的生根、发芽与茁壮成长还需要教育像土壤、阳光和雨露一样去滋养才能实现。所以,作为自然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潜力与可塑性,只是没有因材施教之教的引导是很难自然而然地进入终生性自主学习状态的。受教育者作为一个个千姿百态静待花开的鲜活个体,需要教育者用赏识的眼光去鼓励、激发、静候与引导,需要教育者用人文关怀和悉心呵护去滋养学生的心田,否则便不可能精彩绽放。要生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导向终身性的自主学习,除了教师的引导与人文教育滋养,还需要家长从小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允许孩子依照兴趣实现个性化发展,“并依据每一个孩子独特的,与生俱来的设计来抚育他们成长”[6]。
2.终身性自主学习习惯是在依据学生个性特点逐步增强其学习自觉性的过程中养成的。
终身性自主学习的核心是学习者的自主性与独立性。自主性是指人们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天赋潜能积极自觉而有效地管理自己生活与发展的综合能力。[7]自主的人能够认识并且善于确定自己的目标,他们不仅能够成功地控制外部环境,而且能够控制自己的冲动。[8]孩子在自主发展方面本身具有天赋特性,也就是说他们与生俱来的探索欲望会帮助他们积极探索和实践,并从中提升自己的自主性。所以,学习者的自主性发展在早期因材施教之教引导的同时,更多地需要家长和教育者的保护与赏识。用欣赏的眼光看着他们成长,用积极参与和他们一起动手的行动支持和鼓励他们探索,在心灵相通的陪伴中与他们一起成长。独立性是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或自我制定行动目标并完成行动计划的基本品质与能力,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基本需要,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灵魂。[9]对儿童实施的因材施教活动是否有效,关键要看它是否能够帮助儿童越来越独立地行动,帮助儿童逐步形成学习自觉和自为的终身性自主学习习惯。家长和教师要注意从小培养儿童的独立意识,不能以爱之名剥夺儿童自己动手操作或独立判断的权利,而要让儿童自小体验作为一个独立主体实施行动和决策的成就感与乐趣。如果成人以爱为理由对儿童包办代替,去“习惯服侍小孩,这对他们不仅是一种奴化,而且也是危险的,因为这很容易窒息他们自发的活动和独立自主意识,扼杀他们十分有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10]
三、由因材施教之教导向终身自主学习的路径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11]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开发人的天赋潜力以及内心倾向,导向学生兴趣的强化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实现人的最佳发展,达到人尽其才。因材施教和自主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沿着天赋潜能引导每一个人,帮助他们在不断生发新的探究欲望和快乐体验的过程中逐步进入终身性自主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开启自我发展之路,最终趋向人尽其才的自我实现和才尽其用的大展宏图。[12]
(一)在个人潜质与兴趣得到激发的过程中趋向学生自主学习
由于每个孩子先天遗传素质和家庭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他们在天赋潜能、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儿童天生会根据自己的心理需要和倾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所以,成人不能代替儿童去做选择而扼杀他们兴趣得以明确和强化的机会,而应以一种静待花开的心态安静地观察和倾听儿童的自主成长之妙,通过儿童自己所做的自由选择实现他们个性潜能的最大化发展和幸福生活的获得。
1.依据学生多样化的天赋与兴趣,引导每个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多元智力视阈下,每个学生的智力组合方式和组合结构各不相同,即,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智力差异,都具有个性化潜质。这种特点客观造就了学生千差万别的潜质与兴趣,也决定了只有因材施教才可能导向每一个人潜能的激发,并最终成为最好的自己。取向人本化的社会普遍认为,每个儿童都应有机会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成为一名具有一定精神内涵而有益于社会的人。[13]现实生活中,少数学生可能对一些学习科目毫无兴趣,但大多数学生并不是对所学科目都毫无兴趣,只是对各科兴趣有强弱之分,即便是没有任何兴趣的学生也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比如个别学生对学习科目本身没兴趣但在人际交往方面具有过人的天赋,语文教师就可以请他带领学生分析《水浒传》《红楼梦》等类似文学作品中复杂的人际关系,从而激发他对这类学习内容的兴趣。如此坚持下去,只要沿着每个个体感兴趣的方向善加引导,便会对学生的自我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力,并逐步产生更强烈的发展欲望与乐观情绪。再如,有些学生文笔好爱写作,任何科目的教师都应该为他提供基于自己学科的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应该像郑渊洁之父对待儿时的小渊洁一样,而不是像开除郑渊洁的教师那样因为片面的认识就对一个很具发展潜力的优秀学生进行“死刑判决”。
总之,兴趣是后天逐步彰显出来或者在强化中逐步形成的,教师应善于发现并依据学生个人的潜质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日益强烈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循着兴趣的发展和发展特长的需要逐步拓展探究面,培养适合于每一个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习惯,最终走向基于个性解放的全面发展。
2.依据学生的智力水平与认知方式差异,鼓励学生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节奏。
由于学生智力水平和认知基础与经验基础的差异,他们在接受信息的速度,消化信息的程度、范围和深度等方面都有所区别。所以,教育者或其他参与教育指导的成年人不能对不同的学生做完全相同的要求或希望他们整齐划一地前进。在正常的学习生活里,每个孩子都希望按照自己独特的学习节奏去学习并获得乐趣,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兴趣的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小心呵护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尊重他们的学习节奏。在孩子早期的阅读观察中,研究者普遍认可孩子天生具有良好的阅读品质,因为孩子们在早期阅读时都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实施身心融合式阅读活动。他们会把自己置身阅读内容之中,去亲历、去体验、去互动,只是他们或快或慢,或进或停,节奏各异。在此阶段,只有坚持做好对孩子们早期教育的耐心引导与静候,他们才可能真正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逐步趋向自主学习和快乐学习阶段。不尊重儿童内在节奏的教育,必然导致儿童自信心的挫伤,对遥远的教育目标望而却步,过早地失去探索知识的欲望和动力。教育的基本功能与目的,正是协助不同孩子找出最适合的发展与学习模式,鼓励他们乐于持续前行,以马拉松的跑法不断调整步伐找到适合自己的速率和节奏。[14]所以,幼儿园阶段不应该出现教材,而只有多样化的幼儿图书供应;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材应该以诚实、责任、爱与互助等为核心建构基本的教学参考资料,并辅之以大量的自由阅读资料,给孩子较多的自由学习空间和较多的实践活动机会与时间;之后虽然要逐步增加共用的教学参考资料,但是,应该实现多元化,允许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喜好且鼓励各自的特长,在基本认知能力建构过程中,帮助学生强化兴趣与学习能力,在尊重他们自己学习节奏的前提下逐步趋向多样化自主学习状态养成。
(二)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为自觉自为的自主学习
在当前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如果仅仅在某一方面有一定的学习兴趣而没有机会得到应有的引导和强化,则可能在过重的学习压力及单调的学校生活下逐渐丧失原有的兴趣,演变为机械应付式的学习。所以,学校和教师需要共同努力,通过自主化学习环境创设和个性化资源获取途径建构,营造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和强化功能的学习氛围,逐步唤醒并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质和个性化学习兴趣;并通过教育者对学生的观察和研究给予适时的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把模糊的兴趣和基础的自主学习动机明确化、坚定化,最终引向自觉自为的自主学习和基于个性解放的全面发展。
1.需要通过动机激发、成功体验、方法选择和空间营造来创设利于自主学习的学校环境与氛围。
第一,应该借助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导向学生自觉自为的自主学习。兴趣与动机相伴而生,互相促进,教育者只要清楚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就可以借助学生兴趣设计教学,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并逐步扩展这种学习动机驱使下的探究面,通过相关性和支撑性,帮助学生沿着兴趣在某一方面学习的深入,衍生日益广泛的相关知识需求和技能支持需要,这样,学生就可以沿着兴趣的需求将片面的学习动机迁移到其他方面,最终将个性化学习兴趣转变为全方位的自觉自为的自主学习。
第二,应该积极举办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启迪思想催生智慧的比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校环境和心理氛围,给予不同爱好和天赋的孩子体验成功的平台。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说:“教育必须日益关注所有儿童和青年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是提供能够使每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平的条件。”[15]学校有义务创设条件促使学生在某一领域获得阶段性的成功,帮助他们及早在某一方面反复体验成功的滋味,并伴随这种成功体验的丰富化,促进学生自信心的提升和积极态度的形成,为学生学习动机的迁移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的方法。由于儿童自我监控意识发展程度尚处于低级阶段,不能够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标,也不能合理监控并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兴趣与爱好之后,给予他们逐步的引导,帮助他们制定目标,监控和调节他们的学习过程,评价他们的学习结果。在学生自我发展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再逐步放手让学生自主发展。第四,积极创造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我国的基础教育一直存在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各科教师布置的作业叠加起来占用学生太多时间,学生经常是屈服于教师的权威而去应付机械劳动式的作业,这种学习方式会逐步吞噬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因此,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主动而彻底地转变观念,通过个性化、开放性、多样化的探究与实践作业布置,把学生从枯燥而沉重的识记式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让他们有精力去关注学习的质量以及自我评价学习的结果,有养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时间、空间和机会。
2.引导学生学会善于利用校内外无处不在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使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泛在学习资源。[16]借助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可以随时随地检索自己需要的任意学习资源,这为教育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机遇与挑战,为每个人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了便捷条件和更大的可行性。多样化的通信方式和高性能的通信途径使学习者能够很容易地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资源、工具和方式。[17]面对网络世界爆炸性信息的冲击,教师要引导学生摒弃不良信息,依据个性化兴趣和爱好收集资料进行自主学习,使网络为自我个性化发展服务,将学生引入终身性自主学习的状态。
第一,教师应该在为学生提供资源获取之便利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主解决基础知识学习类问题,并引向内在道理与实践创新的深层探究。在一些课程的课前准备中,教师应当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整理资料。比如在美术、历史等课程中,并没有很多需要教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讲解的概念与理论,教师可以在课前以问题的形式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并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究,继而引向对人的人文素养提升高度去进行思考和讨论。
第二,教师应该和学生合作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体验式学习和参与式学习机会,让学生在感知中生成知识,在体验与感觉中丰富心灵。比如阅读或悦读的多样化感觉追求,不同交际方式的舒适度或厌恶度对比感受等。
第三,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制定个性化目标并实施自我评价与自我调控。自我反思可以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有效地进行自我监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兴趣上升为习惯性的自觉自为的终身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M].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2]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北京:文汇出版社,2012.
[3]王红梅.论如何塑造班主任的人格魅力[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8):149—150.
[4]张广君,张琼.当代“因材施教”:生成论教学哲学的审视[J].课程·教材·教法,2015(4):37—43.
[5]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学法解释[M].任钟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1.
[6]查尔斯·博伊德,等.因材施教的艺术[M].刘萍,译.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7:6.
[7]孙刚成.教育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20—122.
[8]伊·谢·科恩.自我论[M].佟景韩,范国恩,许宏治,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407.
[9]余文森.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J].教育研究,2004(11):27—30.
[10]蒙台梭利.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任代文,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15.
[1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350.
[12]梁秋英,孙刚成.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及启示[J].教育研究,2009(11):87—91.
[13]胡庆芳.六大国教育趋势[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2.
[14]陈之华.成就每一个孩子[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9.
[15]布鲁姆.教育评价[M].邱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25.
[16]孙刚成,王莹,杨眉.泛在学习视域下的个性化学习取向[J].教学与管理,2011(21):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