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培训论文(通用3篇)

时间:2013-02-09 06:38:1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教育技术培训论文 篇一

标题:教育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与挑战

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教育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种趋势。本文通过分析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和挑战,探讨了如何有效地应用教育技术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育技术,现代教学,应用,挑战,教学质量

引言: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在现代教学中,教育技术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提供多媒体教学资源,还能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机会。然而,教育技术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教师培训、技术支持等问题。本文将分析教育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和挑战,并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教育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

1. 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资源是教育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使用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教师能够更生动地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多媒体教学资源还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自主学习。

2. 个性化学习的实现

教育技术还可以实现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能力,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通过个性化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育技术在现代教学中面临的挑战

1. 教师培训的问题

教师在使用教育技术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操作能力。然而,目前很多教师缺乏相关的培训和支持,导致他们无法充分发挥教育技术的优势。因此,如何提供有效的教师培训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技术支持的需求

教育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技术问题,如设备故障、网络问题等。为了确保教育技术的正常运行,学校需要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然而,由于技术支持人员的匮乏和技术水平的不足,技术支持成为一个挑战。

三、有效应对教育技术应用的挑战

1. 加强教师培训

学校应该加强教师培训,提供相关的教育技术培训课程,帮助教师提高技术和操作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教师技术支持团队,为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2. 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持体系,配备专业的技术支持人员,及时解决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在线技术支持平台,提供在线咨询和解答服务。

结论:教育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给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和机会。然而,教育技术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和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可以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技术培训论文 篇二

标题:基于教育技术的学生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学生评价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教育技术的学生评价方法,并探讨了该方法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生评价,传统评价,基于教育技术的评价方法,应用前景

引言:传统学生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因此,研究一种全面、准确的学生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学生评价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文将介绍基于教育技术的学生评价方法,并探讨其优势和应用前景。

一、传统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

1. 评价结果不全面

传统学生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学生的素质、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等方面无法得到有效评价。

2. 评价过程不科学

传统学生评价主要是通过教师的主观评价和定性评价来进行的,评价结果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缺乏客观性和准确性。

二、基于教育技术的学生评价方法

1. 多维度评价体系

基于教育技术的学生评价方法可以建立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包括知识掌握、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指标。通过多维度评价体系,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

2. 数据化评价过程

基于教育技术的学生评价方法可以使用数据化的评价过程,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评估学生的学习表现。数据化的评价过程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可以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

三、基于教育技术的学生评价方法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1. 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基于教育技术的学生评价方法通过使用数据化的评价过程,可以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 个性化评价的实现

基于教育技术的学生评价方法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能力,提供个性化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能力。

结论:基于教育技术的学生评价方法可以解决传统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通过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和使用数据化的评价过程,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基于教育技术的学生评价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提升学生评价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技术培训论文 篇三

教育技术培训论文

  摘要:为满足中医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需求,实现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与教师需求的精准对接,研究建设中医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知识库。教育技术知识库包括教育技术知识学习、能力评价两部分,是开展相关培训的基础。知识库针对中医高校教师的特点设计知识模块,根据教师不同学科分类设计知识点学科分类系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结果作为开展相关讲座和确定参加教师的依据。通过建立相关制度来保障教育技术学习、能力评价、培训、知识库更新等活动良性运转,形成高效可持续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体系。

  关键词:中医院校;教育技术培训;知识库;建设与应用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医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日益成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但在实践中出现了学校持续高额投入教育信息化硬件和软件建设,各个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而广大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效果不明显的现象[1]。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建立起有序的教育技术培训体系,存在多头开展、重复培训、缺乏保障、针对性差和评价不科学等问题。因此,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知识库的建设变得十分迫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以教育技术中心为主导,以知识库为基础的学习、培训、评价体系。实现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有序开展,满足教师日益增长的教育技术知识学习要求。

  1中医院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现状分析

  中医院校在教师队伍的构成、教师的学科背景和教育技术培训的管理机构设置均与理工科院校有较大区别,有其独特的特点。

  1.1教师的群体特征分析

  中医院校教师的专业主要以中医学、中药学、针灸学等学科为主,医学类专业占比达65%以上,其余教师中语言类、体育类、思政类教师占比较高,而信息技术类教师比例不足2%。教师的学历普遍较高,新就业的教师普遍具有博士学位,年龄在28岁以上,在其学习经历中信息技术课程较少,基本没有教育技术理论相关课程的学习经历[2]。在对教师的教育技术知识来源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广大教师学习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达56%,其次是教师资格培训占18%,学校培训占13%,书本仅占13%。教师资格培训仅在入职时开展,而从人事处口径统计学校教育技术培训年均小于4次。因此教师的教育技术知识来源比较单一,且知识缺少系统性和连续性[2]。

  1.2教师的教育技术需求分析

  中医院校教师十分重视课堂教育技术的应用,积极利用学习理论设计教学过程,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知识的内涵和原理。通过调研教师对教育技术知识的需求程度依次为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学习理论和教学评价。对教师教育技术知识的主要来源分析表明:排第1位的是网络自主学习,比例达56%;第2位是教师资格培训,占18%;第3位是学校课堂培训,占13%;通过书本仅占13%,广大教师基本没有教育技术学的相关教材[3]。

  1.3中医院校教师技术培训的现状分析

  中医院校普遍设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其级别一般为处级单位,个别高校为科级单位。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人员构上教育技术专业或信息技术专业背景人员较少,普遍不足40%,其工作主要集中在教学资源维护和教学资源开发上。因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无法有效承担全校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3]。结合座谈调研了解到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学习也仅在岗前培训阶段开展,而后续的继续教育中与教育技术相关的培训年均不大于3次。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下高校的人事处、教务处和教师发展中心等职能部门不同程度地履行了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的组织工作,但由于教育技术培训不是相关部门的主要工作,导致了教育技术培训缺乏体系和连续性,对教师的教育技术学习缺乏跟踪和评价[4]。

  2教育技术知识库的建设研究

  教育技术知识库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良好的顶层设计,以保障其建设和应用顺利进行。

  2.1知识库建设的'基本原则

  知识库的使用频率比较高,为保障教师日常的学习,知识库建设必须遵守以下原则:(1)集成性原则。知识库的应用需要记录教师的训练情况,统计教师的测试情况,其评价结果供第三方系统使用,如教师评价系统。因此,为了简化使用过程,实现数据共享,知识库需要与统一身份认证系统集成,与信息门户系统集成,简化系统的认证过程;知识库需要与教师发展评价系统进行数据集成,将评价结果自动同步至教师发展评价库;知识库与人事系统集成,自动同步人事信息,实现相关信息的实时更新,如职称、部门信息,确保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情况分析的维度更加准确[5]。(2)权威性原则。教育技术知识库的知识条目添

加、更新、知识的系数设定必须经过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相关专家和教师发展评价中心相关专家论证,在周期性更新过程中确保教育技术知识的正确性和针对性。(3)实用性原则。教育技术知识必须保障其实用性,保障其符合中医院校的教学特点、教师特点,区分不同学科适用的技术,不同学习理论适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合理设计知识的难易程度,做到“学的会,用的上”。根据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及时补充相关应用知识。(4)兼容性原则。为方便广大教师使用教育技术知识库,必须考虑到教师应用的各种场景,如计算机、Ipad、移动终端,并有针对性地设计web版、App版。根据移动终端的不同进一步设计Android版和IOS版等,尽可能地方便知识库的推广应用[6]。

  2.2教育技术培训的知识体系设计

  根据中医院校教师的特点,知识库设计了教育技术概念模块,便于教师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过程。由于教师关于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少,知识库重点增加了与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软件开发相关的学习理论模块,重点介绍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图1所示。

  2.3教育技术知识库的模块设计

  教育技术知识库主要分为5个功能模块:知识学习模块,主要完成知识的学习,知识以图文和视频音频形式呈现,通过知识目录将相关文章、论文、相关资源、讲座视频等组织起来供教师学习[7];模拟训练模块,该模块提供基于题库的模拟测试,教师可以不限次数进行模拟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给出学习建议;能力评价模块,该模块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进行评测,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统一完成,形成教师教育技术评价报告、分类统计分析报告;知识库管理模块,该模块完成对知识库的更新,对教师测试的配置;统计分析模块,该模块实现对教师参与训练、测试的统计,实现对知识点学科分类系数的分析。

  2.4教育技术知识结构设计

  教育技术知识结构的设计主要包括:知识点设计,主要完成对相关知识进行编号,分类;学习资源设计,完成与知识点对应的资料结构设计;试题设计,主要完成与知识点相对应的试题设计,类型包括单选、复选为主;教师结构设计,完成对教师的属性设计和分类设计,其中分类与知识的学科分类系数相关,属性包括职称、学历、学科、教龄,为考核的统计分析提供维度。

  2.5基于教育技术知识库的培训流程设计

  教育技术知识库的应用需要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教师发展中心共同参与完成。教师主要完成参与教育技术知识学习、训练及评价测试;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要完成知识体系的建设、学习资源的开发、知识分类系统的测定和培训的组织实施;教师发展中心协同教育技术中心开展知识分类设定,接收教师教育技术评价的成绩并纳入教师发展评价考核,根据教师发展评价结果拟定教育技术讲座培训模块和确定必须参加讲座的教师名单。

  2.6知识更新与知识分类系数更新

  随着教育技术理论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师教育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知识库必须不断更新以满足教师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定期开展以下调整工作。2.6.1教育技术知识更新教育技术中心周期性地开展教育技术知识的更新维护工作,主要包括添加新的教育技术理论和教育信息技术知识,对原有的知识进行修正,删除过时的知识。每次知识更新工作需要教育技术中心和教师发展中心共同论证后开展[8]。2.6.2知识点学科分类系数更新知识点的分类系数需要以考核年度为单位进行更新,通常以学科分类中上年度95%置信区间教师测试成绩的平均值为参考依据。新增知识点学科分类系数由教育技术中心与教师发展中心研究设定。

  3知识库的技术实现

  3.1系统开发技术路线

  系统采用HTML5技术开发系统的用户界面,以实现对不同浏览器和移动端的兼容;采用MVC技术架构,ASP.Net技术、C#语言实现系统的业务逻辑部分,保障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拓展性;采用SQLServer2008R1数据库实现对数据的存储;系统运行服务器采用WindowsServer2008R2Standard,发布服务器为IIS7.0。

  3.2核心功能模块实现

  教师技术培训知识库的实现的技术核心主要集中在知识点管理、教师教育技术评价、评价分类统计输出。3.2.1评价知识点管理教育技术评价知识点管理,实现教育技术相关评价知识点的添加、修改和删除,该功能在重点实现添加题干、答案和类型的同时,需要设置该知识点所属评价库和关联知识库。在评价库中进一步设置教师分类系数,在关联知识库中添加与该知识相关的学习资源。3.2.2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与学习资源推荐教师需要通过教育技术能力测试库的测试来辨别教师的教育技术知识的掌握情况。系统根据评价结果推荐学习资源,教师单击资源名称即可学习,并记录学习结果。3.2.3按模块统计培训名单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教师发展评价中心根据各个知识模块的评价结果确定培训项目和参与范围,筛选条件包括教师范围、教师类型和排名情况。

  4知识库的运行保障制度建设

  教育技术培训知识库的应用需要相关的配套制度建设来保障系统的良性运转,相关制度如下。

  4.1纳入教师发展评价制度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发展中心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教育技术能力评价相关指标分数,系统以年度为单位同步相关数据。

  4.2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纳入教师的继续教育,其中对教育技术知识自主学习、参与的教育技术讲座纳入继续教育学分[9]。

  4.3建立知识更新制度

  为保障知识库的知识符合教师发展的需求,必须建立知识的更新保障制度,及时调整相关知识内容和学科分类系数。该工作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育技术科为主,教师发展中心协助完成。4.4建立系统运行保障制度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是开展相关活动的保障,因此必须建立相关的系统安全检查,数据备份、系统恢复、数据访问控制、软件升级维护等相关制度,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信息技术科具体实施[10]。

  5教育技术培训知识库的应用

  教育技术培训知识库的建设可以满足教师对教育技术的需求,为形成完整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体系提供支持,具体应用领域如下。

  5.1辅助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系统主要作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辅助系统,主要完成的工作包括:为教师提供全面的教育技术知识学习,通过知识章节目录检索相关内容,并提供图文、音视频等形式的内容;为确定培训内容和相关参加教师提供支持,如通过测试将教师进行分类,针对分类确定参与培训教师名单,使培训更有针对性;检验教师参加相关知识模块培训的效果。

  5.2教师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系统的训练模式进行自主测试(不限次数),系统显示评价结果,并根据评价结果向教师推荐学习内容;教师也可以直接进入学习模式,根据知识目录选择相关知识学习。

  5.3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评价分析

  通过教师年度的教育技术能力测试可以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开展分析。对教师的评价分析包括如下方面。5.3.1个人评价分析主要以个人分析报表形式展现,内容包括个人的成绩分析,即最高分、最低分、本人全校排名、在本院排名、同职称中排名、同学科中排名;知识掌握程度分析,即各个知识模块的得分情况分析。5.3.2整体评价分析主要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进行整体分析,包括正态分布分析、平均值分析,异常值分析。5.3.3分类评价分析主要对教师以职称、学历、学科为分类维度开展分析,分析不同类别的教师教育技术的知识整体掌握情况和知识点掌握情况。

  5.4教师专业发展评价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测试的结果与教师发展评价挂钩,其测试的最高成绩自动同步到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数据库作为教师专业发展评价考核中的一级指标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部分的成绩。通过与教师发展评价的结合进一步促进了教师的参与学习积极性,为教师参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提供制度保障。

  6应用效果

  通过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知识库的应用提高了教师学习教育技术知识的积极性,有效推进了中医高校的相关工作开展,系统应用1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1提高了教师培训的绩效

  通过教师教育技术知识库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教师培训的绩效,实现了精准培训,避免了重复培训和过度培训。通过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将教育技术的年度继续教育主题由4个增加到6个,平均开班人数由100人降低到40人,教师参与率由72%提高到了95%。针对不同层次教师聘请主讲人员,降低了相关培训经费。

  6.2提高了教师学习教育技术的积极性

  通过知识库的应用,教师的教育技术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在全校范围内统计100%的任课教师参与了知识库的使用,其中参与测试2次、5次的人数分别达到了40%和18%。图书馆教育技术相关书籍和期刊的借阅率具有大幅提高,以《中国电化教育》期刊的借阅为例,由月均借阅3人次,提高到了月均15人次。各个教学部门教师提交的教育技术类期刊的征订类别由2种增加到8种,涵盖了国内主要的教育技术期刊。

  6.3促进了教育技术资源的开发和使用

  知识库根据教师的测试推荐学习资源,为不断满足教师的学习需要,教育技术中心不断增加学习资源,促进了存量资源的使用和新资源的开发,通过一年的应用实现资源累计访问120103人次,新增资源357个。6.4改善了教师专业发展通过精准培训、调整知识分类系数等方式明显优化了教师专业发展,知识库应用后有效改善了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中教育技术指标评价项的学科差异,实现了不同学科教师的成绩分布状态与全校教师的整体成绩分布状态一致。

  7结论

  通过建设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知识库可以有效满足教师对教育技术知识学习的需求。培训知识库的建设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制度的结合形成了完整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体系,捋顺了教师、教育技术中心和教师发展中心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关系。动态的知识更新满足了教师对新知识的学习,知识学科分类系数的设计保证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更加客观,而基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模块化评价的培训方法使得教育技术培训更加精准。

  参考文献

  [1]吴学会,祁建松,马云伟,等.中医院校教育技术机构设置现状调研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1):29-30.

  [2]吴学会,祁建松,马云伟,等.中医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5):498-501.

  [3]吴学会,祁建松,马云伟,等.中医药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7(4):84-86,92.[4]吴学会,祁建松,李佳恒,等.中医药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监测系统的建设研究[J].中医教育,2016,35(3):16-19.

  [5]田萍.混合理论视角下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7(18):154-156.

  [6]王洋.面向混合学习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39):29-30.

  [7]吴青青.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体系构建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5(8):73-74.

  [8]卢启飞,邵加,赵治平,等.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研究———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2):135-138.

  [9]陈娉婷.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4(14):121-122.

  [10]常志英,崔维淼.高校教育技术“反转”培训模式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1):21-23.

  作者:吴学会 祁建松 刘瑜 丛慧源 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教育技术培训论文(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