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论文(推荐6篇)

时间:2016-03-01 01:48:3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篇一

学前教育是指在幼儿进入正式学校之前,为他们提供的教育和培养。它是一种早期幼儿教育的形式,旨在为幼儿提供全面的发展和准备他们进入学校的必要知识和技能。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对幼儿的发展和未来的学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学前教育有助于儿童的综合发展。在这个关键时期,儿童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能力都在快速发展。通过学前教育,幼儿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学习机会,如语言、数学、科学、艺术和体育等。这样的多样化学习环境可以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学前教育有助于幼儿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在学前教育的环境中,幼儿可以学会分享、合作、尊重他人和解决冲突等重要的社交技能。他们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幼儿互动和参与各种活动来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这些积极的学习经验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学前教育还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和沟通能力。在学前教育的环境中,幼儿可以通过与教师和其他幼儿的互动来学习语言和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可以参与各种语言活动,如听故事、唱歌、讲故事和角色扮演等。这些语言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扩大他们的词汇量,并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

最后,学前教育还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学前教育的环境中,幼儿可以与其他幼儿和教师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学会分享、合作和尊重他人。他们可以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感受,并学会解决冲突和处理各种社交问题。这些社交技能对幼儿的未来发展和适应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对幼儿的综合发展、学习习惯和态度、语言和沟通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学前教育,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篇二

学前教育是孩子们进入正式学校之前接受的教育,它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前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学前教育注重幼儿的智力开发,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学前教育的环境中,幼儿可以学习到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如颜色、形状、数字、字母等。这些知识和技能为他们进入正式学校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学前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在学前教育的环境中,幼儿可以与其他幼儿一起玩耍、学习和分享。他们可以学会尊重他人、合作、分享和解决冲突等重要的社交技能。这些社交技能对幼儿的社交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建立非常重要。通过与其他幼儿的互动,幼儿可以学会与人交往,培养友谊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学前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情感和审美能力。在学前教育的环境中,幼儿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艺术和美学活动,如绘画、音乐、舞蹈和手工制作等。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表达能力。同时,学前教育还可以帮助幼儿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商和情绪管理能力。

最后,学前教育有助于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学前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在学校接受教育,也涉及到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家长在幼儿的早期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通过与学校的合作,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同时,学前教育也为家长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育儿能力。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对幼儿的认知能力、社交能力、情感和审美能力以及家庭教育水平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学前教育,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篇三

  学前教育是终生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优质的学前教育对促进幼儿早期全面健康发展,夯实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标准幼儿园供不应求

  现如今,虽然我国幼儿园总体数量较多,但是符合办园要求的标准化幼儿园数量却很有限,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符合国家办园标准并注册登记的标准化幼儿园数量非常少,根本无法满足儿童就近入园的需求。因此,农村的幼儿入园率普遍较低,农村地区仍有大量幼儿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未能接受学前教育。民办幼儿园不仅条件较差,而且幼儿园教师大多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幼儿园面向的是年龄较小,各方面发育还不成熟的幼儿,如果幼儿园不能确保给予幼儿良好的照顾和正规的教育,家长就不会把幼儿送入幼儿园。

  2、幼儿园分布不均匀、选址不科学

  现阶段幼儿园在选址布局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园区分布极其不平衡。加之规模大、标准化的公办幼儿园数量少,在管辖范围比较大的乡镇上,方圆十里内只有在镇中心有一所正规的公办幼儿园,而其规模根本不够容纳乡镇上百分之五十的学前儿童,因此,在距离镇中心较远的地方,幼儿上学就只能去私人开办的小规模幼儿园。这种幼儿园的分布十分零散,大多分布在每个自然村的居民宅院或者废弃的学区里,在园舍的选择上基本不具有科学性,甚至有的幼儿园开办在荒凉的郊外或污染严重的工厂旁边,这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都存在较大的伤害。

  3、幼儿园条件差设备不齐全

  实地调查走访表明,在农村地区,具有良好的开办幼儿园的条件、教学设施设备齐全、能够开展有益的教育活动并达到标准的幼儿园只有极少数的县政府开办的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其余多为办园条件简陋、非标准化的民办幼儿园。这些幼儿园大多数不具备户外场地、活动室、玩具室、保健室等设施,而且幼儿园内专门的图书馆、资料室、盥洗室、寝室以及教师教学用具也不充足。现代化的摄像机、电脑、多媒体设备基本没有,教具、玩具和大型户外游戏器械及幼儿读物奇缺,各种游戏活动难以开展。由于这些幼儿园教室为居民用房,必要的保洁、消毒设施较为欠缺,根本无法保证幼儿的饮食卫生与安全。

  4、幼儿教师学历低、不专业

  目前,非正规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大多不是正规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专业教师,而且绝大部分幼儿教师在入职前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学历和专业水平都较低。不仅如此,非专业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大多不是国家编制人员,工作稳定性也比较差,幼儿园经常更换幼儿教师不仅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也不利于学前教育事业的改革推进。由于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都来源于学生的学费,而学费的高低又取决于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适龄学前儿童数量和幼儿园办学水平,因此教师的工资得不到有效保障,导致当前幼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也不高,又加上待遇较差无法吸引更多的专业教师,因而出现了幼儿教师大量流失的现象。

  5、幼儿园教学内容不当

  由于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不足,而且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把握幼儿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幼儿园的教育也仅仅局限于为小学一年级打基础的朗读、识字、算数等方面。对于幼儿真正需要的绘画、音乐、舞蹈、折纸、讲故事等趣味性学习,以及能够培养幼儿审美水平、学习习惯、开启思维的方面却很少涉及。有的幼儿园甚至直接照搬小学课堂模式,在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泯灭了学生的天性,对于开发幼儿的智力也没有太大帮助。更有甚者,教师为了节省力气,直接打开电视机安排学生看动画片消磨时间,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帮助极小,而且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都得不到满足,长时间直视电视屏幕,也将对儿童的视力造成伤害。幼儿教师应该理解幼儿的需求,满足幼儿爱动的天性,给与学生更多动手操作、独自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6、教育部门对学前教育关注不够

  虽然目前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不管是教育部门还是政府部门,他们更加关注的都是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而对于学前教育的关注度一直不是很高。因此,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一直不是很完善,大部分负责管理学前教育的干部都不是学前教育专业出身。对于学前教育工作的监督也流于表面化,无法给与当地幼儿园和学前教育课堂改革具体有效的建议和帮助。没有了有力的监督和管理,幼儿园自身的建设也会松散的多,这就导致了幼儿园多而不精的现状。教育部门应多关注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制定相关的制度,对非标准化的幼儿园实施有效监督和管理,对于达不到开园要求的幼儿园及时关闭,为幼儿入学营造良好的环境。

  7、结束语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发展学前教育政策的力度不够,而且由于我国的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我国各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高低不一,在经济较发达,对学前教育关注度高的大城市,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幼儿园设备齐全、环境优良,教育水平较高,但在经济发展较慢的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教育部门和幼儿家长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视度明显不够,幼儿园的环境和教育水平都较差。而要提升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质量,就必须提高对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与责任的认识,就必须加强学前教育制度与政策设计、幼教师资培养、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篇四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实践取向教育理念中,明确提出要“引导未来教师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即要有研究意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专业能力中的“反思与发展”维度中,明确提出要求幼儿园教师具备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保教工作能力,以及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的能力。这意味着对未来幼儿园教师的研究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是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不可或缺的基本专业能力。

  毕业论文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的最终结果的综合体现,也是教师教育学校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这一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基本途径。针对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提出毕业论文管理及教学环节改革建议,对实现学校培养“具有_定研究能力”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尽管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一直以来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不可否认,近年来高职高专毕业论文抄袭现象越来越严重,论文质量不断下降,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对于学生主观思想而言,每个人都想有_篇属于自己的高质量毕业论文,学生毕业论文的抄袭现象反映出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困难重重,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如,学生普遍认为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最大的困难主要集中在“选题困难”和“写作能力差”两方面。上述现象,除了学生自身平时专业敏感性较差,缺乏从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意识,缺少参与科研活动、获得科学地研究幼儿的经历与体验,以及平时缺少写作练习的机会, 写作基本功不扎实原因之外,学校在毕业论文管理及教学环节存在的体制问题也不可忽视。

  根据我校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问卷调查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时间安排不怡当。

  根据问卷显示,50.0%的学生认为我校目前毕业论文时间安排不怡当。目前我校毕业论文时间安排在大三上学期,从选题到提交最后定稿时间只有5个月,时间非常仓促,其中有1个多月是在暑假期间,根据学生反映,这个时间学生在家查阅资料非常不便,影响了论文写作质量。

  第二,指导老师分配不合理。

  根据问卷显示,65.0%的学生认为由学校调配给自己的论文辅导老师专业与自己选题专业方向不一致。目前,我校对于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分配原则是,在学生选题方向与指导教师专业对口的基础上,按毕业生总人数平均分配给全校具有毕业论文指导能力的老师。但由于90.0%以上的学生选题方向基本都集中在本专业的某一个点上,我校教育专业教师数量有限,于是就存在很多学生选题方向与指导教师专业方向不一致的现象,这也极大影响了教师对毕业论文的指导水平。

  第三,平时教学缺乏对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及写作能力的锻炼。

  45.7%的学生认为自己毕业论文质量差,主要原因是自己的资料搜集能力差,写作能力不强。写作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在平时教学中,学生的书面作业一般都是照教材抄写答案,缺乏思考和创新思维的机会,类似论文写作这样的作业几乎没有。

  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管理体制及教学环节改革的策略

  首先,加大毕业论文管理体制的改革。

  第一,加强毕业论文的全程管理,规范毕业论文管理体系。

  学校各级领导应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纳入课程管理体系中,进行宏观部署,统一安排。建议毕业论文具体实施工作由教务科专人毕业论文工作负责,这样便于从上课程安排、指导教师的协调、学生见实习的安排、论文写作时间的调整等各方面整体协调;同时,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及教师指导情况实施全程管理:从最初的对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及指导教师的动员及培训到过程的监管再到论文结果评审和反馈。此外,学校应制定完善的毕业论文管理规范和实施细则。诸如,《毕业论文管理细则》、《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标准》、《毕业论文撰写规范》、《毕业论文辅导奖惩办法》等管理规定。

  第二,加大指导教师的指导力度。

  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指导水平高低,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因此,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面的宽和窄、深与浅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评审所能达到的水平。

  第三,合理安排毕业论文写作时间,改善学校教学环境。

  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应尽早提前,将论文写作时间放长、论文提交时间灵活放宽,避免毕业论文写作在时间与见实习及学生毕业找工作等方面的冲突,比如可以在大二下期就布置毕业论文任务,让学生在思想意识中早做准备,在见实习中注意积累相关素材。

  其次,教学环节的改革。

  第一,将毕业论文环节延伸到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

  将毕业论文各环节延伸到曰常专业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在曰常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积累所学所思所想,形成问题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各科教师必须树立“全实践”理念。加强教学环节的体制改革,将毕业论文环节渗透到各科教育教学实践中,即各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统筹知识、技能、能力的教学与实践,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技能应用与能力提升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见习、实习机会,让学生获得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最基础的素材。同时,专业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其在幼儿园见、实习过程中所经历的一些实际教育问题进行合理分解,将其与多个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相融合,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从低年级开始,各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向学生介绍其所授课程的实际应用前景,帮助学生尽早了解本专业特点,并根据自身兴趣和所学专长培养并确定对某个研究领域的兴趣,在老师指导下对自身后继的学习做出合理规划和统筹安排。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在最后毕业论文选题上出现大面积雷同的现象。

  此外,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锻炼。如,每一门专业课在每x学期要求学生至少写_篇文章,如读书体会、学习心得、文献综述、调查报告等。通过多次写作练习,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增加写作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点讲授“论文写作”知识。

  第二,为学生提供参与科研活动机会,丰富其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

  在加强教育科研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科研活动,获得科学的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以强化学生科研意识,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如,应尽早开设“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对于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建议在学生学习了“儿童发展与学习”及“幼儿教育基础”模块课程后就可以开设该课程,以尽早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教育实践的体验。学生在学习了科研方法、掌握了科研方法的理论知识后,有利于其早日形成问题意识,培养其专业敏感性。此外,学校应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特别是与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结合紧密的校级课题,鼓励教师在做这些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多让学生参与,或者直接带着学生进行项目研究,学生在历经了项目研究的每个环节后,获得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和体验。同时,为学生提供呈现研究成果的机会和平台。例如,充分利用学校的内部资料《河南幼教》杂志,专门为学生开辟一个教育实践研究栏目,刊登学生在见实习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及对专业方面的问题思考。这样,既给了学生写作锻炼的机会,又增强了其论文写作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为其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篇五

  摘要:社会在进步,安全始终是人们关注的大问题,对我们而言,安全其实是一种意识和习惯,在学前教育中安全教育很重要,它影响着幼儿的思想和意识,对幼儿以后的发展有着引导作用,本文从安全教育是提高孩子安全意识的需要;安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安全教育是应对复杂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以及安全教育是一项教学责任四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安全教育;幼儿教育;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开始,俗话说一切要从娃娃抓起,所以说学前教育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对幼儿而言,安全教育更是影响他们以后对安全的认知。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事故的发生是因为安全意识薄弱,我们面对一些事故时,不会采用正确的方法去应对,这就导致一些事故变得越来越严重。安全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大问题,学前教育阶段插入安全教育,一方面可以起到提醒幼儿、激发幼儿安全意识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幼儿的安全素养,让幼儿从小就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一、安全教育是提高孩子安全意识的需要

  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年龄虽然很小,但是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此阶段的学习可以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对孩子以后的发展起着奠定基础的作用,所以说学前教育阶段的安全教育可以影响幼儿以后对安全的认知。安全问题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但是很多事故的发生源于人们的不在意和对安全的认知不全面。幼儿对安全问题没有什么认知,也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在学前教育中加入安全教育就可以让孩子认识到什么是安全、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怎样保护自己。孩子对事物的认知有一个过程,最开始的认知就会一直影响事态的发展,可以让孩子从小认识安全问题,起到启迪和警醒的作用。在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安全这一问题的存在,用孩子能认知的事物帮助孩子认识新鲜的事物,这样孩子的脑海里就会被灌输安全这一意识。

  二、安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素质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习方面取得好的成绩,还要求学生能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安全教育可以给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简单地说,安全是孩子学习和各方面发展的根本和基础,所以要想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就要先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和氛围。幼儿阶段的安全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孩子对外界的安全意识,还包含孩子的自我约束和遵守纪律和法律,只有做到自我约束和管理,才能在学前教育阶段创建一个好的氛围。环境是孩子各方面发展的平台和基础,安全教育就是学前教育的基础,开展安全教育可以促进孩子的发展。

  三、安全教育是应对复杂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经济水平在不断提升,安全教育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安全问题并不只是社会上的问题,在孩子身边也会出现很多安全问题。比如,东西丢失、孩子之间的矛盾等,面对这些问题,幼儿不知道怎样处理,这时候就能看出进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在学前教育中向幼儿灌输安全教育可以让幼儿了解一些安全小常识和处理方法,这样幼儿就能做到在不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不被别人伤害。因为现在的孩子都被家长捧在手心里,甚至是溺爱,这就导致孩子在与人相处时不能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这就需要孩子掌握一些安全技能。

  四、安全教育是一项教学责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身上的责任不仅体现在对幼儿的文化教育和思想上的教育,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也是一种教学责任。在安全教育方面,幼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幼儿正确地认识安全,同时也要告知和引导幼儿处理安全问题。孩子看待事物还不全面,所以在幼儿教育中教师一定要告诉幼儿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幼儿园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和家长沟通;在幼儿接触一些安全问题时教师也要给出警告和劝诫,让孩子能远离危险。安全是最基本的问题,所以说在学前教育阶段进行安全教育也是幼儿园和老师的一种责任,是必须完成的一项教学任务。

  五、结束语

  在教育方面,安全是人们关注的一个大问题,进行安全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一定要重视安全教育,通过安全教育让孩子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当然,在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结合幼儿的思维方式,用合理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协助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灵.浅谈在幼儿园中如何开展安全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5).

  [2]李秋梅.幼儿安全意识缺乏的原因与对策[J].家教世界,2013,(4).

  [3]刘健.浅谈如何开展有效的幼儿安全教育[J].科技风,2012,(7).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篇六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近年来,中国学前教育发展速度迅猛。但总体看来,存在“数量发展重于质量提升,规模扩大硬于体制机制改革,园所建设实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现象。如何处理好规模扩大和质量提升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中国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每个孩子都能分享公共的、优质的学前教育,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刻不容缓。没有质量的数量增长,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也将无法实现。

  要提升中国学前教育的质量,首先要加强研究。没有研究支撑,国家很难制定精准的质量提升政策。而研究中国的学前教育质量,又离不开对国际学前教育质量研究的前沿进展和发展方向的把握。本文分析了近十来年国际学前教育质量研究的相关文献,发现本领域研究有如下三方面动向和趋势。

  一、师幼互动质量成为国际学前教育质量研究的核心

  师幼互动(teacher~childinteractions)即教师和幼儿之间发生的人际互动,具体指“发生在幼儿园内部的、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和过程”。2这种相互作用和影响既可以发生在有组织的集体教学活动中,也可以发生在幼儿与教师交往的所有一日活动中。

  随着各国教育改革对教育质量的持续关注,研究者逐渐认识到传统的质量评价方法中,对教室环境质量等物理因素的关注,并不能保证儿童得到更好的发展。研究者们逐渐意识到教育过程质量的重要性;师幼互动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受到了研究者的日益重视。近10年来,研究者们日益强调通过师幼互动来反映学前教育的过程质量。美国、澳大利亚、芬兰等国对于师幼互动的研究从总体质量的讨论已经深入到对师幼互动的影响因素、质量提升等具体问题的探讨。纵观近年来教育过程质量的研究,可以发现,师幼互动质量已成为国际学前教育质量研究领域的主要问题。为什么国际学界会把师幼互动质量看作是学前教育质量的核心呢?在笔者看来,至少有以下方面原因。

  首先,从儿童的发展角度来看,师幼互动质量决定着幼儿园经历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汉姆等人认为幼儿园经历为幼儿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机会,而这些学习机会即成人和儿童的互动经验,这些经验将支持儿童社会、情绪和学业的发展。而相关研究也证实高质量的师幼互动更能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美国的—项纵向研究表明,师幼互动质量和年幼儿童的学习有直接的相关。教师如果经常给予幼儿指导性支持、回应性反馈和丰富的语言刺激,幼儿能获得更多的读写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塞博等人在对美国弗吉尼亚州学前儿童教育项目质量进行评估中发现,高质量师幼互动中的幼儿,其读写能力比低质量师幼互动中的幼儿发展好。有研究发现师幼互动质量中的教学支持质量对儿童的数学能力发展有正向影响。汉姆等人对179名儿童进行了一项追踪研究,结果发现,幼儿园时期的师幼关系能有效预测儿童从一年级至八年级的学业和行为表现,而且这种预测效果不受儿童的性别、种族、认知能力等因素影响。M可见,高质量的师幼互动对儿童的发展不仅具有积极作用,更具有持续影响。如果幼儿获得了与教师积极互动的经验,这些经验能促使他更积极地适应未来环境,从而对今后的学业成绩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其次,从学前教育质量的构成来看,师幼互动质量能清晰地反映学前教育的过程质量。国际经合组织(OECD)将学前教育质量分为“结构质量”和“过程质量”(processquality)。反映结构质量的变量包括:硬件设施、资源、教师资质、师生比等因素。这些因素相对稳定,往往可以直接观察到。反映过程质量的变量包括:教师与家长和儿童之间的互动、教师教学技巧、幼儿园的领导和管理等。反映过程质量的这些变量与儿童每天在幼儿园里的体验息息相关,但它们的浮动变化大,评估起来较为复杂。过程质量更关注教师与儿童之间互动的本质。由于教师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师幼互动来实现,因此,师幼互动质量是学前教育过程质量的主体。

  第三,从学前教育的总体质量来看,师幼互动质量是结构质量影响学前教育质量的中介。从各国不同项目的研究发现,教师资质、师生比、班级规模等结构变量对教育质量的影响存在不稳定现象。另一方面,即使这些结构变量对学前教育质量有影响,但它们对幼儿的影响都是通过日常的师幼互动得以实现。

  可见,结构质量对托幼机构的总体质量的影响,是通过过程变量间接地作用于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而师幼互动质量作为过程质量的主体,是结构质量影响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中介。

  综上可见,从过程质量而言,师幼互动是过程质量的主体部分;从结构质量而言,结构质量对学前教育质量产生影响,需要通过师幼互动质量来转化。因此师幼互动质量是学前教育质量的核心,这是师幼互动质量研究逐渐成为国际学前教育质量研究核心内容的主要原因。

  二、研发和应用科学的师幼互动评估工具是当前学前教育质量研究的重要内容

  学前教育质量的科学评估需要科学的评估工具。自20世纪以来,由于国际学前教育质量研究的迅猛发展系列学前教育质量评估工具应运而生。澳大利亚研究者整理了11种国际学前教育研究领域中使用较为广泛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估工具。M在这些评估工具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评估内容,即对师幼互动质量的评估。

  根据是否聚焦对师幼互动质量的评估,将以上工具分为三类:仅评估过程质量、重过程质量和重结构质量。仅评估过程质量的工具包括:课堂互动评估系统:CLASS,2008)、学业萌发量表(The:EAS,2001)、照看环境观察记录表(The:ORCE,2000)、勒文学前儿童参与量表(TheLeuvenInvolvementScaleforYoungChildren:LIS-YC,1994)、教室行为调查(TheClassroomPracticesInventory:CPI,1990)。重过程质量的工具包括儿童照看者互动量表(ChildCaregiverInteractionScale:CCIS,2007)、学前儿童教室观察测评(EarlyChildhoodClassroomObservationMeasure:ECCOM,2004)和教室行为调查(TheClassroomPracticesInventory:CPI,1990)。重结构质量的工具包括学前儿童环境评估量表(:ECERS-R2005)、学前教育质量评估(:APECP,1992)和项目质量评估(学前教育版)(:PQAPreschoolversion,1998)。从以上分类可见,研发师幼互动评估工具是当前学前教育质量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科学研发基础上,研究者们使用以上评估工具,对学前教育质量,尤其是师幼互动质量进行了大规模的调研。

  在以上工具中,CLASS课堂互动评估系统是最新的一个评估师幼互动质量的工具。CLASS的出现大大地满足了聚焦师幼互动质量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估需求。CLASS评估工具将课堂师幼互动质量分为情感支持、班级组织和教学支持三大领域。在三大领域的基础上又细分为积极氛围、消极氛围、教师敏感性、尊重儿童、行为管理、课堂效率、教学安排、概念发展、反馈质量和语言示范这10个维度。至今,CLASS已成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主流工具,它在美国最近的一些大规模调查中使用最为广泛。如美国国家早期发展和学习中心跨州幼儿园研究项目(NCEDLMS;和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所“我的教学伙伴’项目(NICHDMTP;一94一,MyTeachingPartner)运用CLASS等评估工具对美国的师幼互动质量进行了评估。

  在美国得到广泛运用的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各国学前教育质量的评估项目。由于各国研究采用了统一的质量评估工具,国别之间的学前教育质量的比较也有了可能。

  三、基于理论的学前教育质量改进策略的开发与验证是国际学前教育质量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对现有质量的调研是为了在掌握现状的基础上提高质量。从近十年的文献中发现,研究并不满足于对质量现状的调查,而更关注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策略的开发和验证。以提升师幼互动质量为例,现有研究主要通过以下几种路径来提升质量。

  策略一:给教师提供师幼互动和儿童学习发展特点的知识提升质量。如斯考特给教师提供有关师幼互动及儿童的语言和读写发展的相关知识,结果发现这批教师能够通过有效的师幼互动,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和读写的发展。策略二:基于实践促进教师反思提升质量。如巴格林通过和8名教师组成实践共同体,通过关键儿童观察、面对面交流、教师反思及研究笔记,收集师幼互动情况,并在实践共同体中进行改进,研究证明师幼互动质量得到了提升。M有研究让教师报告其与幼儿互动的关系,并反思与实际观察互动之间的差异,从而提升了教师在师幼互动中的敏感性。策略三:改善师生互动中的客观因素提升质量。有研究认识到师幼互动质量中的教师时间投入的重要性,开展了“时间储蓄”(Bankingtime)项目,即“以教师与幼儿互动的时间”为储蓄内容,教师每周定期与幼儿一起游戏学习,储蓄时间。结果发现,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更加紧密,幼儿各种能力得到增强,适应性问题减少。文献分析可见,质量提升研究逐渐呈现“基于理论模型开发改进策略,并通过实证进行验证”的模式。以质量提升研究中较为知名的“我的教学伙伴”项目为例。

  MTP项目是完全基于CLASS评估系统框架设计。开发者基于CLASS评估系统的情感支持、班级组织和教学支持三大领域及十大维度,设计了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它包括三大资源支持系统:(1)视频资料库。包含了根据维度进行分类的、丰富的、高质量的师幼互动视频案例,帮助教师在观察学习的基础上,了解高质量的师幼互动是如何开展的;(2)专业课程。课程内容主要介绍评估系统中的有效师幼互动的理论知识,并具体指导教师识别评估系统中的有效互动行为,及学习如何付诸实践;(3)个别化在线指导。由教师将自身的教学行为上传至网络,由师幼互动的指导专家根据教师的实际表现,按照CLASS评估系统框架,提供个性化的、持续的反馈和支持。

  随后研究者们对MTP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MTP项目对提升师幼互动质量有显着效果。皮亚塔等人对113名接受MTP在线培训的幼儿教师进行考察,发现接受在线指导的教师获得了明显进步。他们的师幼互动质量明显优于仅仅观看视频资料库的老师们。在线指导的积极效果对于那些以处境不利孩子占大多数的班级来说,效果更加显着。29汉姆等人对参加MTP课程培训的教师们进行了跟踪,结果显示课程培训对提高师幼互动中的情感支持质量和教学支持质量有显着效果,且培训效果在各种职称教师上都得到体现。30可见,基于理论的学前教育质量改进策略的开发与验证是国际学前教育质量研究的发展方向。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策略的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基于经验和理论,而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证验证,考察提升策略的效果,使得改进策略研究更具说服力,也更具推广价值。

  四、对加强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研究的启示

  我国自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起,随着学前教育资源的增加,各地的学前教育质量有一定的改善,但总体特点是结构质量提升较快,过程质量有待持续提升。学者钟秉林疾呼:发展学前教育要坚持抓好普及与提高质量并重。他认为当前学前教育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要提升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为亿万幼儿终身发展和未来国家综合实力奠定基础,关键在于抓好普及的同时坚持内涵发展和质量建设。在提升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的过程中,相关的学前教育质量研究也亟待推进和丰富。

  我国现有学前教育质量研究主要聚焦在探讨质量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学前教育质量的构成和评价、学前教育质量的现状及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路径这四个方面。M其中,对现状水平的调研,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局限于结构质量的调研中,对过程质量的考察较为少见。而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路径的研究,更多局限于对国外质量提升研究的介绍及其借鉴启示,或是对质量提升现实路径和实现方式的策略构想中,缺少相关实证研究。

  (一)积极推进以师幼互动质量研究为核心的学前教育质量研究正如上文所述,我国现有的学前教育质量研究重结构质量评价,轻过程质量评价。只有非常少量的研究开展了具有一定覆盖面的、既聚焦结构质量、又注重过程质量的学前教育质量现状调研。

  尽管我国研究者日益重视师幼互动在儿童发展和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师幼互动正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课题。但在学前教育质量的调研中,相比于大量以结构质量调研为主的现状研究而言,以师幼互动质量为核心或主要内容的现状研究较为少见。其主要原因在于过程质量研究的费时费力,如刘占兰等人对400个幼儿园对学前教育质量研究耗时4年之久;项宗萍发表的研究报告是基于一项国际性研究,调研耗时近3年。但是这些研究结果呈现了以师幼互动质量为主的我国学前教育过程质量,相对于结构质量而言,对于当时学前教育质量的反映更加具体真实。结果的呈现为之后的政策制定提供了非常充分的实证材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国正处于第二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周期中,在加强学前教育内涵建设,推进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过程中,尤其要积极推进以师幼互动质量为核心的学前教育质量研究,为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科学、精准地提高我国学前教育质量。

  (二)加强开发本土学前教育质量评估工具总体来看,我国在学前教育质量评估工具的开发和使用方面,还处于引入和模仿阶段。随着国外托幼机构质量评估工具的引入,我国研究者也逐渐开始使用国际使用广泛的评估工具研究我国的学前教育质量。如有研究者利用工具对上海、杭州、贵州等地的师幼互动质量现状进行了调研;有研究者在结合国外评估工具和我国的实际情况下,开发了相关的托幼机构质量评估工具;也有研究者借鉴国外ECERS的结构形式,根据我国幼儿园教育实践,开发了《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评价量表》;还有研究者运用威尔逊四步法构建了《幼儿园教学观察表》,对幼儿园教师课堂互动中的态度和行为进行表现性评价。M但总体来看,工具的研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工具尚需进一步完善。相比于国际学前教育质量评估工具的研发和验证而言,以上工具缺少大量实证数据的验证。

  因此,从国际学前教育质量研究的发展动向来看,我国在紧抓师幼互动质量核心时,急需研发适合本土的、聚焦师幼互动等过程质量的评估工具,并通过大量的数据进行验证,提高评估工具的信度和效度。

  (三)加强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行动研究基于理论的学前教育质量改进策略的开发与验证是国际学前教育质量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而我国的相关研究还处于前期的质量调研阶段。聚焦于提升学前教育过程质量的实证研究尽管少见,但已有研究开始涉及。如有研究者以评估系统为理论基础,通过研究者与幼儿园教师形成实践共同体,开展相关师幼互动质量提升行动研究,并获得了预期效果。从国际研究中得到启示,在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行动研究中,应注重加强研究者和幼儿园教师间实践共同体的建设。实践共同体因强调合作关系、教师探究、经验的连续性和外部的支持,所以能有效提升教育环境的质量和表现,具有支持和改善教育质量的巨大潜力。在具体操作中,首先应注意加强研究者和幼儿园教师之间建立紧密的平等合作关系,持有各取所需、共同提高的目的。其次,鼓励教师主动探究,开展批判性思考,促进教师关于学前教育质量观念的改变和改善师幼互动行为。第三,需强调教师经验的连续性,开展持续性、跟进式的研究和培训,才能有效帮助教师深入分析问题成因,从而改进实践。最后,充分发挥研究者的外部支持作用,在实践共同体中,有效组织探究及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学习的共同发生,支持幼儿园教师提升师幼互动质量。

  综上,我国学前教育在加强内涵建设过程中,应紧抓师幼互动质量这一核心,加强本土质量评估工具的研发,形成过程质量和结构质量并重、科学而又全面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在学前教育质量提升中,充分发挥评估的导向引领作用,加强基于理论指导和科学验证的行动研究,在行动研究中验证方案,改进策略,有效提升我国学前教育质量。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论文(推荐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