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论文(通用3篇)

时间:2015-03-01 04:37:1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初中思想品德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论文 篇一:初中思想品德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在初中教育中,思想品德的培养是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将探讨初中思想品德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首先,初中是学生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拥有不同的兴趣、特长和学习方式,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例如,对于喜欢音乐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音乐教育资源和机会;对于喜欢绘画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绘画课程和活动。通过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

其次,初中思想品德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在当今社会,人们更加关注个人素质和社会价值观的培养。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问题,培养对他人的关心与尊重,增强社会责任感。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会福利机构,参与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社会的不平等和困难,从而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能力。

最后,初中思想品德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机会。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学校可以设置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进行独立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初中思想品德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的社会价值观;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中,应该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实施。

初中思想品德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论文 篇二:初中思想品德以人为本的实施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阶段,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为了更好地实施初中思想品德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具体的策略。

首先,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需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学习方式,而我们要做的是发现和尊重这些差异,并给予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例如,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通过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初中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我们要做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会福利机构,参与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社会的不平等和困难,从而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关于公民道德和社会伦理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最后,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机会。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们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例如,学校可以设置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进行独立学习。同时,学校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例如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等。

综上所述,实施初中思想品德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需要采取一些具体的策略。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能够更好地促进初中思想品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价值观。

初中思想品德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论文 篇三

初中思想品德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论文

  摘要:思想品德课程是初中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的渠道。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根据不同的学生和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的思想品德教学目标也随个体的差异而变化。要让思想品德发挥其作用,就要把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广泛的从生活实践中搜集教学资料,不拘泥于课本知识,使思想品德课生动而富有生命力,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和发展,过有意义的生活,我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当做到以人为本。

  关键词:思想品德;以人为本;发展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现以人为本的必要性

  知识经济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纵观国

内外形势,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教育改革的关键就是教育观念的改革。思想品德属于基础学科,我们如何树立全新的思想品德教育观?理智思考,面向未来,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这是时代的要求,是新课改的要求,亦是思想品德教育发展的必然。

  (一)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是个人的价值观和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帮助和指导是非常必要的。然而,传统教学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具有强制性、说教式、封闭性的特点,无法在真正的意义上帮助学生,激发学生内在道德学习动力和兴趣,顺应社会和学生的发展,更新教育观念,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所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除此之外,《思想品德》课程所具有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都要求我们要革新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养成。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交流达成理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思想品德课程作为实现德育目标的中介和载体,肩负着培养人的德性的重要使命。只有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思想品德才能焕发其生机和活力。

  (三)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课标的课程理念认为: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构建的基础;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人的公民、国际及健康的'生活时本课程的追求;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守的基本原则。因此,我们的教学要符合人的认知发展规律、人的价值规律;其理论灵魂就是“以人为本”,就是以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终极目的。因此,把握了“以人为本”,就是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

  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实现途径

  (一)加强学校管理

  首先一个优雅健康的环境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发展、道德习惯的形成等等。良好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对优秀文化耳濡目染,学生在自己生存的环境里,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己的观念,并转化为行动。其次要加强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要从人的发展的高度去看待自己的工作,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教育的实践中体会以学生为主体的意义。加强交流,相互借鉴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最后,小班化教学更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个性,小班化教学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发挥学生的潜力等,教师可以在一节课内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教学资源,增加学生受教育的机会,提高学生受教育的质量,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更好的实施。

  (二)提高教师的素质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要具备以下素质:广博的知识。思想品德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通晓各个学科的知识,只有知识广博的教师,才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知识整合的能力。思想品德教师要把教材中不同内容的知识整合起来,特别在应用型知识内容中,教师应该运用跨学科知识,为综合性学习提供充分的知识背景,提供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进步,教学手段也不断地更新,多媒体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有充足的计算机知识,提供学生更宽阔的学习渠道,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修订课程教材

  目前,我国思想品德课程教材的教学内容改变以往教材的枯燥,设计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补充了实践活动内容。此外,新教材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贴近生活、与现实生活接轨,可读性强,能够帮助学生在今后走向社会提供丰富充足的知识和技能。

  三、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实践

  (一)师生关系上要变支配控制为平等合作

  传统教学中,以教学为中心,教学就是由教师简单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单项活动。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离开教师的教就无法进行,教师角色是课堂上的“主演”,学生没有发言权。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建立真诚互信的师生关系,在交流、合作、启发的过程中,互助提高。教师转换自己的角色,不再是教学中的权威,而是蹲下来与学生交流,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把教师的身份由“教书匠”提升到学生终生发展的“奠基者”的历史高度。

  (二)教学方式上要变师教生学的被动接受为交往互动中主动探究

  “以人为本”强调了在师生双方的交往、互动中进行创造的学习。教师应该与学生真诚的沟通,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选取学生身边的例子作为教学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大胆质疑,在师生智慧的碰撞中学习并掌握知识。

  (三)课程评价要变重结果轻过程为不偏废结果而更重过程

  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评价机制,过分强调评价的总结定功能和选拔功能,以考试成绩作为检验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指标,作为决定学生奖惩的基本依据。以知识为本的旧课程,以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终极目标,只注重结果不重视过程的考试评价,的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牺牲了学生持续发展的潜力。“以人为本”理念的终极目标是自我价值的充分实现。它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只是一个静态死板的学习结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通过考试和测验两种主要的手段,辅以建立成长档案等评价形式,从多方面、多角度的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在评价过程当中,让学生参与进来,将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提高评价的全面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活动化考评,通过布置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学以致用,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为全面具体。

  (四)课堂教学要变重知识传授为更重情感交流的情感教学

  传统教学中教学偏重知识的传授,认知的发展,忽视师生之间感情的培养,个人的全面发展。在课堂中,教师除了要想学生传授知识内容,还要与学生进行充分额情感沟通,打破教师的绝对权威,消除学生被动的依赖,致力于创造一种无拘无束的心理氛围。教师要以情感影响为主要手段,提高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知道如何学习,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的潜能和价值。教师要平等的看待每个学生,视学生为独特价值的实体,尊重学生,肯定学生之间的差异,通过互动和沟通,实现相互承认和接受,从而形成一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营造以学生为本、和谐民主的良好课堂气氛,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才能逐步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3]曾欣然.德行培育心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4]肖传楚.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政治课教学,2003,(12).

  [5]王国平.人本主义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

  [6]付泽林.评析“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3.

  [7]王晓惠.以人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地位[J].武宣教育,2004,(4).

  [8]孙卓人.以人为本的教学体验与实践[J].中国素质教育,2004,(04).

  [9]莫振慧.以人为本,教育先行———浅谈课程改革下的几点体会[J].西宁教研,2003,(5).

  [10]朱祖伟.政治课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性之我见[J].教师论坛,2003,(9).

  [11]刘孟海.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J].政治课教学,2002,(z1).

  [12]朱祖伟“.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之我见[J].中国培训,2003,(08).

  [13]李莉,杨金平“.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05).

  [14]张俊珍.谈教学评价存在的若干总问题[J].山西教育,2003,(23).

  [15]车龙清.以人为本创设情境实现课堂教学互动[J].山西教育,2003,(7).

  [16]郝增.使评价活动化、生活化促进课堂教学改革[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03).

  [17]陈姝娟.人本主义学习观与当代教育观之比较研究[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

初中思想品德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论文(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