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探索论文 篇一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除了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之外,人文教育也被提上了议程。然而,却很少有人讨论过如何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以实现全面的教育目标。本文将探讨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方法。
首先,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科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而人文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将两者相融合,可以使学生在科学领域拥有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例如,在科学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人文教育的启发,思考科学研究的伦理和社会影响,从而培养出全面的科学素养。
其次,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而人文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两者相融合,可以使学生在科学研究中更加开放和灵活,能够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解决方案。例如,在设计一个新产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人文教育的启发,将科学知识与艺术、文化等方面的元素相结合,从而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独特性的产品。
最后,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科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人文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将两者相融合,可以使学生在专业领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能够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命运。例如,在做科学研究的同时,学生可以通过人文教育的引导,思考科学技术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从而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环境意识的科学家。
综上所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师资培训,提供更多的跨学科课程和实践机会,以及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只有通过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相互融合,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探索论文 篇二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然而,长期以来,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目标上往往是相互独立的。本文将探讨如何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首先,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科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而人文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将两者相融合,可以使学生在科学领域拥有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例如,在进行科学实验时,学生可以通过人文教育的启发,思考科学研究的伦理和社会影响,从而培养出全面的科学素养。
其次,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而人文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两者相融合,可以使学生在科学研究中更加开放和灵活,能够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解决方案。例如,在设计一个新产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人文教育的启发,将科学知识与艺术、文化等方面的元素相结合,从而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独特性的产品。
最后,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科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人文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将两者相融合,可以使学生在专业领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能够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命运。例如,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学生可以通过人文教育的引导,思考科学技术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从而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环境意识的科学家。
综上所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对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师资培训,提供更多的跨学科课程和实践机会,以及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只有通过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相互融合,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探索论文 篇三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探索论文
摘要: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是大学教育的关键。以电子科技大学校机器人队为例,分析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意义,并重点论述电子科技大学校机器人队的培养模式及效果,以探索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途径。
关键词:人文教育;科学教育;融合;机器人队
“十三五”期间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和目标,其实现的基本路径是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优化教育教学模式,重视教育教学过程和环节的丰富与创新,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科技竞赛以及学生活动相融合,更好地实现全人教育的探索之路。
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意义
人文教育主要是对人进行人文知识、思想道德和文化精神的教育,强调人性的培育和精神世界的丰富。而科学教育主要是进行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术创新的教育,强调严密的逻辑思维、系统化的科学知识以及物质财富的创造能力。任何教育都不应该区分进行,教育的本质是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核心,重视学生的全人培养。科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渗透为科学知识的学习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狭隘的科学教育无法完成学生对人类有益的持续创造性培养;而在人文教育中,同样需要科学的理性思维的支撑,狭隘的人文教育也无法带给学生持久的价值感和理性逻辑。
二、电子科技大学校机器人队培养模式
以我校机器人队为例,依托2002年起步的一项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和国内选拔赛,十五年的时间里,我校已培养了约300名机器人队正式队员,其中70%以上的学生在毕业后出国或在国内深造,毕业后均进入优秀的`企业或自主创业。机器人队培养模式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并重的实际案例。大学的培养离不开精神引领和塑造,“勤为径,创新求胜;苦作舟,荣辱与共”的机器人队精神,通过十五年的凝练和传承,影响了一届又一届的队员和机器人爱好者。经过十五年的探索和完善,机器人队培养已建立一套完备健全的体系(如图1所示)。机器人队相关培养活动不止是通过实践平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和科研水平,在这个体系中,既重视平台的搭建和打造,整个氛围的营造和文化活动的开展,又重视学生团队的自我适应能力、协作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与挖掘;既重视依托培训、赛事、活动等实践,又重视创新成果的总结和提升。整个体系由培养平台、氛围营造、训练平台、学生团队、实践平台等5个层面构建而成,涵盖15个方面的丰富内容,三大学生项目基金支撑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固化并升华了学生机器人的科创成果。
(一)依托学校工程训练中心硬件平台,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校工程训练中心现有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普通车床、普通铣床、钻床、折弯机、剪板机、冲床、交流弧焊机、电工技术实验台、电气维修实训台、传感器综实验台、慧鱼及博创机器人创新实验模块组件等近2000套设备仪器,价值2000多万元。基于“基础型、综合型、创新型”的层次化实训教学体系,分别设置了基础工程训练、综合训练、创新训练及职业技能训练等四个层次,培养学生的基本工程素质与实践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方法以及探索知识与勇于创新的精神,促进学生专业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彰显机器人的鲜明特色,营造机器人三位一体氛围
每年通过校园“创新创业周展”“年度获奖机器人展”“高校科技夏令营展”等途径,展出机器人,宣传机器人成果,树立文化标杆。让机器人文化像诗歌、电影等一样,成为一种流行。建设学院“机器人文化馆”和“机器人展厅”,展出历年自主研发的优秀机器人,积淀机器人成果,将历届机器人队实体成果和精神结晶传承。同时重视机器人Logo的印记影响。通过校园宿舍走廊机器人装扮文化和机器人标示,传递机器人文化。宿舍的多彩装扮,门把手上的温馨提醒,学校的各项重要活动……机器人的logo无处不在。另外,机器人论坛、机器人校庆周活动不断丰富着我校机器人文化。
(三)加强系列理论培训,搭建由易及难的赛事平台
加大技术培训系列活动的同时,通过由易及难的比赛题目,开展训练和选拔。通过新生杯电子设计竞赛,学院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赛事,让学生迅速入门。然后,通过全校性巡线机器人大赛实现技术进阶。低年级学生组队,机器人队成员和科协成员通过宣讲会、题目解析会、答疑解难会等方式帮助低年级学生完成作品。巡线机器人大赛已成为我校影响力最大、参与学生最多的学生自发组织的品牌赛事。
(四)全力开展机器人队备战赛事,培养机器人技术骨干精英
由于学生组成的多元化,跨学科交流是培养的另一种尝试。每年机器人队成员有来自机械、电气、工业工程、计算机、电子信息、通信等工科专业的学生,也有外国语、管理、数学等专业学生。整个备赛过程约10个月时间,集中在机器人基地开展。20~30人组成的机器人队,分为软件组、机械组、控制组以及协调组,依据个人特长分工完成相应任务,同时做好配合,完成预计方案设计的机器人。其中机构设计、加工,器材的选型、购买、报账、入库,设备器材使用、维修、报废,机器人联动调试、手动操作培训等一系列工作,均由队里自主完成。
(五)追求技术极致为国争光,心系社会共谋创新之路
注重机器人文化校外交流也成为机器人队与社会接轨的一种培养方式,如走进社区和中学进行机器人科普宣传,开展志愿活动和社会服务。2013年,机器人队学子通过技术交流,帮助成都七中GMT-E机器人队攻克难关,最终在“FIRST机器人大赛”力战群雄,拿下了全国一等奖,并代表中国赴美国参赛。2015年,机器人队学子指导中学生获得2015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立地顶天”冠军,获得201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世界青少年机器人邀请赛VEX机器人工程
挑战赛“一网打尽”亚军。三、机器人队培养成效
通过纵横交错、同步开展的培养体系,培养了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包括表达沟通能力,热情自信的魅力,冷静思考、精益求精的思维习惯,严谨创新的科学态度,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全面的组织能力以及相互信任、团队协作的集体精神。其中,有一位机器人队员获得2011年全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提名奖。2013年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电子科技大学参评的“超越梦想”机器人研创文化活动获得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目前,机器人队成员已成功孵化科技类创业公司10余家,创业团队若干。在创新创业的路上,机器人队一直在前行。总之,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短时间就能达到极致或者突显成效。高校应以人为本,认识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成才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失性。搭建更多平台,以多元化的教育途径相结合的方式,替代传统的课堂理论知识讲授,使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促进他们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王建军,田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在理工科院校的融合[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85-87,93.
[2]龚丽萍,李敏.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在独立学院的融合[J].中国教育学刊,2015(增刊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