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工作情况说明范文 第一篇
近日来,由于气温升高,天气干燥,降水量偏少,给我镇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为稳定农业生产,确保全镇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不受影响,镇党委、政府积极行动,全面开展抗旱减灾工作。
一、强化领导,明确职责
4月1日,我镇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抗旱减灾工作具体实施方案。经参会人员共同研究决定,在我镇成立抗旱减灾工作领导小组。
二、落实工作,抗旱保产
由于降水量稀少,且我镇境内无大江大河等丰富自然水源,群众生产、生活主要依靠武引渠、堰塘、水库、水井和仅有的三个水厂供水,限制条件较大。为确保全镇正常生产、生活不受影响,镇党委、政府添措施、想办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全力开展抗旱减灾工作:
一是适时争早。为保证农作物生产,镇党委、政府召开专题镇、村会议,安排部署春耕生产争早工作。要求镇农业服务中心、各村、社区要大力宣传,合理分工、积极组织全镇劳动力在3月15日、20日和3月底前分别完成玉米、红苕、水稻的提前播种,同时要求各村要保证不低于20亩的土地铺设地膜,用以抗旱保湿保温,确保产量稳定。
二是加大蓄水。要求各村、社区的堰塘、水库要加大蓄水力度,未经同意不得随意取水、放水。各村、社区要安排专人监督值守堰塘和水库的蓄水情况,切实保证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充沛无忧。
三是千方百计寻找水源,保证人畜饮水。
四是掏淤整漏。要求各村、社区组织力量对武引渠和各引水管渠进行掏淤整漏,保证水系的引水通畅。
五是自查摸底。镇党政办、农业服务中心和各村、社区要密切配合,对全镇受灾受旱面积开展自查摸底,了解受灾情况,合理分配抗旱资源,确保全镇平稳渡过旱期。
六是坚持水路不通走旱路,确保灾年不减灾。
七是向成功人士和社会捐款,支援受灾地区、群众。
八是加强防疫、防治疾病,确保群众身体健康。
三、灾情汇总,明确灾情
经全体镇、村干部摸底调查,我镇农业生产受灾情况如下:小麦受灾面积3723,,成灾面积1211亩,油菜绝收面积456亩;不能栽种玉米面积1223亩;人畜饮水困难村4个,困难社52个;受灾人口达2200余人,全镇因抗旱提水烧毁变压器一台100kva,,及11社三处三台装机千瓦提灌站无法正常使用。
四、存在的问题
救灾资金缺乏;大春迟播,生长缓慢;劳动力紧张,缺少抗旱劳力。
抗旱工作情况说明范文 第二篇
20xx年,理川镇防汛抗旱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防汛指挥部的指导帮助下,结合自身实际,并根相关文件要求,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防汛抗旱工作各项任务圆满完成。现将20xx年防汛抗旱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度方面
1、强化领导,明确责任。
为了进一步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理川镇成立了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长任组长,副组长由分管镇长担任,成员由镇直各单位负责人及各村委会主任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全镇防汛抗旱工作的具体指挥,决策有关重大事项,负责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工作,制定科学周密的防汛抗旱方案。
2、强化措施,确定目标。
我镇根据实际,制定出防汛抗旱工作预案,具体就防汛工作方针、防汛工作目标、险情应急措施、防汛抗旱物资资金保障等方面作了详尽的规定,为做好全年防汛抗旱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方面
1、开展汛前安全检查,组建抢险队伍。
3—4月,我镇组织人员对全镇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落实专人负责限期解决。同时,组建了一支由机关干部、村社干部组成的抢险队伍,负责险情发生后能够及时赶赴现场进行救灾。
2、加强值班,畅通信息。
5月1日至9月30日是一年一度的汛期,我镇建立了汛期值班制度,由镇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镇长具体负责,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要求值班人员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并对每天值班的情况进行专册登记,严禁脱岗、漏岗。
3、强化指导,提高认识。
在汛期和伏旱期间,向各村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防汛工作的紧急通知》和《关于认真做好抗御伏旱准备工作的紧急通知》,做到防汛抗旱工作两手抓。并对如何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对各村做好指导,科学调配资源,明确了各村在防汛抗旱过程中的责任,要求各村及时掌握各地区汛情和旱情的发生,发展变化动态,及时向镇政府防汛抗旱办公室报告灾情。
总之,20xx年,我镇在防汛抗旱工作中按照县防汛抗旱指挥和镇党委政府的要求,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在明年的工作中,我们将再接再厉,将防汛抗旱工作做得更好。
抗旱工作情况说明范文 第三篇
一是实行层层承包制度。
实行了市级领导包镇制度。从2月14日开始,工作组分赴各镇指导抗旱工作。水利部门成立了7个抗旱督导服务工作组,也分赴各镇进行督导、指导、服务。各镇也明确了镇干部包村和村干部包地块责任制。
二是科学编制抗旱预案。
市政府组织水利、农业、气象等部门对全市水资源情况、土壤墒情、气象分析及农作物灌溉需水情况进行了普查、分析、论证,形成了动态分析报告,编制了莱西市抗旱双保工作方案。
三是积极展开抗旱指导。
水利、农业等部门技术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民科学抗旱;安排各大中型水库管理单位对所属灌区渠系进行了全面检查,找出薄弱环节并与相关镇对接,制定恢复措施,做好放水准备;全市各镇已全面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抗旱工作。
四是落实各级抗旱资金。
在落实中央、青岛两级财政对每亩冬小麦抗旱浇灌分别补助10元的基础上,莱西市财政按5元/亩的标准补助,以补助大中型水库灌区渠系维修、灌溉放水的形式发放。中央拨付的200万抗旱补助将用于购买应急拉水车、打井洗井设备、水净化设备等抗旱设备。
目前莱西市已投入抗旱人数万余人,投入抗旱机电井万眼,泵站70处,机动抗旱设备9万台次,投入抗旱资金1180万元。
抗旱工作情况说明范文 第四篇
20xx年汛期,我省先后遭受干旱、洪涝及台风暴雨等多种自然灾害。按照国家防总及流域防汛指挥机构的统一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防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深入推进“两个转变”,统一指挥,科学调度,解放军、武警及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抗灾救灾,确保了大江、大河、各类水库、重要防洪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的防洪安全,确保了城镇供水和人畜饮用水安全,保障了工农业生产用水需要,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水旱灾害损失。据分析测算,今年防汛抗旱减灾效益达2xx亿元。
一、雨水情及其特点
20xx年5~9月份,全省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前期降雨少,后期降雨多;北部降雨多,南部降雨少。5~6月份,全省大部分地区降雨偏少4~6成,其中郎溪、屯溪偏少7成,新安江流域6月份降雨量仅为54毫米,为有资料记录以来最低值,全省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7~9月份全省降雨增多,7月份淮河流域、8月上旬淮北地区和9月上旬大别山区分别遭受历史罕见xxx雨。
受强降雨影响,我省淮河流域、大别山区和滁河流域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新汴河、奎濉河和淠河发生了一次大洪水,淮河和滁河发生了一次较大洪水。全省共有16条河流超警戒水位,其中淮河、洪河和滁河部分河段超保证水位,淮河干流王家坝站四次超警戒水位。淮河、滁河分别有9个和2个行蓄洪区超行蓄洪控制水位。全省9座大型、50多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梅山、响洪甸、佛子岭、磨子潭、董铺、黄栗树和沙河集等大型水库均相继泄洪。
汛期雨水情主要呈现五个特点:
1、入梅偏晚,梅雨量不明显。我省南部6月25日入梅,比常年偏晚9天。7月16日出梅,比常年晚6天。由于梅雨期没有形成明显的降雨带,我省南部梅雨期降雨量不明显。
2、降雨集中,强度大。7月4~10日,淮河流域暴雨中心蒙城县坛城站626毫米,涡阳、蒙城及蒙城县坛城站7天累计降雨量达到或超过100年一遇。8月1~2日,沿淮淮北地区暴雨中心蒙城县顺河集站24小时降雨258毫米,为建站以来第一位,超过100年一遇;奎濉河、新汴河8月1日面平均降雨量149毫米,居有资料记录以来第二位,其中夹沟、时村等站日降雨量为有记录以来第一位,点暴雨量重现期超50年一遇。9月2~3日,响洪甸站24小时降雨量达558毫米,是我省有记录以来点暴雨量第二位、大别山区第一位;响洪甸水库面平均降雨量24小时329毫米,两天面平均降雨量417毫米,均创记录;最大24小时降雨岳西毛尖山站544毫米、霍山佛子岭380毫米、含山东山278毫米,均超过100年一遇。
3、降雨突发性强,时空分布不均。正常年份我省主要降雨发生在6月到7月。而20xx年汛期大部分地区前期干旱少雨,后期雨水充沛,尤其是5~6月降雨均偏少,7~9月份降雨明显偏多。三次主要降雨均是突发性致灾性暴雨,7月上旬沿淮淮北地区特别是蒙城、涡阳等县(区)的强降雨形成旱涝急转、北涝南旱的严峻形势。另外,正常年份江淮地区在9月份后汛期,发生日雨量超过200毫米的特大暴
雨可能性极小,而9月初13号台风形成的暴雨及洪水,在其量级和发生时间上为历史同期少见。4、台风活动频繁,破坏性大。今年影响我省的台风或热带风暴有4个,分别是第5号台风“海棠”、第9号台风“麦莎”、第13号台风“泰利”和第15号台风“卡努”。尤其是第13号台风“泰利”形成的暴雨来势猛,强度大,致使淮河、淠河和滁河发生大洪水,大别山区五大水库水位迅猛上涨。强降雨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性灾害,破坏性极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5、洪水水位高,流量大。7月份受上游降雨影响,淮河干流王家坝站出现最高水位米,超过保证水位米,为建国以来第九位。受13号台风暴雨影响,大别山区水库在超前预泄和紧急泄洪的情况下,佛、梅、响、磨四大水库日涨幅分别达米、米、米、米,其中佛、磨两库最大1小时分别上涨米、米。佛、磨、梅、响水库最高超汛限水位分别为米、米、米、米,最高水位和最大入库流量均居历史同期第一位。淠河横排头站最高水位米,流量5600立方米每秒,水位和流量分别居历史第二和第三位。滁河襄河口站最高水位米,超保证水位米
二、工情及灾情
(一)工情
长江、淮河干支流堤防共发生各类险情323处,其中长江干堤7处(均为崩岸),淮河干流堤防及蒙洼圈堤19处,其余险情均发生在洪河、西淝河、颍河、淠河、滁河等支流堤防及部分行洪区堤防。所有险情中,较大险情3处,即阜南县老观乡下河段蒙洼圈堤管涌险情、淮南市石姚湾行洪堤管涌险情和天长市高邮湖大堤部分堤段迎水坡严重毁损。全省共溃破圩口86个,淹没面积万亩,受灾人口万人。其中万亩以上圩口7个,面积万亩,受灾人口万。溃破圩口主要涉及六安、安庆、巢湖、蚌埠、淮南、滁州等六市,分布在淠河、汲河、清溪河、皖河、淮河等沿岸。六安市共溃破圩口65个,约占全省溃破圩口总面积的88%。
(二)灾情
洪涝灾害。今年台风及洪涝灾害致使全省81个县(市、区)的917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1973万人,受灾面积2608万亩、绝收面积万亩,倒塌房屋万间,因灾死亡86人(其中山区滑坡、泥石流灾害死亡54人),直接经济损失亿元,其中水利工程直接经济损失亿元。其中三次洪涝灾情最为严重。一是7月淮河洪水灾情。亳州、阜阳、蚌埠、淮南、六安等市的36个县(区)受灾,受灾人口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255万亩、绝收293万亩,倒塌房屋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约亿元。二是8月淮北地区涝情。短历时强降雨造成淮北中北部的濉河、新汴河、浍河、沱河等支流水位迅猛上涨,沿淮淮北洼地涝水难以外排,发生了严重的涝灾。三是13号台风“泰利”灾情。六安、安庆、巢湖等7市27个县(区)受灾,受灾人口达677万人,因灾死亡81人,倒塌房屋万间,损坏房屋万间;农作物受灾698万亩、绝收182万亩,基础设施水毁严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亿元,金寨、岳西、含山、霍山、裕安、潜山等6个县(区)受灾最重。
干旱灾害。今年3—7月上旬,我省降雨偏少,特别是5—6月,旱情急剧发展。全省17个市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其中滁州、宣城、黄山等地旱灾最为严重。据统计,全省年累计受旱面积达2330万亩,其中成灾万亩,一度有148万亩水田缺水、95万亩旱地缺墒难以适时栽插播种,万人、万头大牲畜发生饮用水困难。
三、防汛抗旱主要措施
今年的防汛抗洪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至上”的原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考验了政府应对突发性灾害的能力,各项防灾抗灾措施有力、有效,防汛抗旱工作取得了重大胜利。
(一)领导重视,部署周密,各类责任制落实到位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先后召开全省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全省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省抗洪救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防指先后七次召开全体成员会议,全面部署安排防灾抗灾救灾工作。在抗洪排涝和防御台风灾害的关键时刻,省委、省政府及时贯彻落实xxx、xxx领导的指示精神,号召受灾地区积极迎战淮河洪水和台风灾害。省委书记郭金龙两次坐镇省防指,指挥淮河抗洪和防御台风工作,省长王金山多次亲临省防指部署防汛抗灾工作。郭金龙、王金山、王明方、任海深、赵树丛等省领导身先士卒,多次深入一线检查指导。汛前,明确省领导及省直有关部门防汛分工,省防指落实重要防洪工程和行蓄洪区防汛行政、技术责任人,调整省防指机构及其组成人员,修订印发省防指成员单位职责。各地以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为重点,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以防为主,突出重点,防汛抗旱工作准备充分
各级、各有关部门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抗灾工作方针,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狠抓防汛抗旱准备工作,为迎战水旱灾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省防指2月份就发出《关于开展20xx年防汛抗旱准备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汛前准备工作,并先后派出30多个技术检查组,对各地落实防汛措施、重要工程度汛准备、违章设障清除等进行检查、抽查,督促限期解决度汛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各地抓住汛前有利时机,及时消除工程度汛隐患,长江、淮河干支流上50多处主要险工险段,在主汛期前得到有效处理或落实度汛;主要堤防上在建的78座开口工程,6月底前均具备正常防洪条件。制定了《安徽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修订了《茨淮新河控制运用办法》、淮河行蓄洪区运用,调整了王家坝站防汛特征水位;编制全省抗旱预案和淠史杭等大型灌区供水方案。省级财政安排5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沿江市县补充防汛物资。按照《安徽省长江淮河干支流主要堤防巡逻查险规定》,各地落实了417万人的民工防汛抢险队伍。各级防汛机动抢险队开展防汛抢险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三)广泛动员,合理调度,全力抢排涝水
7至8月发生的三次强降雨过程,致使沿淮淮北和沿江局部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特别是7月初的强降雨,形成了沿淮淮北地区旱涝急转的严峻局面。省政府、省防指见事早、行动快,要求受灾地区及时调整工作重点,落实各项措施,应对洪涝灾害。省防指督促有关部门及时开启淮河、涡河、颍河、怀洪新河、茨淮新河、新汴河、奎濉河等河道上节制闸提前大流量预泄,降低河道水位,为加快内水外排创造条件。为抗御淮河流域第一场洪涝灾害,在淮河上游洪水到来前,蚌埠闸提前预泄洪水16亿立方米。随着上游洪水下泄,河道水位上涨,涵闸无自排条件后,省防指果断要求各类泵站开足马力排水,并同有关部门及时下拨排涝经费和排涝用电指标,支持各地排涝抗灾。受灾地区广泛发动群众清沟沥水,拆除堵坝,架机排水。各类涵闸及泵站累计排涝水量46亿立方米,其中自排涝水量约占75%,大大减少了排涝成本。由于排水及时,为尽快恢复群众正常生活生产和补种晚秋作物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通过工程调度,提前下泄涡河、颍河、洪河污水,洪水到来后,加大泄量,加快污水下泄,避免了污染水体集中下泄对淮干水质造成大的影响。
(四)加强会商,优化调度,实现防洪减灾效益最大化
省防指办与气象、水文部门密切联系,加强会商,滚动预报天气情况和洪水演进过程,为科学调度提供技术支撑。7月12日18时淮干王家坝站达到保证水位并继续上涨,国家防总、淮河防总、省防指通过异地会商,在分析水情、工情及未来几天流域上游无大的降雨的情况下,慎重作出不运用蒙洼等6个行蓄洪区的决定,避免万亩农田受淹。
抗旱工作情况说明范文 第五篇
自去年入冬以来,县天气持续干旱少雨,全县万亩麦田遭受旱灾,占田作物总面积的79%,其中万亩山区小麦严重干旱,个别地块出现死苗、枯苗危险,农村人畜吃水出现困难,抗旱形势严峻。春耕生产在即,组织好农机抗旱和春耕备播工作刻不容缓,为切实做好农机抗旱保苗工作,新年上班伊始,农机局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抗旱工作当中,迅速成立两支县农机局抗旱技术服务队,深入农村田间地头掌握抗旱机械使用情况,加强对抗旱机械使用的技术指导和维修服务,确保全县抗旱保苗工作的顺利开展。
截止至2月14日,经摸底调查,全县共投入抗旱机械近1万台,其中拖拉机5000余台,各类抽水设备5000余台套。临近水源地块已经陆续开始浇灌返青水。从13日开始,我县出现降雪过程,旱情有所减轻,但是由于今年是秋冬春三季连旱,抗旱工作仍然刻不容缓。
一、抗旱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山区抗旱机械普遍存在老、旧、小等问题,现有的机械设备比较陈旧,都是多年前的老家伙,保养不及时出现了老弱病残的情况,抽水设备一般以2寸到寸的居多,大型设备少,以中册镇为例,全镇6寸的抽水设备只有西候村一台,4寸的抽水设备不足10台;二是农机抗旱柴油价格高,导致农民抗旱成本加大,积极性不高,浇灌一亩地的成本在30到40元左右,临近水源的地块比较好浇,远离水源的地块只能干着急;三是农机抗旱机械不足,老百姓目前大多数是采取一家一户的单独作业的方式进行抗旱,临近水源的就用小型抽水设备抽一点,动力小、机械准备不充分。
二、对抗旱的建议
1、要引导老百姓树立抗大旱的长久打算。有些农民认为抗旱有政府帮助,就是自己的地不打粮食,自己打工挣的钱也够买粮食的;不积极准备抗旱设备和机械。这是很危险的,这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一定要在农民中树立抗大旱,长久抗旱的意识。
2、更新抗旱机械,和水利设施配套使用。我县的地块比较集中,但是农田水利设施比较差,一般都是分散灌溉,自己种自己的田。如果能把合适的地块用灌溉水渠连接起来,统一引水灌溉,既节约了水资源,又节省了劳动力。
3、加强山区机械的投入。山区现在成为我县抗旱的前线,但是山区本身的机械力量就比较薄弱,抗旱设备陈旧,有些地方还处在拉水抗旱情况。这就需要调整山区的机械比例,靠近水源的地方多打机井,配套使用中小型抽水设备,将水引到高处灌溉。
4、开展旱作节水农业的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是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和工程等技术措施,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为核心,充分积蓄和利用自然降水,合理安排农业布局和种植业结构,应用节水保墒技术,采取防旱抗旱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为了促进旱作节水农业快速发展,必须大力推广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旱作节水适用新技术。这就需要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
抗旱工作情况说明范文 第六篇
一是多措并举开辟供水水源。
二是科学组织抗旱保苗保春耕。
计划投入500余万元用于建设机井、大口井、塘坝等各类小型水源和采购部分抗旱设备。
三是做好抗旱物资储备。
安排专项抗旱应急资金135万元,用于购置储水器具、浇灌设施等设备,投入抗旱工作。目前,全区共配置大功率水泵15台,移动浇灌设施22台套(其中区储备7台套),浇水管线3万米,运水皮囊15个。近期,还将安排200余万元资金,购置应急运水车辆、移动浇灌设施、简易净水设备以及其他一批急需抗旱物资。
四是为群众提供技术服务。
印发了500余份黄岛区十年来的降雨量分析表、1500份小麦田间管理技术册,指导农民要早浇水、早施肥、促早发。同时,农业、水利技术人员下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抗旱保苗保春耕。
五是建立抗旱应急队伍。
充分利用护林队伍健全的优势,根据旱情的发展,将全区7支100人的森林消防专业队伍转为抗旱应急队伍;海防九团薛家岛分队也组建了30余人的应急队伍,同时千方百计动员引导农民群众全力投入抗旱。