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类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论文 篇一
标题:工科类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与挑战
引言:
随着工科类院校的不断发展,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工科人才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之一。本文将探讨工科类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并分析其中的挑战。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定义与特点
双师型教师队伍指的是具备学科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他们既具备优秀的学术素养,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学。
二、工科类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1. 培养创新人才:工科类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够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推动科研与实践的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具备扎实的学术基础,还能够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中。他们能够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科研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 提高教学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他们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并通过实践项目提供实际操作经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三、工科类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挑战
1. 师资培养不足:目前,工科类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很多教师在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方面存在差距,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培训和学习。
2. 教育体制限制:当前的教育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学术论文发表而忽视实践成果,给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带来一定的困难。
3. 学科专业与实践经验的结合:工科类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很多教师在学科专业与实践经验的结合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结论:
工科类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研与实践的结合以及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师资培养不足、教育体制限制以及学科专业与实践经验的结合等挑战。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加强教师培训,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并加强学科专业与实践经验的结合,以提高工科类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质量。
工科类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论文 篇二
标题:工科类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与策略
引言:
工科类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工科人才的关键之一。本文将探讨工科类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与策略,为相关院校提供参考。
一、建设路径
1. 加强师资培养:通过开展专业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学科知识和实践经验。可以邀请业界专家进行讲座和授课,搭建教师学习交流平台,促进师资培养。
2. 建立实践基地: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为教师提供实践机会。教师在实践基地参与实际项目,提高实践能力,并将实践经验带入教学过程中。
3. 建立科研平台:建立科研平台,为教师提供科研支持和资源。教师可以通过科研项目参与科学研究,提升科研能力,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中。
二、建设策略
1. 制定相关政策:相关政府部门和院校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政策可以包括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薪酬待遇等方面的支持。
2.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符合双师型教师队伍特点的评价体系,注重实践成果的评价,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实践和科研活动。
3. 加强合作与交流:与其他院校、企业以及科研机构加强合作与交流,共享资源和经验。可以通过合作办学、联合科研项目等方式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结论:
工科类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通过加强师资培养、建立实践基地、建立科研平台等路径来实现。同时,政府部门和院校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完善评价体系,并加强合作与交流,以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这些策略,可以提高工科类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质量,为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工科人才做出贡献。
工科类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论文 篇三
工科类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论文
摘要:本文就“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界定,同时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引入到地方工科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中来,并对地方工科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工科类院校;“双师型”教师
一、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及内涵
“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在职业教育中,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促使理论教学与
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教师在本学科领域内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具备过硬的实际动手能力。具体体现为:1、具有从事两年以上基层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本专业实践教学。
2、到相应的企事业单位参加实践训练的时间,累计达到两年以上(每年累计不得少于三个月)。
3、已具有非教学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转而从事相应专业的教学工作,高级职务从事教学工作一年,中级职务从事教学工作两年者。
4、近些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应用,效益良好。
5、近些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二、将双师型教师引入地方工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中来职业教育
自发展以来,便定位于培养职业型、应用型人才,“双师型”教师的提出,因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的发展思路而受到高度重视。相反,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在很长一段时间以精英教育为主,注重理论研究,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高校招生的规模化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变,高等院校的发展也处于由大转强的内涵式发展关键时期,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科学定位、合理规划、特色办学业已成为当前高等院校内涵式竞争的主流,特别是地方高校肩负着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和任务,地方工科院校更是以培养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面向生产一线的应用型和新型实用人才为主。因此,应将“双师型”教师引入到地方工科院校中来,加强具有区域特色和学校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共同发展。
三、建立地方工科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有效措施
1、转变观念,加强指导,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统一认识。
打破传统的“双证书”“双职称”的限制,以提高专任教师的指实践指导能力为根本目标,制定具体的、明确化的能力标准,确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内容、建设方式等。
2、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建立具体、可操作、科学合理的“双师”评价体系,是引导和促进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积极和有方向性地向“双师”型教师发展的有力导向,也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规范。建立起符合学校实际的、有特色的“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是构建学校教师队伍特色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3、强化教师的实践培训。投入专项资金,有计划、有选择地选派一批在本科学校有较高影响力的在职教师深入到相关企业一线、科研院所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操作,拓展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拓宽视野,不断加强对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新技术、新工艺、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的了解,通过与业内专家和一线员工的工作交流,有助于帮助教师捕捉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把握社会实践的热点,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
4、建立起联合培养机制。依靠地方高校的行业属性和学科、专业的特色优势同大型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建立起教师联合培养的机制,积极鼓励和有计划地选派教师深入到工厂、企业顶岗工作,走上生产一线,通过实际生产活动,提高专业教师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适应企业的发展对设备和技术不断更新的需求。教师通过参与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增加对实际生产的理解,更新观念,在多学科多领域充分发挥专业教师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有利于培养创新的理念和精神。
5、聘请具有实际工程背景的行业专家为客座教授,发予聘任证书,定期到学校讲学。聘请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依托生产实际在工作现场为学生讲授生产技术,提高学生对生产实际的直观认识,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实践性。
6.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力度,让青年教师逐渐融入到团队中去,同时吸引和利用科研团队到教学队伍中,以其承担的工程项目为背景,充实教学队伍的工程背景知识,增强对教师教学的理解力。
7.充分发挥以名师工作室为发展平台的吸引作用,汇聚一大批来自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兄弟院校的名师和专家,大家相互交流,形成“周周有人学,月月有人讲”的动态体系。
参考文献:
1、白洁,吴羽纺等.综合性大学生物学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J].
2、教育教学论坛,2011,(03):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