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陈建先老师《乡戏》有感

时间:2018-03-02 08:47:2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听陈建先老师《乡戏》有感

三 乐

——听陈建先老师《乡戏》有感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金陵小学 邓勤娟

今年3月31日,我有幸聆听了连云港师专第二附小陈建先老师在西安上的一堂示范课。听完之后,激动不已。新课标指出“语文课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我想,陈老师上的这堂课,应当是这样的一个范例。 他上的是四年级课文《乡戏》。课文不长,也没什么激动人心的情节和有趣的故事,但整个课堂,掌声、笑声不断,高潮迭起。我给这节课总结了“三乐”:

一乐:导课乐。

课前互相认识时,陈老师采用“师生即兴问答”方式。师:“同学们好。”生:“陈老师好。”师:“同学们真精神。”生稍一愣但马上齐声答:“陈老师真精神。”陈老师又问:“同学们好好上课。”生:“陈老师好好上课。”师:“同学们真可爱。”生:“陈老师真可爱。”陈老师问:“不用‘可爱’一词,还能怎么说?”生窃窃私语后有人答:“真帅!真精神!”老师再引导:“用上‘可’如何说?”一生快嘴叫道“可怕”,另一生急了脱口说道“可恨”,显然,急于发言临时抱佛脚“拉”了一词。此时全场大笑,陈老师又笑问:“还有?”生笑答:“可敬”。

陈老师也许并未想到学生会说“可恨、可怕”而使全场大笑,但这情节却起到了意外的好效果。我看到,这个问答过后,学生已全无刚入座时的拘谨,一个个笑逐言开,摩拳擦掌地要与老师再过几招,人人都想同这位“可怕、可恨、可敬”的陈老师说上几句话。此时的学生情绪,激动而饱满,充满期待。这样的课堂气氛,这样的学生情绪,正是多少教师所希望达到的状态!这一“乐”,开了一个绝妙的头,恰如好戏开场之前的鼓响,全场瞩目!接下来初读课文,分清文章层次,顺顺当当下来了。

二乐:采访乐。

在演示完“过去的乡戏”后,陈老师来了个“现场采访”。他煞有介事地拿着话筒,开始了:“这位老大爷,您看这乡戏怎么样?”“这位老大娘,您为什么喜欢看乡戏?”“这位小朋友,剧院正在上演《哈利·波特》,你怎么来看乡戏了

?”学生皆有精当回答。其中一位胖胖小男孩的“答记者问”令全场师生前仰后合。“陈记者”问他:“乡戏这么好,你留在乡下,看一辈子乡戏好吗?”胖男孩挠挠头:“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现在不能回答”。颇有外交官风范。全场又一次鼓掌了,陈老师此时趁热打铁引导:现在心情怎么样?开心吗?你学学“眉飞色舞”,你来试试“喝彩”吧!学生体会了,带着这样快乐的心情读课文,自然绘声绘色,有的学生边读边忍不住笑出声来!也许,你认为这“二乐”是学生答得妙,但我想,离开了陈老师一开课就营造的轻松愉快氛围,离开了陈老师幽默风趣的提问,学生也不会如此喝彩,如此有趣地回答!

三乐:唱戏乐。

“现代的乡戏”看完后,陈老师问:“想不想自己唱一段?”学生犹豫了一下,一女生羞涩地唱了一句秦腔“未开言来泪珠落”,老师夸她“真好!”学生的表现欲望如同雨中的水泡,一个接一个冒出来,你一句京剧他一句豫剧,你唱古戏我来今戏。再看此时的课堂,哪有一个不专心,哪有一个不投入:有的眉飞色舞地喝彩,有的乐得捂着肚子,而陈老师表演的一段“苏三起解”更是在这热闹的火上又加了一把柴,学生的.掌声、喝彩声简直能将屋顶掀翻了!

唱完,演完,乐不可支的学生充分体会了“乡戏”的乐趣,此时,陈老师再引导读课文,学生一个个摇头晃脑,真仿佛就是文中的“大牛”、“二凤”正和大剧团的名角同台演出呢,你看,学生读得那可真叫带劲!

读完课文,一学生突然举手发言:“陈老师,我认为这篇课文表面是写乡戏,其实是通过乡戏写农村人的生活变化,生活富裕了,乡戏才更隆重,气派了。”另一生不甘示弱“这就是与时俱进”。全场喝彩!我一看教案,这正是结尾要总结、要升华的,学生自己感觉到了,自己从中悟到了!还没等老师提示,他们自己得到了!学生的“悟到”与整个课堂洋溢着快乐的“体验·探求·发现”的情境是分不开的,与这“三乐”是分不开的。倘若这节课是严肃地分析,科学、理

[1][2]

听陈建先老师《乡戏》有感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